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你的人生論,從《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學著重新認識情緒(下)

2020/10/2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尚未看前篇的可以來看看唷!
第一篇:我們的情緒如何產出?
第二篇:扭曲情緒的三個人性
連續兩篇,解釋了情緒機制以及負面情緒的三大關鍵,續上篇提到三大人性:1.預期;2.悲觀;3.愛講故事。
讓我們焦距於失去,熊仁謙當我們對擁有的理所當然時,才會對於損失感令人無法忍受。所以,要降低損失感與悲觀天性帶來的影響就是要自己本就擁有的東西抱著感恩的態度。」

一、學會感恩

學會重新注視我們所擁有的,感謝擁有,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的,我們的活下來永遠不是靠自己一個人,背後有太多人的幫忙,不論是物資或是精神上,我們呀,學習一下怎麼感謝吧,開心一下我們所擁有的。

二、慢下來:一因論與多因論

一個因產生一個果;多個因產生一個果,而這個果也可能是其他果的因。我們要承認我們自己面對整個世界是無知的,我們是有限的,在尚未看到整個結構性的脈絡,就先慢下來吧!我們允許自己沒有答案時,不急著做決定,慢慢一步一步來,別被社會的快節奏牽走你自己。

三、看到自己

情緒永遠是你認識自己最誠實的夥伴,他完全反應了你的認知怎麼解讀,當你認知改變後,你會發現擁有新的認知,新的解讀方式,你會更有覺察力,你不再把情緒當作自己,而是自己製造的產物,正所謂小我「EGO」。
看到你有一樣的情緒和煩惱,你多了一個觀察者的角色,這樣的狀況讓你可以重新調整認知,但切記,心理的認知無法解決身體的認知,唯有行動才能改變身體的認知,讓新的經驗直接改變你的認知和預設結果,當你有更多的預設結果,情緒有更多可能性時,情緒的組成會更加複雜且有厚度

四、改變想法後,就去做吧

唯有想法改變,如果不做,那想法還是只會是想法,時間久了,想法也會消失,唯有真正改變認知,才會改變情緒,但怎麼改變呢?
熊仁謙:「我們應該開啟新的行動,讓新的行動回饋給你新的認知,構成新的人生論 ,如此一來,才能打破容易聚焦負面的慣性」
我們沒辦法一直都依靠著理性腦去作出所有決定,我們直覺腦也需要大改革,我們永遠都有個預期,那是根源於自己的經驗。
新的想法還是需要這個世界映證,才會得出不同的回饋。
行動的過程與世界有了真實的互動,隨著互動增加,真實世界給予的回饋,也會打破你對於原先的期待的認知,不論是好的壞的,這些真實的感受,比起單純的想法改變來的直接,那是種烙印在身體裡的認知,身體的細胞、肌肉組織會幫助你記憶那個當下的感受,如此更可以促使自己的一因論改變成多因論,因為你原先預期的結果會有更多選項,再下一次遇到類似狀況,我們就可以更加平靜的去處理自己的感受,讓理性參與的空間更多,越能夠執行越符合自己理想的行動,也更能夠從匱乏的感受慢慢認識自己的能耐,自信也隨之增加。
當我們不再受限於過去經驗時,我們能夠創造出更多預期,我們就可以創造出無限多種的人生輪。
學習著不再把自我防禦的那個情緒是自己,那個是小我(ego),不是你自己,不再執著於一因論,放開心胸,世界可以有更多可能性,我們的成長也有無限的可能性。
願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何昆陽 2020.10.25 PEACE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世界很大、我們的內心也很深,我們常常在往外尋找有價值的事物,但卻忘記往內尋, 認識自己一直是我們的責任,但往往我們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人。 我是昆陽,我希望用我的觀點為你帶來點新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