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老師變成了什麼樣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隨著管制期間的幾度延長,
教育的課題成為了家家戶戶,家常便飯,茶餘飯後的話題。
在FB 上也不難看到,
大家對於中小學,幼兒園何時重啟,
或是各種相關教育課題的熱烈討論。

從行動管制令的正式執行到現在,
各種討論沒有消停的跡象。
各種以家長角度出發、及作為教師的各種論點,
手指輕輕一刷,評論區一目了然。

不難看到,各種家長對於校方的安排感到不滿的貼文。
po在版面上,
說學校不體諒家長安排了一大堆功課,家長教得很辛苦也很吃力。
家裡很多孩子,時間很難安排,網課沒有效果。
說老師只是隨便佈置的作業,憑什麼老師還可以抱著鐵飯碗?
最近還有一個貼文,
一個家長把孩子的作業撕個稀巴爛丟進垃圾桶的照片發文上去,
說學費照給,老師只是隨便拍個視頻就打發家長,
說你們老師到底有沒有考慮過家長的感受?

“當老師的就好咯,現在在家隨便拍個影片,發個功課發給學生,薪水照樣入袋。”

家長的處境,我們不是不明白。
被影響的工作不穩定性,需要居家工作還要兼顧孩子們,
自己辦公需要用電腦,孩子卻也需要電子設備上網課。
生活突然面臨從未面對過挑戰,或是生活出現拮据的情況。
這場疫情,給所有人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所有人的手上都被塞了一本特別難唸的經。

前陣子還看到學校沒有安排網課卻收全額學費,
被一堆家長發到吹水站去集體抨擊校方。
後來大批家長表示校方老師什麼都沒有做,憑什麼領薪水。
於是各類吃瓜群眾也開始了,各種抨擊和下了很多評論。

事情最後解決了,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對於最終的安排表達各種不滿。

疫情當前,老師做了什麼?
這段日子,老師們大概都已經從凡人變成不再害怕鏡頭的 Youtuber 了。拍攝、剪輯、字幕、特效技能統統讓我們在一個疫情裡面,全部學會。

這段日子,老師們大概都已經從凡人變成不再害怕鏡頭的 Youtuber 了。拍攝、剪輯、字幕、特效技能統統讓我們在一個疫情裡面,全部學會。

正式宣佈的那天起,我們從教室裡帶了特別多東西回家。
我們準備好兩個星期會看不到孩子的準備。
帶走了班上的植物,帶走了一些需要用的文件資料。
我們其實也沒有預料到,從那天到今天,我們都沒有辦法上課。

“居家上班”好像很簡單,好像真的是讓老師們在家睡覺的一個代名詞。
但是,其實背後我們付出的,真的是我們的時間和心血。

不適應鏡頭的老師,花了多少天才成功錄好第一隻影片?
不滿意自己鏡頭前的表情的老師,多少次刪掉錄好的影片再重錄?
不會剪輯的老師,花了多久去研究軟件來整合影片?
想要設計slide給孩子更明白的老師,花了多久去找圖片,重組又排進去呢?
沒有電腦的老師,如何在這段管制令內,盡自己所能完成份內的工作呢?

爸爸媽媽和孩子看到的10分鐘短片,可能是老師坐在電腦前面,
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才做好的。
短短的1個小時的網課,背後老師付出的時間,遠遠不止一個小時。
甚至還有用心的老師開一對一的視訊教學。
資料的準備,課程的編排,還要預想網課的各種情況。
而這些時間,遠比我們上班時間還要長得多。
這也是,大家所看不到的地方。

其實看到家長在網絡上對於老師的這些言論,
雖然不會影響心情,但是也瞬間同情這個世代老師的地位了。
以前古代的老師地位多高尚啊!
孩子被先生打了,家長還會去跟先生說
“謝謝你用心教我孩子,是我家孩子不成器”。

老師的付出,就好像呼吸空氣般的理所當然。


無奈的現實是,面對疫情,家長的對於老師的態度是:
“反正老師就是照拿薪水”,“老師其實就拍個影片有什麼難的”
“老師給的功課太麻煩了”,“孩子對著手機就是學不到東西”
“老師我很忙”,“老師就對著鏡頭講講話就賺錢了啊”。
拿薪水,好像變成了我們的努力不應該被看到的標籤。

當然,也有一些家長很感恩。
在這樣的疫情裡,依然抱著感恩的心,
陪孩子完成每一項功課。
這段日子,真心很感恩這樣的家長。
在我們沒有辦法陪伴孩子的日子裡,選擇去承擔下孩子全部學習的責任。


“謝謝老師,感恩老師的安排。”

這一句,真的是所有有熱忱的老師,打從心底的安慰。

前陣子,教師節剛剛過去。
有些暖心的家長特地預錄了孩子祝賀教師節的短片發過來。
真的真的,直接給老師們來個大充電!
孩子的“教師節快樂”“老師我愛你多多!”
直接精神起來,充滿動力。
在面子書上也出現了很多其他老師們發上去的
教師節的祝賀短片。

雖然當老師真的很難,
但是它就是個很讓人特別有幸福感的工作。
教育真的不是隨便,也不是為了誰的方便。
我是老師,我為此感到驕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鴻雁-avatar-img
2020/05/20
很棒的分享,感同身受!
松松-avatar-img
發文者
2020/05/21
謝謝你用心閱讀我的文字!很高興。 當老師不簡單,但願在教育這條路上繼續與你同行 :)
avatar-img
松松的沙龍
21會員
21內容數
松松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5/23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是一片拼圖。在一次又一次與人的交流相處中,你會知道誰可以讓你變得完整,或是你會察覺到誰是你無法拼接和接納的。每一塊拼圖都有自己突出的部分,也有需要被填滿的空缺。偏偏我們都自帶棱角,但同時卻又渴望被世界溫柔相待。造就一幅完整的人生拼圖,絕不是一個人做得到的事。
Thumbnail
2021/05/23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是一片拼圖。在一次又一次與人的交流相處中,你會知道誰可以讓你變得完整,或是你會察覺到誰是你無法拼接和接納的。每一塊拼圖都有自己突出的部分,也有需要被填滿的空缺。偏偏我們都自帶棱角,但同時卻又渴望被世界溫柔相待。造就一幅完整的人生拼圖,絕不是一個人做得到的事。
Thumbnail
2021/05/14
對不起,像是一句安撫對方和自己的話。 嘗試撫平對方的傷,也狡猾的讓自己可以好過一點。 一句處於灰色地帶的『對不起』也從來不是誰做錯事的擋箭牌。 如果錯不在你,你會為了守護自己的堅持而選擇彎腰嗎? 『對不起』就是那麼狡猾的話吧。
Thumbnail
2021/05/14
對不起,像是一句安撫對方和自己的話。 嘗試撫平對方的傷,也狡猾的讓自己可以好過一點。 一句處於灰色地帶的『對不起』也從來不是誰做錯事的擋箭牌。 如果錯不在你,你會為了守護自己的堅持而選擇彎腰嗎? 『對不起』就是那麼狡猾的話吧。
Thumbnail
2021/05/09
人與人之間是不是也是這樣?我們都帶著自己獨特的色彩去與人交流,去生活。不經意被自身不具備的顏色所渲染時,時而感嘆時而唾棄。但偶爾,我們可以在其他人身上找到那麼一點,跟自己相似的顏色。在這名為社會的大染缸裡,我們互相渲染著各自的色彩,相互影響相互襯應。 然後,在不同的階段,再漸變成不一樣的色彩。
Thumbnail
2021/05/09
人與人之間是不是也是這樣?我們都帶著自己獨特的色彩去與人交流,去生活。不經意被自身不具備的顏色所渲染時,時而感嘆時而唾棄。但偶爾,我們可以在其他人身上找到那麼一點,跟自己相似的顏色。在這名為社會的大染缸裡,我們互相渲染著各自的色彩,相互影響相互襯應。 然後,在不同的階段,再漸變成不一樣的色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到底這是不是導師要做為導生的事? 幫學生掃地 為學生篆刻他名字的專屬印石 為每個學生錄製一份光碟 為班上編一首歌 在寒流來襲的下午,為全班學生訂購熱奶茶 為每個學生分析他每次考試的成績 送學生紅包 把午餐學生懶得吃的水果小番茄洗淨放在水果盆中讓學生方便吃 親手煮甜湯給學生喝 為班
Thumbnail
到底這是不是導師要做為導生的事? 幫學生掃地 為學生篆刻他名字的專屬印石 為每個學生錄製一份光碟 為班上編一首歌 在寒流來襲的下午,為全班學生訂購熱奶茶 為每個學生分析他每次考試的成績 送學生紅包 把午餐學生懶得吃的水果小番茄洗淨放在水果盆中讓學生方便吃 親手煮甜湯給學生喝 為班
Thumbnail
昨天新聞中,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感嘆地說,當今社會多是雙薪家庭,家長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時間去瞭解教育的走向。台灣很多家長對教育的認知,還停留在30年前他自己在當學生的時代,不瞭解108課綱,也不清楚近年體制內的改革和實驗教育。 . 我也深有同感,認為教育改革最需要改變
Thumbnail
昨天新聞中,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感嘆地說,當今社會多是雙薪家庭,家長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時間去瞭解教育的走向。台灣很多家長對教育的認知,還停留在30年前他自己在當學生的時代,不瞭解108課綱,也不清楚近年體制內的改革和實驗教育。 . 我也深有同感,認為教育改革最需要改變
Thumbnail
今天,突發奇想地想要跟大家聊聊幼教老師崩潰時刻的前十名。先宣導一下,現今的幼兒園老師(或稱幼教老師)是一個非常辛苦的工作。
Thumbnail
今天,突發奇想地想要跟大家聊聊幼教老師崩潰時刻的前十名。先宣導一下,現今的幼兒園老師(或稱幼教老師)是一個非常辛苦的工作。
Thumbnail
導師管教學生是職責,管到學生家裡去就是逾責! 而且我何德何能啊!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但如果學生在學校的行為是果,在家裡的情形是因,那,可以逾責以對症下藥嗎? 例如, ❦ 請家長不要對孩子太兇,兇過頭,他(她)叛逆的方式之一,就是拒絕學習、擺爛成績,這是無聲的抗
Thumbnail
導師管教學生是職責,管到學生家裡去就是逾責! 而且我何德何能啊!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但如果學生在學校的行為是果,在家裡的情形是因,那,可以逾責以對症下藥嗎? 例如, ❦ 請家長不要對孩子太兇,兇過頭,他(她)叛逆的方式之一,就是拒絕學習、擺爛成績,這是無聲的抗
Thumbnail
許多人以為教職是一份安穩、單純的工作,事實上,老師每天要面對許多無奈的狀況。希望透過老師的無奈系列,讓外界瞭解教職的辛苦。也期許能幫助某些職場新鮮人在選擇職業時,若想要投入教育,能先瞭解進入此職場後會面對的難處。
Thumbnail
許多人以為教職是一份安穩、單純的工作,事實上,老師每天要面對許多無奈的狀況。希望透過老師的無奈系列,讓外界瞭解教職的辛苦。也期許能幫助某些職場新鮮人在選擇職業時,若想要投入教育,能先瞭解進入此職場後會面對的難處。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Thumbnail
當老師已經十年了,從充滿熱誠的老師到不必備課就能上台講整節課的職場老鳥,心情變化自然不說,還有許多外在大環境的情勢所逼,讓「成為老師」這個詞,從志業回到職業來看待。
Thumbnail
當老師已經十年了,從充滿熱誠的老師到不必備課就能上台講整節課的職場老鳥,心情變化自然不說,還有許多外在大環境的情勢所逼,讓「成為老師」這個詞,從志業回到職業來看待。
Thumbnail
當孩子們在作文班看到代課老師,他們心中不禁升起不安與疑惑。透過與孩子們的對話,讓他們更能理解老師的難處,並學會同理。下次面對類似情況,他們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
Thumbnail
當孩子們在作文班看到代課老師,他們心中不禁升起不安與疑惑。透過與孩子們的對話,讓他們更能理解老師的難處,並學會同理。下次面對類似情況,他們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
Thumbnail
一個學期一次的親師座談會&家長日又來了,但說實在的,我是到了都市才知道有這種活動。印象中,以前小時候,家裡的長輩平日都非常忙碌,學校也不會舉辦什麼親師座談會這種活動,因為家長壓根不會想出席。所以,那時候老師們一個學期或學年會安排時間,在課後去拜訪學生家中做家庭訪問,好好瞭解學生平常在家的生活習慣。
Thumbnail
一個學期一次的親師座談會&家長日又來了,但說實在的,我是到了都市才知道有這種活動。印象中,以前小時候,家裡的長輩平日都非常忙碌,學校也不會舉辦什麼親師座談會這種活動,因為家長壓根不會想出席。所以,那時候老師們一個學期或學年會安排時間,在課後去拜訪學生家中做家庭訪問,好好瞭解學生平常在家的生活習慣。
Thumbnail
這幾天聽到些許消息,有些老師想要先休息一下。   尤其是去年開那麼多缺,如果考上離家遠的縣市,想考回來的,絕對想把握今年的機會,趁還有缺額的時候。   剛上岸不到一年的我們,其實好用力好用力啊。   平時的備課,還有班級經營的掌握,還得面對家長,與同事交際,跟行政相互配合,還得研習、進修
Thumbnail
這幾天聽到些許消息,有些老師想要先休息一下。   尤其是去年開那麼多缺,如果考上離家遠的縣市,想考回來的,絕對想把握今年的機會,趁還有缺額的時候。   剛上岸不到一年的我們,其實好用力好用力啊。   平時的備課,還有班級經營的掌握,還得面對家長,與同事交際,跟行政相互配合,還得研習、進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