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人的你, 想要的光芒在你之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你也生性內向, 那麼或許你曾為此性格感到困擾。還記得從小到大的印象中, 時常被大人們或外界不斷告誡:要學著外向活潑一點, 才比較令人喜歡。對於外向者總是深受這世界的吹捧, 相較之下, 內向卻得因為自己的天生性格被貶抑而感到痛苦, 甚至疑惑這樣的特質, 是否不適合生存在社會上的, 只因為無法像那些外向者一樣, 隨時隨地閃亮耀眼。
即便我們已來到號稱崇尚和支持多元價值的時代, 但事實上, 大部分的人依舊只欣賞少數幾種人格特質, 在社會體制裡深藏著不可言喻的測量標準值, 總是會有人鼓勵你要大膽冒險、要自信有趣、要能言善道, 更要學會擅長社交, 但宣揚內向、敏感、嚴肅、害羞等這些內向特質的人少之又少。這個世代出現越來越多各種平權運動, 像是種族、女權、人權、性別、多元成家, 卻很難聽見捍衛性格的聲音, 大概是就連內向者也總是懷疑自己的性格有缺陷, 陷入否定自我的迴圈裡, 無法擁抱自己的特質, 更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忙著想成為別人中的理想形象, 光是努力假裝成不是自己的自己, 就已經耗掉內向人大半的力氣了。
在讀完『安靜的力量』這本寫給內向人的書後, 讓我想起 『eat, pray, love 』的作者Elizabeth Gilbert在講述自己故事前所引用的一段話:ell the truth, tell the truth, tell the truth。“對自己誠實” 我想是當你想尋找任何答案時的最佳解答, 如同Elizabeth在她的生命旅程裡, 真正能帶領她繼續往前並創造生命一切的承諾, 就是誠實的貼近自己, 並且勇敢地去聽內心最深層的渴望, 那些你所認爲的弱點和劣勢, 從另一端看其實都是你的潛在天賦與機會, 就像同樣作為內向者的比爾蓋茲, 曾說內向的特質讓他擁有自己的優勢, 反而在外向主流的世界走出自己的成功軌跡。
孤僻、安靜大概是最常拿來用在內向人的形容詞, 但別再讓這些形容詞給綁架了, 內向者其實相當擅長傾聽、觀察、思考, 而這些特質正是需要透過可以獨處的空間和時間裡, 才能好好處理因為心思細密而接收到的大量資訊, 若同時又有太多外界刺激, 便會消耗能量無法維持穩定的思考節奏。
『安靜的力量』作者Susan Cain在書中大量闡述內向者的優劣勢和重要的特質, 並且提出內向者和外向者只是傾向透過不同方式來獲取力量, 內向型人喜歡專注於內心世界來恢復能量, 透過獨自思考和投入心力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中來獲得滿足感;外向型人則是透過與外界的人事物相處來取得能量, 透過大量外界的刺激才能展現精力充沛的特質。
不論你屬於哪一種性格, 都應該要好好擁抱屬於你的特質, 也正是因為這些不同的特質, 所以才能顯得每個人都是獨特的, 而這世界正是需要各式各樣的人存在, 想像如果地球上全都是外向型人或是都是內向型人會怎麼樣, 要不是吵吵鬧鬧不然就是豪無生氣, 不論哪一種特質都具有優劣, 並且同時被需要著, 這世界最不缺的就是想成為別人的人, 與其耗費心力想擁有某種特質, 不如好好抱抱自己, 想想該如何發揮出那些你曾看不見的天賦, 你想要的光芒, 其實你已經有了, 只需要點亮它們。
推薦也是內向人的你或是想了解更多有關內向人的特質, 『安靜的力量』作者Susan Cain 在TED Talks談論關於內向者的力量, 而她自己也屬於內向型人, 也許你也能從中得到些許力量。
書單
・【 安靜的力量 】Susan Cain
・【 享受吧! 一個人的旅行 】Elizabeth Gilbert
不推薦會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直以來不太喜歡『人生勝利組』這個隨便就將人歸類到成功或失敗的字眼, 這個時常在報章媒體上看到的字詞, 也時常出現在和朋友們的對話中, 談論著「...誰誰誰在花樣年華時嫁給家境優秀、疼愛她的先生, 不工作也沒關係了。」、「 她就是白富美啊, 從小衣食無憂, 要不要工作也沒差吧...」、「想要什麼就有
小時候總喜歡看"談星"雜誌,想要透過星座來了解自己,但慢慢地,都覺得自己一點都不像那個太陽星座,但是還是會好奇本年/本月星座運勢如何,好像覺得至少可以給個指引方向,可內心不見得真相信阿。 去年開始,很想要學習占星,想從更大的視野來看見生命藍圖,想了解星盤裡到底藏著甚麼秘密,想要更了解自己,
最近想要趕快把手邊其實早已過期的油品,做成手工皂,因為接下來會比較忙,沒有太多時間做皂了。 於是想著今天要做哪幾款,明天又是甚麼,看著有多少時間,只想著要用最快的速度來完成它,感覺好像在跟時間賽跑似的。 這幾天想要趕快把手邊其實早已過期的油品,做成手工皂,因為接下來
地海戰記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個黑影不斷地在追逐巫師格得,不管怎麼逃,總是會相遇,帶著更大的力量朝你而來,愈是害怕和恐懼,愈不勘一擊。 師傅歐吉安對著格得說:「一個人終有一天會知道他所前往的終點,但他如果不轉身,不回到起點,不把起點放入自己的存在之中,就不可能知道終點。假如他不想當一截在溪流翻滾淹沒
一直以來不太喜歡『人生勝利組』這個隨便就將人歸類到成功或失敗的字眼, 這個時常在報章媒體上看到的字詞, 也時常出現在和朋友們的對話中, 談論著「...誰誰誰在花樣年華時嫁給家境優秀、疼愛她的先生, 不工作也沒關係了。」、「 她就是白富美啊, 從小衣食無憂, 要不要工作也沒差吧...」、「想要什麼就有
小時候總喜歡看"談星"雜誌,想要透過星座來了解自己,但慢慢地,都覺得自己一點都不像那個太陽星座,但是還是會好奇本年/本月星座運勢如何,好像覺得至少可以給個指引方向,可內心不見得真相信阿。 去年開始,很想要學習占星,想從更大的視野來看見生命藍圖,想了解星盤裡到底藏著甚麼秘密,想要更了解自己,
最近想要趕快把手邊其實早已過期的油品,做成手工皂,因為接下來會比較忙,沒有太多時間做皂了。 於是想著今天要做哪幾款,明天又是甚麼,看著有多少時間,只想著要用最快的速度來完成它,感覺好像在跟時間賽跑似的。 這幾天想要趕快把手邊其實早已過期的油品,做成手工皂,因為接下來
地海戰記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個黑影不斷地在追逐巫師格得,不管怎麼逃,總是會相遇,帶著更大的力量朝你而來,愈是害怕和恐懼,愈不勘一擊。 師傅歐吉安對著格得說:「一個人終有一天會知道他所前往的終點,但他如果不轉身,不回到起點,不把起點放入自己的存在之中,就不可能知道終點。假如他不想當一截在溪流翻滾淹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從個人經歷出發,探索內向者在一個偏愛外向者的社會中如何找到自信與價值。通過接受內向特質,作者學會如何在自己的節奏中發光,傳遞「真實自我」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書首先會說明哪些測驗可以測出我們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或者是位於兩者之間的中性性格者。再來就是針對內向者在職場、人際及社交這三個方面所遇到的問題給出一些建議。最後也會告訴我們內向者如何進一步的自我提升。
Thumbnail
你是一個內向者嗎?對於內向,你的解讀是什麼呢? 你會覺得內向者不合群嗎?還是你覺得,內向是一種性格缺陷? 過去我們總認為內向者偏向負面,但內向者也可以很健談、很樂觀。 內向和外向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獲取心理能量方式不同。
Thumbnail
內向人的特徵為,喜歡獨處、喜歡深度思考、言語表達謹慎、對於外部的刺激容易感到疲累,但並不排斥社交活動。 害羞是一種情感狀態,在社交中容易感到緊張、不安或尷尬。害羞的人對於他人的評價過於敏感、容易擔心自己在別人面前表現不佳而產生焦慮感。這樣的焦慮,會產生迴避與他人互動、退縮等行為。 產生害
Thumbnail
從小我算是個內向的人,內向到上台會發抖的程度,內心同時也會有很多很劇場,加上有口吃又很在乎別人的想法,常常把自己搞的很累。經過了這幾年的自我啟發跟探索,其實內向又如何?他就是我的一部分,台灣的教育好像都會定義一定要外向活潑。人的個性很多種,我如果自己都覺得不好,憑什麼要別人接受我。這幾年接受自己之後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在這個喧囂的社交世界裡,內向者常常感到挫折和困惑。他們與外界的互動常被誤解為冷漠或缺乏興趣,然而實際上,內向者可能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己。面對這樣的挑戰,內向者如何社交呢?內向者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來克服內心的障礙,建立起豐富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這是一本專門為內向者寫的職場進擊指南,書本封面上寫了:「這本書不是要你變外向」也是這句話讓我決定翻開這本書好好閱讀,因此,如果你也因為內向的個性偶爾感到有點困擾;或是好奇怎麼把內向當成優勢好好發揮;甚至是你是外向的人,但想了解你的內向朋友在想什麼,都很推薦跟我一起閱讀今天的這本書喔
Thumbnail
你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呢? 內向者都不善表達、冷漠難以親近? 我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從個人經歷出發,探索內向者在一個偏愛外向者的社會中如何找到自信與價值。通過接受內向特質,作者學會如何在自己的節奏中發光,傳遞「真實自我」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書首先會說明哪些測驗可以測出我們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或者是位於兩者之間的中性性格者。再來就是針對內向者在職場、人際及社交這三個方面所遇到的問題給出一些建議。最後也會告訴我們內向者如何進一步的自我提升。
Thumbnail
你是一個內向者嗎?對於內向,你的解讀是什麼呢? 你會覺得內向者不合群嗎?還是你覺得,內向是一種性格缺陷? 過去我們總認為內向者偏向負面,但內向者也可以很健談、很樂觀。 內向和外向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獲取心理能量方式不同。
Thumbnail
內向人的特徵為,喜歡獨處、喜歡深度思考、言語表達謹慎、對於外部的刺激容易感到疲累,但並不排斥社交活動。 害羞是一種情感狀態,在社交中容易感到緊張、不安或尷尬。害羞的人對於他人的評價過於敏感、容易擔心自己在別人面前表現不佳而產生焦慮感。這樣的焦慮,會產生迴避與他人互動、退縮等行為。 產生害
Thumbnail
從小我算是個內向的人,內向到上台會發抖的程度,內心同時也會有很多很劇場,加上有口吃又很在乎別人的想法,常常把自己搞的很累。經過了這幾年的自我啟發跟探索,其實內向又如何?他就是我的一部分,台灣的教育好像都會定義一定要外向活潑。人的個性很多種,我如果自己都覺得不好,憑什麼要別人接受我。這幾年接受自己之後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在這個喧囂的社交世界裡,內向者常常感到挫折和困惑。他們與外界的互動常被誤解為冷漠或缺乏興趣,然而實際上,內向者可能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己。面對這樣的挑戰,內向者如何社交呢?內向者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來克服內心的障礙,建立起豐富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這是一本專門為內向者寫的職場進擊指南,書本封面上寫了:「這本書不是要你變外向」也是這句話讓我決定翻開這本書好好閱讀,因此,如果你也因為內向的個性偶爾感到有點困擾;或是好奇怎麼把內向當成優勢好好發揮;甚至是你是外向的人,但想了解你的內向朋友在想什麼,都很推薦跟我一起閱讀今天的這本書喔
Thumbnail
你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呢? 內向者都不善表達、冷漠難以親近? 我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