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智學觀點下的兒童發展 ( 0-7歲)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這初始的七年,意志的展現,表現於消化與肌肉系統
人智學的觀點與其他心理發展學派有何不同呢?
一般心理發展理論,是透過科學實證實驗,觀察並評估孩子的智力、社會及情緒等各領域的發展。不同領域皆有其著名的理論,如柯恩柏格的道德發展理論、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布魯納的認知學習理論、鮑比的依附理論、艾瑞克森的社會心理發展階段、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等。我們可以看到每個理論有其專一性,如認知、依附或社會心理發展等,焦點主要在身、心二個層面。
而人智學的觀點是什麼呢?魯道夫.史代納(Rudolf Steiner)主要是以靈性的觀點加上臨床與社會現象觀察,而發展出其觀點 (非理論)。其以三元為基礎,延伸出全人發展的內容與階段,但我們在這裡,會將焦點放在兒童發展。

兒童(意識)發展的階段

分為:兒童早期:0-7歲;兒童中期:8-14歲;青春期:15-21歲。在這裡我們將兒童發展延伸至21歲來談論,會較有完整性。
階段一詞,不是代表跨越了早期,就會快速變成中期的樣貌。這是一個大致劃分的階段,階段之間也是循序漸進的連續過程,每個人也都有其獨特性,因此,每個人發展的質與時間都不同,階段的意義在於讓我們比較容易有圖像與理解,而非劃分一個人的生命。
「意識」貫穿整個發展脈絡,發展的精神在於意識的發展與轉化,這個意識不僅是個人意識,還包括互動意識、社會意識、國家意識甚至最後的靈性覺醒。從無意識或是無我狀態的開始,到發現身體的存在,探索身體的樣貌與運動,感受與情感體驗、理性的探索......等等。從無意識→身體意識→情感意識→思考意識,這段由外往內的歷程伴隨生理、心理及思考的成長。

早期發展階段 (0-7歲)

此階段是意志發展的階段,也是意識慢慢進駐身體的階段。我們可以說孩子活在周邊、四肢,透過探索,讓意識從外面慢慢進到身體裡,「我」也就慢慢出現。此階段,也可以說是睡眠階段。意志的工作是以無意識的狀態進行,因此,很容易去「模仿」感官經驗所帶來的一切。因為活在周邊,所以孩子對周遭的一切會感到好奇,但他無法辨別好與壞,大人們要記得在環境中,讓孩子體驗「善」,讓自己成為善的榜樣。
筆者在這裡提出幾項早期發展的重點:
節奏:
史代納說:「節奏是健康之柱」。從具節奏的規律活動中,孩子的心,逐漸穩定。威爾金森(1997)說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幼兒與大自然的韻律有更密切的連結,所以應當提供幼兒具節奏般的規律生活,例如華德福的四季節慶、晨圈與結束圈、複誦歌謠或有節奏性的詩歌。有時,孩子出現混亂時,哼唱熟悉的歌謠,會讓孩子安靜下來。具韻律的節奏生活,會讓孩子的內在產生秩序、安全及信任感。
模仿:
促進孩子模仿的學習,在於示範引起好奇與興趣。這段過程沒有刻意安排,不是口語指令,而是引起孩子興趣的身教,讓孩子經由感官來認識世界,體驗真實生活。0-7歲這階段,主要在生活教育。孩子模仿老師清理、收拾、烹調......等等,除了日常生活的模仿外,孩子也會模仿情緒、語言的表達及人際關係。模仿不只是外在行動的再製,是會內化為其行為與態度。從辦家家酒遊戲,可以看見孩子模仿了什麼,如扮演大人的孩子出現命令或強迫同儕的行為。
想像:
這階段的孩子是夢幻的,如同永恆少年般。他們透過「想像」來編織世界,好的想像力會成為孩子未來靈感的基礎與泉源,使其思考更具彈性與多元。大人們,抱著開放的態度允許孩子們想像,甚至陪著他們一起想像吧!
十二感官之初階感官:
此階段孩子的感官完全開放,他們生活在周邊,內外在的界線可以說是沒有,保護並發展孩子的感官,是當務之急。此階段主要在培養四種初階感官:觸覺、生命覺、運動覺及平衡覺。筆者之後會寫一篇焦點在十二感官的篇章,在此就不贅述。
爬行 / 直立:
嬰兒從水平到直立狀態,需要透過經常性的水平姿勢對抗重力,將知覺向外延伸到周遭環境,因此,要讓嬰兒有足夠的時間做眼睛掃描及爬行的動作。時常直立抱著嬰兒或讓其趴在肩膀上睡覺,會讓其失去水平動作的練習機會,也會因頭部的重量,導致頸部骨頭脫位。
主導邊:
偏好使用身體的一邊,大部分的人都是右側。主導邊是自然發展的,但會因為教養、受傷或感官過度刺激而改變主導邊。如主導邊的不一致,如慣用右手者,其左眼與左腳是眼、腳的主導邊。這樣的混淆與交叉,可能會帶來閱讀或書寫障礙。
中線障礙:
左右翻身的另一個層次的再現。一開始幼兒進入左右手並用的階段,此階段,即當他的手到達身體中心(垂直或水平)時,會迫使其用另一隻手去接住手上拿的東西,我們稱其為中線障礙,讓每一隻手僅停留在其所屬一側做動作。通常四歲後,會慢慢跨越中線,若早期有創傷經驗、服用過多抗生素、過度壓力...等等,可以會使得其中線障礙持續較久,其也會影響華德福教育所提到的9歲危機的跨越。
若早期未有良好的整合經驗,父母親也無須過度擔心,仍可以透過後天的陪伴、教養與特定練習方式,協助孩子再次整合與成熟發展。
早期動作型態能夠成熟發展,在於初階感官的良好發展與整合。觸覺、生命覺、運動覺及平衡覺,會協助中線障礙的消解、主導邊的一致性發展、空間定向、身體地理、大小肌肉的發展、節奏感、持久度、健康的呼吸等。這四個潛意識的感官,幫助我們根植於大地,其也是未來靈性覺察的基礎。
睡眠
規律的作息與充足的睡眠的孩子會比規律紊亂、缺乏睡眠的孩子,更有能力的健康發展。因孩子的乙太空間很大,加上其感官是完全開放的,因此孩子一天活動下來,身心是非常疲累的。
睡前儀式也是很重要的,是親子親密接觸與表達愛的絕佳時機。如透過唱歌,讓孩子與自己保持連結,給孩子帶來情感上的滿足,讓孩子抱著信賴感進入夢鄉。這過程是穩定且自然發生的。很多孩子會跟父母睡同一張床,建議仍可在房間建立一個屬於孩子的角落,我們經常發現學步兒年紀的孩子,在入眠後會一直鑽到某個角落。因此孩子的床或角落的尺寸大小不宜太大,主要是要讓孩子能碰觸到床的界線,這會給孩子帶來安全感。
飲食
跟大家分享一個新的觀點,腸道與心理症候群(Gut and Psychology Syndrome)這名詞,是從消化系統來解釋為何孩子有心理與精神疾病,我們看到原本與腸道毫無關係的自閉症(Autism)、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運動協調障礙、氣喘和濕疹等疾病,在過去十年來已有全新的改變。
在0-7歲這個階段,消化系統是決定孩子意志是否良好發展的關鍵。因此,盡量給予孩子,食物的原型或天然有機的食物甚至是無麩質食物,透過修復腸道、改善情緒障礙、促進良好健康發展。如可以依照孩子的四種氣質給予適合的食物,雖然在生活中不一定能完全達到,但這可以是飲食的目標。如火向特質的孩子不適合吃糖,當然所有的孩子都不適合吃糖,但火向的孩子,原本就較急的個性,吃糖後會特別容易爆衝。
最後,呼應開頭所說的,在這初始的七年,意志的展現,表現於消化與肌肉系統。因此,照顧孩子的腸胃,給孩子大大的探索空間,在此時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資料:
1. Peter Van Alphen & Catherine Van Alphen。(2020)。兒童的發展。台灣華德福家庭教育協會。(原著出版年:2000年)
2. 威爾金森.洛伊(Wilkinson, R.)(1997)。教育的藝術(余振民 譯)。中和:光佑。(原著出版年:1975年)
3. Audrey E. McAllen。(2019)。補正教育 (葉炯明 譯)。自由心苑工作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K會員
166內容數
《聽聽心理說的話 PSYCHOLOGY LISTENING》 「人生不是有待解決的問題,而是等著被經驗的現實。」 心理非心裡,卻也說進您的心裡。這裡有一篇篇的生命經驗、心理治療的看見與心理學知識,轉換為療癒性的文字。當您看了,希望能讓您安住當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孩子的規律性之我的觀察 我的孩子很規律性的七個月、一歲七個月、兩歲七個月左右都會有一段讓我時時腦充血時期,有人說是敏感期也有叛逆期的說法,但每年這時期後,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總會陡坡快速成長,因此猜測這個內在與行為的需求可能在整合過去的種種蓄積能量。大家可以觀察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也有這種週期,相信每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個深刻的心理學理論,並闡述了在育兒過程中的指導意義。作者分享了對這個理論的理解,並提到了英文資料的更深入瞭解。文章最後呼籲人們感謝兒童對我們探索世界、瞭解新可能以及傳承生活的經驗。參考資料包括中文版維基百科、教育百科網站和verywellmind網站。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上學很重要,但對於兒童大腦發育的知識,一般人了解甚少,這可能是因為這些知識剛剛被科學研究發現。你知道人的一生中,大腦最理智、最平靜的時期是什麼時候嗎?答案可能會讓你意想不到,那就是八歲。
親愛的大師導師,我想了解更多關於[原型](archetype)的事。   好的,孩子們,我們開始吧,需要一點時間。首先,在你提問的定義範圍當中,我們需要定錨的是位於你們潛意識相當深處的能量區域。   孩子,當你們自源頭分裂出發,你們會朝向某一個渠道前進。以源頭為中心,有12個渠道往所有宇宙發
Thumbnail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位天生的藝術家,他們用獨特的視角觀察這個世界,並通過繪畫將所見所感傾瀉在紙上。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繪畫風格和能力也會發生顯著變化。 這一切都源於兒童認知和心理發展的不同階段,而維果茨基的理論正是幫助我們理解這一過程的寶貴指引。 維果茨基將兒童的繪畫發展分為五個階段:塗
Thumbnail
本文探討艾瑞克森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的人生後期階段,包括認同與角色混淆、親密與孤獨、生產力與停滯、智慧與絕望等階段,並提出對應的成長和發展建議。
Thumbnail
內容介紹了艾瑞克森(Erik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並在此基礎上提供了對於孩子成長每一階段的適當引導和支持的建議。通過理解孩子成長的需求,父母可以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建立積極的心理基礎,促進他們健康的發展。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每個寶寶的成長旅程都是獨特且令人驚奇的。了解您孩子在第一年內應達到的發展里程碑,不僅可以幫助您更好地支持他們的成長,也能讓您在這個過程中感到更有信心和準備。本文將分享根據“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s”(PDMS),簡單整理的嬰兒從出生到一歲的重要發展階段。
Thumbnail
淺意識是由心理學家所提出的一個概念,是指位於我們意識之下、較難察覺的心靈層面。這一概念的形成歷程涉及多個心理學派的研究和理論,以下是一些對淺意識產生的主要影響: 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 許多對淺意識的研究起源於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他認為,人的心靈活動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意識、前意識和潛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孩子的規律性之我的觀察 我的孩子很規律性的七個月、一歲七個月、兩歲七個月左右都會有一段讓我時時腦充血時期,有人說是敏感期也有叛逆期的說法,但每年這時期後,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總會陡坡快速成長,因此猜測這個內在與行為的需求可能在整合過去的種種蓄積能量。大家可以觀察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也有這種週期,相信每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個深刻的心理學理論,並闡述了在育兒過程中的指導意義。作者分享了對這個理論的理解,並提到了英文資料的更深入瞭解。文章最後呼籲人們感謝兒童對我們探索世界、瞭解新可能以及傳承生活的經驗。參考資料包括中文版維基百科、教育百科網站和verywellmind網站。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上學很重要,但對於兒童大腦發育的知識,一般人了解甚少,這可能是因為這些知識剛剛被科學研究發現。你知道人的一生中,大腦最理智、最平靜的時期是什麼時候嗎?答案可能會讓你意想不到,那就是八歲。
親愛的大師導師,我想了解更多關於[原型](archetype)的事。   好的,孩子們,我們開始吧,需要一點時間。首先,在你提問的定義範圍當中,我們需要定錨的是位於你們潛意識相當深處的能量區域。   孩子,當你們自源頭分裂出發,你們會朝向某一個渠道前進。以源頭為中心,有12個渠道往所有宇宙發
Thumbnail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位天生的藝術家,他們用獨特的視角觀察這個世界,並通過繪畫將所見所感傾瀉在紙上。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繪畫風格和能力也會發生顯著變化。 這一切都源於兒童認知和心理發展的不同階段,而維果茨基的理論正是幫助我們理解這一過程的寶貴指引。 維果茨基將兒童的繪畫發展分為五個階段:塗
Thumbnail
本文探討艾瑞克森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的人生後期階段,包括認同與角色混淆、親密與孤獨、生產力與停滯、智慧與絕望等階段,並提出對應的成長和發展建議。
Thumbnail
內容介紹了艾瑞克森(Erik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並在此基礎上提供了對於孩子成長每一階段的適當引導和支持的建議。通過理解孩子成長的需求,父母可以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建立積極的心理基礎,促進他們健康的發展。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每個寶寶的成長旅程都是獨特且令人驚奇的。了解您孩子在第一年內應達到的發展里程碑,不僅可以幫助您更好地支持他們的成長,也能讓您在這個過程中感到更有信心和準備。本文將分享根據“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s”(PDMS),簡單整理的嬰兒從出生到一歲的重要發展階段。
Thumbnail
淺意識是由心理學家所提出的一個概念,是指位於我們意識之下、較難察覺的心靈層面。這一概念的形成歷程涉及多個心理學派的研究和理論,以下是一些對淺意識產生的主要影響: 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 許多對淺意識的研究起源於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他認為,人的心靈活動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意識、前意識和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