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筆如掘墳(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若有神」,或許現在很多人會覺得「讀書會命短,下筆如掘墳」。尤其看見孩子呆望著書,手執筆桿的放空模樣,彷彿感到他的靈魂已墮進另一個次元的空間。莫說小孩子,成年人想寫一篇文章,都會無從入手,如果只是自己閒來抒發心情的短文,寫不好也沒關係,但若要給別人閱讀,甚至是為工作需要而寫,那問題就來了。

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那篇文章有特定的閱讀對象,作者是為了特定的讀者群而寫的,一旦有特定的讀者群,就會出現兩種現象:一、作者過份遷就讀者的喜好而寫,這樣只是寫讀者想讀的東西,文章不會好到哪裡去;二、作者自以為是讀者的老師,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寫文章,或者忽略讀者的真正需要,自顧自的寫一大堆只有他自己才明的東西。這樣的文章或許會給人一種高深、專業的感覺,可是始終未能跟讀者建立一道溝通的橋樑。

寫作最基本的用處是交流,其基礎的角色是一種溝通的媒介,讓人容易明白就行了。一般的公文,或者書信、便條,甚至簡單的敘事文章、雜文,都以曉暢易明為標準。單刀直入的書寫形式就已經可以了。那麼,為甚麼許多人都覺得寫文章很難呢?其實寫作是一門藝術,通常藝術都會令人覺得無從入手。說實在,藝術並非高深莫測的東西,相反,藝術本屬於大眾生活的一部分,應該在街頭巷里都可以發現的。寫文章亦然。許多人口若懸河,卻很難寫出一篇可讀性高的文章,這關乎演說跟寫作本身就是兩種不同形式的藝術,因此許多大作家演說起來甚有催眠作用呢。

我曾在〈怎樣開筆——關於從主題到故事的問題〉一文中,談及怎樣替故事開筆:

  1. 引發一個滿佈疑陣的問題
  2. 角色身處一個難解的困境裡
  3. 展開一場冒險之旅

以上三點構成故事的佈局:「問題 —— 困境 / 疑惑 —— 解難」

這種佈局放在文章裡都是合適的。記著:沒有問題,就沒有話題。常常發掘問題的人,就容易找到下筆的地方。可惜現代教育都集中訓練學生解答問題,而不是發掘問題,那樣是沒有辦法寫出好文章的。發掘問題的重點,是不斷「假設」。村上春樹認為小說家的任務是不斷提出假設與疑問,作家不是為人解決問題,而是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現在的人都希望解決提出問題的人,而不是解決問題,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只會使世界退步、萎縮。

誠然,作者未必每次都能輕易發掘出問題,而發掘出來的,亦需要憑著作者的學養、見識和閱歷來判斷那個是否真正的問題,還是作者一廂情願,以為那是值得寫出來的問題。如果作者能發掘真正的問題,下筆就不會如掘墳,而是發現身邊有位靈感女神了。

下次繼續談論發掘問題的問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鄭子遴的沙龍
29會員
192內容數
跟喜歡閱讀與寫作的青年人和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長,分享我對閱讀與寫作的一點看法、經驗與感想,讓大小朋友慢慢喜歡這個讀寫象外的世界。
鄭子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18
一個疫症,顛覆了很多人的生活模式,其中包括孩子的學習生活。忽然間,孩子要適應在家上課與學習的模式,家長們自然份外緊張,到底孩子在家能否集中精神學習,而除了學校提供的課程外,他們又可以藉甚麼課外的材料—-例如兒童文學—-來幫助學習呢? 啟發的重點在於開放式的探索。 至於所謂的啟發,可分為以下幾方面:
Thumbnail
2022/03/18
一個疫症,顛覆了很多人的生活模式,其中包括孩子的學習生活。忽然間,孩子要適應在家上課與學習的模式,家長們自然份外緊張,到底孩子在家能否集中精神學習,而除了學校提供的課程外,他們又可以藉甚麼課外的材料—-例如兒童文學—-來幫助學習呢? 啟發的重點在於開放式的探索。 至於所謂的啟發,可分為以下幾方面:
Thumbnail
2021/08/28
林良先生秉持「淺語的藝術」來寫作。他所要呈現的是文章內在的意義、情感,所要傳達的是作者的理念與想法,而不只是單純的文字堆砌與美麗的詞彙構成的文學世界。他讓語言回歸溝通的本質,兒童在小學階段的語言學習,原本就是在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Thumbnail
2021/08/28
林良先生秉持「淺語的藝術」來寫作。他所要呈現的是文章內在的意義、情感,所要傳達的是作者的理念與想法,而不只是單純的文字堆砌與美麗的詞彙構成的文學世界。他讓語言回歸溝通的本質,兒童在小學階段的語言學習,原本就是在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Thumbnail
2020/06/28
故事確實必須往前推進,總得發生一些事情,但單單一封已寄出卻未送達的信,沒有明言的想法,或盛夏的一天,都算是行動。故事中不斷出現激烈的行動,通常只顯示出作者根本沒有在說故事。
Thumbnail
2020/06/28
故事確實必須往前推進,總得發生一些事情,但單單一封已寄出卻未送達的信,沒有明言的想法,或盛夏的一天,都算是行動。故事中不斷出現激烈的行動,通常只顯示出作者根本沒有在說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篇文的起因,在於今天看到一個臉書追蹤的創作者發了一篇他最近與朋友關於創作的一些討論,裡面就有一段是這樣; 大部分的故事,都能解構成零零星星早被說爛的碎片,就算是被吹捧的神作,也絕對有套路可循。因此,討論作品只停留於劇情,其實沒啥意思,一部作品之所以有趣,在於作者如何排列組合、如何渲染刻畫。
Thumbnail
這篇文的起因,在於今天看到一個臉書追蹤的創作者發了一篇他最近與朋友關於創作的一些討論,裡面就有一段是這樣; 大部分的故事,都能解構成零零星星早被說爛的碎片,就算是被吹捧的神作,也絕對有套路可循。因此,討論作品只停留於劇情,其實沒啥意思,一部作品之所以有趣,在於作者如何排列組合、如何渲染刻畫。
Thumbnail
我以為寫完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就結束了! 不!他像倒敘我的人生,其實,是從結論開始。 我看著每個文字,一磚一字地砌著我的墳墓。如果,哪天可以集結成書,那書就是我的墓碑;從此,路人啊、後世族人啊,你們就能翻翻墓碑,看看這裡埋了多少故事,是不是曾入過你的鏡?扮過你人生的配角或背景? 圖文書反駁說: ……
Thumbnail
我以為寫完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就結束了! 不!他像倒敘我的人生,其實,是從結論開始。 我看著每個文字,一磚一字地砌著我的墳墓。如果,哪天可以集結成書,那書就是我的墓碑;從此,路人啊、後世族人啊,你們就能翻翻墓碑,看看這裡埋了多少故事,是不是曾入過你的鏡?扮過你人生的配角或背景? 圖文書反駁說: ……
Thumbnail
身爲創作者,我們應該忠於自己,寫自己想寫但不一定有人想看的文章,還是刻意貼合觀衆的需求,寫一些能幫助讀者的文章呢?有些觀點或看法未必能幫到讀者,但是難道就不值得被發掘嗎?難道必須能幫到讀者的才算是「作家」嗎?明明有很好的觀點,卻因爲沒有人看下去,便只能繼續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作者?
Thumbnail
身爲創作者,我們應該忠於自己,寫自己想寫但不一定有人想看的文章,還是刻意貼合觀衆的需求,寫一些能幫助讀者的文章呢?有些觀點或看法未必能幫到讀者,但是難道就不值得被發掘嗎?難道必須能幫到讀者的才算是「作家」嗎?明明有很好的觀點,卻因爲沒有人看下去,便只能繼續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作者?
Thumbnail
「有必要寫作嗎?」 「不知道寫什麼?」 「該如何寫作?」 「為什麼寫了都沒人看?」 關於參透寫作技巧從零到有再到好,如果只能先選一本書閱讀,那麼《大人的11堂寫作課》絕對是首選。這本書從寫作認知、讀者思維、選題、標題、素材、結構、成稿能力,乃至於如何讓寫作融入生活、變現等,可以說整本書都是「乾貨」,
Thumbnail
「有必要寫作嗎?」 「不知道寫什麼?」 「該如何寫作?」 「為什麼寫了都沒人看?」 關於參透寫作技巧從零到有再到好,如果只能先選一本書閱讀,那麼《大人的11堂寫作課》絕對是首選。這本書從寫作認知、讀者思維、選題、標題、素材、結構、成稿能力,乃至於如何讓寫作融入生活、變現等,可以說整本書都是「乾貨」,
Thumbnail
由不同作家來說明呈現手段,你往往能聽到各式各樣的講法。你未必能全部都融會貫通,但是總有幾套講法是適用於你、打中你的心。這也是為什麼崇尚寫作的人會一直想去聽作家講座或是上課,他們大多認為透過不同視角詮釋的寫作觀點,能帶來超乎想像的收穫──
Thumbnail
由不同作家來說明呈現手段,你往往能聽到各式各樣的講法。你未必能全部都融會貫通,但是總有幾套講法是適用於你、打中你的心。這也是為什麼崇尚寫作的人會一直想去聽作家講座或是上課,他們大多認為透過不同視角詮釋的寫作觀點,能帶來超乎想像的收穫──
Thumbnail
在這個問題背後,無人倖免,故而也才真正能夠攜手。寫作者與讀者不再有誰臣服於誰,寫作與詮釋沒有誰優越,彼此皆被「何謂書寫」橫掃得面目全非。
Thumbnail
在這個問題背後,無人倖免,故而也才真正能夠攜手。寫作者與讀者不再有誰臣服於誰,寫作與詮釋沒有誰優越,彼此皆被「何謂書寫」橫掃得面目全非。
Thumbnail
書名:《精準寫作》 作者:洪震宇 出版社:漫遊者 ------------------------ 「現在我們寫作不是為了接受某種評鑑,而是為了溝通、娛樂、遊說,或是為了贏得他人的注意。」-《微寫作》
Thumbnail
書名:《精準寫作》 作者:洪震宇 出版社:漫遊者 ------------------------ 「現在我們寫作不是為了接受某種評鑑,而是為了溝通、娛樂、遊說,或是為了贏得他人的注意。」-《微寫作》
Thumbnail
作家不是為人解決問題,而是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現在的人都希望解決提出問題的人,而不是解決問題,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只會使世界退步、萎縮。
Thumbnail
作家不是為人解決問題,而是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現在的人都希望解決提出問題的人,而不是解決問題,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只會使世界退步、萎縮。
Thumbnail
中國大陸的知識型網紅古典(姓古名典)在他銷售數百萬冊的書「躍遷」裡提到,有一次他對二千六百位中小學老師演講,讓讀過五本非教科書類書籍的人舉手,結果只舉了二十雙手。他感慨,假如中小學老師都不讀書,那又怎麼希望我們的學生讀書?  願意花錢去進修上課的人,應該是比較認真的人,但假如連這些人都不願意看非工作
Thumbnail
中國大陸的知識型網紅古典(姓古名典)在他銷售數百萬冊的書「躍遷」裡提到,有一次他對二千六百位中小學老師演講,讓讀過五本非教科書類書籍的人舉手,結果只舉了二十雙手。他感慨,假如中小學老師都不讀書,那又怎麼希望我們的學生讀書?  願意花錢去進修上課的人,應該是比較認真的人,但假如連這些人都不願意看非工作
Thumbnail
每當想開發「談寫作」內容,最好的方式就是問自己:當初對寫作很不懂的那個我,想看到什麼答案? 接著,就會有靈感自動顯現眼前,你現在正閱讀的文章,就是這樣來的。
Thumbnail
每當想開發「談寫作」內容,最好的方式就是問自己:當初對寫作很不懂的那個我,想看到什麼答案? 接著,就會有靈感自動顯現眼前,你現在正閱讀的文章,就是這樣來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