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負能量和平共處? 3個「練習放下」的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嘿!你會不會常常聽到身邊的朋友或家人叫你要放輕鬆,因為心情會間接影響身體健康呢?那麼你是不是也會在心裡默念:「這我當然知道啊!但說的比做的還簡單。」😄我非常能體會你無奈的感受,因為我的個性也是屬於比較容易緊張的,常常會想太多,可以說是杞人憂天~

在標題中我說:「如何與負能量和平共處」,你可能會想說:「咦?應該要把負能量趕走吧!怎麼會是和平共處呢?」因為其實負能量要是趕得走的話,你應該現在就不會點進來看這篇文章了XD~我們每天的生活總是會充滿許多負能量,這是無法避免的,更可惜的是負能量就是人類的大魔王,不是輕而易舉就能趕走的,所以你也不要奢望負能量不會來騷擾你。

上一篇【迷你繪本系列】常常覺得厭世? 那你是時候該放下了!不知道你看了嗎?我在那篇有稍微提到關於執著放下的思維,還有我家最近和鄰居發生的事,如果你有興趣歡迎去看看唷~

今天這篇文算是上一篇的延伸主題,是由我自身經驗和對別人的觀察,所整理出的3個「練習放下」的方法,希望能讓你和我一起練習放下~那我們就開始吧😘

# 1 隨時抱持感激



raw-image

雖然這一點看似有點老梗,但這也是放下的必經過程,當你甘願對周遭的事物心存感激時,就代表自己已經開始能夠理解+包容這件事的發生了!對事物抱持感激也是在給自己一段沉澱的時間,因為在這段時間內,你會不斷地催促自己去思考,你會想說:「這件事到底要告訴我什麼?」、「是不是其實也沒有我想的那麼糟?」,這就是理解的過程。

當一件事有辦法走進心裡和大腦,而你依然是保持冷靜的狀態,那麼就表示自己已經完完全全的理解+包容了。

以下舉2個例子,讓你更加了解怎麼練習~例如聽到別人在背後說你壞話,你可以先仔細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像他說的一樣?再思考他為什麼會想這樣說?最後理解出來的結果如果真的是自己的錯,就可以想成:「感謝他免費提供給我意見,讓我認清自己,才不會一直錯下去!」如果是對方胡說,可以想成:「感謝他讓我不小心聽到他說的話,才能看到他真實的一面,之後要多多觀察這個人。」

例如在團隊中,有人總是喜歡把工作推給別人,可以先委婉的問他是不是有什麼苦衷?如果對方真的有苦衷,你可以想成:「感謝他讓我有機會可以幫忙,下次換作是我也有困難時,就比較有立場開口請他幫忙了~」如果他是單純想賴皮,可以想成:「感謝他讓我覺得自己是個工作態度良好的人,又可以順便累積更多經驗,真是一舉兩得!」

# 2 別再想「為什麼」了!


raw-image

這點指的「為什麼」是屬於比較負面的想法,我們在很多時候遇到難關,第一時間就是開始抱怨:「為什麼命運這麼不公平?」、「為什麼他要背叛我?」、「為什麼大家都討厭我?」諸如此類常常在連續劇中聽到的台詞😂。

但那些種種的為什麼卻都只是帶有憤怒情緒的詞語而已,根本毫無意義,也沒辦法幫助自己思考,只會白白讓心中的小劇場一直毆打你而已。你的負能量之所以會越來越強大,就是從此時此刻開始的。

前陣子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做-活出你的原廠設定,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如果還沒看過的話,非常推薦你去閱讀~這本書的作者叫做蘇予昕,她是一位心理師喔~裡面的內容可能會解開很多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難關,書裡也有很多小練習,幫助你一步一步接納自己的一切。

作者在書中有提到:「大部分人都小看了文字的威力,我們的日常用詞早已透露了你是怎麼看待自已、看待他人、看待這個世界,進而形塑了你的人生。」沒錯!自己對自己說過什麼話,其實你的大腦都會記得一清二楚,所以如果每次遇到事情就是先展開「為什麼」句型的連環抱怨,那就會讓自己越來越不開心,之後想要放下也更加困難!

# 3 拓展自己的視野


raw-image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心情鬱悶,一部分原因是看得不夠多,因為只知道有前方這一條小路可以走,卻不知道還有其他很有發展性的岔路可以走,因此只好任由自己活在逼不得已的環境當中。

拓展視野這件事對我們來講,感覺是可有可無的一項自主學習,沒錯!不去積極學習並不會怎麼樣,但是會比每天都以一心想著學習的人,少了很多人生選擇權,也會默默地失去很多機會。

拓展自己的視野是每天都應該做的事,很多人可能都會覺得說,一定要出國留學、多去旅遊,才能夠增廣見聞,但其實未必如此,這個練習並不需要那麼大陣仗,反而是能夠從越小的地方做起,效果更加顯著!

我的建議是你可以從滑手機開始做這個練習,因為身為現代數位時代的人們,一早起床睜開眼睛的第一或第二件事,就是滑手機,跟它相處的時間說不定還比家人長,所以你使用的APP、追蹤的社群媒體,以長久來看是可以大大影響你的思維的(怕😮)。因此我會建議你要好好慎選平時滑的內容,多看對自己有幫助的資訊,有時候真的會無心插柳柳成蔭發現自己從來沒想過的生活方式,不知不覺就找到另一條路~(CP值真高啊~~)

再來就是閱讀,看書是一個最直接了當獲取知識的管道,如果你覺得自己沒什麼時間看書的話,非常推薦你去聽Podcast,這樣就可以利用通勤、吃飯、保養等零碎時間,幫自己的大腦充電。總之只要是能夠提升自己,並且適合自己的管道,都可以盡量去嘗試看看~

總結:「放下」並不是逼自己忘記,而是要理解+包容!

不知道今天的內容有沒有給你不一樣的啟發呢? 如果你想看我更多的插畫、文字,歡迎來追蹤我的IG喔~❤️️

謝謝你看到這邊,我是芒現-愛畫貓的宅女,在這裡主要會和你分享我的插畫創作X自我成長的主題(首圖裡和頭貼那隻貓叫做姍角),如果你對這樣的內容有興趣,歡迎追蹤👉芒現-愛畫貓的宅女
免費支持如果你幫我按下方的拍手五下,我有機會獲得內容創作的酬勞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期待芒現更多關於,自我成長相關的插畫哈哈
avatar-img
芒現的沙龍
51會員
79內容數
芒現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9
失去了些什麼,相對也會得到了些什麼
Thumbnail
2025/02/19
失去了些什麼,相對也會得到了些什麼
Thumbnail
2024/12/30
又到了年末總結的時候了!
Thumbnail
2024/12/30
又到了年末總結的時候了!
Thumbnail
2024/11/02
幫「法外之地」繪製的巴黎意象插畫
Thumbnail
2024/11/02
幫「法外之地」繪製的巴黎意象插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們在生活中,尤其是工作場所,很容易遇到負能量的人,愛抱怨的同事、習慣責備下屬的老闆、喜歡批評的客戶,拖延症的豬隊友、情緒勒索的的家人、整天哀聲嘆氣的室友,或很愛霸凌弱者的同學….,就算你從事的是網路工作,你也會遇到眼紅的酸民、用文字暴力的網友….,這些負能量充斥在我們生活周遭,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的
Thumbnail
我們在生活中,尤其是工作場所,很容易遇到負能量的人,愛抱怨的同事、習慣責備下屬的老闆、喜歡批評的客戶,拖延症的豬隊友、情緒勒索的的家人、整天哀聲嘆氣的室友,或很愛霸凌弱者的同學….,就算你從事的是網路工作,你也會遇到眼紅的酸民、用文字暴力的網友….,這些負能量充斥在我們生活周遭,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的
Thumbnail
★一切負負得正,人生歸位! ●負能量是什麼? 是原本就存在我們生活周遭,但你卻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用正能量假象去掩蓋,用假裝積極的態度去逃避的真實人生。 ●有些人說 看負能量久了會變負面思考 我笑了 說得好像你有在思考一樣 ●有人說不要常抱怨 因為生活就好像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就好 我想問你被熱水燙到
Thumbnail
★一切負負得正,人生歸位! ●負能量是什麼? 是原本就存在我們生活周遭,但你卻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用正能量假象去掩蓋,用假裝積極的態度去逃避的真實人生。 ●有些人說 看負能量久了會變負面思考 我笑了 說得好像你有在思考一樣 ●有人說不要常抱怨 因為生活就好像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就好 我想問你被熱水燙到
Thumbnail
負面情緒或能量,從來就不會消失。 「時間會帶走(療癒)一切」這句話,我覺得也只是對一半。因為真正讓療癒完成的終究是我們自己、也是那一切萬有的源頭。 當負面情緒升起時,我們要做的其實不是去掩飾自己的負面、去push自己正向思考,甚至是去否定擁有這些感受的自己。 當負面情緒升起時,我們要做的其實很簡單,
Thumbnail
負面情緒或能量,從來就不會消失。 「時間會帶走(療癒)一切」這句話,我覺得也只是對一半。因為真正讓療癒完成的終究是我們自己、也是那一切萬有的源頭。 當負面情緒升起時,我們要做的其實不是去掩飾自己的負面、去push自己正向思考,甚至是去否定擁有這些感受的自己。 當負面情緒升起時,我們要做的其實很簡單,
Thumbnail
人際關係向來都是容易引爆我負能量(壓力)的來源,這次在恢復過程中,除了情緒抒發後,自己多了一個反覆思考與分析的過程,像是偵探辦案一樣,回到現場去尋找蛛絲馬跡,去找出整個負能量積累的最初到引爆的過程,然後試著把這些線索拼湊出來,找出三個破案(跨過自己心裡的檻)關鍵— 「不爽啦!」
Thumbnail
人際關係向來都是容易引爆我負能量(壓力)的來源,這次在恢復過程中,除了情緒抒發後,自己多了一個反覆思考與分析的過程,像是偵探辦案一樣,回到現場去尋找蛛絲馬跡,去找出整個負能量積累的最初到引爆的過程,然後試著把這些線索拼湊出來,找出三個破案(跨過自己心裡的檻)關鍵— 「不爽啦!」
Thumbnail
碰到愛說教的人,常叫別人做人要豁達,要看開點,不要太糾結,要大度一點,勸人很容易,因為他不是當事人,其實這種人看似豁達其實最負能量。不只愛說教,還有愛攻擊的人,不管任何人做什麼都錯,只有他是對的。這些人很多,想不當一回事,偏偏左右我們的情緒。 觀察後,發現這些人都有相同特質。 沒同理心 人際中最怕碰
Thumbnail
碰到愛說教的人,常叫別人做人要豁達,要看開點,不要太糾結,要大度一點,勸人很容易,因為他不是當事人,其實這種人看似豁達其實最負能量。不只愛說教,還有愛攻擊的人,不管任何人做什麼都錯,只有他是對的。這些人很多,想不當一回事,偏偏左右我們的情緒。 觀察後,發現這些人都有相同特質。 沒同理心 人際中最怕碰
Thumbnail
當你無法與內在的本我連結時,會發生甚麼事? 你會時常處於無意識狀態中,並習慣性地否定當下。 你也許會驚訝地發現,大多數人都把這當成了生活的常態,深陷負面性當中,也從來不知道自己擁有改變的力量。讓我們來看看作者怎麼談論幾種常見的負面性以及我們可以如何面對。 關於壓力 你常感到壓力很大嗎? 關於擔心
Thumbnail
當你無法與內在的本我連結時,會發生甚麼事? 你會時常處於無意識狀態中,並習慣性地否定當下。 你也許會驚訝地發現,大多數人都把這當成了生活的常態,深陷負面性當中,也從來不知道自己擁有改變的力量。讓我們來看看作者怎麼談論幾種常見的負面性以及我們可以如何面對。 關於壓力 你常感到壓力很大嗎? 關於擔心
Thumbnail
面對負面情緒怎麼辦? 反覆的負面想法與情緒構成的循環,用錯誤的方式思考、產生負面情緒又再一次進入問題中掙扎,在心裡的情緒海中載浮載沉、無法掙脫。「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就是要交給你和自己對話的方法,讓你可以轉化心情、重新獲得自由的靈魂!
Thumbnail
面對負面情緒怎麼辦? 反覆的負面想法與情緒構成的循環,用錯誤的方式思考、產生負面情緒又再一次進入問題中掙扎,在心裡的情緒海中載浮載沉、無法掙脫。「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就是要交給你和自己對話的方法,讓你可以轉化心情、重新獲得自由的靈魂!
Thumbnail
在職場中,時常碰到不公平的事或是一堆鳥事,難免情緒起伏但能解決事情嗎?  除非不工作,不然就有可能會在場域中碰到不愉快的事物,如何消除職場所帶來的負能量,讓情緒達到平和? 情緒來源有時是自己引發,有時是外在因素引起的,要先正視問題後才能釐清來源,將之消化。 內在負能量: 外在負能量: 1.淨化思緒
Thumbnail
在職場中,時常碰到不公平的事或是一堆鳥事,難免情緒起伏但能解決事情嗎?  除非不工作,不然就有可能會在場域中碰到不愉快的事物,如何消除職場所帶來的負能量,讓情緒達到平和? 情緒來源有時是自己引發,有時是外在因素引起的,要先正視問題後才能釐清來源,將之消化。 內在負能量: 外在負能量: 1.淨化思緒
Thumbnail
什麼是「毒性正能量」 過去在很多不同的平台,不同的書籍都會教人如何變得正能量,如何讓思想變得正面,叫你活得快樂活得開心。正能量是一件好事,但你有沒有發覺自己的正能量是否「毒性正能量」呢? 「毒性正能量」陷阱 察覺自己的負面情緒並接納 覺察情緒 調整情緒方法 1. 睡覺 2. 靜觀自己
Thumbnail
什麼是「毒性正能量」 過去在很多不同的平台,不同的書籍都會教人如何變得正能量,如何讓思想變得正面,叫你活得快樂活得開心。正能量是一件好事,但你有沒有發覺自己的正能量是否「毒性正能量」呢? 「毒性正能量」陷阱 察覺自己的負面情緒並接納 覺察情緒 調整情緒方法 1. 睡覺 2. 靜觀自己
Thumbnail
嘿!你會不會常常聽到身邊的朋友或家人叫你要放輕鬆,因為心情會間接影響身體健康呢?那麼你是不是也會在心裡默念:「這我當然知道啊!但說的比做的還簡單。」😄我非常能體會你無奈的感受,因為我的個性也是屬於比較容易緊張的,常常會想太多,可以說是杞人憂天~
Thumbnail
嘿!你會不會常常聽到身邊的朋友或家人叫你要放輕鬆,因為心情會間接影響身體健康呢?那麼你是不是也會在心裡默念:「這我當然知道啊!但說的比做的還簡單。」😄我非常能體會你無奈的感受,因為我的個性也是屬於比較容易緊張的,常常會想太多,可以說是杞人憂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