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似苦又甜間徘徊 Ch.1】單身的自己,每一天都等著被他人妒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到底是甚麼造就了人們對愛情的憧憬、渴求、執迷、狂熱、欲拒還迎,甚至欲迎又「拒/懼」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從確立愛的時間倒推回去,開始思考 :

  1. 二人在墜入愛河之前的那種調情與談情、似苦又甜間徘徊的曖昧階段
  2. 只有一個人在默默迷戀或暗戀對方的內心小劇場階段
  3. 自個兒在「母胎單身、曖昧過但沒結果、分手離婚以後」下的一種「孤情狀態」

對情感的描述,往往是精緻又複雜的人類語言最徒勞的一塊。即使是詩人,亦往往是在重大的情感經歷過後,才一步步回想、消化、昇華成一章章綻放著潛意識洞見的文學作品;更遑論那些器樂為主的作曲家,到底是如何把生命的歷練,轉化成一首首動人的樂曲,無需「文字」便引起潛意識裡頭情感的種種共鳴,直教人雞皮疙瘩、感動、流淚?

有見及此,即便我們都想直接知道問題的答案,但若是生命中缺乏刻骨銘心的情感經歷,就總是很難去覺察、感受、體驗與回答這些問題。

因此,我從戀人們於離場失落下的憂鬱(melancholia)起步,開展這個勘探與了解「孤情←→愛情」的潛意識現象的工作。藉著把他們比喻作「流離失所的吉普賽人」,我把佛洛伊德的創見應用至今天社會面對情感失落常用的兩種方式(單身算了/約炮算了)上,了解背後的潛意識法則為何,以及在「理想情人」與「理想自我」一併喪失的創傷之下,指出治療師能夠如何協助個案們走出憂鬱的重點。

上述內容,請參考前面六篇【在結束處起步】:

獨自一人,本身不是問題。問題卻是在於,我們都不愛、不滿、不屑「自己」的種種樣貌……

滿意於自己,總是例外

有一件很值得了解的事:在心理健康,即並非對情感與關係作防衛的層面,到底有甚麼人不會對愛情產生憧憬?那些滿足且因自己而喜悅的人,尤其是那些投身工作──這個工作應該屬於《聖經》意義上的「勞動」──並以工作的成就為理想而自我實現的人,其實不太需要愛情。即便他們對情情愛愛的關係會有所憧憬,亦可能跟朋友說「有個伴,也許不錯!」,但在實際的心理意義上,那其實是毋需真實滿足的憧憬而已。

就像一位女士總是拒絕跟其他女生競爭,特別是涉及到男人的問題時。她說:「我不會威脅到任何女孩」,這是因為她相信自己比任何女性都優越。她不是真的不愛競爭或禮讓,也不是不渴望男人,而是十分滿足於自己。

相反,即使是熱衷於追求對象的情聖們,不論是古代的唐璜,還是今天夜店的貴公子,他們也許在白天與人前總是顯得無比自傲,但在夜深人靜的時分,又有誰會看見他們的自我不滿與孤寂呢?至少,在他們的精心裝扮之下,一旦被所追求的對象拒絕,其心理面具背後總是滴著不安的冷汗:「到底發生甚麼事了?!」那股不安會漫延起來,教他全身都不太對勁。

佛洛伊德的弟子Reik描述得很好:

「對自己滿意,常常是例外,而且往往是製造給自己或他人看的煙幕而已。」

煙幕背後,總是掩藏著人們對自己的種種不滿。不滿甚麼呢?在自知的不足與缺陷中,人們看到別人比他優秀、比他吸引、比他耀目、比他更有力量……言即,他妒忌對方(being jealous of others),而且妒忌的東西常常是經過潛意識的探索後才能了解的。

因此,我們可以說:一個戀愛中的人,甚麼都對;但對一個渴望戀愛、快將「墜入愛情」中的人,其思緒到情緒,甚麼都不對勁

raw-image

只是這個不安、不滿、不適、不對,其實並不是今天我們習慣了的言情小說、偶像劇或電影所說的是由愛情引起,卻是因為原有的「廢墟自我」(Wreckage-ego,或合併得更精緻,Wreck-ego)狀態,被愛情冒起的火花點燃了!

妒忌你/被你妒忌,是我情非得已

我們當然可以把事情都歸咎到社會結構層面,因為我們從小就在競爭與比較的環境中成長,在資本主義的市場(乃至學校,因為它作為社會的縮影)裡,每個人都努力突出自我,渴求被看見的認同,換言之:讓他人妒忌自己(making others jealous with me

讓人妒忌的東西,必然是「好的」(good me,好的自己),這代表我們必須排空那些屬於自己「壞的」部份(bad me,壞的自己)──這個在精神分析的起源學上,即Melanie Klein所指出「好/壞」的原初分裂,在我眼中,才是這些現象的心理根源──,而壞的自己,就會日漸發展成為一片「廢墟自我」(Wreck-ego)。在那片廢墟的土地上,有一個自己,天天期望別人妒忌自己,因為受人妒忌的自己,必然是「好」的;如果別人會妒忌自己,在廢墟土地上期望別人妒忌自己的「那個自己」,也許就不是真的。

在這裡,我不得不說,發行於2005年,由林夕填詞,王菲演唱的《給自己的情書》第一句歌詞,實在言簡意賅地為點出了人們潛意識中的「情非得已」境況:

請 不要灰心 你也會有人妒忌
你 仰望到太高 貶低的只有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的種種不滿,對世界、對關係、對他人及對自己的灰心,都來自「沒有人妒忌自己」!

在「廢墟自我」土地上,不論是看自己或是別人,都是一種不可企及的仰望:我們把好的自己看成極理想的自己(因此,別人應該會妒忌,只可惜現在的我很爛),同時,我們把好的別人視為極理想的情人(那麼,我必然在妒忌對方,只可惜這會凸顯了我的自卑與自我厭惡)。

是的!許多時候長期的心理治療下來,我不過是發現了個案也許不自知的理想與灰心的矛盾與鬥爭,他們渴望怎樣被妒忌,以及原來他不知正在妒忌某人。所以說,仰望到太高,貶低的只有自己──更因此受苦而來到診間……潛意識的情非得已

-To Be Continued-


※ 支付季度/年度方案的讀者,記得善用自己的權利,用「情感提問表單連結」給哈理斯我寄信喔!(此連結已同步在專題介紹頁下方放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的沙龍
1.3K會員
181內容數
相對於大眾常吃的速食心理學或心靈雞湯,作為一位苦口良藥的諮商心理師,我希望以臨床經驗和精神分析的獨到見解,帶你們前往自身潛意識的幽微,看見感情世界的慾望、愛恨、孤獨與戰爭......一起看見情感的潛意識法則。彷彿用一束黑暗,讓過於明亮時無法現身的微光,化作夜空的星光。
2020/10/24
我們認為只有孤單一人才符合孤獨的樣貌,但其實曖昧關係中的人,也可能是孤獨的。曖昧階段,過去我們談到的那些對自我的不滿彷彿都一掃而空,但由於沒有名份,所以投身曖昧者也可能在別人的懷抱裡感到孤獨,而且是比獨身時更為強烈的孤獨……
Thumbnail
2020/10/24
我們認為只有孤單一人才符合孤獨的樣貌,但其實曖昧關係中的人,也可能是孤獨的。曖昧階段,過去我們談到的那些對自我的不滿彷彿都一掃而空,但由於沒有名份,所以投身曖昧者也可能在別人的懷抱裡感到孤獨,而且是比獨身時更為強烈的孤獨……
Thumbnail
2020/10/11
我們總是仰望著一個極理想的自己,同時,我們把別人視為極理想的(情)人,而滿載妒忌與傾慕。在這種「渴求妒忌」與「妒忌他人」之間,就是某種孤獨,這片孤獨之地有一堆故事正在上演。好比想分手的人以潛意識的方式拉緊彼此,或是已分手的人努力讓自己康復,卻默默希望自己的康復會讓逝去的愛情回來……
Thumbnail
2020/10/11
我們總是仰望著一個極理想的自己,同時,我們把別人視為極理想的(情)人,而滿載妒忌與傾慕。在這種「渴求妒忌」與「妒忌他人」之間,就是某種孤獨,這片孤獨之地有一堆故事正在上演。好比想分手的人以潛意識的方式拉緊彼此,或是已分手的人努力讓自己康復,卻默默希望自己的康復會讓逝去的愛情回來……
Thumbnail
2020/09/27
若是愛情源自自我不滿,那小學生,甚至在幼稚園就開始表現出愛情(傾慕之情)的小朋友們,他們為何會自我不滿、不滿的又是甚麼?是哪一種傾慕讓人戀愛?一位同性戀的男士告訴我,他在幼稚園的時候已經知道自己喜歡男生,這又代表著甚麼呢?
Thumbnail
2020/09/27
若是愛情源自自我不滿,那小學生,甚至在幼稚園就開始表現出愛情(傾慕之情)的小朋友們,他們為何會自我不滿、不滿的又是甚麼?是哪一種傾慕讓人戀愛?一位同性戀的男士告訴我,他在幼稚園的時候已經知道自己喜歡男生,這又代表著甚麼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青春年華的時候,非常害怕沒人愛我,後來又煩惱找不到靈魂伴侶,甚至嫁不出去。 母胎單身真能遇上愛?
Thumbnail
青春年華的時候,非常害怕沒人愛我,後來又煩惱找不到靈魂伴侶,甚至嫁不出去。 母胎單身真能遇上愛?
Thumbnail
孤單是種狀態,寂寞是種心情。培養獨處的能力,做自己最好的陪伴。
Thumbnail
孤單是種狀態,寂寞是種心情。培養獨處的能力,做自己最好的陪伴。
Thumbnail
單身好苦惱? 有些單身的朋友,會覺得即使透過上班或投資理財已經讓經濟無虞,自己可以有能力買車或買房,但是即使買了這些東西後,也只有一個人,總覺得有些孤單。是不是覺得單身特別的苦惱?很想要有一個伴侶陪伴自己的人生旅途? 解決心靈層面的問題 為什麼現代人單身的居多? 與自己獨處的方式
Thumbnail
單身好苦惱? 有些單身的朋友,會覺得即使透過上班或投資理財已經讓經濟無虞,自己可以有能力買車或買房,但是即使買了這些東西後,也只有一個人,總覺得有些孤單。是不是覺得單身特別的苦惱?很想要有一個伴侶陪伴自己的人生旅途? 解決心靈層面的問題 為什麼現代人單身的居多? 與自己獨處的方式
Thumbnail
我們總是仰望著一個極理想的自己,同時,我們把別人視為極理想的(情)人,而滿載妒忌與傾慕。在這種「渴求妒忌」與「妒忌他人」之間,就是某種孤獨,這片孤獨之地有一堆故事正在上演。好比想分手的人以潛意識的方式拉緊彼此,或是已分手的人努力讓自己康復,卻默默希望自己的康復會讓逝去的愛情回來……
Thumbnail
我們總是仰望著一個極理想的自己,同時,我們把別人視為極理想的(情)人,而滿載妒忌與傾慕。在這種「渴求妒忌」與「妒忌他人」之間,就是某種孤獨,這片孤獨之地有一堆故事正在上演。好比想分手的人以潛意識的方式拉緊彼此,或是已分手的人努力讓自己康復,卻默默希望自己的康復會讓逝去的愛情回來……
Thumbnail
人們常因為自我不滿而逃向愛情,但你們也一定會發現,也有很多人不會逃向愛情。事實上,不藉由愛情作為逃離的方式,人們還有很多逃離方式,而背後的心理又盡不相同……
Thumbnail
人們常因為自我不滿而逃向愛情,但你們也一定會發現,也有很多人不會逃向愛情。事實上,不藉由愛情作為逃離的方式,人們還有很多逃離方式,而背後的心理又盡不相同……
Thumbnail
為何我們常趕著投身於愛情關係之中,到頭來又往往發現關係中充滿痛苦,認定這是一個陷阱,於是又趕緊逃脫。在安頓一陣子以後,又見鬼似地發生「這次準不會錯的吧?我又戀愛了!」這種事情,彷彿一直趕著投胎於愛情關係的輪迴痛苦之中?因為……
Thumbnail
為何我們常趕著投身於愛情關係之中,到頭來又往往發現關係中充滿痛苦,認定這是一個陷阱,於是又趕緊逃脫。在安頓一陣子以後,又見鬼似地發生「這次準不會錯的吧?我又戀愛了!」這種事情,彷彿一直趕著投胎於愛情關係的輪迴痛苦之中?因為……
Thumbnail
有一件很值得了解的事:在心理健康,即並非對情感與關係作防衛的層面,到底有甚麼人不會對愛情產生憧憬?那些滿足且因自己而喜悅的人,尤其是那些投身工作──這個工作應該屬於《聖經》意義上的「勞動」──並以工作的成就為理想而自我實現的人……
Thumbnail
有一件很值得了解的事:在心理健康,即並非對情感與關係作防衛的層面,到底有甚麼人不會對愛情產生憧憬?那些滿足且因自己而喜悅的人,尤其是那些投身工作──這個工作應該屬於《聖經》意義上的「勞動」──並以工作的成就為理想而自我實現的人……
Thumbnail
許多人在分手以後,如同吉普賽人,不論到哪個國家,都總是與主流社會「保持距離」地生活,某程度而言,他們是抱緊過去的包袱,才於今天安定於居無定所的狀態。吉普賽人在別國被視作「二等公民」,但我認為這是一種投射下的結果……
Thumbnail
許多人在分手以後,如同吉普賽人,不論到哪個國家,都總是與主流社會「保持距離」地生活,某程度而言,他們是抱緊過去的包袱,才於今天安定於居無定所的狀態。吉普賽人在別國被視作「二等公民」,但我認為這是一種投射下的結果……
Thumbnail
人之所以會討厭自己,是因為害怕被別人討厭,害怕在人際關係中受傷。為了達成不喜歡自己的目的,才會不讓自己看見的優點,只注意缺點。你討厭自己背後的目的是「不要在關係中受傷」。為了達到目的,你找出自己的缺點並總是看著它,你討厭你自己,甚至把自己變成了不跟別人建立關係的邊緣人。
Thumbnail
人之所以會討厭自己,是因為害怕被別人討厭,害怕在人際關係中受傷。為了達成不喜歡自己的目的,才會不讓自己看見的優點,只注意缺點。你討厭自己背後的目的是「不要在關係中受傷」。為了達到目的,你找出自己的缺點並總是看著它,你討厭你自己,甚至把自己變成了不跟別人建立關係的邊緣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