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受時代巨變影響?思考,將成為更重要的力量。

更新於 2020/09/0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時代巨變的情況下,要如何避免落伍?相信是每個人都會想要知道的,可是,在擔心落伍之前,首先要來了解知識與思考的分別。
以前,我們會認為「知識就是力量」,但其實這句話是來自四百多年前英國哲學家培根提出的,由於當時的歷史背景,是一個知識不容易被複製的時代,加上上學讀書的機會不是人人都有,因此當時的知識是高貴、稀有且嚴肅的。
如今,現代社會,當書籍走入尋常百姓家中,知識的地位就開始動搖,當時愛因斯坦剛移民到美國時,已是家喻戶曉的名人,一舉一動都受到矚目,當時有一位記者問他:「音速是多少?」愛因斯坦搖搖頭表示不知道,記者很詫異,認為他不是一流的科學家嗎?怎麼會不知道,而愛因斯坦回答說:「這些都是可以在書本查到的東西,我沒有記在腦子裡。」
或許當時愛因斯坦說這句話還略為輕狂,可是放到今天來看,就一點都不為過了。在網際網路時代,大到浩瀚的宇宙天體,小至如何燒菜洗衣,幾乎沒有網路找不到的知識,我們這一代已經覺得上網找資料非常方便且快速了,更何況孩子這一代。
將來的世代,更要即將面臨更多的挑戰,像是人工智能的迅速崛起,它不但是會下圍棋的Alpha Go,還具備超強學習能力與超大儲存容量,且正在侵蝕以前只有人類才能勝任的領域,連醫生和律師都有可能會在一夜之間,被AI搶走飯碗,那還有什麼是我們能夠給孩子學習的內容,是不會被這樣的巨變所影響的呢?
其實,答案在孔子的一段話裡,他曾經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與思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迷茫,只思考不學習就會倦怠而無所得。在現在這個知識充盈且獲取便利的時代,「好記性」有高科技代勞,無處不在,因此對人類來說,思考的重要性比以往都還要來得重要,當然並不是說知識就不重要了,因為如果沒有豐富的知識,那麼也問不出有價值的問題,只是重要的是,我們需要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知識,衡量該累積那些層面的知識,因此,思考就成了最重要的力量了。
美國許多校區,發現使用思維導圖後,不只讓學生關鍵知識記得更牢,表達、寫作能力甚至自信心都有顯著的提高效果。
什麼是思考?你有沒有發現,明明同一班的學生,上的內容是一樣的,卻有明顯的差距,這是因為雖然接收的知識相同,可是怎麼篩選、如何加工、每個人吸收後做了什麼事,產生的價值是不一樣的,就像是同樣的食材,可是不同的廚師能做出不同的菜餚一樣。
並且,許多孩子習慣的是一次性思考,這其實不算是真正的思考,只是接受了老師的資訊,然後把它一次又一次地套用在作業、測驗單裡,並沒有停下來對學過的東西,進行完整的歸納與分類,所以學習的方式必須改變,比起積累細節的知識點,我們更需要寬廣、多維的知識脈絡,還有快狠準獲取有效資訊的能力,而不是被動地把接受到的一切,都設法放進自己的懷裡,被它們牽著鼻子走。
而要如何才能學會思考呢?這麼抽象的東西能學嗎?雖然思維傳授並不輕鬆,因為其定義無法明確,也很難被感知,且不容易融入日常教學中,而且在傳授過程中,還要能展現給孩子問題解決的方式,更提供思考的過程,以利他們能自己從中表達出思考能力,曾經是許多教育界頭疼的地方,但這一切都在20世紀80年代末找到了解答。
當時一位美國教育學博士大衛.海勒在語義學和認知心理學的基礎上,發明一種用來建構知識、發散思維、幫助學生思考、提高學習能力的可視化工具-Thinking Maps(思維導圖)。以腦神經科學為基礎,把人類在思考問題時的八種基本思維,用八種對應的圖示來表達,分別為圓圈圖、氣泡圖、括號圖、樹形圖、雙氣泡圖、流程圖、因果圖、橋形圖,進而引導孩子如何學習思考、以及與他人溝通,跟分享自己的思考結果,讓思考這個抽象的概念,變成一門「學習的語言」,不只讓孩子可以學得更輕鬆,更可以激發許多新想法,幫助他們「看得見、摸得著」自己的所思所想,從而開始學會如何「有意識地思考」。
更多內容,請見《思維導圖:有意識地思考》
從學套路到學思路,提高孩子的高效思考,讓人做任何事都能「思」半功倍。
|購書傳送門|
博客來
誠品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沐光出版刊登,歡迎分享文章連結。未經許可,不可另轉載於其他平台
avatar-img
12會員
2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沐光出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會不會常常感覺自己永遠睡不飽?明明很早睡,可是一起床就感覺到全身疲憊,進了公司,依舊無精打采,容易感到疲勞?疲勞的背後,隱藏著看不見的問題,如果不排除根本原因,只會不斷地導致疲勞的惡性循環發生。
一路成長以來,你是否曾質疑過,為什麼要好好讀書,難道只是為了考進好的大學嗎?只是為了畢業找一份好工作嗎?在茫茫人海中,又如何保證自己能出類拔萃,脫穎而出呢?
生活中,常常聽到有些人抱怨說:「為什麼我明明沒什麼吃飯,怎麼還是體重持續飆升!」「怎麼會老是水腫,怎麼樣消都消不掉?」愛美,是人的天性,總是希望自己身材可以苗條,可是,好像越減越胖,連喝水都會長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忙碌了一天,好不容易要起來動一動,卻發現,怎麼腰有點不舒服?其實,腰,扮演著身上極重要的部位,承擔著人體上半身的重量,如果平時不注意自己站著或坐著的時間過長,就會容易出現腰部的痠痛不適。雖然可以透過休息、適當運動、伸懶腰等方式去減輕腰痛不適的症狀,可是當稍微不注意的時候,又頻頻復發,到底該怎麼辦?
在生活中,每一天的天氣都在變化,不同地區的四季也有不同的風貌,你可曾留意到天氣的變化嗎?想要培養孩子細膩的觀察力與語言表達能力,只要重新透過眼睛去看、用手去摸、用嘴巴去嘗、用鼻子去聞、用耳朵去聽,你就會發現那些未曾觀察到的事物。
每逢星期一,總讓人不想面對,一進公司,就要面對繁雜的例行事務,突然間,臨時發生了什麼狀況,又得趕快想辦法去解決,一天看似上班八小時,其實當你的頭腦長期處於緊繃的狀態時,影響的就不只是工作狀態,當用腦過度時,會增加腦血管的緊張度,不只會感覺頭暈、頭痛,還可能造成一系列併發症!
你會不會常常感覺自己永遠睡不飽?明明很早睡,可是一起床就感覺到全身疲憊,進了公司,依舊無精打采,容易感到疲勞?疲勞的背後,隱藏著看不見的問題,如果不排除根本原因,只會不斷地導致疲勞的惡性循環發生。
一路成長以來,你是否曾質疑過,為什麼要好好讀書,難道只是為了考進好的大學嗎?只是為了畢業找一份好工作嗎?在茫茫人海中,又如何保證自己能出類拔萃,脫穎而出呢?
生活中,常常聽到有些人抱怨說:「為什麼我明明沒什麼吃飯,怎麼還是體重持續飆升!」「怎麼會老是水腫,怎麼樣消都消不掉?」愛美,是人的天性,總是希望自己身材可以苗條,可是,好像越減越胖,連喝水都會長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忙碌了一天,好不容易要起來動一動,卻發現,怎麼腰有點不舒服?其實,腰,扮演著身上極重要的部位,承擔著人體上半身的重量,如果平時不注意自己站著或坐著的時間過長,就會容易出現腰部的痠痛不適。雖然可以透過休息、適當運動、伸懶腰等方式去減輕腰痛不適的症狀,可是當稍微不注意的時候,又頻頻復發,到底該怎麼辦?
在生活中,每一天的天氣都在變化,不同地區的四季也有不同的風貌,你可曾留意到天氣的變化嗎?想要培養孩子細膩的觀察力與語言表達能力,只要重新透過眼睛去看、用手去摸、用嘴巴去嘗、用鼻子去聞、用耳朵去聽,你就會發現那些未曾觀察到的事物。
每逢星期一,總讓人不想面對,一進公司,就要面對繁雜的例行事務,突然間,臨時發生了什麼狀況,又得趕快想辦法去解決,一天看似上班八小時,其實當你的頭腦長期處於緊繃的狀態時,影響的就不只是工作狀態,當用腦過度時,會增加腦血管的緊張度,不只會感覺頭暈、頭痛,還可能造成一系列併發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阿揪西放送的老朋友們應該知道,今年我剛結束了一段大齡留學生活。這段時間偶爾有網友私訊詢問學校申請、開銷和準備流程等問題,我也樂於分享各種細節。其中常提到的建議之一就是:開通一個便捷的網銀帳戶。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獨立思考比以往更為重要。閱讀不僅是獲取知識的途徑,它更能提升思考能力和改善生活。本文探討瞭如何在閱讀中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包括提前提問、批判性閱讀、做筆記及與他人討論等方法。學會在閱讀中進行深入思考,使得知識能轉化為實用智慧,從而在生活中作出更明智的選擇。
Thumbnail
愛因斯坦: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有限,而想像力無限,它包含了一切,推動著進步,是人類進化的源泉。” “邏輯會帶你從A點到達B點,想像力將把你帶到任何地方。” “創新不是由邏輯思維帶來的,儘管最後的成果需要一個符合邏輯的結構。” … …….. 愛因斯坦的名言中,曾一度提昌過想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愛瑞克分享了他對速讀技巧、閱讀策略以及多元化知識融合的見解。他指出,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許多人在面對知識焦慮時,選擇透過閱讀解決實際問題。然而,「問題導向」的閱讀策略對某些人來說,感覺成效有限。透過尋求來自年齡稍長但經歷相似的人的建議,可以更好地應對知識焦慮,獲得真正有價值的啟發和成長。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是知識和智慧。閱讀是一個深度思考的過程,思考速度決定了閱讀速度。有效的閱讀是帶著問題去思考,閱讀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說書或書評不能取代我們自己的閱讀,應該將說書或書評當作選書的工具。
Thumbnail
過去在學校只為了應付考試而選擇性學習十分的可惜。閱讀科技產業動態和趨勢是有趣又具有價值的,因此需要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知識背後的insight比起知識本身更為重要,閱讀歷史可以讓人從過去學習未來。本文談及科技產業的動態和趨勢,及古時期至當今的科技發展重要的大歷史框架。
Thumbnail
思考思考再思考,愛因斯坦就是靠這方法成為科學家的。2024年4月17日發表在《神經病學》(Neurology)的一項新研究發現[1]: 你的大腦在工作中越努力,你以後出現認知和記憶問題的可能性就越小。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以標題: 常規的工作,使認知能力下降風險增加66%,失智風險增加了37%
Thumbnail
思考是一個顛覆性的過程,它會打破現有的思維框架,讓我們重新審視我們所相信的事物,並在廣闊的宇宙中找到我們的定位。思考需要時間加品質,並且建議閱讀是幫助我們取得更多工具與學習解碼的過程。此外,作者也分享了一些關於演化、思考與詞彙編程的內容。最後,文中提到了一些衍生的閱讀內容,以及對應的文章連結。
Thumbnail
 需要考慮周詳為何要學習的影響及因應對策。為何要學習似乎是一種巧合,但如果我們從一個更大的角度看待問題,這似乎是一種不可避免的事實。柯爾律治曾講過,哲學是科學中的科學。這段話讓我的心境提高了一個層次。對於一般人來說,為何要學習究竟象徵著什麼呢?為何要學習改變了我的命運。那麼,為何要學習究竟是怎麼樣的
培根的原意是追求知識,就是追求上帝給予人類的力量。不過這句話在今天已然變成「擺脫傳統、擺脫蒙昧」的金句,連脫離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也朗朗上口。難道我們要說不信上帝的人,就不能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也太狹隘了。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阿揪西放送的老朋友們應該知道,今年我剛結束了一段大齡留學生活。這段時間偶爾有網友私訊詢問學校申請、開銷和準備流程等問題,我也樂於分享各種細節。其中常提到的建議之一就是:開通一個便捷的網銀帳戶。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獨立思考比以往更為重要。閱讀不僅是獲取知識的途徑,它更能提升思考能力和改善生活。本文探討瞭如何在閱讀中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包括提前提問、批判性閱讀、做筆記及與他人討論等方法。學會在閱讀中進行深入思考,使得知識能轉化為實用智慧,從而在生活中作出更明智的選擇。
Thumbnail
愛因斯坦: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有限,而想像力無限,它包含了一切,推動著進步,是人類進化的源泉。” “邏輯會帶你從A點到達B點,想像力將把你帶到任何地方。” “創新不是由邏輯思維帶來的,儘管最後的成果需要一個符合邏輯的結構。” … …….. 愛因斯坦的名言中,曾一度提昌過想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愛瑞克分享了他對速讀技巧、閱讀策略以及多元化知識融合的見解。他指出,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許多人在面對知識焦慮時,選擇透過閱讀解決實際問題。然而,「問題導向」的閱讀策略對某些人來說,感覺成效有限。透過尋求來自年齡稍長但經歷相似的人的建議,可以更好地應對知識焦慮,獲得真正有價值的啟發和成長。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是知識和智慧。閱讀是一個深度思考的過程,思考速度決定了閱讀速度。有效的閱讀是帶著問題去思考,閱讀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說書或書評不能取代我們自己的閱讀,應該將說書或書評當作選書的工具。
Thumbnail
過去在學校只為了應付考試而選擇性學習十分的可惜。閱讀科技產業動態和趨勢是有趣又具有價值的,因此需要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知識背後的insight比起知識本身更為重要,閱讀歷史可以讓人從過去學習未來。本文談及科技產業的動態和趨勢,及古時期至當今的科技發展重要的大歷史框架。
Thumbnail
思考思考再思考,愛因斯坦就是靠這方法成為科學家的。2024年4月17日發表在《神經病學》(Neurology)的一項新研究發現[1]: 你的大腦在工作中越努力,你以後出現認知和記憶問題的可能性就越小。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以標題: 常規的工作,使認知能力下降風險增加66%,失智風險增加了37%
Thumbnail
思考是一個顛覆性的過程,它會打破現有的思維框架,讓我們重新審視我們所相信的事物,並在廣闊的宇宙中找到我們的定位。思考需要時間加品質,並且建議閱讀是幫助我們取得更多工具與學習解碼的過程。此外,作者也分享了一些關於演化、思考與詞彙編程的內容。最後,文中提到了一些衍生的閱讀內容,以及對應的文章連結。
Thumbnail
 需要考慮周詳為何要學習的影響及因應對策。為何要學習似乎是一種巧合,但如果我們從一個更大的角度看待問題,這似乎是一種不可避免的事實。柯爾律治曾講過,哲學是科學中的科學。這段話讓我的心境提高了一個層次。對於一般人來說,為何要學習究竟象徵著什麼呢?為何要學習改變了我的命運。那麼,為何要學習究竟是怎麼樣的
培根的原意是追求知識,就是追求上帝給予人類的力量。不過這句話在今天已然變成「擺脫傳統、擺脫蒙昧」的金句,連脫離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也朗朗上口。難道我們要說不信上帝的人,就不能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也太狹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