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安靜,就是力量 Quie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安靜,就是力量: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
Quiet: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

作者:蘇珊.坎恩 Susan Cain
分類:自我成長

raw-image
書說什麼?

前言
內向外向大不同
(P.15) 常有人用"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這種說法來攻擊那些比較沉默、比較喜歡思考的人,你可能也會有點罪惡感,但其實我們對這些人有另一種稱呼:思想家。

第一篇 外向是主流
1外向的崛起:外向性格為什麼會變成文化理想
2魅力領袖的迷思:當代強調個性的文化
3團隊合作扼殺創意?「新團體迷思」的興起
(P.113) 只有在獨處的時候才有辦法用心練習,需要投注高度的專注力,你要有發自內心的深度的積極動力,才會進行仔細且用心的練習,而且這是由你主動激發出來的。唯有獨處時,你才能直接切入最具挑戰性的部分!
(P.118) 辦公室裏必須經常面對大聲且無法控制的噪音,因而導致他們心跳加速,釋放一種叫做"可體松"的賀爾蒙.決定我們當面對壓力會挺身而出對抗或是逃避。
(P.125) 團體腦力激盪為什麼沒用?
第一種閒晃心態:團體裡有人喜歡坐著不動,所以事情都讓別人去做就好。
第二種生產阻力:一次只能有一個人說話,其他人只能被動坐著聆聽。
第三種評價恐懼:擔心自已的意見不夠好,說出來會出糗。
(P.132) 團體迷思:指在團體在決策中,由於團員為了避免衝突,於是傾向讓自己的觀點與團體一致,甚至無視於真實的狀況,因而導致整個團體欠缺多元的思考角度,無法客觀分析。
第二篇 性格是天生的嗎?還是可以自己決定?
4性格天注定?天性、後天與蘭花理論
(P.152) 把父母的道德標準內化,成為自己的外在行為,這種內化行為的核心就是焦慮感。
5掙脫性格的束縛:自由意志的角色
(P.158) 創造力大師 米哈里 契克森米哈:只要一個人能夠採取行動,和眼前的挑戰相抗衡,樂趣就會在無聊和焦慮之間出現。
(P.162) 一個人面對心煩狀況時,如果能用自言自語的方式來安慰自己,此時他們的前額葉皮質活動就會增加,增加的程度愈大,杏仁核活動下降的程度就愈大。
(P.170) 內向與外向其實代表對於刺激接受程度,安排讓自己處於適合自己個性的環境裡。刺激平衡,不要無聊、不要焦慮。
6政客總統,良心夫人:「酷」特質被高估了
(P.200) 演化生物學家 大衛 威爾森:兩種性格個體之所以存在,因為他們有截然不同的生存策略,在不同時間點以不同的生產方式產生效果,這就是演化上所稱的"取捨或抵換"理論。
7內向外向想法不同:華爾街的賠與巴菲特的賺
(P.230) 毅力這詞好像沒什麼訴求點,如果說天才是一分的靈感與九十九分的努力,我們的文化總是喜歡歌頌那一分的靈感,我們喜歡稍縱即逝的燦爛,而其實九十九分才具有更大的力量。
(P.239) 華倫巴菲特:成功投資和智商沒有相關,你需要的能夠控制衝動的性格。

第三篇 全球文化裡的內向觀
8軟實力:亞裔美國人與典型的外向性格
(P.253) 東方人把自己視為群體的一份子,且重視群體關係內部的和諧,為了群體利益而犧牲自己的慾望;西方人把自己視為獨立個體,追求個人幸福,表達自我並突破不必要的外在限制。

第四篇 內外向大結合--愛情與麵包
9內向的人何時該表現外向?
(P.281) 自我監控:根據當下情境的社交來調整自我行為,搜尋線索,當作行為上的依據。
10跨越溝通障礙:如何和另一種人對話
(P.301) 人類的人格可區分成五類:內向外向、親切程度、對於新體驗的開放度、良知程度、情緒穩定性。
11如何在紛擾的世界裡教養內向小孩

結論 美好世界

後記一 獻給我的爺爺
後記二 關於內向和外向這兩個詞

我想什麼!

敏感乃是生存策略的副產品,而人類只需要一部分(而非全部)的敏感特質,就足以啟動生存策略。每個物種的演化目的都是為了適應某一個生態利基環境。

兩種性格個體之所以存在,因為他們有截然不同的生存策略,在不同時間點以不同的生產方式產生效果,這就是演化上所稱的"取捨或抵換"理論。

別於過去傳統社會推崇外向性格的歌頌,從生物演化、基因演進的角度,解譯其生存的必要性。與其共存而不鄙視,自我身分的認同的接納,正視人格特質的獨特性,即便適度偽裝適應環境而不勉強,其實那就是自己!

自認不至內向,某種程度上善於順應環境調整適應,雖偶而對於營養價值不高的餐敘有些倦怠,但仍可在其中想像樂趣。於職場尚在適應磨合契合,安靜沉默更喜歡觀察並察言觀色,或許所謂存在感,就是新的挑戰吧!

突然想起過去曾經在全校面前演講的經驗,公開演講似乎是人類的頭號恐懼,那段全程伴隨咳嗽和下肢顫抖的恐怖歷程,一個有趣又令人不想回憶的記憶,但卻又像是只要有過更難堪的曾經,未來踩著那些不如意就好像沒什麼了!更了解事前充分準備的必要性與自信踏實感,紀錄、逐字稿並演練順稿,戰戰兢兢但卻享受那種跨出舒適圈感。

推薦

1) 《安靜,就是力量》寫給內向新鮮人的3個職場建議|閱讀前哨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quiet-the-power-of-introverts/

2) 邁爾斯布里格斯16型人格分析(MBTI)

善於分析問題核心,並能立即完成補救工作。該人格類型適合工程學領域。他們關心具體事物,具有安静、坦率以及誠實的個性。對問題解決的方式充滿自信。

ISTP喜愛用他們的雙眼雙手探索、發現、檢視,並以沉穩地理性及好奇心來了解他們周圍的世界。形象動物代表:貓。 

貓型的人基本上好奇心、觀察力很强,所以會很快注意到周圍環境的變化,對環境適應很快。沉著冷靜,雖然有理論上的屈從,但是比起考慮事情,更喜歡不慌不忙地行動。雖看起來很外向,但又被認為是穩重的性格,性格多變。常採取了很多離奇的行動,所以產生問題的情况也比較多,會給人一種周圍人看不懂的印象。  ISTP他們很有競爭力,座右銘是「共生共榮」。他們對於桎梏戒律不屑一顧,並希望他人不干涉他們的個人事務。這些人天生安靜且擅長分析,往往對於工程類的技術領域情有獨鍾,常規俗套很快讓他們不勝其煩,喜歡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enry's biji的沙龍
8會員
62內容數
跑了就記!
Henry's bij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1/25
像頂尖運動員一樣思考:鍛鍊五大心理工具,克服各種挑戰,發揮最佳表現 The Genius of Athletes: What World-Class Competitors Know That Can Change Your Life 作者: 諾爾.布里克 史考特.道格拉斯 分類:心理勵志 書說什
Thumbnail
2022/11/25
像頂尖運動員一樣思考:鍛鍊五大心理工具,克服各種挑戰,發揮最佳表現 The Genius of Athletes: What World-Class Competitors Know That Can Change Your Life 作者: 諾爾.布里克 史考特.道格拉斯 分類:心理勵志 書說什
Thumbnail
2022/09/17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Counselling for Toads: A Psychological Adventure 作者:羅伯.狄保德 Robert de Board 分類:心理治療(自我成長) 書說什麼?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魔法  姚愛寗 唯有自己想改變,改變才會真的發生  ​陳志恆 (P.4
Thumbnail
2022/09/17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Counselling for Toads: A Psychological Adventure 作者:羅伯.狄保德 Robert de Board 分類:心理治療(自我成長) 書說什麼?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魔法  姚愛寗 唯有自己想改變,改變才會真的發生  ​陳志恆 (P.4
Thumbnail
2022/09/02
逆向工程,你我都能變優秀的祕訣:全球頂尖創新者、運動員、藝術家共同實證Decoding Greatness: How the Best in the World Reverse Engineer Success 作者:朗恩.傅利曼 Ron Friedman 分類:自我成長 書說什麼? 我想什麼!
Thumbnail
2022/09/02
逆向工程,你我都能變優秀的祕訣:全球頂尖創新者、運動員、藝術家共同實證Decoding Greatness: How the Best in the World Reverse Engineer Success 作者:朗恩.傅利曼 Ron Friedman 分類:自我成長 書說什麼? 我想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寫作就是一種安靜力量,一篇好文章或一本好書可以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這本書主要探討內向者的特質與優勢,以及該怎麼在社交場合、工作環境中發揮內向者的強項。對於有些人來說,可以透過這本書來認識自己,找出適合自己的人際互動方式。
Thumbnail
寫作就是一種安靜力量,一篇好文章或一本好書可以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這本書主要探討內向者的特質與優勢,以及該怎麼在社交場合、工作環境中發揮內向者的強項。對於有些人來說,可以透過這本書來認識自己,找出適合自己的人際互動方式。
Thumbnail
我們活在一個外向是顯學的社會。常對內向者帶有偏見。
Thumbnail
我們活在一個外向是顯學的社會。常對內向者帶有偏見。
Thumbnail
如果你生性內向,你一定知道大家對於害羞內向的人都有偏見,甚至曾經懷疑過自己是不是真的不夠好,這種偏見可能造成深刻的心理痛苦。
Thumbnail
如果你生性內向,你一定知道大家對於害羞內向的人都有偏見,甚至曾經懷疑過自己是不是真的不夠好,這種偏見可能造成深刻的心理痛苦。
Thumbnail
作者蘇珊.坎恩也是一位內向者,她是華爾街的律師,常常需要開口說話,交涉談判,雖然每次都緊張地想吐,但是她明白在各種場合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自小深受性格的困擾,蘇珊深入研究探討內向型格,不只是喊口號或膚淺安慰,而是透過學術研究和實際案例,幫助內向者真正的理解接納自我,且能發揮積極的力量,而這本書正是他
Thumbnail
作者蘇珊.坎恩也是一位內向者,她是華爾街的律師,常常需要開口說話,交涉談判,雖然每次都緊張地想吐,但是她明白在各種場合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自小深受性格的困擾,蘇珊深入研究探討內向型格,不只是喊口號或膚淺安慰,而是透過學術研究和實際案例,幫助內向者真正的理解接納自我,且能發揮積極的力量,而這本書正是他
Thumbnail
「你怎麼這麼安靜啊?」相信是內向的人都不陌生的一句話,在步調緊湊的現代社會,外向特質仿佛跟「成功」畫上等號,「不被注意」的恐懼讓每個人必須聲嘶力竭地大吼以彰顯自身存在
Thumbnail
「你怎麼這麼安靜啊?」相信是內向的人都不陌生的一句話,在步調緊湊的現代社會,外向特質仿佛跟「成功」畫上等號,「不被注意」的恐懼讓每個人必須聲嘶力竭地大吼以彰顯自身存在
Thumbnail
如果你能從這本書裡面學到一件事,我希望你學到的是忠於自己的本性。 心得分享 -這世界上其實有許多內向者,只是大家沒發覺,內向並非是疾病或不好的表現,只是一種人格特質,事實上,許多優秀者都是內向者(牛頓、巴菲特、愛因斯坦….),但因為他們傑出的表現,使許多人容易忽略這個事實,尤其在過去的觀念中,因為外
Thumbnail
如果你能從這本書裡面學到一件事,我希望你學到的是忠於自己的本性。 心得分享 -這世界上其實有許多內向者,只是大家沒發覺,內向並非是疾病或不好的表現,只是一種人格特質,事實上,許多優秀者都是內向者(牛頓、巴菲特、愛因斯坦….),但因為他們傑出的表現,使許多人容易忽略這個事實,尤其在過去的觀念中,因為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