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矽谷封城兩個月,苦嗎?苦不苦,就看你的態度/林富元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無論在矽谷或世界各地,大家終究挺過了最壞的時段。世界原本就有好有壞,世間有我們喜歡的常數,但一定也有變數。病毒或許就是21世紀的洪水猛獸,也是我們這一代、以及下一代必須面對的新變數;面對災情如何做好準備,就看你的態度。

農曆春節之前武漢封城,全球大家隔岸觀火,也有各種評論;後來火燒到各地自家門口,每個人的看法與態度就不一樣了。
我一、二月在台灣,之後回到矽谷家中;3月16日在Palo Alto打完一場高爾夫球,當晚就收到通知,球場俱樂部次日起無限期封閉。從那一天起,整個加州雷厲風行所謂的「隔離在家」(Shelter-in-Place)政令。
疫情減緩需要時間與距離。我們無法控制時間,但距離則勉强可以掌握;於是我們矽谷人集體展開了幾個月「別開生面」的工作與生活型態。

矽谷作為「世界科技中心」,在封城時期的工作與生活

美國確實是個很有意思的地方。一方面,我們每天在新聞裡看川普與他的「老白男團」自大自説自話(有時候胡説八道),會誤以為美國怎麽變得如此鬆垮垮。
但另一方面,又看到各地人民蜂擁而起、自動自發自願擔任服務義工。他們無怨無悔的投入奉獻,又清楚令人感覺到美國精神的可愛。
許多亞洲朋友看到加州「封鎖」的消息,都關心詢問「你們矽谷人還行嗎?」
從三月中「社交距離」開始執行,到現在近五月中,這兩個月的感覺其實還挺不錯的。
當然我能理解,那些每天必須在前線服務的偉大醫護人員,無法如此挺著腰桿說輕鬆話、也無法體會那些必須每天靠提供實體服務,才得以生活餬口的藍領階級;但從整體矽谷人的角度來看,大概有這幾個感覺:
1. 科技城可以在隔離時還繼續發揮功能,就是因為科技的到位。
你可以在網上買東西、看電影,這都不是忽然閒發生的,而是至少60年積累科學技術大量進步的結果。
譬如Zoom最近火紅,殊不知這樣的東西數十年前在科技界早就以不同方式出現;到了今天才有辦法毫無瑕疵的,成為像牙膏牙刷那樣稀鬆平常的工具。
其實只要你本人不吹毛求疵、不要雞蛋裡挑骨頭,大部分辦公室工作都是可以透過網路完成的。
2. 並非自我阿Q,其實居家隔離還真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每個人有自己居家隔離的生活内容。我喜歡讀書、聽音樂、看電影,除了Netflix跟Amazon Prime之外,這段時間還發現了好幾個特別犀利的電影網站,數量與品質多到來不及看、甚至永遠看不完的程度。
我老婆要我每天陪她看華晨宇唱歌節目、以及胡歌的《琅琊榜》,還真的都很好看!
當然,這段時間最佔便宜的,就是我們家大狼狗艾塞克;我們每天帶它爬山健行將近兩小時(這個習慣好像養成了),是它賺到了。
當然,夫妻每天24小時黏在一起,一定會有小摩擦;不過我想,原本就有問題的,黏在一起或許會惡化(有玩笑說隔離時期離婚率升高),但如果是沒有問題的,黏在一起就只是起起伏伏、平添情趣而已。
3.從幾個地方停車場塞爆,就知道人類還繼續韌性地生活著。
加州的居家隔離,是允許外出採購辦事的;不過如果驅車上街,立刻就會發現街上人車稀少,絕大多數商場都空蕩蕩的。
但只有一個地方每天從早到晚都車水馬龍、擁擠不堪,那就是「Home Depot」(家得寶)。Home Depot是美國最大的五金行,每一間都有一個足球場大,從水龍頭到浴缸、從院子掃把到牆壁石磚,應有盡有。
居家隔離期間,每個人在家中沒事,當然要繼續積極生活;於是看到什麽就清理什麽,壞掉的就用這段時間修好、沒壞的就用這段時間改良。
果然,人類有彈性、有韌性。
上天給我們新的變數,我們就調整適應。
4. 每個人都更體會健康與清潔的重要,希望未來有更乾淨的地球社會。
有誰會説,他這段時間洗手的次數跟以前一樣多?這麽好的習慣,我們居然需要靠疫情這玩意兒當頭棒喝才醒悟!
君不見,威尼斯混濁的水道清晰了、印度恆河乾淨了、洛杉磯與北京都看得到藍天,各種大小動物都在四處大搖大擺閒逛;也有科學新聞報導,甚至連臭氧層的破洞都補回了一些。
所以凡事真是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現在大家拼命擔心經濟衰退,我倒不很擔心;因為我們親身經歷過1980年代後期的信貸破碎、2000年的達康泡沫、2008年的金融海嘯,每次發生的時候還不都是呼天搶地,但幾年之後經濟復甦,大家還不是又得意洋洋了?

世界變數越來越多,只能以適當心態面對

這個世界是有力量的,而且有很多不同的力量。所以疫情爆發之後,股市大跌,搞得眾説紛紛、人心惶惶;但不到兩週,股票又猛力回彈。
我有個好友在波音飛機公司(Boeing)股票跌到90美元時,出手買了一堆,一週後以160元賣出。
市場讓我們看到,世界的力量不是只有一種,而是有許多許多不同的力量在較勁著;股票跌了,很多人跑路,但更有一籮筐的人在慶祝好不容易等到它。
朋友寄來一篇也是轉發的短文,説得很好;特別適合我們這些在矽谷居家隔離的人分享:
如果你是1900年出生的,你14歲時世界第一次大戰發生,死了2,200萬人;後來西班牙流感在你20歲時出現,兩年内死了5,000萬人。
30歲左右全球經濟大恐慌,全球GDP掉了幾乎30%,差不多全盤崩潰;等到你39歲的時候,二次大戰來了,7,500萬人因之而死。之後雖説歌舞升平,但還是每隔幾年就有韓戰、越戰、冷戰不斷發生……。
短文的建議是,要你以不同的角度與態度看任何事情,這一點我很同意。
疫情來了,大家受害;但現在挺過了或許是最壞的時段,你是否感覺到,原來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如此,一定就是有好有壞?人世間有我們喜歡的常數(Constant),但一定也有變數(Variables)。
我們都希望每天風平浪靜,不要有事;但因為這個世界大、人多,所以想法不同的分歧力量特別多,因而必定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事。
這或許就是數學上所説的「混亂理論」(Chaos Theory)。人類數百年來想盡辦法預測天氣或地震,以為可以控制我們在不同天象中的脆弱生命;事實上,我們在這些方面的確獲取了很大的進步,每天能精確的預測溫度、風向、以及是否下雨。
然而老天要刮颶風就刮、要地震就地震、要洪水猛獸就洪水猛獸,就算你能精準預測,它還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

結語

不明原因的病毒,就是21世紀的另一種洪水猛獸;今後説不定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這樣的禍害,必然是我們這一代、以及下一代必須隨時面對的新變數。
加州與矽谷逐漸解禁,我昨天回到高爾夫球場打了一場球。因為將近兩個月沒人使用,球場空氣新鮮、綠草如茵,絕對是我參加俱樂部二十餘年以來,場地狀況最好的時刻。
但隨著大家在解禁後回來打球,破壞再度回歸;我看,如此的球場美景,也大概難以長久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自主封城的某個晚餐某個晚上,請兒子幫忙準備餐具。他忽然脫口而出:這畫面,就是我們家的餐桌日常啊。 我看看桌上的飯菜,的確,我們家的晚餐,雖多是家常菜,偶爾有點奢華的食材,但,最大的亮點是,希望讓家人感到溫暖與支持,這點心意,是不受菜色好壞影響的。
Thumbnail
avatar
我是心娜,Dear Celina
2021-06-20
2020一個痛苦且艱難的決定(非唯一) : 德國的第二次 "封城“。十月二十八日,在所有德國人享受完所謂的「暑假」之後,總理梅克爾和各大洲共同決定了,「封城」。十一月二日起所有餐廳,戶外活動,電影院,劇院等等全部暫停,到十一月底。
Thumbnail
avatar
Shanice Wang
2020-11-02
馬尼拉封城兩個月了封城有沒有用呢,我也不知道了,說沒用不符合科學,說有用又沒有證劇。 封城兩個多月了,看看自己的國家疫情控制得這麼好,再看看菲律賓這看不到盡頭的疫情擴敵。兩國雖然近在咫尺,命運卻大不相同。
Thumbnail
avatar
科一文
2020-05-18
美國矽谷封城兩月苦嗎?就看你什麽態度……農曆春節之前武漢封城,全球大家隔岸觀火,也有各種評論。 後來火燒到各地自家門口,每個人的看法與態度就不一樣了。 我一月二月在台灣,之後回到矽谷家中,3/16在巴洛阿圖Palo Alto 打完一場高爾夫球,當晚就收到通知,球場俱樂部3/17無限期封閉,於是開始整個加州雷厲風行執行的所謂隔離在家……
Thumbnail
avatar
林富元
2020-05-08
法國封城觀察之5月11日解禁、法國人都準備好了?還是疫情會二次大爆發?5月7日晚上公佈法國封城解禁地區,除了海外屬地馬約特大區仍維持封城之外,法國本土其餘地區依紅綠指標程度,即將從5月11日開始不同程度的解禁,在如此春暖花開、陽光閃耀的季節裡,法國人的心早就飛出門了…
Thumbnail
avatar
法國宅媽
2020-05-07
一個矽谷兩個世界:街友的Hotel 22<p>Hotel 22並不是旅館。它只是一條公車路線,也是整個矽谷路線最長,唯一24小時營運的公車路線。只要有8塊美金,你就可以一整夜來回不停地坐巴士,把這裡當作全世界最廉價的旅館,這也就成了遊民每天晚上過夜的地方。</p>
Thumbnail
avatar
鱸魚
2017-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