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茶會︳香港人的初心《堅守原則 自由與本土》

希娜-avatar-img
發佈於茶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讀《香港制度腐敗研究》前就想,鯨讀 要不要包含政治書?

當時就提過,我不會講對政治書感受
內容該由讀者先讀再吸收、思考,形成自己見解

政治書少不免有作者立場,沒有絕對中立這回事
你會買會讀,很可能是你起初已經認同作者/文案
每個人所受的政治啟蒙都不同,要轉化思想,本來就不易

會認同的不用我寫也會買會看,不認同的也很難因為別人一言一語而有所改變寫政治書的感言,也不過是個人記錄而已
我的文字自問功力不足,不怎麼動容人心,也不妄想能改變對方想法、覺悟只望大家多問原因,多思考一步,而不是對別人言論照單全收


試著不以顏色相稱,把大家統稱香港人盡管各人立場不同,現在的香港是由香港人決定且不提外在因素,香港人自身都沒有其同方向,又何談走在民主自由路上
要有一致政見不太可能,但要擁護自由這點,相信大多香港人都會贊成過去香港人也許認為香港已經有夠民主自由,起碼不用像中國人一樣諸多擔心

首先得承認香港人對民主自由的起點,從一開始就少於平均值拿中國作比較這事本來就是失誤,人該是有所追求,而不是死守底線從歷史角度而言,英治時代的香港也談不上很民主很自由,香港同樣受人管治,然而其獨立制度,令大家能清晰分開港英,其後港英政府也逐步試圖喚醒香港人對民主自治的追求

九七回歸前,港督推行香港政治改革,目的是引導香港人走向未來
舉動引來中方不滿,但當年以「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名銜,製作民主回歸的表象
香港回歸前的移民潮就是當年港人對未來不信任的表現盡管後來有部分人回流香港,還是有不少人一去不回
同在香港的,都是追求更好,而不是退步的香港

香港人不太愛回顧歷史,我們不怎麼能從錯誤中學習,一次次接受民主派的虛情假意,在大家眼前錯過了一次次的機會
回歸後的香港政局形成的二分思維,非建制則泛民
不過遲到總比沒到好,香港有新聲音冒起,理應引起港人深思民主派就是明白這個道理,其態度與中方無異,攻擊新聲音
當中例子就不細數,只能說例子至今仍能輕鬆看到

2020年的香港,聲音不再非黑則白,但香港人的思維進步遠比敵方慢香港要真正走上民主自由未來,仍有漫長的一段路更何況現在的香港,已不是中國與香港的關係如此簡單

今天很多香港人了解眼前的對手,不等於有能力對付喚醒更多人,了解能力所在,裝備自己蓄勢待發方為上策不是需要你時才準備,而是需要你時齊出發
香港人這幾年很愛說「勿忘初心」,你對香港的初心是甚麼﹖你對香港,堅定著怎麼樣的原則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希娜的沙龍
7會員
44內容數
喝杯茶,看個書。 在書香感受茶味,在茶香中嘗到故事。
希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01
消失三個月真的很抱歉... 《食旨》南方舞廳 關於食,坊間有各款食譜書、食評書,大家買自己需要的就可以了。而我選擇了這書的原因﹖就看中了這封面的設計,看著很有質感,僅僅如此。
Thumbnail
2021/07/01
消失三個月真的很抱歉... 《食旨》南方舞廳 關於食,坊間有各款食譜書、食評書,大家買自己需要的就可以了。而我選擇了這書的原因﹖就看中了這封面的設計,看著很有質感,僅僅如此。
Thumbnail
2021/03/17
《療癒孤寂:30堂課學會接住自己,建立內在安全感,成為能與他人連結的完整自我》蘇絢慧 你能分清孤獨跟孤寂嗎﹖我們都習慣統一把孤獨、寂寞這類詞混在一起使用,卻可能連自己都分不清之間的差別﹖為甚麼有人可以享受一個人生活﹖為甚麼又有人既恐人又寂寞﹖
Thumbnail
2021/03/17
《療癒孤寂:30堂課學會接住自己,建立內在安全感,成為能與他人連結的完整自我》蘇絢慧 你能分清孤獨跟孤寂嗎﹖我們都習慣統一把孤獨、寂寞這類詞混在一起使用,卻可能連自己都分不清之間的差別﹖為甚麼有人可以享受一個人生活﹖為甚麼又有人既恐人又寂寞﹖
Thumbnail
2021/03/03
«君子街,淑女拳» 天航 本來就預想這套書寫不出甚麼感言,應該說這類青春小說我基本都沒有甚麼感想。當年還在唸書的我可能會寫些矯情的情感小語來表達自己是個治癒系文青,如今…光想就雞皮疙瘩,過於感性的路線不太適合我。
Thumbnail
2021/03/03
«君子街,淑女拳» 天航 本來就預想這套書寫不出甚麼感言,應該說這類青春小說我基本都沒有甚麼感想。當年還在唸書的我可能會寫些矯情的情感小語來表達自己是個治癒系文青,如今…光想就雞皮疙瘩,過於感性的路線不太適合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自由、民主與人權,是我們絕不可妥協的基本價值,這已經幾乎成為決大部分台灣人的基本共識了。隨著全球地緣政治危機急遽升溫,台灣位處西太平洋面對中國的最前緣,再加上特殊的歷史文化因素,使得席捲而來的全球緊張局勢,我們首當其衝。若沒有足夠的勇氣和底氣捍衛我們的價值與尊嚴,我們是真的有可能失去這一切。但堅強的
Thumbnail
自由、民主與人權,是我們絕不可妥協的基本價值,這已經幾乎成為決大部分台灣人的基本共識了。隨著全球地緣政治危機急遽升溫,台灣位處西太平洋面對中國的最前緣,再加上特殊的歷史文化因素,使得席捲而來的全球緊張局勢,我們首當其衝。若沒有足夠的勇氣和底氣捍衛我們的價值與尊嚴,我們是真的有可能失去這一切。但堅強的
Thumbnail
週末的讀書會,在充滿咖啡、茶以及精裝書的空間展開。100元有冷氣,而且咖啡、茶暢飲真的是很奢華,果然是仁愛路上的書屋,氣宇非凡,瑞氣千條。然後難得畫了心智圖,強迫置入如下。
Thumbnail
週末的讀書會,在充滿咖啡、茶以及精裝書的空間展開。100元有冷氣,而且咖啡、茶暢飲真的是很奢華,果然是仁愛路上的書屋,氣宇非凡,瑞氣千條。然後難得畫了心智圖,強迫置入如下。
Thumbnail
受邀參加《時代革命》電影試片,何其有幸。 《時代革命》2/25全台上映,懇請各位一同進戲院見證!
Thumbnail
受邀參加《時代革命》電影試片,何其有幸。 《時代革命》2/25全台上映,懇請各位一同進戲院見證!
Thumbnail
此消彼長之下,歷史的消失、扭曲和承傳,比自己之前的估計,來得更快。
Thumbnail
此消彼長之下,歷史的消失、扭曲和承傳,比自己之前的估計,來得更快。
Thumbnail
《香港地方志》編纂成書。這本書來頭不少,由董建華的團結香港基金牽頭,獲特區政府支持,結合不同歷史專業的專家學者撰寫,相信將會成為今後中小學教授香港史的根據。全書標榜「全面、系統、客觀」,著重「述而不論」,看上去也不錯,但深入到一些關鍵位,問題就浮現,在反修例風波翌年出版這麼一部大書,亦彷彿存有一番特
Thumbnail
《香港地方志》編纂成書。這本書來頭不少,由董建華的團結香港基金牽頭,獲特區政府支持,結合不同歷史專業的專家學者撰寫,相信將會成為今後中小學教授香港史的根據。全書標榜「全面、系統、客觀」,著重「述而不論」,看上去也不錯,但深入到一些關鍵位,問題就浮現,在反修例風波翌年出版這麼一部大書,亦彷彿存有一番特
Thumbnail
買書之前沒發現他就是百年追求,結果又看了一遍。加上的新序和後語,讀的過程中有點熟悉感,最後發現是一樣的內容。 幾年後再讀一次的感想是,依舊不喜歡這種描述事實的過程中透過許多的上下引號,特別指陳某一些特定觀點或說法的呈現方式。意識型態的作祟常常增添了些許顏色,但有時看來並不加分,而顯得畫蛇添足。 風起
Thumbnail
買書之前沒發現他就是百年追求,結果又看了一遍。加上的新序和後語,讀的過程中有點熟悉感,最後發現是一樣的內容。 幾年後再讀一次的感想是,依舊不喜歡這種描述事實的過程中透過許多的上下引號,特別指陳某一些特定觀點或說法的呈現方式。意識型態的作祟常常增添了些許顏色,但有時看來並不加分,而顯得畫蛇添足。 風起
Thumbnail
2020年8月26日 02:02 剛剛在面書睇到一則分享出來的明報文摘,有一位資深傳媒人摘文,標題係“不論去留 保存香港”。文中有就10點建議香港人可以做嘅事。離不開要保存香港固有文化,如廣東話係香港人既母語;香港制造就是香港制造…等等。難道筆者覺得香港文化會漸漸消失?
Thumbnail
2020年8月26日 02:02 剛剛在面書睇到一則分享出來的明報文摘,有一位資深傳媒人摘文,標題係“不論去留 保存香港”。文中有就10點建議香港人可以做嘅事。離不開要保存香港固有文化,如廣東話係香港人既母語;香港制造就是香港制造…等等。難道筆者覺得香港文化會漸漸消失?
Thumbnail
《堅守原則 自由與本土》鄭松泰 主編 讀《香港制度腐敗研究》前就想,鯨讀 要不要包含政治書? 當時就提過,我不會講對政治書感受 內容該由讀者先讀再吸收、思考,形成自己見解
Thumbnail
《堅守原則 自由與本土》鄭松泰 主編 讀《香港制度腐敗研究》前就想,鯨讀 要不要包含政治書? 當時就提過,我不會講對政治書感受 內容該由讀者先讀再吸收、思考,形成自己見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