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短評|《本來面目》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不遺漏一位眾生的悲憫發願,成就隨處即是道場的圓滿法門。《本來面目》最觸動我的地方,就是看到年輕的聖嚴法師以一己之軀,抱以知識份子般的熱情與批判的文筆,誓願在中國佛教萎靡不振的時代,重新建構保有佛學思辨深度同時又能在生活各處屢踐佛法的僧團。「本來面目為何」,這個貫串於聖嚴法師一生的禪宗公案,不僅是一個在心思移離自身時回歸自我的探問,同時更是重新衡量對自我所設定的界線,而以屢踐的熱力來跨越界線——實踐方式的界線、國族語言的界線、宗教意識形態的界線、佛學傳統轉譯的界線——那是回歸到自身所僅有的承擔與使命,卻也是生死皆可拋的輕省與放下。
(/趙鐸)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互動模式,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看到《黑喵知情》片中的寵物溝通師,我想著:假如我們真的可以跟動物溝通,我想回到小白過世的那天,我想知道她是否已經準備好離開?我想問她害不害怕?如果可以跟動物溝通,或許我就可以做出對小白更好的決定,或許我能用平常心陪伴她走完生命的最後一段日子,或許小白的死亡就不會成為我內心裡揮之不去的陰影和罪惡感⋯⋯
在愛情裡面人人或許都是怪胎,也都在找一個與自己同樣特異的雙胞胎。《怪胎》以強迫症特質作為一種顯性象徵,回頭講的是渴望同性相吸、尋覓共鳴。「如果我是陳靜,不管怎麼樣,我都會跟陳柏青在一起」謝欣穎說。在人海茫茫中尋找同類進而相愛,即便預見了將潰散的結局,仍要奮不顧身愛一回。
先這麼說吧,要看《天能》之前必須複習這部片。天能的預告片有太多直接承繼自《記憶拼圖》的線索。說燒腦神作太平淡,我想說上幾萬字,又或者我其實也早已在這片上放進太多人生,而我並不介意繼續放得更多⋯⋯
本劇不只打破了網路年輕觀眾和中長輩電視觀眾間的隱形高牆,甚至完全台語發音也沒有所謂「華語卡司」、超級在地講台灣漢餅世家與婆媳親子問題,卻紅到被對岸盜版,意外證明台語也能賣出國際市場,只要劇本身真的抓到了核心的人性與情感。究竟《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做對什麼事、怎麼做對,又有什麼樣的產業意義在背後呢?
充滿奈沙馬蘭《探訪》的既視感,但對於家人出現了「變化」此主題,核心卻是難得的現實關懷⋯⋯
【鬼不見的鬼故事】專題|十五年前壓倒李宇鎮姊弟的悲劇,在於兩個青少年無法承擔他們的愛情所衍伸的災難性力量;十五年後的吳大秀擔心的又是甚麼?為什麼他寧可剝奪美度得知真相的權利、並且用催眠將自己的思緒清空為接近植物人的狀態,來維繫這段愛情,而不是面對真相?
看到《黑喵知情》片中的寵物溝通師,我想著:假如我們真的可以跟動物溝通,我想回到小白過世的那天,我想知道她是否已經準備好離開?我想問她害不害怕?如果可以跟動物溝通,或許我就可以做出對小白更好的決定,或許我能用平常心陪伴她走完生命的最後一段日子,或許小白的死亡就不會成為我內心裡揮之不去的陰影和罪惡感⋯⋯
在愛情裡面人人或許都是怪胎,也都在找一個與自己同樣特異的雙胞胎。《怪胎》以強迫症特質作為一種顯性象徵,回頭講的是渴望同性相吸、尋覓共鳴。「如果我是陳靜,不管怎麼樣,我都會跟陳柏青在一起」謝欣穎說。在人海茫茫中尋找同類進而相愛,即便預見了將潰散的結局,仍要奮不顧身愛一回。
先這麼說吧,要看《天能》之前必須複習這部片。天能的預告片有太多直接承繼自《記憶拼圖》的線索。說燒腦神作太平淡,我想說上幾萬字,又或者我其實也早已在這片上放進太多人生,而我並不介意繼續放得更多⋯⋯
本劇不只打破了網路年輕觀眾和中長輩電視觀眾間的隱形高牆,甚至完全台語發音也沒有所謂「華語卡司」、超級在地講台灣漢餅世家與婆媳親子問題,卻紅到被對岸盜版,意外證明台語也能賣出國際市場,只要劇本身真的抓到了核心的人性與情感。究竟《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做對什麼事、怎麼做對,又有什麼樣的產業意義在背後呢?
充滿奈沙馬蘭《探訪》的既視感,但對於家人出現了「變化」此主題,核心卻是難得的現實關懷⋯⋯
【鬼不見的鬼故事】專題|十五年前壓倒李宇鎮姊弟的悲劇,在於兩個青少年無法承擔他們的愛情所衍伸的災難性力量;十五年後的吳大秀擔心的又是甚麼?為什麼他寧可剝奪美度得知真相的權利、並且用催眠將自己的思緒清空為接近植物人的狀態,來維繫這段愛情,而不是面對真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說到彌陀經,不得不說到中峰明本禪師的三時繫念,佛教徒的生離死別,總免不了請高僧大德來誦經渡亡,而最常念誦的,便是以阿彌陀經為主的三時繫念,其中白文便為禪師所寫的懷淨土詩: 世界何緣稱極樂?只因眾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夏蓮居老居士,慈智雙運、集錄經文成就《淨修捷要》三十二拜禮拜文。為一大藏教之指歸,為禪、律、密、淨精華之薈萃,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心法,為末法修行之捷要。故恭敬讀誦禮拜觀想發願迴向,則於成就無上菩提大道有提綱擎領之用。可謂捷徑中之捷徑;用力少而收效宏;不知不覺即暗合道妙;於末法眾生最為契合。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20240212 大哉問37 - 什麼是法身? 同學問:師尊近期的開示中,提到很多同門看見根本上師的「法身」。 請問什麼是法身? 要怎麼見? 法身顯現時,是什麼樣子? 我:關於這個問題,應該先了解最關鍵的部分:什麼是法身? ******* 我的老師,蓮生活佛盧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
Thumbnail
這幾年正確來說,是這一年,開始反省反思內心之事情,與自己的對話增加後,有在想一件事情,出家?會是最終的路程嗎。 世間法就是佛法,那放下一切出家是不是正確的?還是說其實現在就是在修行的狀態? 讀了弘一法師的經歷,從紅塵到出家的過程,對自己來說,驚訝?還是感覺,都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雖然平常
Thumbnail
第四十一大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至于得佛,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覺。」祂說:「祂成佛的時候,他方國土中所有的菩薩,不是極樂世界而已,他方國土所有菩薩聽聞我的名號,一直到成佛......」「諸根沒有任何的缺陷。」就是諸根如果有缺陷,或者醜陋,或者不具足,祂就不成佛。
「命能改嗎?」「心不改,命如何改?」 前言 到員山圖書館借書,不知怎的似乎與架上的一本佛教法師的書—大海的印記:賢度法師傳—有感應,借回後看著看著就看完了。 除了對台灣四大佛教教派—法鼓山、慈濟、佛光山、中台禪寺—有些耳聞之外(也僅僅是耳聞,並未深究其內容。)其他的都沒有注意過。所以會借此書而
Thumbnail
說到彌陀經,不得不說到中峰明本禪師的三時繫念,佛教徒的生離死別,總免不了請高僧大德來誦經渡亡,而最常念誦的,便是以阿彌陀經為主的三時繫念,其中白文便為禪師所寫的懷淨土詩: 世界何緣稱極樂?只因眾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夏蓮居老居士,慈智雙運、集錄經文成就《淨修捷要》三十二拜禮拜文。為一大藏教之指歸,為禪、律、密、淨精華之薈萃,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心法,為末法修行之捷要。故恭敬讀誦禮拜觀想發願迴向,則於成就無上菩提大道有提綱擎領之用。可謂捷徑中之捷徑;用力少而收效宏;不知不覺即暗合道妙;於末法眾生最為契合。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20240212 大哉問37 - 什麼是法身? 同學問:師尊近期的開示中,提到很多同門看見根本上師的「法身」。 請問什麼是法身? 要怎麼見? 法身顯現時,是什麼樣子? 我:關於這個問題,應該先了解最關鍵的部分:什麼是法身? ******* 我的老師,蓮生活佛盧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
Thumbnail
這幾年正確來說,是這一年,開始反省反思內心之事情,與自己的對話增加後,有在想一件事情,出家?會是最終的路程嗎。 世間法就是佛法,那放下一切出家是不是正確的?還是說其實現在就是在修行的狀態? 讀了弘一法師的經歷,從紅塵到出家的過程,對自己來說,驚訝?還是感覺,都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雖然平常
Thumbnail
第四十一大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至于得佛,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覺。」祂說:「祂成佛的時候,他方國土中所有的菩薩,不是極樂世界而已,他方國土所有菩薩聽聞我的名號,一直到成佛......」「諸根沒有任何的缺陷。」就是諸根如果有缺陷,或者醜陋,或者不具足,祂就不成佛。
「命能改嗎?」「心不改,命如何改?」 前言 到員山圖書館借書,不知怎的似乎與架上的一本佛教法師的書—大海的印記:賢度法師傳—有感應,借回後看著看著就看完了。 除了對台灣四大佛教教派—法鼓山、慈濟、佛光山、中台禪寺—有些耳聞之外(也僅僅是耳聞,並未深究其內容。)其他的都沒有注意過。所以會借此書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