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真正的成熟!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許多人在 20 到 30 歲之間,都有可能會經歷一段迷茫期,這段時期大致是從大學橫跨到出社會。可能是從選填科系開始,不知道自己選的科系是不是社會主流,到真正踏入職場,不確定工作內容符不符合自己的需求或興趣、不知道自己選擇的工作有沒有前景……。
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好好利用這段時間去探索、訂下自己人生想要走的路。其中,有 4 件事情特別關鍵:

1. 認清自己擅長的事,邁向精通之路
我很認同一句話: 「找一件你喜歡做的事,等於一輩子都不用工作。」 這意味著,你必須先摸索出自己喜歡做什麼事,再找一個可以做這件事的工作。如此一來,在工作的日子裡,你就可以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工作起來就會比較開心,也不覺得自己是在工作了。

但除了找出自己喜歡做的事,也要找出自己擅長的事。所謂「擅長」,是你可以花比別人更少的精力、卻能做的比別人更好的事。
在 30 歲前找到它,就可以用接下來的時間精通、累積更多能力。不是說過了 30 歲,人生就不能重來,但 20 到 30 歲的這段時間,是一個能讓你好好了解自己、發現自己擅長什麼的時段。
我覺得沒有一個方法或公式可以讓你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但「多方嘗試」至少可以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在學生時期,你可以每一年都去相關產業實習,不只有助於判斷自己是否適合這個產業,也可以從中觀察該公司的文化。因為實習不同於正職,沒有績效的壓力,就算最終沒有踏入該產業或該公司,多認識一些職場前輩,在未來面對任何決定時,都會多一個資源可參考。

2. 照顧自己、栽培興趣,累積生活能力
我在 20 幾歲時瘋狂地工作,沒有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那幾年我大概胖了快 20 公斤,30 歲那年更因為生病動了場手術。回想起來,我認為 30 歲前的確該打拚、找方向,但不能忘記照顧自己的健康,更別忘了陪伴家人,因為很多事情只要錯過了,就永遠錯過了。我父親就是在那段時間過世的,那時候我都忙著工作,沒有花太多時間跟爸爸相處。如果可以時間重來,我希望那時候自己可以兼顧工作與家人。
而且,再忙也要騰出時間做你喜歡的事。 如果生活只有工作,你的喜怒哀樂就會被工作牽著走。在忙碌之餘,也要繼續栽培那些你喜歡做的事,因為這些都會幫助你人生更多元、美好,在壓力大的時候,這些事物都能帶給你快樂、支撐下去的力量。

3. 學會面對錯誤和挫折
你沒辦法保證自己的人生會一直順遂,必須練就面對人生考驗與挫折的勇氣,在未來才可以承擔更多責任。
年輕時我曾把報告裡的數據弄錯,當時我為此失眠好幾天,最終決定向主管坦承自己的過錯。結果那個讓我覺得天要塌下來的錯,主管卻認為沒什麼大不了,只要我有從中學習到什麼就好。
經過幾次這樣的挫敗後,你會發現自己的舒適圈擴大了。當舒適圈愈大,你對挫折跟失敗的容忍度就愈大。而且你會發現,遇到問題積極地解決,比起逃避或掩蓋,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除了從失敗中鍛鍊承受挫折的能力,不斷學習新技能也是幫助抗壓的方法之一。 當你知道的東西愈多,就能更有智慧地面對一些事情。拓展人脈也是,當你認識愈多人,遇到問題的心理壓力就會愈小,因為你知道身旁是有人可以諮詢的。

4. 別再孤軍作戰,每個人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你可能認為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但進入職場愈久,你愈會察覺沒辦法孤軍作戰,一定要跟團隊或群體合作。
許多人會覺得自己的老闆沒能力,或是認為同事只會扯後腿,但其實每個你接觸的人,都會有值得讓你學習的地方,只是你願不願意敞開心胸,去發現每個人的好。
而且,這些你討厭的人,只是你職涯中一個需要共事的人。在未來,你還會遇到各式各樣需要共事的人,所以你必須懂得如何跟不同的人磨合、合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enee in Wonderland的沙龍
7會員
14內容數
2022/04/10
原生家庭木馬快篩-章節二 : 金錢/ 工作/天賦興趣篇
2022/04/10
原生家庭木馬快篩-章節二 : 金錢/ 工作/天賦興趣篇
2020/10/28
日更-Day 10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2020/10/28
日更-Day 10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2020/10/28
日更-Day 9 NLP假設前提-一個選擇沒有選擇;兩個選擇左右為難;三個以上的選擇才有選擇
2020/10/28
日更-Day 9 NLP假設前提-一個選擇沒有選擇;兩個選擇左右為難;三個以上的選擇才有選擇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現在的你失去生活的重心了? 正式跨入30大關,覺得應該要有成就? 又或著覺得高不成低不就很煩惱? 首先,先恭喜你,突然覺得自己很迷惘! 必須說你成功重視到自己是不是不夠好。 回歸自己,而不是符合別人的期待。 首先如果覺得30歲一定要有什麼成就那你錯了 因為人生本來就不可能照著排程走 一定會有岔路、轉
Thumbnail
現在的你失去生活的重心了? 正式跨入30大關,覺得應該要有成就? 又或著覺得高不成低不就很煩惱? 首先,先恭喜你,突然覺得自己很迷惘! 必須說你成功重視到自己是不是不夠好。 回歸自己,而不是符合別人的期待。 首先如果覺得30歲一定要有什麼成就那你錯了 因為人生本來就不可能照著排程走 一定會有岔路、轉
Thumbnail
:你都要30歲了,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你都30歲了,應該會有個人生目標吧? :你都已經30歲了,要轉行,不會太晚了嗎?
Thumbnail
:你都要30歲了,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你都30歲了,應該會有個人生目標吧? :你都已經30歲了,要轉行,不會太晚了嗎?
Thumbnail
年輕的時候看見優秀的同事,或是很混但混得好的人,除了羨慕還有一些不滿,有時對那些一帆風順的投機者嗤之以鼻;有些歷練後對於在職場出類拔萃的人,覺得自己望塵莫及,也沒辦法變成人生勝利組;四十歲以後沒有「不惑」,但知道很難不勞而獲,會很好奇那些先行者是怎麼做到的。
Thumbnail
年輕的時候看見優秀的同事,或是很混但混得好的人,除了羨慕還有一些不滿,有時對那些一帆風順的投機者嗤之以鼻;有些歷練後對於在職場出類拔萃的人,覺得自己望塵莫及,也沒辦法變成人生勝利組;四十歲以後沒有「不惑」,但知道很難不勞而獲,會很好奇那些先行者是怎麼做到的。
Thumbnail
回首28-32歲這五年,可以說是我人生中的黃金歲月,很多道理以前似懂非懂,到現在似乎能完全懂背後的含義,也發現了很多道理其實都相通的,還有很多是你我都知道,只是不一定能做的到。 因此我集結了10件我覺得影響我最深,而且覺得如果我能更早懂,一定會變得更不一樣的心態思維來和大家分享...
Thumbnail
回首28-32歲這五年,可以說是我人生中的黃金歲月,很多道理以前似懂非懂,到現在似乎能完全懂背後的含義,也發現了很多道理其實都相通的,還有很多是你我都知道,只是不一定能做的到。 因此我集結了10件我覺得影響我最深,而且覺得如果我能更早懂,一定會變得更不一樣的心態思維來和大家分享...
Thumbnail
書中的場景主要是職場,作者以下屬及上司兩種角色對讀者提出一些建議。讀完這本書,心有戚戚焉~~但我認為不需要等到40歲才開始執行,如看懂這些建議,對於未來的職涯之路應該可以走的更順遂~~ 以下針對作者提出的建議,我整理了一些心得。
Thumbnail
書中的場景主要是職場,作者以下屬及上司兩種角色對讀者提出一些建議。讀完這本書,心有戚戚焉~~但我認為不需要等到40歲才開始執行,如看懂這些建議,對於未來的職涯之路應該可以走的更順遂~~ 以下針對作者提出的建議,我整理了一些心得。
Thumbnail
可能你現在才十五、十六歲,或是已經二十幾接近三十了。但是不是常常在半夜的路上、下雨天的街道或是在凌晨的棉被裡,是不是都在想著,我這生中,是為何而存在呢? 現在社會的內卷壓力,加上看到朋友圈的生活很豐富;在看看家人常常不諒解或斥責你,以及自己做著不喜歡的工作,是不是覺得自己很失敗,人生就這樣了嗎?
Thumbnail
可能你現在才十五、十六歲,或是已經二十幾接近三十了。但是不是常常在半夜的路上、下雨天的街道或是在凌晨的棉被裡,是不是都在想著,我這生中,是為何而存在呢? 現在社會的內卷壓力,加上看到朋友圈的生活很豐富;在看看家人常常不諒解或斥責你,以及自己做著不喜歡的工作,是不是覺得自己很失敗,人生就這樣了嗎?
Thumbnail
「會覺得年紀大選擇會變少,是因為過去的你都在揮霍時間。」 在討論版上看見有人發文詢問未來職涯發展,發文者接近 40 歲且有案底,不論應徵什麼基礎工作頻頻被拒絕。
Thumbnail
「會覺得年紀大選擇會變少,是因為過去的你都在揮霍時間。」 在討論版上看見有人發文詢問未來職涯發展,發文者接近 40 歲且有案底,不論應徵什麼基礎工作頻頻被拒絕。
Thumbnail
如果你在20 幾歲,30幾歲,40幾歲,50幾歲,60幾歲,你聽到這年齡層需要做甚麼,不要做甚麼,你的人生面貌會不一樣。 迷茫是對在過的生活不滿的表現 每個時期的你,都有低潮不知要甚麼,做甚麼好的念頭,這是正常。人會對不清楚的事感到焦慮和迷茫,重要的是你要不要正視這不確定感,找出你應該要做,不應該做
Thumbnail
如果你在20 幾歲,30幾歲,40幾歲,50幾歲,60幾歲,你聽到這年齡層需要做甚麼,不要做甚麼,你的人生面貌會不一樣。 迷茫是對在過的生活不滿的表現 每個時期的你,都有低潮不知要甚麼,做甚麼好的念頭,這是正常。人會對不清楚的事感到焦慮和迷茫,重要的是你要不要正視這不確定感,找出你應該要做,不應該做
Thumbnail
回想過去的自己,真的會發現人每到了一個年紀後思考邏輯與價值觀會漸漸改變。 二十歲時,覺得許多事物都是新鮮的,享受當下,肯吃苦也敢玩樂,卻也不想過著循規蹈矩、跟別人一樣的生活,但「自己想要什麼」永遠都是個問題。
Thumbnail
回想過去的自己,真的會發現人每到了一個年紀後思考邏輯與價值觀會漸漸改變。 二十歲時,覺得許多事物都是新鮮的,享受當下,肯吃苦也敢玩樂,卻也不想過著循規蹈矩、跟別人一樣的生活,但「自己想要什麼」永遠都是個問題。
Thumbnail
二十多歲剛開始進入職場的階段,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比較像在探索自我,探索自己內心真正想做什麼,探索自己適合做什麼,探索自己的能力可以到達哪裡,同時也在熟悉這個社會,了解職場領域的運作模式,學習人際關係的應對進退,這些都是為了讓我們開始思考人生下一階段的道路。
Thumbnail
二十多歲剛開始進入職場的階段,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比較像在探索自我,探索自己內心真正想做什麼,探索自己適合做什麼,探索自己的能力可以到達哪裡,同時也在熟悉這個社會,了解職場領域的運作模式,學習人際關係的應對進退,這些都是為了讓我們開始思考人生下一階段的道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