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媽媽」與「二十個媽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讀〈五個媽媽〉給小克小光聽。
我有五個
長得一模一樣的
媽媽

一號負責打掃
二號負責煮飯
三號去公司上班
四號陪我玩
等大家都睡了以後
五號就起來抓蚊子⠀

五個媽媽分工合作
真是太好了
萬一媽媽只有一個的話
不就每天忙得
團團轉?
唸完之後,剛開始他們沒什麼反應。
過了一會小克突然問,那個〈五個媽媽〉的作者是誰呀?我說游書珣。小克又問,你認識嗎?我說我知道這個人,但不認識。
自從我跟小克介紹《小孩遇見詩》的作者後,她好像覺得裡面的作者我應該都認識。經常會問我,誰誰誰你認識嗎?
又過了一會,小克開始講,「我有一個媽媽在買菜,一個媽媽在洗菜,一個媽媽在抱小孩,一個媽媽在彈琴……」
我說等一下,這個好有趣,我記一下。
小克不管我繼續講,「一個媽媽陪他玩,一個媽媽帶他走路去上學,一個媽媽哄他睡覺,一個媽媽說故事,一個媽媽洗衣服……這樣幾個了?」
我數了一下,我說九個了,你有九個媽媽耶!
小克說那我要再多一點,「一個媽媽幫他寫作業……」「寫作業?作業不是應該小孩自己寫?」小克不理我,繼續說,「一個媽媽幫他寫作業,一個媽媽工作賺錢……嗯,一個媽媽打電腦,一個媽媽養狗,一個媽媽買玩具……幾個了?」
十四個我說。
小克聽我數完,繼續說:「一個媽媽做藝術,一個媽媽……用木頭做桌子……」
「用木頭做桌子跟做藝術,不一樣喔?」我問。
「嗯不一樣。」
我把小克說的都記下來。
「你還要再多一點媽媽嗎?」我問。
「我要二十個。嗯......一個媽媽在種菜,一個媽媽在打掃,一個媽媽在放音樂,一個媽媽在畫畫……嗯,一個媽媽在煮飯,一個媽媽用玻璃做杯子。這樣二十個了嗎?」
我說二十個了,游書珣有五個媽媽,你的媽媽是她的四倍。
最後小克突然問,「你知道要用什麼做廖瞇嗎?」
「要用什麼做?」
「用大自然啊。用大自然做廖瞇。」
小克七歲半。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72會員
140內容數
我想知道當我跟小孩說「不想寫可以不要寫」,對他們到底會產生什麼影響?小孩會不會真的就都不寫了;還是,因為寫作這件事的權力回到自己手中,小孩反而因此可能愛上寫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廖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小尋寫了一個愛 我說 心好像少一點 小煦說 又的旁邊少一畫 小尋說 這是小尋的愛 跟你的愛不一樣 小煦聽了 也寫了一個愛 「你看我的愛長這樣」 小尋的愛 跟小煦的愛 跟我的愛 都不一樣
最近我從用自己從前玩的臉名片,把名片上的無臉人放大,列印出來給小孩玩。小孩可以在上面畫臉,然後幫那個人寫上他說的話。小克畫了一個有錢人。有錢人說: 「我是一個有錢人。」 「我愛賣東西。」 「我有一百萬個錢。」
九月中我與台東暖蛇的夥伴,討論這學期文字課接下來的方向。與其說是討論「文字課」的方向,不如說討論的重點更在──如何滿足不同年齡、不同學習狀態的孩子的需求。
我記得文字課第一堂,小羽才剛上課就跟我嗆:「我不要寫字!」我想說我根本還沒開始上課耶,到底從哪來對寫字有這麼不好的印象呢?所以我當時想,或許我可以透過「文字遊戲」先引起他們的興趣,而我當時做的第一個活動是「抽字」遊戲。
「不練習,真的能學會寫字嗎?」這其實是個假問題──寫字這件事,不練習當然不可能學會。學會寫字那麼不理所當然,那麼──如果我們不要求小孩練習,他們真的能學會寫字嗎?或者應該更精準的問──大人如果都不要求小孩練習寫字,小孩自己會去練習嗎?小孩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寫字?
我想到既然都到廢校上課了,剛好可以跟小孩談談「學校」:人為什麼要上學?所有的人都可以上學嗎?什麼時候開始有學校?學校是很久很久以前就存在的嗎?為什麼學校會變成廢校呢?還有,既然曾經是學校,那麼學校裡可能還留有字,比如校門口的校名、公佈欄、招牌……我想可以設計一個活動讓學小孩去找字,然後猜猜字的意思。
小尋寫了一個愛 我說 心好像少一點 小煦說 又的旁邊少一畫 小尋說 這是小尋的愛 跟你的愛不一樣 小煦聽了 也寫了一個愛 「你看我的愛長這樣」 小尋的愛 跟小煦的愛 跟我的愛 都不一樣
最近我從用自己從前玩的臉名片,把名片上的無臉人放大,列印出來給小孩玩。小孩可以在上面畫臉,然後幫那個人寫上他說的話。小克畫了一個有錢人。有錢人說: 「我是一個有錢人。」 「我愛賣東西。」 「我有一百萬個錢。」
九月中我與台東暖蛇的夥伴,討論這學期文字課接下來的方向。與其說是討論「文字課」的方向,不如說討論的重點更在──如何滿足不同年齡、不同學習狀態的孩子的需求。
我記得文字課第一堂,小羽才剛上課就跟我嗆:「我不要寫字!」我想說我根本還沒開始上課耶,到底從哪來對寫字有這麼不好的印象呢?所以我當時想,或許我可以透過「文字遊戲」先引起他們的興趣,而我當時做的第一個活動是「抽字」遊戲。
「不練習,真的能學會寫字嗎?」這其實是個假問題──寫字這件事,不練習當然不可能學會。學會寫字那麼不理所當然,那麼──如果我們不要求小孩練習,他們真的能學會寫字嗎?或者應該更精準的問──大人如果都不要求小孩練習寫字,小孩自己會去練習嗎?小孩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寫字?
我想到既然都到廢校上課了,剛好可以跟小孩談談「學校」:人為什麼要上學?所有的人都可以上學嗎?什麼時候開始有學校?學校是很久很久以前就存在的嗎?為什麼學校會變成廢校呢?還有,既然曾經是學校,那麼學校裡可能還留有字,比如校門口的校名、公佈欄、招牌……我想可以設計一個活動讓學小孩去找字,然後猜猜字的意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縮圖:我的工作桌,擠奶器和筆電缺一不可。
Thumbnail
《就像妳一樣的媽媽》是一本送給成人的繪本,在探討母親角色與自我認同之間的關係。作者陳渝淇鼓勵每位母親在忙碌與疲憊中找到舒適自在的空間,並肯定自己獨特而美好的存在,值得被尊重和珍視。
Thumbnail
我是方小惠,今年快要25歲了。
Thumbnail
你對媽媽的印象是什麼呢?是萬能的媽媽,還是少根筋的媽媽呢? 日本插畫家高木直子在《我的30分媽媽》中描繪童年記憶中的媽媽以及家人之間溫馨的相處互動,雖然媽媽不是很擅長廚藝及整理家務,在工作上的表現也不是很出色,偶爾也會被孩子給惹怒,但在高木直子眼中所看見的媽媽,其實是率真且可愛的。
一篇女兒童年的睡前聊天小品。與5歲女兒的對話。
Thumbnail
我的阿婆是客家人,從我還沒滿月起…就是她一點一滴把我拉扯大的。 而我父親那邊的阿嬤…通常是“只出一張嘴育兒法”,所以很自然的…我跟她完全不親。 婆婆非常愛乾淨,她常掛在嘴邊說的就是…「細妹,女生要勤勞、愛乾淨,妳要是嘴巴再甜一點,那每個人看到妳都會喜歡的。」 我當時還小,只是婆婆這麽說、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了忙碌的媽媽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個人時間。透過講述一位育有九個小孩的母親,以及作者自己在晚上照顧小孩時的感想,探討了自我時間對於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文章中提到雖然家庭和他人的需要讓我們感到超載,但找到屬於自己的時間,重新面對與他人的連結,是很重要的。
75位單親媽媽愛與勇氣的真情告白走過挫折與無助 瑪莉卡•林登姆、雪若•杜姆斯尼、朵梅妮卡•魯塔,凱薩琳•修恩克編 謝靜文譯 2022 日月文化 ❍ ❍ ❍ ❍ ❍❍ ❍ ❍ ❍ ❍❍ ❍ 道路 泰瑞莎•梅•恰克(Teresa Mei Chuc) 我說我孩子 就像螢火蟲。
Thumbnail
幾年前就看過很多一青妙談論他父母的文章與影片,他也寫了幾本有關他父母的書,甚至演了舞台劇《時光の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由大久保麻梨子演一青妙的媽媽。雖然對故事滿有興趣,不過最後還是沒去看,但還是有看了一青妙寫的書。
Thumbnail
有一個念小學五年級的男孩子,媽媽在百貨公司的美食部當清潔人員,假日都要工作,因此無法陪他。男孩覺得媽媽工作很辛苦,每天都要整理別人吃過的碗盤,所以他經常請爸爸周末帶他到媽媽工作的場所,一邊陪媽媽,一邊幫忙收碗盤。 有一個念專三的女孩子,媽媽在北部的一間科技大廠當作業員,做二休一,去年疫情緣故工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縮圖:我的工作桌,擠奶器和筆電缺一不可。
Thumbnail
《就像妳一樣的媽媽》是一本送給成人的繪本,在探討母親角色與自我認同之間的關係。作者陳渝淇鼓勵每位母親在忙碌與疲憊中找到舒適自在的空間,並肯定自己獨特而美好的存在,值得被尊重和珍視。
Thumbnail
我是方小惠,今年快要25歲了。
Thumbnail
你對媽媽的印象是什麼呢?是萬能的媽媽,還是少根筋的媽媽呢? 日本插畫家高木直子在《我的30分媽媽》中描繪童年記憶中的媽媽以及家人之間溫馨的相處互動,雖然媽媽不是很擅長廚藝及整理家務,在工作上的表現也不是很出色,偶爾也會被孩子給惹怒,但在高木直子眼中所看見的媽媽,其實是率真且可愛的。
一篇女兒童年的睡前聊天小品。與5歲女兒的對話。
Thumbnail
我的阿婆是客家人,從我還沒滿月起…就是她一點一滴把我拉扯大的。 而我父親那邊的阿嬤…通常是“只出一張嘴育兒法”,所以很自然的…我跟她完全不親。 婆婆非常愛乾淨,她常掛在嘴邊說的就是…「細妹,女生要勤勞、愛乾淨,妳要是嘴巴再甜一點,那每個人看到妳都會喜歡的。」 我當時還小,只是婆婆這麽說、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了忙碌的媽媽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個人時間。透過講述一位育有九個小孩的母親,以及作者自己在晚上照顧小孩時的感想,探討了自我時間對於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文章中提到雖然家庭和他人的需要讓我們感到超載,但找到屬於自己的時間,重新面對與他人的連結,是很重要的。
75位單親媽媽愛與勇氣的真情告白走過挫折與無助 瑪莉卡•林登姆、雪若•杜姆斯尼、朵梅妮卡•魯塔,凱薩琳•修恩克編 謝靜文譯 2022 日月文化 ❍ ❍ ❍ ❍ ❍❍ ❍ ❍ ❍ ❍❍ ❍ 道路 泰瑞莎•梅•恰克(Teresa Mei Chuc) 我說我孩子 就像螢火蟲。
Thumbnail
幾年前就看過很多一青妙談論他父母的文章與影片,他也寫了幾本有關他父母的書,甚至演了舞台劇《時光の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由大久保麻梨子演一青妙的媽媽。雖然對故事滿有興趣,不過最後還是沒去看,但還是有看了一青妙寫的書。
Thumbnail
有一個念小學五年級的男孩子,媽媽在百貨公司的美食部當清潔人員,假日都要工作,因此無法陪他。男孩覺得媽媽工作很辛苦,每天都要整理別人吃過的碗盤,所以他經常請爸爸周末帶他到媽媽工作的場所,一邊陪媽媽,一邊幫忙收碗盤。 有一個念專三的女孩子,媽媽在北部的一間科技大廠當作業員,做二休一,去年疫情緣故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