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設計思維進行教學,將學習化為實踐行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原報導於:2018-02-22
編採:鄭詠心 責任編輯:錢佳玥

斑駁的一磚一瓦、老舊的一面牆、不算寬敞的一條古巷、和霉味稍重的舊舍,如果你已經習慣處都會感濃厚的大樓,這些建築對你來說也許是陌生的,然而,對彰化縣南郭國小的學生而言,這些是富有歷史故事的教材,他們從這些教材中汲取前人生活記憶和故事。不只是課本中的知識,歷史遺跡對現代學生而言是另一層面的教育,這也是南郭國小資優班讓學生「有敢擇學」之處。

在彰化縣南郭國小資優班場地,映入眼簾的是古色古香的舊舍佈景,一張張相片及時間軸敘述著歷史痕跡及文化的樣貌,令人好奇其中創新的教學理念為何。

raw-image

在回家的路途中,我們都曾經過一些冷清、沒什麼人居住的房舍,因為生活繁忙,我們無法駐足太久,但是這些老舊建築,其實也是學生學習人文關懷、歷史文化最好的教材。

「南郭郡守官舍群」是彰化保留最完整的百年日式建築,隨著歲月流逝,如今只剩四戶人家。原本該在校園內安靜學習的南郭國小資優班同學在老師吳嘉明與陳宥妤的帶領下,跨出校園,走進社區。彰化縣南郭國小資優班以設計思考為課程核心,美感教育為課程架構,打破學科領域界線,讓學生走出教室感受日常,將學習化為實踐行動。「我們用設計師般的思維改善生活中的不美好,用小小公民的行動體現生活美學。」陳宥妤敘述著創辦初衷。

raw-image

在「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共創會」裡,偶然參與到了蘇仰志校長發起的議題討論,在那之後,南郭國小的老師們更深刻認識到,在台灣各地有各式蓬勃的教育力以及急待面對的各項對教育的疑問,也開始反思在學校現場是如何詮釋教育又將如何跟未來接軌。今年八月,南郭國小正式向彰化縣政府提出官舍老屋營運計畫,也獲得正面的回應及肯定。

吳嘉明表示,我們決定帶著對土地文化的期待,透過參展並且以展場的形式,讓在現場關心教育關心孩子們的大家,認識公民美學的特性與價值,在亞洲最大教育博覽會中說自己的故事,參與更多更創新教育現況的激盪,我們堅信著有認識才有尊重,學會尊重才懂得珍惜 。

raw-image

南郭國小先為學生們設計多項校外學習,每週有六節到九節充實課程,其中在美學體驗中,老師將教室拉到社區,帶著學生關心荒廢的「南郭郡守官舍群」日式老宿舍,學生花了兩年時間踏查、訪談,進到官舍群彩繪、打掃,今年在日式建築內辦展覽「想望彰化厝」,成功活化老屋。

學生拜訪文史工作者,也採訪居民,將官舍群內能撿拾到的植物拓印成作品,利用文字、畫作與影像記錄他們認識的地方,「無法修復老屋,但從中培養美感。」陳宥妤表示,創新教學下的學生確實需花額外時間去學習,但自主性地吸收新知,反而有助他們按部就班將份內的事做好,增加學習機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雜學校的沙龍
135會員
214內容數
雜學校以全新姿態推出Daily互動交流平台,每個月提出一個主題線上策展,主要以圖文方式呈現,包含「不太乖」的議題設計,還有各種主流媒體不敢講的犀利教育評論、教育產業以及多元國際觀點,打造多元深度的教育垂直交流平台。
雜學校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6/05
過台灣中輟生、走過美國普林斯頓校園、迦納村落、海地難民營、和監獄教書的日子。繞一圈,「教育」始終是創辦人劉安婷放不下的議題。二○一三年,她告別高薪與舒適圈,和林普晴共同捲起袖子,創辦TFT。每年,TFT招募熱情的年輕人,培訓一個月後送到偏鄉當兩年老師,提供輔導,解決台灣偏鄉教育師資缺乏的問題。
Thumbnail
2020/06/05
過台灣中輟生、走過美國普林斯頓校園、迦納村落、海地難民營、和監獄教書的日子。繞一圈,「教育」始終是創辦人劉安婷放不下的議題。二○一三年,她告別高薪與舒適圈,和林普晴共同捲起袖子,創辦TFT。每年,TFT招募熱情的年輕人,培訓一個月後送到偏鄉當兩年老師,提供輔導,解決台灣偏鄉教育師資缺乏的問題。
Thumbnail
2020/06/05
走進雜學校主場館,在眾多新創教育團隊攤位中,你會看到一整間酒吧矗立其中,以 ZA Bar(雜酒吧)之名,帶著〈如果這世界酒消失了〉的主題影片,與特地為展場設計的調酒ZA Punch,Punch是派對常見的調酒類型,SELFPICK以一杯杯帶有不同口感的微醺體驗在雜學校中登台......
Thumbnail
2020/06/05
走進雜學校主場館,在眾多新創教育團隊攤位中,你會看到一整間酒吧矗立其中,以 ZA Bar(雜酒吧)之名,帶著〈如果這世界酒消失了〉的主題影片,與特地為展場設計的調酒ZA Punch,Punch是派對常見的調酒類型,SELFPICK以一杯杯帶有不同口感的微醺體驗在雜學校中登台......
Thumbnail
2020/06/05
2017可謂「網紅經濟」崛起的爆炸年,以影音平台Youtube為首,拍攝影片拍出名堂來的Youtuber儼然成為年輕人聊天時的熱門話題。作為台灣第一位破百萬訂閱的知識型Youtuber,阿滴英文頻道三年來的心血,一併在雜學校呈現給所有觀眾。
Thumbnail
2020/06/05
2017可謂「網紅經濟」崛起的爆炸年,以影音平台Youtube為首,拍攝影片拍出名堂來的Youtuber儼然成為年輕人聊天時的熱門話題。作為台灣第一位破百萬訂閱的知識型Youtuber,阿滴英文頻道三年來的心血,一併在雜學校呈現給所有觀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實驗教育的理念 以人智哲學 (Anthropophy) 理念為辦學依據的雲林縣潮厝華德福教育實驗國小,重視教育力量的發揮。廖宏彬校長堅定地說:「學校能夠產生什麼樣的生命作用,才是實驗學校立命的基礎。如果為了招生實驗去生存,學校就不會成功了。」他相信教育力量的出現,即是生命美學實踐的開端。 「學校
Thumbnail
實驗教育的理念 以人智哲學 (Anthropophy) 理念為辦學依據的雲林縣潮厝華德福教育實驗國小,重視教育力量的發揮。廖宏彬校長堅定地說:「學校能夠產生什麼樣的生命作用,才是實驗學校立命的基礎。如果為了招生實驗去生存,學校就不會成功了。」他相信教育力量的出現,即是生命美學實踐的開端。 「學校
Thumbnail
英才書院建於清代光緒年間,是一座美麗的建築,更是台灣教育史和女性受教育發展史的重要見證。日治時代之前,女性受教育的機會非常有限,而英才書院的創立間接推動了台灣女性接受教育的機會和平等教育的發展。造訪英才書院,感受歷史的痕跡,了解當時社會風貌和教育的歷史。
Thumbnail
英才書院建於清代光緒年間,是一座美麗的建築,更是台灣教育史和女性受教育發展史的重要見證。日治時代之前,女性受教育的機會非常有限,而英才書院的創立間接推動了台灣女性接受教育的機會和平等教育的發展。造訪英才書院,感受歷史的痕跡,了解當時社會風貌和教育的歷史。
Thumbnail
文 / 百生枋寮藝術村 去年,甫接下枋寮藝術村,就逢雜學校地瓜校長偕團隊到屏東勘察校地順道來訪。席間曾是學學同事的Sara主任,驚呼返鄉才近一年,貌似村姑的我完全不復當年白嫩嬌貴的模樣,我當時正忙著藝術村景觀工作隊,每日頂著南台灣的豔陽與景觀建築師、工作隊學員跪伏在園區的土地上:上課、整地、掘土、造
Thumbnail
文 / 百生枋寮藝術村 去年,甫接下枋寮藝術村,就逢雜學校地瓜校長偕團隊到屏東勘察校地順道來訪。席間曾是學學同事的Sara主任,驚呼返鄉才近一年,貌似村姑的我完全不復當年白嫩嬌貴的模樣,我當時正忙著藝術村景觀工作隊,每日頂著南台灣的豔陽與景觀建築師、工作隊學員跪伏在園區的土地上:上課、整地、掘土、造
Thumbnail
文 / 南郭國小資優班 建築物是時代的見證者,見證了政權的更迭、城市的興亡,它們是城市的活歷史,使城市再生並與歷史文化共存。2017年9月開始「南郭郡守官舍群」其中7號8號兩棟雙拼式老建築,文化局以文化場域使用管理辦法進行委外營運,目前由南郭國小營運管理,是國內首次由國小師生守護文化資產的案例,也是
Thumbnail
文 / 南郭國小資優班 建築物是時代的見證者,見證了政權的更迭、城市的興亡,它們是城市的活歷史,使城市再生並與歷史文化共存。2017年9月開始「南郭郡守官舍群」其中7號8號兩棟雙拼式老建築,文化局以文化場域使用管理辦法進行委外營運,目前由南郭國小營運管理,是國內首次由國小師生守護文化資產的案例,也是
Thumbnail
文 / 南郭國小資優班 我們是體制內的教育工作者,為了陪伴學生,守護家鄉的文化資產,以策展的形式,帶著對土地文化的期待,說自己的故事,並且積極的走出彰化,參與許多關於教育創新的聚會,一次又一次堅定的傳達「有認識才有尊重,學會尊重才懂得珍惜」的理念 。 2017年入選為雜學校「有感擇學」的參展團隊,緊
Thumbnail
文 / 南郭國小資優班 我們是體制內的教育工作者,為了陪伴學生,守護家鄉的文化資產,以策展的形式,帶著對土地文化的期待,說自己的故事,並且積極的走出彰化,參與許多關於教育創新的聚會,一次又一次堅定的傳達「有認識才有尊重,學會尊重才懂得珍惜」的理念 。 2017年入選為雜學校「有感擇學」的參展團隊,緊
Thumbnail
民國 42 年,賀建國民學校設立甲中分班,並於隔年成立甲中分校。民國 46 年獨立為甲中國民學校,於民國 57 年改稱甲中國小。
Thumbnail
民國 42 年,賀建國民學校設立甲中分班,並於隔年成立甲中分校。民國 46 年獨立為甲中國民學校,於民國 57 年改稱甲中國小。
Thumbnail
這其實來自於英文的「Placemaking」的譯音,我們希望用本校的Style來命名,取代被過度轟炸導致於標籤化的「地方創生」一詞。而原意上也有些許的不同,希望透過「地方製作」這樣比較實作的精神,透過城市設計的哲學,由下而上探索靈感與創新⋯⋯
Thumbnail
這其實來自於英文的「Placemaking」的譯音,我們希望用本校的Style來命名,取代被過度轟炸導致於標籤化的「地方創生」一詞。而原意上也有些許的不同,希望透過「地方製作」這樣比較實作的精神,透過城市設計的哲學,由下而上探索靈感與創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