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盲流感》 視覺觸感取鏡-通過眼睛用心去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在藝哲〉::小戲鬼泣泣樣樣論〉(心靈)疫情電影系列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之::泣泣樣樣好很小戲Online派對::
【心靈疫情電影系列】
疫系戲目一◣《盲流感》(Blindness|2008年)
泣泣樣樣論◣ 荒誕式殘酷寓言/心理病毒/人性與社會
「我覺得我們沒有變盲了,而是一直盲目著。盲目的人看得見,卻視而不見。」
這句《盲流感》原著小說引文,點出了故事主旨。電影情節非常忠於原著,所以從小說引文亦可解讀電影版本的用意。
● 荒誕式殘酷寓言/心理病毒
是眼盲亦是心盲。聯想到雙方辯論,一方拿出事實論據,另一方的辯駁可以話睇唔到。身體上的疫症只不過是失去視力,並沒有危及健康和生命,所以身體疫情只是觸發點,後來發生的所謂人性現象的事件,全都來自情緒、心態、心理上的疫情,恐懼的行為反應才導致人命傷亡。
● 思考新經濟體系──社區經驗 及 無政府主義:::
這個電影故事為了聚焦民間社區的疫情困獸鬥,不待多久就讓政府的角色缺席,但保持舊體制思想的人們又可如何自決。想到若他們一向在實行「社區及共享經濟」模式的生活及教育的話,就不怕被無能又濫權的政府欺騙,大家已懂得自覺合作共渡難關。故事中最有學識的醫生也不懂處理自身及群體生活危機。大家都習慣依賴政府和服從於權威,當一向依靠的中央權力失勢,他們仍留在舊制思維去求生,卻又尊嚴喪失,痛不欲生。
● 三種藝術體裁的比較:::
電影《Blindness》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葡萄牙作家Jose Saramago 的同名小說,1995年發表,小說之後竟有華語改編的舞台劇版,今回放映會小戲鬼伙伴中有兩隻咁多係睇過2006年由香港話劇團演繹的版本!這英語電影版還是晚點才拍出來,2008年放映,亦是2008年坎城影展開幕電影。
讀過小說的小戲鬼伙伴覺得,小說的震撼最大,後來睇舞台劇就比較欣賞舞台效果和感動於那首音樂 “Amazing Grace” 的應用,用在最後表示「開眼」的意象。如今看到電影版就覺得沒很大的衝擊感了。
小戲鬼主持回應,那電影衝擊感較少,似乎不完全因為熟知劇情,而是藝術體裁的落差。向來文學作品改編成電影就不容易討好讀者類觀眾。而舞台劇會比較接近文學效果,想像空間的凝造會比電影的多。電影主要以影像說故事,自然有較高的視覺寫實要求。
當我們了解2003年SARS後不久推出的舞台版本的資料時,發覺到製作背後反映的「中國國情」。原來舞台版編劇導演是北京人!從訪問報導更反映出中國劇場生態背後的運作思維。(詳情可看文末的補充資料)
● 取鏡做到「視覺觸感」
電影的光影及色調處理特別,以鏡頭質感講故事,挑動觀眾要用眼和用心去欣賞。這是藝術電影,並非一般作為大眾娛樂的計算。十分欣賞導演的取鏡做法集中呈現「視覺觸感」,例如近乎全白只有微弱的形狀線條,表達著盲目的角色正處於形狀感官裡的浪漫感覺,突然轉回真實鏡頭,正是明目的女主角看到的醜陋暗黑色調。
● 生存認知的不同,呈現出的光明面與黑暗面:::
帶著情緒籠統地說「人性就是這樣」之後,可抽離地想想,人性的形成只是來自人們對「生存方法的認知」各有不同。無論善行或惡事,只是在生存困境裡那種人所認定的解決方法。故事前三份二的黑暗面,本可以集中放大來指責人性的卑劣,帶著道德批評寫著。但作者的心意著實想說「可以活出另一種境界」,在後面三份一,那個逃出的小團體得到天雨沖刷,剛好在教堂畫面之後發生。他們領著詩歌音樂下的雨水,重獲久違的喜悅,那場景多麼有宗教救贖意味。人類不是被上帝遺棄,愛不是求上帝給予,而是人心裡肯不肯分享愛。故事氣氛即轉為團體之間的關愛而共生。到最後老人家角色的旁白,又道出美好下的人心暗湧「承受清醒的殘酷」、「對依賴感的難捨」。
當年電影海報 中文版 sub headline:
「全世界失明,比盲目更可怕的事,只有你看得見。」
英文版: “Your vision of the world will change forever.”
泣泣樣樣圖文◣ 小戲鬼主持 麥璇子
活動主辦◣ 在在〉藝哲•心體•煉戲道場

補充資料┐

引文《盲流感》(第326頁)
“I don’t think we did go blind, I think we are blind, Blind but seeing, Blind people who can see, but do not see.”
── "Blindness" (pg. 326) by Jose Saramago
「我覺得我們沒有變瞎,而是一直盲目著…我們是盲目又看得見,卻寧願視而不見的人。」
── 作者 Jose Saramago
電影《盲流感》(Blindness|導演:Fernando Meirelles)
//全片的場景在三個國家拍攝,分別是巴西、烏拉圭和加拿大。此外,本片為了真實表現出盲人的身心狀態,特別請來專業盲人表演教練,組成一個盲人工作室(blindness workshop),針對全片演員和工作人員,展開一連串的密集盲人表演訓練,讓大家學習突然失明的感受和經驗。//
【2006年香港話劇團《盲流感》舞台劇資料】
(香港那個太久了吧,還要是2003年SARS後不久就上映,沒有劇照,只有一張海報。)
按此看資料

看出舞台版本製作背後反映的「國情」。原來編劇導演是北京人!那是一個直接由北京編導拿小說改編成的舞台劇版,有別於向來外語小說是歐美先改成英語劇本,香港再拿來翻譯中文演出。
竟找到文匯報的訪問,以下兩段正反映中國國情及劇場生態背後的運作思維:

//改編下來,北京沙士也結束了,王曉鷹本想在北京演出,卻因為疫後,京城瀰漫著一片喜悅氣氛,就擱了下來,最後王曉鷹將劇本推薦予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毛俊輝,成就了這次香港演出。//

//令次改編成舞台劇,導演大刀闊斧,把小說後三分一、講述恢復視力後回家的篇幅去掉。「我想情節跟衝突更集中一點。把瘋人院燒掉,在舞台戲劇效果來說,已經到了高潮,應要盡快結束。」//

//在這個「激情導演」的眼中,與國家話劇院的二百多名全職演員相比,香港話劇團的演員勝在靈活性高。「很棒,他們適應不同作品與導演的能力,比內地的演員要強。因為內地演員沒有那多機會去接觸不同的劇本、導演。」//

按此看全文

其實大陸對舞台劇的審查十分嚴苛,故意壓抑其有深度的發展。在此不打字詳講,下次見面慢慢介紹。

心靈疫情電影系列 ◣
《盲流感》Blindness
《禍日光景》Cargo
《感官失樂園》 Perfect Sense
《蒙上你的眼》Bird Box
《絕命帶原者》Carries
小戲鬼大總結~
十五齣疫情電影之小戲鬼大大大總結~
是次活動期◣ 2020年3月14日至3月28日
泣泣樣樣好很小戲放映會::電影及戲劇研究筆記::

秘密小戲群組

香港要真防疫,香港人只好自家封關!阻唔到我哋藝術文化交流咖!網上直播約埋一齊睇戲、論戲!超越肉身呈現,我哋網上見!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之::泣泣樣樣好很小戲Online派對〉
:::唔怕改長名,最怕衰認命!在在會員文化交流,二月份真身見面活動因疫情取消,小戲鬼搵來「瘟疫」電影系列,警世、檢討、刺激思考!
:::直播可歌可泣影音藝術+視訊泣泣樣樣交流心聲;
:::發掘藝術訊息、文化境況,開闊觀影角度;
:::藝術思維揭示真相,來回看見世界,看見自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藝術思維、藝文活動筆記、戲劇修煉及應用、心體鍛鍊資訊 ⌘ 藝術伙伴專欄分享::: 【在在】是專注當下的修煉 ~*\\求藝在野。煉藝在道。以藝入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科幻疫情電影系列】真正的科幻故事隱含著叛逆的革命因子,思想性大於科學理論,不是要做科普教育片。所謂科學幻想,要激發人心更開闊地看出世界的可能性…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科幻疫情電影系列】現實生活中,疫情資訊亦受到專制政權以輿論及白色恐怖來影響大眾認知,從這電影我們或會得到甚麼啟示…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科幻疫情電影系列】編劇亦沒有繼承到原著小說《The Andromeda Strain》(仙女座應變)故事訊息的精髓(疫情喻意當時的冷戰背景、政治意識形勢與核危機,及生化武器預警)。爛片還有的三分釘,就是它的原著和舊版成就,讓我們從爛片中亦能有所得著~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科幻疫情電影系列】一度泛濫的喪屍片中我只選《地球末日戰》放入「科幻疫情電影系列」,因為係唯一以國際關係為劇情背景的荷里活喪屍片!多年後重睇電影,這次令我想睇原著小說。電影及小說亦成為中共中國的文化違禁品。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科幻疫情電影系列】主題意念看來是涉及深廣的宗教哲學,例如重生與救贖、母性等等,最後我們看來卻失望了。導演表現仿如一個很有運動細胞的人卻不擅溝通那樣... 導演的音樂靈感成為小戲鬼的最大發現...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科幻疫情電影系列】真正的科幻故事並非要夠科學性,而是有很強的叛逆及批判思想,大膽假設行先。《十二猴子》絕對符合,已成必看科幻經典,內容認真涉獵了暗謀論、神秘學、科學數據式預言、時間悖論、時空旅行、意識潛意識與夢、人腦精神狀態與時間空間、存在主義哲學...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科幻疫情電影系列】真正的科幻故事隱含著叛逆的革命因子,思想性大於科學理論,不是要做科普教育片。所謂科學幻想,要激發人心更開闊地看出世界的可能性…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科幻疫情電影系列】現實生活中,疫情資訊亦受到專制政權以輿論及白色恐怖來影響大眾認知,從這電影我們或會得到甚麼啟示…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科幻疫情電影系列】編劇亦沒有繼承到原著小說《The Andromeda Strain》(仙女座應變)故事訊息的精髓(疫情喻意當時的冷戰背景、政治意識形勢與核危機,及生化武器預警)。爛片還有的三分釘,就是它的原著和舊版成就,讓我們從爛片中亦能有所得著~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科幻疫情電影系列】一度泛濫的喪屍片中我只選《地球末日戰》放入「科幻疫情電影系列」,因為係唯一以國際關係為劇情背景的荷里活喪屍片!多年後重睇電影,這次令我想睇原著小說。電影及小說亦成為中共中國的文化違禁品。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科幻疫情電影系列】主題意念看來是涉及深廣的宗教哲學,例如重生與救贖、母性等等,最後我們看來卻失望了。導演表現仿如一個很有運動細胞的人卻不擅溝通那樣... 導演的音樂靈感成為小戲鬼的最大發現...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科幻疫情電影系列】真正的科幻故事並非要夠科學性,而是有很強的叛逆及批判思想,大膽假設行先。《十二猴子》絕對符合,已成必看科幻經典,內容認真涉獵了暗謀論、神秘學、科學數據式預言、時間悖論、時空旅行、意識潛意識與夢、人腦精神狀態與時間空間、存在主義哲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Le miroir aveugle 盲鏡》這本極具創意的繪本,以一面「失明」或者是「視力逐漸模糊」的鏡子在生命暮光中訴說自己的存在為起點。實際上,這面鏡子「只是有點近視」,它只能感知到一些形狀,就像點描派畫作中的圖像,從漆黑的頁面邊緣中浮現出來,彷彿是打開通往世界的窗戶
Thumbnail
這本書的主角白鳥先生,從小就看不見,也就不可能把視覺藝術翻譯成殘存的觀看記憶。但他完全違反明眼人想當然爾以為靠觸覺來認識作品。就書內的描述,他是以視覺以外的所有感官吸收資訊,而且最重要的是「讀空氣」--從場所氛圍與解說者的理性感性反應,來建立自己與作品的聯結
Thumbnail
臺灣電影《愛的噩夢》透過荒唐的奇幻故事勾勒關係當中的控制、盲目與自私。故事觀點聚焦在男主角,讓男主角擁有大量的內心獨白,但未給予視聽者主人翁的具體背景。電影試圖營造一種「貼近又疏離」的觀影感受,進一步去象徵主人翁的盲目與被動。跳脫固有愛情片框架,對親密關係的各種陰影提出反諷與警惕。
Thumbnail
《紅色房間》一句點名主旨的台詞——「你猜,這世界上誰最不會說謊?──是鬼魂,因為它們能夠被看透。」正因為鬼魂能夠被看穿,而人類並無法,因此電影留下了並未道破的結局,我們看不清楚彼此真正的形貌,也因此在這個過分透明的社會,我們每一個人某程度上都成為了受害者,同時又是加害者。
Thumbnail
  作為一部成書較晚的世界文學,《盲目》經常被拿來與卡夫卡、卡謬等人的作品做比較。就像在《變形記》中,主角沒來由地變成了一隻甲蟲,本書的「白盲症」也是突如其來,不清楚為何發生,似乎也無法解決。而這一怪異的盲症也像卡謬筆下的《鼠疫》一樣快速蔓延,瓦解了看似安穩與永恆的現代日常生活。
Thumbnail
盲點是一部著重社會議題的電影,故事敘述發生在美國加州的一系列槍擊事件,以及主角對於種族歧視和社會底層問題的思考。電影通過角色的視角切換,讓觀眾感受到不同的懸疑和恐懼。故事末尾呼籲觀眾以包容和理解的態度面對社會。觀看者的心得和感受也是值得分享和討論的。整部片充滿情感起伏和對社會現況的深刻反思。
視網膜剝離,其發生時並「不會」感到任何疼痛,但會看到一大片黑影或看東西時影像扭曲變形、視力減退或色澤改變,可能導致完全「失明」,必須要在數天之內治療,否則儘管在治療之後視力的恢復也是不盡良好,甚至無法復明的機會。 它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可在任何年齡發生,尤其好發於中老年人、近視、外傷或是家人間曾
Thumbnail
一切的源頭都圍繞在一個娃娃身上,陰錯陽差下被轉手在山姆與蘇西夫婦那從而引發一連串的殺機!
Thumbnail
最近讀了一本書: 《觀察的藝術》(Rob Walker),讓我想要重啟荒廢(或說能力基本缺失)的觀察能力。這幾年深受眼疾所苦,甚至到了一個驚慌的地步:常常閉著眼睛學習適應黑暗無光的世界。 我的「悲劇小劇場」連帶也讓我意識到,這個世界有如此多值得我凝視並為之動容的景象,我不想懊悔自己一再錯過……於是
Thumbnail
文創音樂會 去藝廊參加文創音樂會,現場一位盲人歌唱家讓人非常感動。他一直在鼓勵大家,即使看不到,也要正向思考。這樣的人實在很難得。反觀我們,有大多時候是用眼睛看,然後立即做出反應,沒有思考事情的原委,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困擾或傷害?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人總要正向思考,即使面對困難,或者很明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Le miroir aveugle 盲鏡》這本極具創意的繪本,以一面「失明」或者是「視力逐漸模糊」的鏡子在生命暮光中訴說自己的存在為起點。實際上,這面鏡子「只是有點近視」,它只能感知到一些形狀,就像點描派畫作中的圖像,從漆黑的頁面邊緣中浮現出來,彷彿是打開通往世界的窗戶
Thumbnail
這本書的主角白鳥先生,從小就看不見,也就不可能把視覺藝術翻譯成殘存的觀看記憶。但他完全違反明眼人想當然爾以為靠觸覺來認識作品。就書內的描述,他是以視覺以外的所有感官吸收資訊,而且最重要的是「讀空氣」--從場所氛圍與解說者的理性感性反應,來建立自己與作品的聯結
Thumbnail
臺灣電影《愛的噩夢》透過荒唐的奇幻故事勾勒關係當中的控制、盲目與自私。故事觀點聚焦在男主角,讓男主角擁有大量的內心獨白,但未給予視聽者主人翁的具體背景。電影試圖營造一種「貼近又疏離」的觀影感受,進一步去象徵主人翁的盲目與被動。跳脫固有愛情片框架,對親密關係的各種陰影提出反諷與警惕。
Thumbnail
《紅色房間》一句點名主旨的台詞——「你猜,這世界上誰最不會說謊?──是鬼魂,因為它們能夠被看透。」正因為鬼魂能夠被看穿,而人類並無法,因此電影留下了並未道破的結局,我們看不清楚彼此真正的形貌,也因此在這個過分透明的社會,我們每一個人某程度上都成為了受害者,同時又是加害者。
Thumbnail
  作為一部成書較晚的世界文學,《盲目》經常被拿來與卡夫卡、卡謬等人的作品做比較。就像在《變形記》中,主角沒來由地變成了一隻甲蟲,本書的「白盲症」也是突如其來,不清楚為何發生,似乎也無法解決。而這一怪異的盲症也像卡謬筆下的《鼠疫》一樣快速蔓延,瓦解了看似安穩與永恆的現代日常生活。
Thumbnail
盲點是一部著重社會議題的電影,故事敘述發生在美國加州的一系列槍擊事件,以及主角對於種族歧視和社會底層問題的思考。電影通過角色的視角切換,讓觀眾感受到不同的懸疑和恐懼。故事末尾呼籲觀眾以包容和理解的態度面對社會。觀看者的心得和感受也是值得分享和討論的。整部片充滿情感起伏和對社會現況的深刻反思。
視網膜剝離,其發生時並「不會」感到任何疼痛,但會看到一大片黑影或看東西時影像扭曲變形、視力減退或色澤改變,可能導致完全「失明」,必須要在數天之內治療,否則儘管在治療之後視力的恢復也是不盡良好,甚至無法復明的機會。 它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可在任何年齡發生,尤其好發於中老年人、近視、外傷或是家人間曾
Thumbnail
一切的源頭都圍繞在一個娃娃身上,陰錯陽差下被轉手在山姆與蘇西夫婦那從而引發一連串的殺機!
Thumbnail
最近讀了一本書: 《觀察的藝術》(Rob Walker),讓我想要重啟荒廢(或說能力基本缺失)的觀察能力。這幾年深受眼疾所苦,甚至到了一個驚慌的地步:常常閉著眼睛學習適應黑暗無光的世界。 我的「悲劇小劇場」連帶也讓我意識到,這個世界有如此多值得我凝視並為之動容的景象,我不想懊悔自己一再錯過……於是
Thumbnail
文創音樂會 去藝廊參加文創音樂會,現場一位盲人歌唱家讓人非常感動。他一直在鼓勵大家,即使看不到,也要正向思考。這樣的人實在很難得。反觀我們,有大多時候是用眼睛看,然後立即做出反應,沒有思考事情的原委,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困擾或傷害?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人總要正向思考,即使面對困難,或者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