《給予,是一種智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有一陣子,我解讀接得很兇,除了想為分析師的百張解讀作業、迅速累積基礎;坦白說,內心還時常湧現出一股,「我想要為有需要的人做更多」的救世情懷,以及我不願承認、但被我埋藏得很深的競爭心理:「我要證明,自己有能力提供最好的服務」。

 

所以,一周中難得休息的周末、偶爾會用來和朋友與同事聚餐的中飯時間,全部被我排滿了解讀,連買菜、剪頭髮、看醫生這種日常行程,我也會自動分析師上身,只要有意願,通通歡迎來排圖。

 

「來者不拒」的作風,讓我認識大批不同領域的朋友,對於人生百態的見聞,頓時豐厚了許多,而原本讀來艱深的人類圖知識,也因此多了不少深入淺出的人間註解,在闡述與表達上,進步神速。

 

看似增益的同時,我亦能感受到某些我說不出口的東西,正以極快的速度崩解、消逝。不,我說的不是家庭的反彈,先生、孩子的抱怨與抗議,那時我根本置若罔聞;我也很幸運,還沒遇上任何惡意的踢館或糾纏。

 

當時,我時常覺得很虛弱。當我奉勸來解讀的朋友,一定要多休息,以保養自己的能量為優先,我其實休息得很少,更遑論保養自己的能量了。工作可以稍加喘息的時候,手邊就拿出幾十張圖來比對、張看,更把工作上做PPT的那一套,原封不動搬到解讀服務來,找配圖、做表格,忙得彷彿一秒幾十萬上下的神師一般。

 

偏偏,我不大擅長處理收費這種議價問題,如果是親朋好友來問圖,我更不會把收費放到嘴邊,覺得談錢傷感情,助人,何況是自己的親人,本該是不求回償的。

 

就這樣內裡虛弱,外在昂揚地過了好幾個月,期間又接到了書約,都未曾讓我產生要收斂能量的醒覺。

 

直到有一天早上醒來,睜開眼睛,我便覺得怪異。沒有哪裡特別不舒服,行動自如、應答如流,可我知道,自己的某部分,被關上電源。就像是我以前告別一段戀情,前個晚上還飛蛾撲火,下個清晨,對那人的所有情感,突然進了冷凍庫。再也流淌不出滾熱的溫情來。

 

可能是我G中心內建的46號閘門,感受到能量損耗過鉅,自動替我停機。那天早晨,當我在捷運上打開熟悉的人類圖軟體,我先是感覺到指尖的涼意,接著,眼前的每一張圖,都不再向我訴說訊息。具體一點來形容,我還是可以看見每張圖,張著它們大小不一的嘴型,試圖描述些甚麼,但我的身體聽不見,可能也喪失了想聽的意願。

 

這使我很害怕,害怕我再也不能幫助別人了。日子一久,我逐漸從那些害怕之中,過濾出真正的憂懼:我害怕自己再也沒有被需要、被依靠的價值。

 

後來,我暫停了人類圖解讀的服務,雖然,在紮實的課堂基礎下,我相信還是可以有所產出,但是,我想先修復折損的自己,試著讓走火入魔的心,返璞歸真,不再妄想當救世主。

 

寫書,對我而言,暨是修復,也是修鍊,我推拒了所有的服務邀約,徹底面對自己內心的躁進與執著。老實講,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恢復」到曾經的狀態,而一旦急於「恢復」,毋寧代表著我還沒有真正從「功力」與「功德」的執念中超脫。

 

我曾希望,以「功力」替人做「功德」,使他人和自己的人生,臻於圓滿。渾然不覺宇宙的運作規則,本非如此。我讀小湛的第二本著作《人生使用說明書:靈界運作2》,從中獲益良多,讀到功德、福報與業力的那一章節,真覺得小湛是在摸摸我的頭臉,和過去迷失的我進行開解:「請記得,在地球以及在每一顆星球的輪迴體驗的重點是『能量平衡』,也就是『進』與『出』的穩定協調。」

 

誠如小湛所言,如果沒有意識到「點到為止的付出」的重要性,往往會操死自己。與其堅持提供最好的服務,小湛提醒的是,「給予」的智慧:「提供善意的服務,需要有能夠保護自己的能力和魄力,同時也要能接受他人的幫助,聽見和自己不同的意見,使能量互動而平衡。」

 

懂得量入為出的平衡,才是真正的「功力,小湛的提醒,很誠懇、很實在:

 

👉不給超過自己能夠負擔的時間、精力與金錢,先把自己顧好,有餘力才給。

 

👉給了就給了,拿不回來也無所謂。當發自內心提供,給了就放下不必管。如果對方計較了、還想後續追討,那是他的問題,不是我吝嗇。我能分清楚對方的意圖和自己的意圖的差別。

 

👉觀察自己給予的心態,是否參雜其他心思?像是恐懼做錯、想得到額外好處、勉為其難…,這些牽掛的情緒中,可以拿來辨別你未來適合的人際關係。某些人適合繼續交流,或者拉遠關係以策安全。

 

在我的書裡,「實戰陌生人」這個篇章,紀錄了人類圖解讀之路上的種種牽腸掛肚,寫了兩天,最後柳暗花明在這一句話,「我想成為人類圖分析師,不是為了救濟世人,而是還力於人。我不需要過分替人操心,只需鼓舞大家親近、順從、不再否定自己的心。」

 

寫完之後,我在差不多的早晨醒來,清楚感知到某個開關,被放行打開。很難形容那種抽象感,彷彿自真空很久的寂靜中,又再度聽見一地喧嘩。這一次,我知道,我不必去涉入那些喧嘩,想辦法消停、或使之悅耳動聽。

 

喧嘩之所以存在,有它必須存在的道理。有些喧嘩與我無關,有些喧嘩允許我靠近,並不代表需要被我糾正或同意。對不同的生命個體,展現發自內心的尊重、同理、感謝,就是無上功德。

 

將小湛的書,和Noelle為我做的靈魂點彩,一起放在書桌案頭,陪伴我書寫、解讀。謝謝她們,不約而同地向我揭示一個道理,愛,不只是給予,也要接收。在祈願保守更多人之前,我得先保守我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文西與莉莎-avatar-img
2024/01/08
謝謝你,我最近也在思考付出過猛跟自我修復的議題。:)
職場裡的人類圖-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08
Vincci et Lisa 一起學習!
職場裡的人類圖-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07
小湛是我一直想要見到、目前卻還沒有機會見到的「偶像」,同在遠流出書,小湛也被我視為功力深厚的「大學姐」(雖然她實際年齡比我輕很多),能以輕快舒爽的文筆與插圖,勾勒出活靈活現的靈界運行輪廓,讓我時不時生出一種六爻的制高視野,以新的眼光,推展各種「看見」,放開執念與偏見,感知與探索靈魂之於我的期待、以及使命,究竟是甚麼。很推薦小湛的書,歡迎你一起加入感知與探索的行列: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76905
avatar-img
職場裡的人類圖的沙龍
179會員
273內容數
2025/04/19
這一陣子,養成了一個新的習慣,全拜最新閱讀的〈我得了不想上班的病〉一書所賜。 因為上班的時間比較彈性,早上,等先生孩子出門之後,我會利用清洗早餐杯盤的零碎時間,來替自己準備午餐和晚餐的便當。
2025/04/19
這一陣子,養成了一個新的習慣,全拜最新閱讀的〈我得了不想上班的病〉一書所賜。 因為上班的時間比較彈性,早上,等先生孩子出門之後,我會利用清洗早餐杯盤的零碎時間,來替自己準備午餐和晚餐的便當。
2025/04/11
「今天,成為自己」,是我籌備多時的podcast節目,也是歷經去年震盪起伏之後,我認真想為自己做的一件事。 開始時,我對這個節目抱持許多期待,就像是寫書一樣,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幫助到類似處境的朋友,更渴盼第一本書大賣特賣。
Thumbnail
2025/04/11
「今天,成為自己」,是我籌備多時的podcast節目,也是歷經去年震盪起伏之後,我認真想為自己做的一件事。 開始時,我對這個節目抱持許多期待,就像是寫書一樣,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幫助到類似處境的朋友,更渴盼第一本書大賣特賣。
Thumbnail
2025/04/05
每回看崇義老師 李崇義/Charles Lee的書,總是會勾起許多深埋在往事裡的談話記憶。那些談話,都不是很愉快,最後也直接或間接導致關係的崩解及離散,隨著時間過去,變成不願觸碰的傷痂。
2025/04/05
每回看崇義老師 李崇義/Charles Lee的書,總是會勾起許多深埋在往事裡的談話記憶。那些談話,都不是很愉快,最後也直接或間接導致關係的崩解及離散,隨著時間過去,變成不願觸碰的傷痂。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是這本書的書名,也是一個靈魂拷問 甚至,有時儘管你熱愛自己的工作,也可能出現工作倦怠 看著書中列舉著下述幾點(我好像都中啊><) 🤭以下五點,你中了幾點呢!? ⏺︎超時工作 自己創業以來,沒有打卡,有時晚上直播課程,導致無形間就陷入超時工作,雖然大多時間自己沒什麼疲憊感覺,但直
Thumbnail
這是這本書的書名,也是一個靈魂拷問 甚至,有時儘管你熱愛自己的工作,也可能出現工作倦怠 看著書中列舉著下述幾點(我好像都中啊><) 🤭以下五點,你中了幾點呢!? ⏺︎超時工作 自己創業以來,沒有打卡,有時晚上直播課程,導致無形間就陷入超時工作,雖然大多時間自己沒什麼疲憊感覺,但直
Thumbnail
我們都喜歡閱讀,然而我更重視閱讀後:我收獲了什麼?文章能跟我生活的哪些事情結合?文章能幫助別人什麼嗎?今天來聊聊《你的人生,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的心得運用。
Thumbnail
我們都喜歡閱讀,然而我更重視閱讀後:我收獲了什麼?文章能跟我生活的哪些事情結合?文章能幫助別人什麼嗎?今天來聊聊《你的人生,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的心得運用。
Thumbnail
有些書其實不適合「重點摘錄」。很多大師的教導,就算是散文式的書寫,其實有「進程」,他知道一般人常有的認知痛點,先處理下針,Guru級的,甚至會在實體書中佈下療癒能量,雖然他一句話都沒說,也可能他不是有意去這樣做,卻幫助了人。 但現在人很忙,普遍喜歡重點式的瀏覽,網上文章隨便掃過,這樣會很可惜。
Thumbnail
有些書其實不適合「重點摘錄」。很多大師的教導,就算是散文式的書寫,其實有「進程」,他知道一般人常有的認知痛點,先處理下針,Guru級的,甚至會在實體書中佈下療癒能量,雖然他一句話都沒說,也可能他不是有意去這樣做,卻幫助了人。 但現在人很忙,普遍喜歡重點式的瀏覽,網上文章隨便掃過,這樣會很可惜。
Thumbnail
學習知識是一回事,用生命把知識消化與內化,那又是另一回事。一切往外的努力,都必須同時向內——穩定的身心能量是一切的基礎。
Thumbnail
學習知識是一回事,用生命把知識消化與內化,那又是另一回事。一切往外的努力,都必須同時向內——穩定的身心能量是一切的基礎。
Thumbnail
★你需要的不是學更多,而是開始鍛鍊觀察力!
Thumbnail
★你需要的不是學更多,而是開始鍛鍊觀察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