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推薦】找回被喧囂稀釋的自己|僧人心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之前在誠品有拿起來翻,當時覺得太厚所以又默默放回去,結果買了電子書不知不覺就看完了。

喜歡而且你也是kobo使用者的話,這邊請啦!
▲推薦指數:★★★★

《僧人心態》整體而言,我覺得可以說是以「覺察、靜心」為基礎出發,他帶你去釐清負面情緒諸如恐懼、焦慮不安、煩躁等等這些背後的根源,用他曾經短暫出家、作為僧人時的角度和體悟,去梳理開纏住內心的雜根,然後透過每章節後面練習的引導,你可以藉此反思一下困擾自己的東西是什麼、從何而來,以及可以讓他怎麼離開。

姑且不論這作者後來在紅了之後有點樹大招風,至少對我而言,內容是有幫助到我釐清一些東西的。如果你最近感覺心裡浮躁、情緒給你的動力越來越短暫,或是覺得自己很容易受周遭環境和人影響,到了讓你困擾、焦慮的程度,可以來看看這本書。

raw-image

靜下來,才能聽到心裡的聲音
雖然聽起來有點芭樂,但我真心覺得每個人都要有一些獨自完全靜下來的時刻,才有機會聽到自己真實的想法。同時,也因為資訊太容易取得了,甚至到了強迫吸收的程度,也就是說每天我們從起床那刻起,就被迫必須不斷接收到很多不確定是垃圾還是資源的資訊,而資訊多半都帶有立場和情緒,在我們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影響心智運作。

缺乏獨處的能力和時機,人就會迷失在外在環境形塑成的價值觀裡,而忘記那些價值觀有時可能不是最適合自己的。作者用僧人在寺院裡的靜心經驗來逐步引導讀者,先從察覺心智的警訊開始,接著再放慢腳步,一步步直面那些困擾自己許久的思緒。

如同你半夜聽到煙霧警報器時的第一反應,不應是起身拔掉電池然後回去睡,而是要確認警報是否有帶來危害的可能,在處理心智或身體警訊時,也要採取一樣的作法:先靜下心來確認警報來源。

換個定義自己的方式,得到釋放
解釋靜心的意義之後,作者帶你從根源開始檢視,也就是我們定義自己成就的方式。多數人習慣把自己拿來跟別人的成就相比,從中得到優越或挫敗感,這是最容易迷失的自我定義方式。

我們看到周圍的人在社群PO出到處遊玩、吃好料、買奢侈品的行徑,就覺得自己匱乏、經濟無能,進而覺得整個人一事無成;聽到親戚家的誰因為欠債跑路,至今臭名傳遍家族甚至下落不明,想到這裡就又會覺得自己其實的生活也沒這麼糟,舒心了之後就開始自我感覺良好,每周都要找理由犒賞自己......,這樣定義自己的成就和生活品質,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不免感到莫名空虛,因為你不知道自己平日究竟為何而努力,所以會出現疲乏的無力感,同時被無以名狀的恐慌籠罩。

成就可以出自於你提供自己內心富足的價值,或是提供改變別人人生的服務,甚至也可以僅是你真心聆聽朋友傾訴,看著對方獲得紓解的欣慰感。在不同章節裡,作者提醒我們,付出時常帶有意圖,不一定是壞事,因為意圖也可以是好的、出於正面價值的。

因此當我們能夠掌握定義自己成就的方式,從更健康、少受到周遭人表現影響的角度來看待自己時,就是走出自我價值迷宮的第一步。

恐懼和焦慮源於我執,形同把自己關便所
好啦,關便所(廁所)是我講的,但基本上就是這個意思。我們對某件事情或觀念有執著時,在獲取過程中如果遇到障礙,就會很容易卡住,然後導致像黑洞一樣會吸收你精氣神的負面情緒就會出現。

舉例來說,如果你覺得存款沒有維持在某個數字之上,就覺得自己很窮,那麼你也許會為了維持那個數字而讓自己縮衣節食,只要一不小心花費超過一些就會不斷譴責自己,陷入無盡的罪惡感迷霧之中,然後讓你對存款減少產生過度的恐懼,老是活在覺得自己很窮的恐懼中,事實上你的存款可能還能讓你沒有工作活很久。

噢噢對了,關於我執影響囤積或過度購物這件事情,我也有寫一篇文章!

也就是說,我們在恐懼、焦慮或有其他難解除的負面狀態時,或許背後藏著的就是對某件事情的執著,試著去察覺執著,然後像拆炸彈那樣逐步解除,你的恐懼和焦慮就可以找到出口。

藉由餵養良善的狼,駕馭自己的心智
書中有個來自北美原住民的小故事。

老人說:「生活中的每個選擇,都是我們內在的兩隻狼在戰鬥。一隻代表憤怒、嫉妒、貪婪、恐懼、謊言、不安全感和我執;另一隻則代表和平、愛、慈悲、善良、謙卑和積極。他們在爭奪霸權。」
孫子問:「哪一隻狼贏阿?」
老人說:「你餵養的那一隻。」

怎麼餵養?藉由我們接收的資訊、相處的人、花時間做的事,以及我們關注及投入能量的事物。當你能夠駕馭那些小小決定,去選擇要往哪邊走比較多次,就是在餵養日後將逐漸壯大的狼。
接著作者也提出僧人駕馭心智的訣竅:抽離。

這觀念和我在一本很喜歡的書裡,看到的正念有點像:

「所謂正念,不是『凡事從正面想』,這個世界並非只有『正面』;正念是讓自己的心,做一個清風流動的房間,做一條大水浩蕩的河流。」--龍應台《大武山下》

駕馭並非握緊心中的既定標準然後死守,而是你得要親眼目睹、親身感受但是不讓自己受影響。

「抽離不代表你一無所有,而是不被任何事物擁有。」--《僧人心態》

當我們能夠學會以抽離來駕馭心智,把日常的大小選擇往良善的狼那邊推去,形塑出來的自我就會像清風流動的房間一樣,即所謂正念。

小結
雖說僧人的心態建立是出於宗教基礎,但內容其實是普世的哲學道理。

道理有很多,解釋也可以有很多種角度,我認為作者把他作為僧人時的心智旅程,用不同的比喻、清晰的脈絡來分享的很易懂,提供的練習可執行性也很高,(雖然厚厚一本看到後來會對僧人言論的矯枉過正有點沒耐心XD),整體而言,對於需要一些mindset調整的同學是不錯的,分享給大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靖雅的沙龍
28會員
25內容數
土生土長的台灣文組生,aka第一類組長大的數理絕緣體,工作之後除了自己遭遇到很多荒唐的職場經歷,身旁同為文組的朋友們更是一個個有著如電視劇的工作奇談。很多時候你得要有一枚變形蟲的靈魂!
靖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1/08
這份自我成長書單,是分成心態思維、人際關係以及壓軸的投資理財三個面向,並且每類分別推薦5本專治相關症頭的書,總共15本,當中包含暢銷書原子習慣、刻意練習,當然也有幾本你可能沒聽過但是我超推薦的人生必看好書,不管何時看都不會過期。
Thumbnail
2022/01/08
這份自我成長書單,是分成心態思維、人際關係以及壓軸的投資理財三個面向,並且每類分別推薦5本專治相關症頭的書,總共15本,當中包含暢銷書原子習慣、刻意練習,當然也有幾本你可能沒聽過但是我超推薦的人生必看好書,不管何時看都不會過期。
Thumbnail
2021/11/23
遠看是人類展現良善的編年演化史,近看則會發現乃作者逆著學術界的風頭,在主流立論中逆行的堅定著作。
Thumbnail
2021/11/23
遠看是人類展現良善的編年演化史,近看則會發現乃作者逆著學術界的風頭,在主流立論中逆行的堅定著作。
Thumbnail
2021/10/14
反思自己不採納別人意見、逃避溝通的理由,原來是心底害怕失去自主權,所以無論我是否真的有仔細思考過外來的建議,起初都會抱有抗拒的感覺......
Thumbnail
2021/10/14
反思自己不採納別人意見、逃避溝通的理由,原來是心底害怕失去自主權,所以無論我是否真的有仔細思考過外來的建議,起初都會抱有抗拒的感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讀之前: 我原本以為這是一本講述森林僧人「怎麼過日子」的故事書;沒想到更多的篇幅是在講「怎麼想問題」的心靈書。 事後想想,我的誤會根本一點都不合理,書名都說白了「我可能錯了」,怎麼可能是純敘事的故事書,一定是敘事中靠向更多自我頓悟的書籍呀。 好吧,一開始我就可能錯了。但無論如何,還是一本可讀性很高的
Thumbnail
讀之前: 我原本以為這是一本講述森林僧人「怎麼過日子」的故事書;沒想到更多的篇幅是在講「怎麼想問題」的心靈書。 事後想想,我的誤會根本一點都不合理,書名都說白了「我可能錯了」,怎麼可能是純敘事的故事書,一定是敘事中靠向更多自我頓悟的書籍呀。 好吧,一開始我就可能錯了。但無論如何,還是一本可讀性很高的
Thumbnail
已經看完本書,覺得寫得真的很好很實用,分享一下目前我自己的心得,並不一定全部照書所陳述,有加入我自己的看法。 第一部 放下 ✅ 自我認同篇 我們都習慣被外在的事物定義自己,例如你的財富,你的職稱,你的地位,你的才藝特技等等,這些沒有什麼不好,但終究是外在的東西,如果這些就是你對自己唯一的定義,有天
Thumbnail
已經看完本書,覺得寫得真的很好很實用,分享一下目前我自己的心得,並不一定全部照書所陳述,有加入我自己的看法。 第一部 放下 ✅ 自我認同篇 我們都習慣被外在的事物定義自己,例如你的財富,你的職稱,你的地位,你的才藝特技等等,這些沒有什麼不好,但終究是外在的東西,如果這些就是你對自己唯一的定義,有天
Thumbnail
面對未知感到害怕與恐懼,面對過去感到後悔及無能為力,除了擁有這些情緒,我們還能怎麼做,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Thumbnail
面對未知感到害怕與恐懼,面對過去感到後悔及無能為力,除了擁有這些情緒,我們還能怎麼做,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Thumbnail
這是一本以僧人修練的方式帶著大家走過認識自我、提升覺察、遏止負面能量、尋求內心的平靜,到學會感恩、找出適合自己的法從而服務他人,並時時刻刻鍛鍊心性,繼續以平和而堅定的力量面對充滿變化的萬事萬物。
Thumbnail
這是一本以僧人修練的方式帶著大家走過認識自我、提升覺察、遏止負面能量、尋求內心的平靜,到學會感恩、找出適合自己的法從而服務他人,並時時刻刻鍛鍊心性,繼續以平和而堅定的力量面對充滿變化的萬事萬物。
Thumbnail
瘋狂出差的日子,看書整個斷續到不行。同時參加數個讀書會,很多書分段讀的結果就是要再抽時間讀閒書顯得困難。這本也是讀書會的選書,做為不同信仰的人,讀來有種疏離感。
Thumbnail
瘋狂出差的日子,看書整個斷續到不行。同時參加數個讀書會,很多書分段讀的結果就是要再抽時間讀閒書顯得困難。這本也是讀書會的選書,做為不同信仰的人,讀來有種疏離感。
Thumbnail
僧人心態:從道場到職場,訓練你的心,過著平靜而有目標的每一天 Think Like A Monk: Train Your Mind for Peace and Purpose Every day 作者:傑.謝帝 Jay Shetty 分類:自我成長 書說什麼? 我說什麼! 推薦
Thumbnail
僧人心態:從道場到職場,訓練你的心,過著平靜而有目標的每一天 Think Like A Monk: Train Your Mind for Peace and Purpose Every day 作者:傑.謝帝 Jay Shetty 分類:自我成長 書說什麼? 我說什麼! 推薦
Thumbnail
於是,作者的疑惑在道場裡得到解答,最後他沒有留在道場,卻把僧人的心態與智慧帶入生活。我讀僧人心態這本書的時候,沒有感受到太多宗教色彩,反而我當下因為職場的瑣事而感到煩悶的心情,在讀了幾個章節後釋懷不少,也許這種古老的智慧才真正能從本質解答我們所遇到的問題,正如作者所說:
Thumbnail
於是,作者的疑惑在道場裡得到解答,最後他沒有留在道場,卻把僧人的心態與智慧帶入生活。我讀僧人心態這本書的時候,沒有感受到太多宗教色彩,反而我當下因為職場的瑣事而感到煩悶的心情,在讀了幾個章節後釋懷不少,也許這種古老的智慧才真正能從本質解答我們所遇到的問題,正如作者所說:
Thumbnail
如果你最近感覺心裡浮躁、情緒給你的動力越來越短暫,或是覺得自己很容易受周遭環境和人影響,到了讓你困擾、焦慮的程度,可以來看看這本書。
Thumbnail
如果你最近感覺心裡浮躁、情緒給你的動力越來越短暫,或是覺得自己很容易受周遭環境和人影響,到了讓你困擾、焦慮的程度,可以來看看這本書。
Thumbnail
《僧人心態》全書金句讓你一次掌握,忻人建議您先看完「後見,」,再看本篇,會有較佳的閱讀體驗。
Thumbnail
《僧人心態》全書金句讓你一次掌握,忻人建議您先看完「後見,」,再看本篇,會有較佳的閱讀體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