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麼做,寶寶才能睡過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上次在寶寶為何不能睡過夜文章中,分享了四個影響寶寶睡過夜的原因,以及建議的改善方式:
今天,我們要接續著來討論,其他四個主要讓孩子無法好好睡過夜的原因。
五、肚子餓
肚子餓的確是一個會影響孩子無法好好睡的情況,但是並不是因為孩子肚子餓,就一定要隨時提供夜間飲食。超過孩子月齡需求的夜奶次數,等同於鼓勵孩子夜間起床,孩子會開始因為發現夜裡醒來、會有獎勵的餵奶,而讓自己更常夜醒得到最棒的餵奶獎勵,於是,希望得到夜奶,最終成為孩子夜間醒來的動力之一。
超過三個月新生兒時期的孩子,夜間睡眠時間會愈來愈長,需要的夜奶次數也會逐漸下降,如果照顧者有發現這個成長的跡象,隨著孩子的需求,了解他不是每次醒來都是肚子餓的表現,就可以依序依照孩子不同哭聲的辨識,陪著孩子降低夜奶次數,逐漸走到睡過夜、一夜好眠的狀態。
如果覺得寶寶的哭聲聽起來都很像的黑眼圈家長,請不用焦慮,可以看看語嫣分享過的不同月齡的夜奶建議文章,有跡可循更容易掌握唷!(參考:寶寶睡不好,是不是真的太餓了?
六、太累或不累
要讓寶寶睡好最不容易的癥結點在於:不夠累的時候一定不想睡,但是累過頭的時候,也絕對睡不好!
不夠累睡不著,是大部分黑眼圈家長,在面對孩子夜裡睡不好、不願意入睡、或頻繁醒來等等狀況,第一時間推測的問題主因,不過,在協助超過五十多個家庭,語嫣認為八成以上的家庭,都是遇到孩子累過頭、睡眠不足所造成的!
人類有一個自我保護機制:當出現疲倦感時,若處於一個不適宜睡覺的狀態(對寶寶而言,可能是:太有趣捨不得睡、太亮或太熱等等因素),於是身體就釋放腎上腺素,讓人可以維持在即使疲憊但依然清醒,很有活力的「假象」裡。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白天像是金頂電池的孩子,最常出現睡不好的問題!
因為其實他們需要睡更多,只是都不小心的錯過了該睡覺的最佳時刻。
為了避免發生這種狀況,下次遇到孩子反抗著不睡、或是情緒異常不好的時間點,請一定要記錄下來!之後參考紀錄,提早孩子的睡覺時間,讓孩子獲得他所需要的休息。用這個方式,就可以一步步發現最適合孩子的清醒和睡眠節奏,漸漸避免過度疲勞的狀況。
七、成長發展
寶寶在六至八個月期間,可能從白天三次的小睡時間,轉換成白天兩次的小睡時間;到了十五至十九個月期間,可能從白天兩次的小睡時間,轉換成白天一次的小睡時間。因為不再需要過多的白天小睡,當睡過多時,孩子也會變得睡不著!也有可能是轉換期不穩定的震盪,造成睡不好的情況出現。
這時候一定要重新好好寫作息紀錄,才能找到是否真的有哪個小睡是孩子已經不再需要的,以及是否有新的睡眠頻率。
另外、一歲以內的寶寶,身體是以飆速再成長,再也沒有任何一個生命階段,比得上嬰兒期,還更快速的在發展了,這包含:
  • 每分鐘有上萬個腦神經元正在相互連結
  • 學會最多大動作發展:從翻身、坐起、爬行、直立、走,
等等
因為這些急速的發展,寶寶偶爾體內不同部位的發展,影響到孩子某天的睡眠狀況,也是再合理不過的事情。
當身體的某部分發展,跳得比較多,造成寶寶需要「適應」一下這個成長,於是寶寶可能出現心情欠佳、比平常更飢餓、睡眠品質不穩定,都是一個很合理的現象,而這種突然跳耀成長的現象,也確實被歸類為孩子成長階段的「猛長期」。
猛長期常出現在2-4個月、和7-9個月左右,這也是為什麼江湖上傳言有「四個月睡眠倒退」,以及「八個月睡眠倒退」,語嫣也分享過建議的因應之道唷!
八、不會自行入睡
孩子不會自行入睡,是大部分家庭,無法擁有一夜好眠的主因。
人都會習慣在特定的一些情境下才能好好入睡,有些人對於改變睡眠情境的接受度很高,有些則不然,不論如何,睡眠情境的改變都會對我們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
回朔到人類還住在山洞裡的時代,如果睡眠中醒來,發現環境改變了,通常都是天敵出現,或是環境出現危機,所以人得立即清醒並且逃生,這也就是為什麼寶寶如果睡著時的狀態,和他中間稍微清醒時的狀態不一樣,孩子就會立即清醒並且大哭,因為他的身體啟動了危險警示的逃生機制!
大部分的孩子都不喜歡睡眠情境的改變,如果他知道這個情境會有改變,他會不斷叫醒自己,讓自己確認環境狀況是否維持在他能接受的狀態;這就是為什麼許多父母在孩子睡著後溜出房間,但沒多就孩子就醒了,並哭著抱怨爸媽怎麼不見了。
這同時也是為何孩子若是依賴奶睡、抱搖睡,夜間醒來,會需要爸爸媽媽用同樣的方式協助入睡;如果寶寶是吸奶嘴入睡,半夜奶嘴掉了,當然也會需要由爸爸媽媽協助將奶嘴撿起,讓寶寶能夠一樣的再度使用奶嘴入睡。
為了改變這個狀況,我們需要將原本依賴的睡眠模式從孩子的睡眠情境中移除,讓孩子能夠擁有自己可以掌控的固定睡眠情境,孩子就不再需要睡眠中起床檢查環境是否維持相同狀況、或是需要他人或其他可能會拿不到的物品協助,寶寶可以安心睡好睡滿。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協助寶寶,讓寶寶發現自己會「自行入睡」這個技巧,寶寶就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固定睡眠情境,一覺到天亮。
快檢查一下,這次分享的八個讓寶寶無法好好睡過夜的原因,你家中了幾個呢?找到方向,重新調整,寶寶一定會愈睡愈好的唷!
最後,無論你們的家庭是否需要寶寶睡眠顧問的協助,都祝福你們,今晚、一家好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專修安全依附關係的國際認證嬰幼兒睡眠顧問。在嬰幼兒睡眠專業裡,結合Mary Main安全依附關係系統,安全圈教養,與美國RIE嬰幼兒教育理念,以親子間彼此尊重出發,協助家長,建立嬰幼兒良好睡眠習慣、穩定日常作息,讓孩子好好睡,全家一夜好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每個黑眼圈爸爸媽媽,最常問的問題,莫過於:「寶寶何時才能睡過夜?!」 睡過夜的定義眾說紛紜,糖果家好好睡得睡過夜定義,是指夜間睡眠連續11-12小時,都不需要夜奶的寶貝,就算是睡過夜囉!通常六到八個月左右的寶寶,就有可能漸漸睡過夜(當然再早也是有機會的)。 大家又要開始深呼吸了,說:「怎麼可能!
之前一直推薦黑眼圈爸媽,在寶寶睡覺的時間使用白噪音,可以製造一種非常無聊的狀態,而無聊有助於睡眠。另外一個原因,是白噪音可以協助屏蔽環境周圍突然出現、可能驚醒孩子的聲音。(請參考:寶寶睡眠環境) 最近看到的資料指出,睡覺時應該要使用的是『粉紅噪音』,不是白噪音唷!
今天,我要很認真的跟走到糖果家好好睡的家長們說:「請先不要再看『孩子欠缺安全感』的這類文章了。」因為你們已經做很多了,你們已經很認真了,你們已經是孩子夠好的爸媽了,你們沒有少做什麼!你們沒有做錯什麼!真的!
很多父母為了讓寶寶睡好、快點睡過夜,認為需要讓寶寶知道『了解白天和黑夜的差別』,所以白天小睡的時候,常常讓房間的窗簾大開,甚至讓孩子睡在燈全開的客廳裡,這個方法真的一點點也不好啊!  
今天晚上要來跟大家介紹糖果家好好睡,兩個階段是助眠武器:嬰兒包巾和嬰兒睡袋。 不知道有沒有人已經知道這兩個是什麼東東?!?!
這是真的!『每個人都有生理時鐘』!  真的,每個人都有生理時鐘,這是大自然在創造人類這個物種的時候,就已經內建的系統,不論你喜不喜歡、相不相信,你的身體裡面就是有一個自然的生理時鐘。 而且這個生理時鐘的運作,每個人都沒有差很多!沒錯,沒有差很多
每個黑眼圈爸爸媽媽,最常問的問題,莫過於:「寶寶何時才能睡過夜?!」 睡過夜的定義眾說紛紜,糖果家好好睡得睡過夜定義,是指夜間睡眠連續11-12小時,都不需要夜奶的寶貝,就算是睡過夜囉!通常六到八個月左右的寶寶,就有可能漸漸睡過夜(當然再早也是有機會的)。 大家又要開始深呼吸了,說:「怎麼可能!
之前一直推薦黑眼圈爸媽,在寶寶睡覺的時間使用白噪音,可以製造一種非常無聊的狀態,而無聊有助於睡眠。另外一個原因,是白噪音可以協助屏蔽環境周圍突然出現、可能驚醒孩子的聲音。(請參考:寶寶睡眠環境) 最近看到的資料指出,睡覺時應該要使用的是『粉紅噪音』,不是白噪音唷!
今天,我要很認真的跟走到糖果家好好睡的家長們說:「請先不要再看『孩子欠缺安全感』的這類文章了。」因為你們已經做很多了,你們已經很認真了,你們已經是孩子夠好的爸媽了,你們沒有少做什麼!你們沒有做錯什麼!真的!
很多父母為了讓寶寶睡好、快點睡過夜,認為需要讓寶寶知道『了解白天和黑夜的差別』,所以白天小睡的時候,常常讓房間的窗簾大開,甚至讓孩子睡在燈全開的客廳裡,這個方法真的一點點也不好啊!  
今天晚上要來跟大家介紹糖果家好好睡,兩個階段是助眠武器:嬰兒包巾和嬰兒睡袋。 不知道有沒有人已經知道這兩個是什麼東東?!?!
這是真的!『每個人都有生理時鐘』!  真的,每個人都有生理時鐘,這是大自然在創造人類這個物種的時候,就已經內建的系統,不論你喜不喜歡、相不相信,你的身體裡面就是有一個自然的生理時鐘。 而且這個生理時鐘的運作,每個人都沒有差很多!沒錯,沒有差很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嬰兒約4小時喝一次奶,日復一日。 若嫩嬰晚上10點喝完睡前奶,根據國小數學單元:時間的計算,小五生可以簡單推估下一次喝奶的時間,是2點,就是俗稱的「夜奶」。 大部分出月中的媽媽,最常被問到指標性的問題:「睡過夜了沒?」意思就是「戒夜奶」。若是嫩嬰早早不需喝夜奶,媽媽除了會被投以欽羨的眼光,還可以
Thumbnail
許多新手爸媽面對寶寶夜間睡眠不規律的挑戰,無疑是一種恐懼。本篇文章探討如何透過培養寶寶的日夜節律和規律的就寢儀式,來實現一夜好眠的目標。此外,我們也推薦了育兒書籍《超級嬰兒通》,提供實用的建議和真實案例,幫助爸媽在照顧寶寶時,建立良好的作息規律,以促進整體家庭的健康和幸福。
Thumbnail
新手家長在面對各種問題時,期待得到即時有效的答案,但也許所有答案都在孩子身上。從親餵的吸吮習慣到睡眠訓練,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每個家長也有自己的底線和需求。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體悟和成長。
Thumbnail
昨晚一夜好眠,一直睡到天快亮了才被窗外的雨聲吵醒,這雨來又快又急,此時打開窗戶迎面而來的是一陣混有雨水味道的涼風,望向窗外的雨滴仍然滴滴答答的響個不停,好吧!就不要再賴床了,起床分享一下兒童教育的一些看法吧~ 現代人因為育兒觀念較為先進,從懷孕初期就開始注意營養均衡,要補充葉酸及孕婦維生素等等,也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後不再簡單「拍拍睡」,快速入睡成了家長的頭痛問題之一。文章分享不同方法,從操勞到陪睡的方式,希望等孩子再大一點能夠自律。希望家長不必再絞盡腦汁想對策。
Thumbnail
想來筆記一下Baby M 睡眠訓練的過程。 *此篇非教學文,只是單純分享過程和心得給感興趣的家庭。 她現在五個半月,睡眠訓練滿16天。 晚上可以自行入睡11-13個小時不用人安撫。 白天三個小睡也都自行入睡。 我們家有非常需要睡眠訓練的理由。一個結合順風耳和豌豆公主體質的父親,與一個沒睡飽
Thumbnail
肉肉寶寶在一歲後常常在睡覺的時候哭醒,有一次更是瘋狂大哭,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冷靜下來。這究竟是寶寶做夢還是房間裡發生了什麼不為人知的事情呢?
剛生完孩子時,我們在醫院過了兩晚就回家了。因為我的孩子是母奶寶寶,嬰兒半夜一定會餓,所以我不假思索的選擇親子同床,這樣半夜我可以邊餵奶邊睡。但我沒想到的是,台灣與美國的父母多數都不支持親子同床的模式,理由是這樣可能會壓到新生兒。我迷惘了,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抱著寶寶去嬰兒床不是更危險嗎? 於是我
Thumbnail
早晨的第一道陽光應該是溫暖而鼓舞人心的,特別是對於我們的孩子。但你有沒有發現,「起床時間」往往變成一場小小的戰爭呢?我們可以如何轉化這個日常小戰場,讓它成為一個孩子期待的時刻呢? 來,讓我們一起探索幾個簡單卻非常有效的方法,讓早晨起床變得更輕鬆愉快。從溫柔的喚醒方式到創造誘人的早晨儀式,每一個細節
Thumbnail
在夜幕低垂之際,與孩子共織的睡前溫馨時刻,不僅是日終的點綴,更是他們成長路上的亮點。想知道如何在繁忙生活中創造這樣的時刻嗎? 從理解孩子不願意睡覺的心情開始,透過固定的睡前儀式,我們可以將睡眠變成一場全家人的溫馨共享,而非孩子的孤獨任務。 閱讀、音樂、分享日常點滴,這些小活動能加深親子連結,還能
Thumbnail
嬰兒約4小時喝一次奶,日復一日。 若嫩嬰晚上10點喝完睡前奶,根據國小數學單元:時間的計算,小五生可以簡單推估下一次喝奶的時間,是2點,就是俗稱的「夜奶」。 大部分出月中的媽媽,最常被問到指標性的問題:「睡過夜了沒?」意思就是「戒夜奶」。若是嫩嬰早早不需喝夜奶,媽媽除了會被投以欽羨的眼光,還可以
Thumbnail
許多新手爸媽面對寶寶夜間睡眠不規律的挑戰,無疑是一種恐懼。本篇文章探討如何透過培養寶寶的日夜節律和規律的就寢儀式,來實現一夜好眠的目標。此外,我們也推薦了育兒書籍《超級嬰兒通》,提供實用的建議和真實案例,幫助爸媽在照顧寶寶時,建立良好的作息規律,以促進整體家庭的健康和幸福。
Thumbnail
新手家長在面對各種問題時,期待得到即時有效的答案,但也許所有答案都在孩子身上。從親餵的吸吮習慣到睡眠訓練,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每個家長也有自己的底線和需求。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體悟和成長。
Thumbnail
昨晚一夜好眠,一直睡到天快亮了才被窗外的雨聲吵醒,這雨來又快又急,此時打開窗戶迎面而來的是一陣混有雨水味道的涼風,望向窗外的雨滴仍然滴滴答答的響個不停,好吧!就不要再賴床了,起床分享一下兒童教育的一些看法吧~ 現代人因為育兒觀念較為先進,從懷孕初期就開始注意營養均衡,要補充葉酸及孕婦維生素等等,也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後不再簡單「拍拍睡」,快速入睡成了家長的頭痛問題之一。文章分享不同方法,從操勞到陪睡的方式,希望等孩子再大一點能夠自律。希望家長不必再絞盡腦汁想對策。
Thumbnail
想來筆記一下Baby M 睡眠訓練的過程。 *此篇非教學文,只是單純分享過程和心得給感興趣的家庭。 她現在五個半月,睡眠訓練滿16天。 晚上可以自行入睡11-13個小時不用人安撫。 白天三個小睡也都自行入睡。 我們家有非常需要睡眠訓練的理由。一個結合順風耳和豌豆公主體質的父親,與一個沒睡飽
Thumbnail
肉肉寶寶在一歲後常常在睡覺的時候哭醒,有一次更是瘋狂大哭,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冷靜下來。這究竟是寶寶做夢還是房間裡發生了什麼不為人知的事情呢?
剛生完孩子時,我們在醫院過了兩晚就回家了。因為我的孩子是母奶寶寶,嬰兒半夜一定會餓,所以我不假思索的選擇親子同床,這樣半夜我可以邊餵奶邊睡。但我沒想到的是,台灣與美國的父母多數都不支持親子同床的模式,理由是這樣可能會壓到新生兒。我迷惘了,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抱著寶寶去嬰兒床不是更危險嗎? 於是我
Thumbnail
早晨的第一道陽光應該是溫暖而鼓舞人心的,特別是對於我們的孩子。但你有沒有發現,「起床時間」往往變成一場小小的戰爭呢?我們可以如何轉化這個日常小戰場,讓它成為一個孩子期待的時刻呢? 來,讓我們一起探索幾個簡單卻非常有效的方法,讓早晨起床變得更輕鬆愉快。從溫柔的喚醒方式到創造誘人的早晨儀式,每一個細節
Thumbnail
在夜幕低垂之際,與孩子共織的睡前溫馨時刻,不僅是日終的點綴,更是他們成長路上的亮點。想知道如何在繁忙生活中創造這樣的時刻嗎? 從理解孩子不願意睡覺的心情開始,透過固定的睡前儀式,我們可以將睡眠變成一場全家人的溫馨共享,而非孩子的孤獨任務。 閱讀、音樂、分享日常點滴,這些小活動能加深親子連結,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