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正確的產業定位,才能保證「贏的商業模式」/程天縱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企業的能力與資源都是有限的,那麼如何選擇一個適合自己企業的商業模式、降低失敗的風險,就成為企業是否能夠存活的關鍵。但坊間的管理書籍和商學院的課程,都很少提到這件事,而這就是本文想談的重點。

由於我的第二人生選擇了專業經理人的路,服務於跨國大企業,所以我並不是真正理解「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而且主觀上認為,賺錢並不是困難的事情。
及至退休後開始輔導新創企業,才慢慢理解商業模式的重要性,也才感覺到賺錢真的不容易。
我輔導過的新創企業,大部分都沒有一個可以持續賺錢的商業模式、也不具備足夠的條件和資源,所以導致創業失敗的下場。

商業模式?生意模式?

雖然「Business model」一般都翻譯為「商業模式」,但是我比較喜歡稱之為「生意模式」。
創業不就是做生意嗎?如果叫做「商業模式」,那麼在工業、製造業、服務業、農業等領域創業的話,統一稱之為「商業模式」,是否反而令人混淆?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經常提到「生意模式」,就是「business model」的意思。不管科技如何進步、環境如何變化,政策上是保護主義或是全球化,我相信生意的本質是不變的。
生意的本質是「滿足需求」,貿易的本質則是「搬有運無」。
但由於科技、環境、政策上的演變,產生了許多做生意的新方法,因此有了「商業模式」的說法;所以我姑且從善如流,在這篇文章中也採用通俗的說法,稱之為「商業模式」。
那麼到底學者專家們是怎麼定義「商業模式」?以下是我從網路上整理出來的說法,提供給讀者們參考。
從最簡單的:
「商業模式」就是「公司透過什麼途徑或方式來賺錢」。
到稍作展開的:
「商業模式」就是描述一個組織如何創造、傳遞、以及獲取價值的手段與方法。
到非常複雜、可是又廣受創業家與投資者偏愛使用的「商業模式圖」(Business Model Canvas)。
「商業模式圖」是由暢銷書《獲利世代》(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作者 Alexander Osterwalder 與其團隊所提出的,透過 9 個要素,將商業模式,系統化的組織起來,聚焦在市場需求,並且解釋企業如何獲利。
這個類似九宮格的「商業模式圖」,內容包含了:
  • 目標客層(Customer Segments);
  • 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s);
  • 通路(Channels) ;
  • 顧客關係(Customer Relationships);
  • 收益流(Revenue Streams);
  • 關鍵資源(Key Resources);
  • 關鍵合作夥伴(Key Partnership);
  • 成本結構(Cost Structure)。
如果以這些「商業模式」的定義來看,收錄在《程天縱的專業力》這本書中的「策略規劃系列」五篇文章,其實就是在構建一個企業的「商業模式」。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閱讀《獲利世代》一書中的「商業模式圖」,然後再以「策略規劃系列」文章做為補充。

務實的商業模式

許多新創及中小企業失敗的原因,就在於商業模式和企業的核心能力、資源不匹配。
「商業模式圖」提醒了你,設定的商業模式需要什關鍵資源;但創業者往往會太過自信,認為可以透過人脈、融資,來獲得關鍵資源。
至於團隊的「核心能力」,創業者更容易因為自我膨脹,而認為自己無所不能。
假設企業的能力與資源都是有限的,那麼如何選擇一個適合自己企業的商業模式、降低失敗的風險,就成為企業是否能夠存活的關鍵。
但是,坊間的管理書籍和商學院的課程,都很少提到這件事,而這就是這篇文章想要談的重點。

產業生態

任何企業都要瞭解自己身處的產業。如同目標市場區隔(Target market segmentation)一樣,產業也可以擴大或是細分;企業必須先參考自身的能力與資源,定義好自己所處的產業。
定義好產業之後,才能精準的找到目標市場、客戶、用戶,和他們的需求、痛點,然後才能定義產品,確定上下游廠商、供應鏈、合作夥伴和競爭對手。
當你在做產業生態分析的時候,先不要把「商業模式」給確定下來,以免有先入為主的想法,會影響到你所做的這些分析。
做產業分析時,我喜歡用一個簡單又實用的工具,叫做「關聯圖」。

什麼是「關聯圖」?

用關聯圖分析產業的時候,最好和你的核心團隊一起做,避免個人主觀意識主導,同時可以讓團隊參與討論、分析、並且做出決策。
你可以在白報紙或是白板上,將該產業的知名、有規模、有代表性的廠商,從材料、關鍵零組件、產品品牌商、通路、系統整合商、顧問公司等等,依序在白板上寫下來,並在每一個廠商名字上畫個圓圈(如圖1)。
圖1:產業主要參與者
接下來要找出的,是這些主要產業參與者彼此之間的關係,用線條和箭頭表示(如圖2)。附圖只是一個示意圖,真實情況可能變得更複雜,所以只要標記出代表性的廠商即可。
圖2:產業主要關聯圖
重點在於,這些線條與箭頭,標示出各個產業主要參與者之間的關係,可以大致分為三類:
1. 資訊流:
每個企業都會有直接客戶、間接客戶、最終用戶、供應商、合作夥伴等;資訊內容包含有產品廣告、產品銷售、訂單、合同等,線條和箭頭表示資訊的來源與流向。
2. 物流:
物流線條與箭頭,代表產品的運送交付點。由於產業分工越來越細,產品未必要交付給下訂單的客戶,也可能是交給系統整合商、間接客戶、最終用戶、或是通路,而且可能是多點交付。
3. 金流:
金流就是付款的流向。因為網路時代的來臨,許多新的商業模式誕生,出現了「羊毛出在豬身上,最後狗埋單」的現象,因此付款也變得更加複雜了。

企業定位

在做完關聯圖之後,大致瞭解產業生態、以及主要參與者之間的關係之後,接下來的重點,就是「你的企業位置要擺在那裡?」、「你的生意模式如何插入關聯圖中?」
對於新創公司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策略問題;對於中小企業來說,這也是一個時機點,來檢討企業的「定位」、並且採取行動,逐步改善或調整商業模式。
策略上,你可以挑選關聯圖上的空白處,也可以是與主要參與者重疊、但是更加細分,或是說藏在某個圓圈裡面,例如做為其特定市場的合作或合資夥伴,或是整合幾個現有的圓圈……等等。
一旦找好企業定位,接下來就是決定企業的關聯線,包含資訊流、物流、與金流;那麼客戶、用戶、主要供應商、合作夥伴、競爭對手都可以確定下來,許多策略也可以逐層確定和展開。
但是,不論你使用的是「商業模式圖」、或是「策略規劃系列」建議的模式,有兩個重要問題,是你必須要思考和回答的。
  1. 你有足夠的核心能力和資源,來支持你的產業定位嗎?如果沒有的話,是否要重新考慮你的定位?例如你可以更往上游走、或是更加細分市場。
  2. 會踩到誰的痛腳?侵犯了誰的利益?他們會有什麼反擊行動?定位錯誤的話,原來可以是客戶的廠商,可能會變成競爭對手;而競爭對手也不會坐以待斃、任由你來擺佈而毫無反應。
對於新創公司來講:
最可怕的不是現有的競爭對手,而是被侵犯利益的主要產業參與者。
因為誰是競爭對手是很明確的,但被你踩到痛腳的企業,卻可能在你毫無意識的情況下採取行動,這就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很多新創企業正是因此失敗,但卻到最後一刻仍不自知。

結語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對於新創,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夠知彼、也不夠知己;而創業成功、並且且存活下來的中小企業,最怕的則是腦袋固化、不知產業生態的改變,雖然知己,卻變成了不夠知彼。
瞭解自己企業身處的產業生態、熟悉產業主要參與者之間的關係變化、定期檢討自己企業在產業生態中的定位,仔細檢視自己企業的三種關聯線,才能因應改變、將轉型升級變成日常,才有辦法保證你擁有一個「能贏的商業模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正確使用天然物理去角質產品的 8 大技巧選擇適合您皮膚類型的產品。先用溫水打濕皮膚,輕輕塗抹,專注於容易出現問題的區域。每週限制使用 1-2 次,徹底沖洗並保濕。避免在受刺激的皮膚上使用。天然去角質成分包括荷荷巴珠、竹子萃取、米粉等。選擇含有舒緩成分的配方。逐漸增加使用頻率,密切關注皮膚反應。適當頻率通常為每週 1-3 次。
Thumbnail
avatar
MBA講師Ana
2024-06-14
巴菲特的資產累積速度,有9成資產是在他50歲後累積。長期投資,唯有時間,能讓複利的效果發揮到最大,結果也更確定。 1930 年出生的巴菲特,10歲就開始學投資,直到2024年 94歲,投資資歷長達約 80 年,巴菲特的資產,有9成是在他50歲後累積。長期投資,唯有時間,能讓複利的效果發揮到最大,結果也更確定。 複利的首要原則是,沒必要的話,絕對不要打斷它。查理蒙格 小時候曾做過賣口香糖、送報等微型創
Thumbnail
avatar
Josh Daily
2024-04-23
投資,只是理財的其中一部分。資產配置選擇。長期投資,才能取得高確定性的成果。本文摘要 1. 資產配置的目標 2. 資產配置的原理 3. 資產類別 資產配置的目標:資產配置的重點不是追求報酬率,而是在風險與報酬率之間,追求個人安心與可接受的平衡(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犧牲少部分報酬來減少不確定性(減少資產淨值波動風險) 投資,只是理財的其中一部分。有開銷和支出,就一定要
Thumbnail
avatar
Josh Daily
2024-04-10
思維單純,正確的事反覆做,就是贏家減法哲學 時間過得真快,2023年將邁入尾聲,這一年賺了錢還是虧了錢?操作邏輯正確嗎?很簡單,看看證券餘額,錢變多,那就是操作正確,要繼續保持,若虧錢,那就是操作錯誤,要修正。如此簡單的思維。小P提過,世界上所有的學門裡面,股市最難學,所以古今中外,沒有一所大學有開股票操作系,因為連學者也搞不懂股
Thumbnail
avatar
小P
2023-11-19
從產業訪談中獲得轉職的勇氣,不再被焦慮和不確定性所束縛在職涯的歷程中,我曾經經歷過自己黯然失色的時刻,也見證過自己全情投入工作的美好瞬間。於是,我向宇宙、向自己下了一筆進行式的訂單,明細寫著:「找回發光的自己」。這次訪談給了我莫大的勇氣,讓我不再將每次轉職視為最後一份工作。
Thumbnail
avatar
Jolina Tu
2023-07-23
如何「認真」了解一間公司?網站推薦:長期投資從哪找正確的基本面資料、產業資訊?對於中長線投資的人來說,公司的產業資訊與營運狀況是非常重要的資訊,每當公司公告營運狀況,如月份營收、定期財務報表等資訊時,往往會對股價形成極大的波動。 那麼投資人該去哪裡找正確無誤的基本面分析資料?
Thumbnail
avatar
藍白拖主力
2022-11-25
正確的投資觀念才能累積財富在開始進入股票市場投資之前,我們會需要清楚理解以下幾點: 2.針對想投資的內容多做點研究——在你投資任何東西之前做你的研究是很重要的。對於股票市場,您需要了解您所投資的公司以及當前的市場狀況。
avatar
唐志偉
2022-08-15
【一位CFP的日常】當薪資減少,財產卻依舊能穩健增長的3個重要觀念!「好怕這回財報填出來的淨資產金額會很糟!」 「為什麼會這樣說?」 「因為疫情讓薪水變差了,資產數字怎麼可能還會增加?」 「妳現在是先幫自己打預防針的概念嗎?」
Thumbnail
avatar
蔣竣植
2022-06-01
疫情惡化時代中淺談追求正確答案的教育所產生之後遺症疫情爆發的狀況下,常常看網路上一堆人講話嗆得要死,我常常在想大家不能好好講話嗎?把話講得那麼嗆原因是什麼?某天在閒聊中,朋友點出了一個重點「台灣人的教育中,有“正確答案”這個概念,所以我們在不知不覺中總是在尋找最佳解。」而得理,自然有立場可以不饒人。
avatar
東京裏物語
2022-04-29
《S週報#11》超過500位創作者都在訂的完全訂閱制/實用危機入市策略/分辨正確資訊/特斯拉上海加倍擴產/卡片盒筆記法本週Mr. S分享一個很棒的訂閱電子報,如果你想打造一人公司,那你絕對不能錯過訂閱「完全訂閱制」。另外本週股市持續由於烏俄戰爭陷入膠著而持續低迷,Mr. S也想藉此分享給你一套實用的危機入市策略,協助投資人能夠在市場下跌時能有有明確的策略進行操作。 等不及了嗎?趕緊開始閱讀吧!
Thumbnail
avatar
Mr.S
202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