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笑聲的力量(下)- 從Trevor Noah到博恩,看脫口秀如何帶來社會參與的另類風景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撰文:陳厚瑄

raw-image

笑中有諷刺:博恩夜夜秀

美國有Trevor Noah那樣傑出的脫口秀主持人,台灣又有怎樣的風景呢?除了有政論節目、網路媒體、圖文創作者創造議題,最近爆紅的《博恩夜夜秀》(以下簡稱《夜夜秀》)帶來美式脫口秀風潮,呼應台灣時事、對我們接收觀點的方式帶來有趣的新衝擊。

薩泰爾,娛樂

《夜夜秀》是由薩泰爾娛樂(STR Network)製作的台灣脫口秀節目。薩泰爾,是取英文Satire音譯,即「諷刺」之意,劍橋辭典的解釋是:「以詼諧的手法批評人事物,以呈現對政治、議題觀點」,薩泰爾正是以「高品質的諷刺喜劇」為志業,如此自我定位的,按照薩泰爾自己的說法就是:

公民意識與教育水準提升,面對內心與世界的各種矛盾,消費者勢必產生對於「批判型娛樂」的需求。⋯⋯
人們對於政治、社會議題的討論,既敏感又充滿關注。⋯⋯但兼具「批判力道」與「娛樂效果」的節目,卻從未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直到現在。

這種「批判式娛樂」就是薩泰爾在台灣的時事節目中獨樹一幟的原因。這家公司在2018年由曾博恩及台灣吧執行長謝政豪共同成立,博恩在美國長大,一直非常喜歡美國脫口秀,長期鑽研喜劇與笑話,下班後還兼職單口喜劇演員;而謝政豪則是一個前瞻的製作人,堅持「興趣專業化」的理念練就了多樣的技能、善於整合資源。

他們創作的節目強調的 “Satire”,不同於 “Parody”(戲謔的模仿),後者不以處理、呈現議題為目的,而止於翻玩題材,前者則多了與社會對話的主觀意圖,由此我看到他們共同的理念:「以 ”薩泰爾(Satire)“為使命、以”娛樂“為表現形式,去傳達一種有感染力、穿透力的聲音」,我更認為必須有敢說敢講、忠於自己的膽識,還有對事實鑽研、語言選擇的謹小慎微,才能為台灣脫口秀文化的開端塗上濃墨重彩。

raw-image
展開多元的可能性

《夜夜秀》的出現之所以值得重視,是因為它觸發了多元的變化。博恩和謝政豪曾在《大雲時堂》採訪節目上表達過自己對《夜夜秀》的定位。謝政豪說他們的初衷是:「把『喜劇』這個藝術類別的可能性拉開,實驗看看固有的訪問、新聞播報的形式加入喜劇元素會帶來什麼樣的可能性。」博恩則分析:「之前台灣關心時事的人的選擇,主要是報紙新聞、政論節目等正經的管道,或是網路圖文作家、《狂新聞》這類較不正經的管道,我想讓這個光譜的中間有點東西。」

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態度姿勢將能以迥異於尋常的方式激起人們的共鳴、思考,不只是媒材、感官體驗的改變,這樣的嘗試將展開讓觀點更多元、思維路徑更多元的可能性。立志要把「喜劇」好好經營起來的薩泰爾,從博恩剛從「大奶微微」的網路段子走紅,到現在有聲有色的《夜夜秀》(本身包含〈欸〉的吐槽單元、〈Jim派特報員〉的實踐單元、〈新聞亂報〉、〈訪談〉等多樣形式),他們不變初衷的站在「諷刺」、「喜劇」的基礎上做出許多嘗試,包括在公視錄播時事電視節目、以《博恩站起來》挑戰單口喜劇,培養出更懂美式幽默的觀眾、到兩廳院現場作為一種藝術的詮釋,他們達成了許多的成就,也以行動實際展示了台灣人接觸議題的多元可能、大眾關心社會的多元可能。

脫口秀:美好社會的莫大機會

脫口秀在台灣有了具體的展示,我認為這些改變是可喜的。言論自由確實是民主的重要標誌,它標誌著一種深度溝通、接近事實、爭取權利的「機會」,我必須強調「機會」,因為言論自由是環境、工具,能否藉此得到良善的溝通、更真實的認知、捍衛住自身的權利,還有賴大眾的「智慧」。

無論如何,我認為脫口秀的蓬勃發展象徵著多元觀點的富足,而這將是我們發展更成好社會的莫大機會。

捉住你的目光:脫口秀的廣泛性

你發現《夜夜秀》可以邀請到許多政治紅人,這不只是因為節目平時的議題性質,更因為它關鍵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 KOL)的身份,也就是「在特定領域有發語權,其觀點偏好能影響別人的人」。

《夜夜秀》的名氣、影響力、受眾廣泛程度、傳播範圍,與上節目的來賓固有的身份、名氣、影響力是相互疊加作用、互相影響的。筆者認為人們本就倦於教條式的說理、道德說詞、死板的專業語彙,尤其在資訊量爆炸的時代,現代人更能接受簡潔、直覺、感官的訊息接收模式,要如此快的接收訊息又減少誤判,最有效的作法就是信任特定的人,這個時代,有個認同自己觀點的群體支持,就能形成不小的影響力,抓住更多人的目光。

脫口秀這類的網路節目則提供人們表達觀點、個性的一個很好平台,也無怪會出現一些「政治人物網紅化」的現象。

也由於「人」的效應(媒體、口耳相傳、人際關係交織成的傳播途徑),脫口秀產生的輿論、社會行動的效應作用的對象不會侷限於脫口秀的觀眾,所以說脫口秀不管在傳播範圍、傳播對象的多元性上都是廣泛的。正因如此,脫口秀主持人不免背負著責任,因為「每個笑話都是一種觀點的展現,都會把世界帶到不一樣的地方。」

raw-image
笑聲的力量:脫口秀的趣味性

關於「喜劇」這個藝術體裁,其實強烈呼應了謝政豪在他一場Ted演講中分享的他對「新媒體」的觀點:他認為相較於舊媒體以「傳遞資訊」為目的,新媒體的目標則是「激發興趣、建立觀眾與議題的連結」。「喜劇」、「動畫」等等精心設計的體驗,都有著「引起人共鳴、打動人」的共通點,脫口秀是喜劇的一種表現形式,它的趣味性是可以深入人心的關鍵,在生活經驗、時代特徵、社會關懷等層面令人會心一笑,它未必呈現了所有的事實、均衡考慮了所有利弊得失,但這笑聲的力量卻足以讓人們靜心傾聽,在傾聽之後,才得以展開深思、深究與深談,在這個人與人以無數大大小小的共識維繫起的社會,這點尤其重要。

社會參與的另類風景:脫口秀的對話性

我們的生活是如何組成的呢?有些人認為是工作,有些人認為是家庭,其實生活還有「單純的享受閒暇」、「透過學習認識世界」、以及「主動關心周遭、社會上的其他人」等重要的成分,關心自己以外的人的生活,參與更大的共同體,使社會的存在成為可能。

Trevor找到不同文化、族群間相處的「衝突」,衝突是戲劇的泉源,他以睿智的語言在衝突中發現幽默,認知神經科學家溫斯(Scott Weems)曾提過:「幽默是一種反應聽眾的時代和需求的過程,是社會或心理層次上的概念加工。」這樣的幽默滿足了人們尋求共鳴、渴望有人述說他們的故事的需求,某種程度上「異中求同」,縫合了撕裂的社會,形塑更好的族群認同。而博恩則在社會制度運行、人們生活的日常中發現「荒謬」,也就是看似和諧表象下的巨大分歧,突出這些分歧和矛盾,在「同中求異」,雖然不是非常正經嚴肅,卻直指核心;雖然不會憤怒怨恨,卻緊緊牽動觀眾的情緒,讓人們在意識到生活中存在這樣荒唐後啞然失笑,同時意識到問題,對於這些問題產生自發的關心、討論研究的興趣。

更好的社會需要人們彼此關心。一如薩泰爾說:「人們對『批判性娛樂』的需求來自面對內心與世界的矛盾」,Trevor助人們找到內心的共性;而博恩點亮世界與自己的認知存在的差異,我們的社會既需要能「發現問題、揭開爛瘡」的博恩,也需要能「尋求共識、討論解方、縫合傷口」的Trevor,方可以展開行動改善彼此的生活。在這之間,使一切運行的關鍵,是觀點的對話,這就是脫口秀,這個鮮活有趣地呈現多元觀點、產生廣泛對話的藝術形式,所帶來的社會參與的另類風景。

美好社會的莫大機會

社會中固有矛盾與對立,但我們會很欣慰的看到許多人為改善問題、促進和諧提出自己的觀點,而進一步理解,有更多的矛盾其實是人們以不同的道路探詢問題本質的結果。只要還有人關心著社會,嘗試以自己的方法去理解、改善它,你就始終會聽到多元的、甚至矛盾的聲音,觀點紛呈,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社會的標誌。

今天,豐富的多媒體、如脫口秀這類靈活的表演形式,正在為我們創造觀點富足的社會土壤,脫口秀的表演者、觀眾一同在學習處理社會的議題、探尋事實、爭取「知」與「思」的權利,我們不只更認識世界、認識自身文化,也認識自己的內心,在這是如此值得我們珍惜的構建美好社會的莫大機會,我們終身可以透過多元的觀點學習溝通,以對話接入社會,汲取智慧,這不也正是最好的社會化教育嗎?

參考資料 :

  1. 脫口秀到底有什麼好看?一篇文章帶你領略國內外脫口秀的精彩世界
  2. 我現在可以笑嗎?《博恩站起來:世代交替》
  3. 比起選舉,《博恩夜夜秀》這樣的節目才是對台灣觀眾的智力測驗
  4. 用黑色幽默談深度時事 博恩夜夜秀的幕後秘辛
  5. 每週深夜固定播出的深夜秀節目
  6. 英法雙碩士變脫口秀網紅!博恩把笑話當學問分析,道出「虧錢也不前進中國」的真正原因
  7. 博恩、龍龍來了!! 美式脫口秀來台灣行不行?
  8. 《博恩夜夜秀》學霸主持人:我不是個搞笑的人,但我喜歡「研究」搞笑
  9. 「網紅經濟」大行其道 成為KOL你將主宰世界?!

核稿編輯:鄒宇晴 行銷編輯:曹語庭

關注粉專 接收最新消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BB 嚕嗶啵的嗶嗶啵啵
448會員
576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2025/02/08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Thumbnail
2025/02/08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Thumbnail
2024/12/30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Thumbnail
2024/12/30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Thumbnail
2024/06/17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Thumbnail
2024/06/17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臺灣知名網紅曾博恩因娛樂稅槓上政府,針對現行法律規定於「演說類」以及「脫口秀」應否課稅標準不一:前者無需但後者必須繳稅。曾博恩索性便將其表演改稱作「有趣的演講」,想測試是否能藉此免去鉅額稅金。這類遊走法律邊緣作法,也引發各界關注。
Thumbnail
  臺灣知名網紅曾博恩因娛樂稅槓上政府,針對現行法律規定於「演說類」以及「脫口秀」應否課稅標準不一:前者無需但後者必須繳稅。曾博恩索性便將其表演改稱作「有趣的演講」,想測試是否能藉此免去鉅額稅金。這類遊走法律邊緣作法,也引發各界關注。
Thumbnail
如果純粹觀察、描述都能被稱之為地獄,那我想問題不在講話的人,而是我們所處的世界 -博音
Thumbnail
如果純粹觀察、描述都能被稱之為地獄,那我想問題不在講話的人,而是我們所處的世界 -博音
Thumbnail
作品英文名:Insiders(2021) 創意發想可行,但未必換來的都是好結果 創新概念,是現在不管在各行各業都有人努力嘗試和實驗的一環,不管是在人類科技領域、或能夠知曉人類奧秘的生物科技還是醫治過去不治之症的醫學技術,而電子網路產業更是日新月異的牽動我們與國際的交流,其中最可見和關注的大概就是娛樂
Thumbnail
作品英文名:Insiders(2021) 創意發想可行,但未必換來的都是好結果 創新概念,是現在不管在各行各業都有人努力嘗試和實驗的一環,不管是在人類科技領域、或能夠知曉人類奧秘的生物科技還是醫治過去不治之症的醫學技術,而電子網路產業更是日新月異的牽動我們與國際的交流,其中最可見和關注的大概就是娛樂
Thumbnail
傳播工具的類型很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傳播的內容跟觀眾的體驗吶。
Thumbnail
傳播工具的類型很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傳播的內容跟觀眾的體驗吶。
Thumbnail
美國有Trevor Noah那樣傑出的脫口秀主持人,台灣又有怎樣的風景呢?除了有政論節目、網路媒體、圖文創作者創造議題,最近爆紅的《博恩夜夜秀》帶來美式脫口秀風潮,呼應台灣時事、對我們接收觀點的方式帶來有趣的新衝擊。
Thumbnail
美國有Trevor Noah那樣傑出的脫口秀主持人,台灣又有怎樣的風景呢?除了有政論節目、網路媒體、圖文創作者創造議題,最近爆紅的《博恩夜夜秀》帶來美式脫口秀風潮,呼應台灣時事、對我們接收觀點的方式帶來有趣的新衝擊。
Thumbnail
中國正在使用劍橋分析的手法攻擊台灣。 不知道劍橋分析是什麼的人,現在立刻去google,或是去netflix上看那部劍橋分析的紀錄片。 然後記得。 這種劍橋分析的手法,「會毀滅民主體制」
Thumbnail
中國正在使用劍橋分析的手法攻擊台灣。 不知道劍橋分析是什麼的人,現在立刻去google,或是去netflix上看那部劍橋分析的紀錄片。 然後記得。 這種劍橋分析的手法,「會毀滅民主體制」
Thumbnail
這兩天陸續有台灣的政治人物和藝人牽扯上兩岸議題,剛好這部我最近在看的節目裡,其中一集談到中國的審查制度,我想藉此機會推薦這個節目,並希望大家都能認真思考其中探討的議題。我會先簡單介紹此節目,再說明它的看點,以及它談到中國的部分。
Thumbnail
這兩天陸續有台灣的政治人物和藝人牽扯上兩岸議題,剛好這部我最近在看的節目裡,其中一集談到中國的審查制度,我想藉此機會推薦這個節目,並希望大家都能認真思考其中探討的議題。我會先簡單介紹此節目,再說明它的看點,以及它談到中國的部分。
Thumbnail
中國營銷大咖的商業進化論 5個中國重量級新媒體品牌 X 2位台灣自媒體內容創作者 X 營運洞察與痛點解析
Thumbnail
中國營銷大咖的商業進化論 5個中國重量級新媒體品牌 X 2位台灣自媒體內容創作者 X 營運洞察與痛點解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