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上班,怎麼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你可能曾經有這樣的經驗

Maybe你現在就有這樣的苦惱

不管怎樣,現在這種情緒

想必讓你進退兩難


去上班心累,事情幹不好

阿不去上班,沒了收入

也不清楚自己接下來能做些什麼


生活中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兩難

而職業倦怠是最常見的一種了


----


能怎麼做?


1.找出讓你不想要去上班的原因


可能是主管機車、可能是收入太低、

可能是離家太遠、可能是挫折感太重

無論是哪些,建議你可以通通寫出來


2.第二步,在這事件分出「加害者」、

「受害者」兩種角色


不必說,你一定是把自己歸類在受害者角色

所以你該想的

是這個事件中加害者是誰


它可能是一種制度、

一種傳統

或是很明確的

根本就是某個主管或是同事


3.辨認自己的影響力


當「加害者」清單列出來了

再來就是看看自己

可以如何影響這些人事物


情緒可以靠自己調整,因為大腦你可以控制

觀點可以靠自己調整,因為大腦你可以控制

但你主管、同事的說話方式

就不是你能影響的了

你可能也無法更改公司規章


所以,像上面那樣

弄清楚有多少空檔可以介入之後

你可以再次問問自己:

如果有機會,你成功的影響了這些事情

你不想上班的心情有改變嗎?


如果還是不想上班

那我們來看最後這一步


4.挑選你能改變的去改變


跟主管同事溝通不良

你可以增加自己的溝通能力


工作做起來卡卡

你可以問問前輩如何有效率

這些都是你能改變的


但離家太遠、公司有加班傳統、

薪水不如預期、甚至也許公司有違法事宜

這些不是你努力就能改變的條件

那就別改變了


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別人的錯

但,

也不是所有事都要無止盡的自我反省


清楚自己要甚麼

而如果公司不能給你

那就不如趕快離開

別浪費時間


------


弄清楚自己在一段混亂的事件、關係中

用有多少的影響力、控制力

是相當重要的


因為我們都很清楚

當炒菜時油鍋鍋起小火

只需要蓋上蓋子就好


但這股小火要是一路燒到抽油煙機去

那鍋子怎麼蓋根本不是重點

趕快跑才是需要關注的


如果不審時度勢

職場只是起個小火

你就想要離職、想換個工作

那也未免太小題大作了



找出自己影響力的發揮

能夠控制的項目

問問自己調整了這些能不能改善問題

如果可以、那就著手去改變

如果不行、那也不需為了離開而感到自責或有壓力



因為光照耀著你的臉龐時,身後就必定有影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理學|NLP|催眠】 彭博
136會員
80內容數
從NLP、心理學出發 看到生活中 所有瘋狂跟浪漫 都跟大腦的非理性運算有關
2024/01/26
在人生中,我們可以用三種不同的時間視角來看待自己的未來,這種觀點將成為我們的資源和框架。本文將探討如何面對未來的恐懼和不安,並提供了兩種不同的方式來幫助自己找到答案。首先是透過探討未來的自己,從現在的角度去感受未來的的生活,另一個方法則是從過去的記憶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2024/01/26
在人生中,我們可以用三種不同的時間視角來看待自己的未來,這種觀點將成為我們的資源和框架。本文將探討如何面對未來的恐懼和不安,並提供了兩種不同的方式來幫助自己找到答案。首先是透過探討未來的自己,從現在的角度去感受未來的的生活,另一個方法則是從過去的記憶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2024/01/05
前幾篇文章跟大家用很簡短的方式講了「如何讓自己說話更有邏輯」這件事情。迴響挺好的,真的有解決不少人對於常被評價「說話沒有邏輯」這件事情有更深的見解。 然而,好端端討論心理學、催眠、NLP的專題區、為什麼要討論起邏輯這件事情呢? 因為,正是你有邏輯、所以我才能催眠你
Thumbnail
2024/01/05
前幾篇文章跟大家用很簡短的方式講了「如何讓自己說話更有邏輯」這件事情。迴響挺好的,真的有解決不少人對於常被評價「說話沒有邏輯」這件事情有更深的見解。 然而,好端端討論心理學、催眠、NLP的專題區、為什麼要討論起邏輯這件事情呢? 因為,正是你有邏輯、所以我才能催眠你
Thumbnail
2023/11/24
我作為完全透過網路起家的NLP創業者、許多服務都是先收款、再提供服務的。像是NLP專業執行師課程、催眠療癒啊、身心靈課程啊,通通都是這樣。 錢沒到位、服務不會展開。 我也自然不會延伸出這篇文章的問題---客戶爽約、怎麼辦?
Thumbnail
2023/11/24
我作為完全透過網路起家的NLP創業者、許多服務都是先收款、再提供服務的。像是NLP專業執行師課程、催眠療癒啊、身心靈課程啊,通通都是這樣。 錢沒到位、服務不會展開。 我也自然不會延伸出這篇文章的問題---客戶爽約、怎麼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嚴格說起來,我是一個職場速換者,而我的家人是傳統職場觀念者,在他們的觀念裡,履歷時間的長短,攸關一個人的穩定性與專業,甚至也可能動搖下一份工作雇用者對你的觀感。而曾經我也是這麼被灌溉這樣的觀念著。
Thumbnail
嚴格說起來,我是一個職場速換者,而我的家人是傳統職場觀念者,在他們的觀念裡,履歷時間的長短,攸關一個人的穩定性與專業,甚至也可能動搖下一份工作雇用者對你的觀感。而曾經我也是這麼被灌溉這樣的觀念著。
Thumbnail
檢視自己為什麼會不想上班? 工作內容不滿意 可能解方:你是否有方法或管道能重新調整工作內容? 與主管溝通:表達自己的問題和需求,主管可能會調整工作內容或者協助轉調到其他部門。 優化工作流程:例如嘗試使用自動化工具、優化工作方式、增強自己的技能和知識等 ------------------------
Thumbnail
檢視自己為什麼會不想上班? 工作內容不滿意 可能解方:你是否有方法或管道能重新調整工作內容? 與主管溝通:表達自己的問題和需求,主管可能會調整工作內容或者協助轉調到其他部門。 優化工作流程:例如嘗試使用自動化工具、優化工作方式、增強自己的技能和知識等 ------------------------
Thumbnail
許多的職場工作者遇到與管理者間相處的挫敗與工作倦怠時,極有可能採取所謂的「安靜離職」,我只選擇只做最低限度的工作,不想多做或是超越自我,這跟主管希望下屬要做到”當責”有著不小的落差,而不少管理者也會採取一些措施故意讓員工日子不好過,像是變相阻斷你職涯發展的機會、不加薪、對你的溝通冷淡的回應,甚至處處
Thumbnail
許多的職場工作者遇到與管理者間相處的挫敗與工作倦怠時,極有可能採取所謂的「安靜離職」,我只選擇只做最低限度的工作,不想多做或是超越自我,這跟主管希望下屬要做到”當責”有著不小的落差,而不少管理者也會採取一些措施故意讓員工日子不好過,像是變相阻斷你職涯發展的機會、不加薪、對你的溝通冷淡的回應,甚至處處
Thumbnail
不知道有多少人信奉「上班好同事,下班不認識」的職場金句?對我而言,縱使工作環境有再多的妖魔鬼怪,我始終落實「工作即修行,職場是道場」的哲學,儘可能聽從媽媽的話:與人為善,不輕易交惡的明哲保身之道,畢竟地球是圓的,未來一定「相堵ㄟ丟」。
Thumbnail
不知道有多少人信奉「上班好同事,下班不認識」的職場金句?對我而言,縱使工作環境有再多的妖魔鬼怪,我始終落實「工作即修行,職場是道場」的哲學,儘可能聽從媽媽的話:與人為善,不輕易交惡的明哲保身之道,畢竟地球是圓的,未來一定「相堵ㄟ丟」。
Thumbnail
職場打拼跟婚姻生活的關係很像,一樣有進入門檻與保鮮期限。「一昧的想我要什麼,你應該怎麼做」,這樣的心態不易經營長久。有問題並不可怕,好的 Solution 是攤開來放在桌上,一起面對想辦法解決。如果兩方無法往前進步,那麼自然會有一方先拉下車鈴響。
Thumbnail
職場打拼跟婚姻生活的關係很像,一樣有進入門檻與保鮮期限。「一昧的想我要什麼,你應該怎麼做」,這樣的心態不易經營長久。有問題並不可怕,好的 Solution 是攤開來放在桌上,一起面對想辦法解決。如果兩方無法往前進步,那麼自然會有一方先拉下車鈴響。
Thumbnail
你已不再是社會新鮮人,別再抱著美好幻想看待職場—出社會工作了數年,越來越了解自己實在不適合做上班族,但是又鼓不起勇氣離開,為什麼人一但習慣了環境、習慣了安逸、習慣了每個月有固定薪水入帳的日子,一切就該這樣安定下來,似乎每天都在走與不走之間徘徊,你知道自己是該離開了,但是又被現實給打敗,也許你該重新思
Thumbnail
你已不再是社會新鮮人,別再抱著美好幻想看待職場—出社會工作了數年,越來越了解自己實在不適合做上班族,但是又鼓不起勇氣離開,為什麼人一但習慣了環境、習慣了安逸、習慣了每個月有固定薪水入帳的日子,一切就該這樣安定下來,似乎每天都在走與不走之間徘徊,你知道自己是該離開了,但是又被現實給打敗,也許你該重新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