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你的人生論,從《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學著重新認識情緒(下)

更新於 2020/10/2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尚未看前篇的可以來看看唷!
第一篇:我們的情緒如何產出?
第二篇:扭曲情緒的三個人性
連續兩篇,解釋了情緒機制以及負面情緒的三大關鍵,續上篇提到三大人性:1.預期;2.悲觀;3.愛講故事。
讓我們焦距於失去,熊仁謙當我們對擁有的理所當然時,才會對於損失感令人無法忍受。所以,要降低損失感與悲觀天性帶來的影響就是要自己本就擁有的東西抱著感恩的態度。」

一、學會感恩

學會重新注視我們所擁有的,感謝擁有,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的,我們的活下來永遠不是靠自己一個人,背後有太多人的幫忙,不論是物資或是精神上,我們呀,學習一下怎麼感謝吧,開心一下我們所擁有的。

二、慢下來:一因論與多因論

一個因產生一個果;多個因產生一個果,而這個果也可能是其他果的因。我們要承認我們自己面對整個世界是無知的,我們是有限的,在尚未看到整個結構性的脈絡,就先慢下來吧!我們允許自己沒有答案時,不急著做決定,慢慢一步一步來,別被社會的快節奏牽走你自己。

三、看到自己

情緒永遠是你認識自己最誠實的夥伴,他完全反應了你的認知怎麼解讀,當你認知改變後,你會發現擁有新的認知,新的解讀方式,你會更有覺察力,你不再把情緒當作自己,而是自己製造的產物,正所謂小我「EGO」。
看到你有一樣的情緒和煩惱,你多了一個觀察者的角色,這樣的狀況讓你可以重新調整認知,但切記,心理的認知無法解決身體的認知,唯有行動才能改變身體的認知,讓新的經驗直接改變你的認知和預設結果,當你有更多的預設結果,情緒有更多可能性時,情緒的組成會更加複雜且有厚度

四、改變想法後,就去做吧

唯有想法改變,如果不做,那想法還是只會是想法,時間久了,想法也會消失,唯有真正改變認知,才會改變情緒,但怎麼改變呢?
熊仁謙:「我們應該開啟新的行動,讓新的行動回饋給你新的認知,構成新的人生論 ,如此一來,才能打破容易聚焦負面的慣性」
我們沒辦法一直都依靠著理性腦去作出所有決定,我們直覺腦也需要大改革,我們永遠都有個預期,那是根源於自己的經驗。
新的想法還是需要這個世界映證,才會得出不同的回饋。
行動的過程與世界有了真實的互動,隨著互動增加,真實世界給予的回饋,也會打破你對於原先的期待的認知,不論是好的壞的,這些真實的感受,比起單純的想法改變來的直接,那是種烙印在身體裡的認知,身體的細胞、肌肉組織會幫助你記憶那個當下的感受,如此更可以促使自己的一因論改變成多因論,因為你原先預期的結果會有更多選項,再下一次遇到類似狀況,我們就可以更加平靜的去處理自己的感受,讓理性參與的空間更多,越能夠執行越符合自己理想的行動,也更能夠從匱乏的感受慢慢認識自己的能耐,自信也隨之增加。
當我們不再受限於過去經驗時,我們能夠創造出更多預期,我們就可以創造出無限多種的人生輪。
學習著不再把自我防禦的那個情緒是自己,那個是小我(ego),不是你自己,不再執著於一因論,放開心胸,世界可以有更多可能性,我們的成長也有無限的可能性。
願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何昆陽 2020.10.25 PEACE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世界很大、我們的內心也很深,我們常常在往外尋找有價值的事物,但卻忘記往內尋, 認識自己一直是我們的責任,但往往我們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人。 我是昆陽,我希望用我的觀點為你帶來點新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為什麼人為什麼那麼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呢?因為我們容易焦距失去的事物? 這種不斷焦距失去的感覺,我們稱之為「匱乏感」,這種匱乏感讓我們扭曲了事實,我們會為了讓自己好過一些,會去彌補自己的匱乏感或是找到一個大魔王去責怪。 匱乏感源自於人類生存的三個天性:一、預期感、二、悲觀天性、三、愛講故事。
理性是參與情緒製造的角色,也是帶領我們求真的工具,感性也不是理性的對立,而是專注於情感面的能量。 希望藉由情緒的機制,讓各位學習著區分感受與情緒的差異,讓情緒回歸到原始的樣貌,允許自己慢下來好好思考,好好感受,並學習培養求真的習慣。
朋友笑著說:「別人看出去的世界是480P,我們是4K」 我之所以寫共感,而不是同理,因為我認為共感是特質,同理心和共感,都共用同一個英文單字Empathy,但在中文上,我認為還是有所不同,同理的理是理解的理,理解很重要,不然我們只是一個笨蛋情緒接受器,我們裝載超強的接受器,卻沒有對應升級處理系統。
最近的我才慢慢將我的特質與高敏感者連結,過去總認為敏感,在某個層面表示脆弱,現在則認為這是一種特質,敏感不代表脆弱,相反的,善加利用這個特質,高敏感則是一種專屬於自己的武器。
中老年人的肌力訓練有燃眉之急,肌力的退化會提高運動參與的難度,進而運動參與的意願,減少運動參與,這是一個一旦開始就會越來越嚴重的惡性循環,因此必須要在訓練初期就以盡量阻止退化為首要目的。
很多人被「美」綁架了,我們一直在追求的美其實是商業的操弄, 認為一定要腰瘦、體脂肪很低才是健康,肌肉線條顯現出來才是很健康,健康的定義和範圍變得很狹隘,也造成很多人會過度追求「美」而用錯誤的方式瘦身。
為什麼人為什麼那麼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呢?因為我們容易焦距失去的事物? 這種不斷焦距失去的感覺,我們稱之為「匱乏感」,這種匱乏感讓我們扭曲了事實,我們會為了讓自己好過一些,會去彌補自己的匱乏感或是找到一個大魔王去責怪。 匱乏感源自於人類生存的三個天性:一、預期感、二、悲觀天性、三、愛講故事。
理性是參與情緒製造的角色,也是帶領我們求真的工具,感性也不是理性的對立,而是專注於情感面的能量。 希望藉由情緒的機制,讓各位學習著區分感受與情緒的差異,讓情緒回歸到原始的樣貌,允許自己慢下來好好思考,好好感受,並學習培養求真的習慣。
朋友笑著說:「別人看出去的世界是480P,我們是4K」 我之所以寫共感,而不是同理,因為我認為共感是特質,同理心和共感,都共用同一個英文單字Empathy,但在中文上,我認為還是有所不同,同理的理是理解的理,理解很重要,不然我們只是一個笨蛋情緒接受器,我們裝載超強的接受器,卻沒有對應升級處理系統。
最近的我才慢慢將我的特質與高敏感者連結,過去總認為敏感,在某個層面表示脆弱,現在則認為這是一種特質,敏感不代表脆弱,相反的,善加利用這個特質,高敏感則是一種專屬於自己的武器。
中老年人的肌力訓練有燃眉之急,肌力的退化會提高運動參與的難度,進而運動參與的意願,減少運動參與,這是一個一旦開始就會越來越嚴重的惡性循環,因此必須要在訓練初期就以盡量阻止退化為首要目的。
很多人被「美」綁架了,我們一直在追求的美其實是商業的操弄, 認為一定要腰瘦、體脂肪很低才是健康,肌肉線條顯現出來才是很健康,健康的定義和範圍變得很狹隘,也造成很多人會過度追求「美」而用錯誤的方式瘦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面對情緒如何影響人,擺脫負面情緒有四種練習:感恩、幽默、保持希望和理性關懷。透過這四種方式,可以改善身心健康,降低負面情緒對生活的影響。
Thumbnail
改變思維是改變命運的第一步。本文提供了三個關鍵問題的深入探討:如何知道改成怎樣的思維?怎麼改?代價是什麼?並給出豐富的個人經驗分享,適合對改變思維感興趣的讀者進行學習和探索。
Thumbnail
改變自己並非容易的事情,但對於改變這一過程,理解感性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透過創造新的經驗,並不斷強化這些經驗,才有可能讓真正的改變發生。本文將深入探討情感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角力,以及如何通過創造新經驗實現真正的改變。
人的情緒大略可分成喜怒哀懼憫。基本上,我的想法是人的一切行事動力,都是為解決自己的情緒反應而來,而人為了應付情緒產生的反應,表現出來的,就是我們的外在行為,一連串的行為累積,就是我們的人格表現。 情緒,而非理性,是帶動我們一切行為的動力,理性只是要滿足或解決情緒反應的必需工具。
Thumbnail
負面情緒既然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那麼,我們用什麼心態和方式來面對和經歷它們,就很重要了 1. 接受自己的情緒,無論它們是正面還是負面的,都是自然的反應,如果試圖否定或抑制它們,將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問題,承認並接受情緒是情緒智商的一部分,任何情緒都應該要被理解,而不是直接否定它們 2. 試著理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人們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並從中學習和成長。深入探討了恐懼、憤怒、生命力量的某種紊亂失調以及人類心臟的相關議題。
自從內觀過後,遇到情緒就能直接感覺到身體的變化及感受 也因為如此,情緒已經在被覺察的時候就消散一半了 只是情緒的覺察並不如表面上的容易 最難的是,情緒與念頭的起頭點 當情緒發生時,我們通常想到的是某人做了什麼事,讓我覺得怎樣怎樣 短短幾秒鐘我們根本不會去想感受如何升起的 因為我們的本
Thumbnail
在生活中,情緒與思維方式對人們的行為和目標達成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探討瞭如何分析情緒、不同的情緒反應和錯誤的思維方式,並提供了走出情緒迷宮的方法。透過正確的思考方式,我們能夠更健康地面對生活的挑戰。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面對情緒如何影響人,擺脫負面情緒有四種練習:感恩、幽默、保持希望和理性關懷。透過這四種方式,可以改善身心健康,降低負面情緒對生活的影響。
Thumbnail
改變思維是改變命運的第一步。本文提供了三個關鍵問題的深入探討:如何知道改成怎樣的思維?怎麼改?代價是什麼?並給出豐富的個人經驗分享,適合對改變思維感興趣的讀者進行學習和探索。
Thumbnail
改變自己並非容易的事情,但對於改變這一過程,理解感性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透過創造新的經驗,並不斷強化這些經驗,才有可能讓真正的改變發生。本文將深入探討情感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角力,以及如何通過創造新經驗實現真正的改變。
人的情緒大略可分成喜怒哀懼憫。基本上,我的想法是人的一切行事動力,都是為解決自己的情緒反應而來,而人為了應付情緒產生的反應,表現出來的,就是我們的外在行為,一連串的行為累積,就是我們的人格表現。 情緒,而非理性,是帶動我們一切行為的動力,理性只是要滿足或解決情緒反應的必需工具。
Thumbnail
負面情緒既然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那麼,我們用什麼心態和方式來面對和經歷它們,就很重要了 1. 接受自己的情緒,無論它們是正面還是負面的,都是自然的反應,如果試圖否定或抑制它們,將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問題,承認並接受情緒是情緒智商的一部分,任何情緒都應該要被理解,而不是直接否定它們 2. 試著理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人們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並從中學習和成長。深入探討了恐懼、憤怒、生命力量的某種紊亂失調以及人類心臟的相關議題。
自從內觀過後,遇到情緒就能直接感覺到身體的變化及感受 也因為如此,情緒已經在被覺察的時候就消散一半了 只是情緒的覺察並不如表面上的容易 最難的是,情緒與念頭的起頭點 當情緒發生時,我們通常想到的是某人做了什麼事,讓我覺得怎樣怎樣 短短幾秒鐘我們根本不會去想感受如何升起的 因為我們的本
Thumbnail
在生活中,情緒與思維方式對人們的行為和目標達成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探討瞭如何分析情緒、不同的情緒反應和錯誤的思維方式,並提供了走出情緒迷宮的方法。透過正確的思考方式,我們能夠更健康地面對生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