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未來的電動車製造革命/Philippe Chai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電動車模組化設計最棒的一點,就是完全顛覆過去百年不變的汽車基本架構;這不僅會改變造車哲學,甚至車輛產業的型態和分布都可能跟現今不同。本文將透過對十年後車輛產業的幻想,說明今天的電動車發展趨勢將如何改變未來。

Philippe Chain
全球知名的電動車專家,有超過30年產業經驗;曾任雷諾汽車(Renault)首席工程師、以及Tesla Model S品保副總裁,亦曾任職於Audi與Faraday Future,並協助多家車廠與政府跨足電動車產業。
位於美國洛杉磯的Canoo公司電動車設計:整體尺寸跟Tesla Model 3差不多,但車室空間卻有兩倍大。

位於美國洛杉磯的Canoo公司電動車設計:整體尺寸跟Tesla Model 3差不多,但車室空間卻有兩倍大。

電動車跟傳統汽車最不一樣的地方之一,在於解放了傳統設計的框架,也進而改變了車輛的製造方式。

在本文的討論開始之前,讓我們先飛到10年後的世界,想像一下未來的場景。

時間是2030年,地點是非洲國家肯亞的城市蒙巴沙(Mombasa)。此時,肯亞已經是非洲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造車重鎮;在過去五年之中,如同先前在電信建設方面的大幅躍進,肯亞在運輸科技方面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在20年前,由於架設實體電信線路困難,所以肯亞索性跳過架線階段,直接建設無線行動通訊系統;這樣的改變,造就了許多金融服務和商業機會,讓幾百萬人成功脫離貧窮。

在運輸科技方面,電動車特有的的模組化設計,改變了原有汽車產業的生態;現在,肯亞並不需要建造自己的「大汽車廠」來生產車輛,只要透過港口輸入悖逆稱為「滑板車」的底盤平台,就可以造出各式各樣的汽車或小貨車。

在「滑板車」上,具備了電動車所必需的各種關鍵組件,包括底盤框架、電池組、馬達、電控單元(ECU)、煞車、轉向機構、以及避震系統等等(有些版本會更加複雜精巧,稍後會談到);一般的「滑板車」大概就長這個樣子:

基本的「滑板車」型態。

在這些運抵肯亞的滑板車中,完全沒有福特、或是福斯之類老牌車廠的產品,而是來自許多在2010至2020年之間成立的新創公司,像是美國的「Canoo」、「Rivian」、「Bollinger」,還有以色列的「REE」和義大利、美國、中國合作的OSV等等。

在Mombasa郊外稱為「轎車城」(car city)的工業區,有十幾家公司生產各式電動車成品,像是轎車、多用途貨車、冷凍貨車、校車、載重卡車、越野車等等;這些公司設計的部分稱為「上車身」或「帽子」,只要裝到「滑板車」上就是成品。

以位於美國洛杉磯的Canoo公司為例,他們的產品系列就像這個樣子:

單一平台,五種產品:包括7人座客車、轎車、皮卡、休旅車、以及兩種貨車。

在非洲市場,因為道路狀況的需要,所以「滑板車」的底盤都設計得比較高、輪胎較大也較寬;例如以下這款Bollinger Motors公司的設計:

在這類高階全地形車款中,有些跟過去在塵沙飛揚中縱橫非洲大地的Land Rover經典車款還真有幾分相似:

以這些新的電動車設計為基礎,Bollinger希望在2030年能夠取代目前廣受歡迎的Toyota LandCruiser或Hilux等越野車款。

除了搭配各家底盤廠商的產品之外,在非洲生產的上車身通常作工比較粗略;多半只是以鉚釘結合鋁合金面板,以節省製造成本、降低售價。

在2030年的非洲,眾多的小型太陽能充電站將會取代大多數的路邊加油。技術更進步、價格更低廉的電池,可以儲存太陽能板在白天產生的電力;而50片太陽能板所產生的電力,則大約可以讓電動車行駛1,200公里,相當於汽油車消耗100公升的里程。

重要的是,太陽能板安裝在郊區是相對安全的,至少比100公升汽油放在路邊曬太陽好一點。

上述的這些預測,其實都是有所本的,而且這些趨勢也正在發生。

首先,目前許多無力發展汽車工業的開發中國家,都在等待機會直接大步跨進電動車領域;而類似的過程,在行動通訊和服務方面已經可以看到成果:一些開發中國家的無線網路和線上服務,甚至比已開發國家更為普及。

同樣的趨勢,也即將發生在太陽能、再生能源、以及行動載具領域之中。

其次,則是電池容量的持續提升、以及平均每度電容量的價格大幅下滑。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則是即將來臨的製造革命。

全球規模的去中心化

電動車的模組化特性,很可能會引發全球造車產業的破碎化、分散化、或者說去中心化。雖然上述的非洲場景是有根據的,不過實際上還是會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像是產業鏈中各層級廠商的策略、各國不同的吸引投資條件、以及相關政經環境的穩定度等等。

即使撇開這些難以預測的因素,這個發展軌跡仍然是有道理的。即使沒有大車廠作為後盾,小廠仍有能力製造一定數量的「滑板車」,而技術層次較低的上車身部分,則可以讓更多原本沒有汽車產業的地區來製造,創造出一些商機。

在目前的汽車產業中,成品是由擁有十幾層甲板的大型專用貨輪,以一次幾千部的運量在世界各地穿梭;但在未來,即使是一般貨櫃輪,也可以用每個標準40呎貨櫃裝運8到12組「滑板車」的運量,在世界各地互通有無。

因此,港口不再需要能停放上萬輛車的空間,來迎接一艘汽車貨輪的到來;只要載運電動車組件的貨櫃一下船,就可以馬上用貨櫃拖車拉走,前往附近的組裝廠製造成品。

這樣的轉變看似平常,但卻足以改變汽車製造產業的生態,將單一的大型工廠轉換成去中心化的製造網路,讓各處的小型工廠可以針對當地需求,生產出各自不同的上車身部分,像是大都市用的計程車、鄉村地區的貨車、或是人口密集區的公車等等。

換個角度來說,這樣的趨勢甚至可能在原本沒有汽車工業的地方,創造出成千上萬的全新工作機會。

至於車輛零組件相關的產業,也會有相同的改變。原本構造極為精密複雜、型號眾多、價格昂貴的燃油引擎,將會被重量和價格都只有幾分之一的電動馬達取代;而封裝好的電池組,則會成為「滑板車」總成的一部分、或是做成適合運輸的型態,以貨櫃運送到需要的地方。

無論是西方、或是亞洲市場,都將會經歷這個「上下半身分離」的造車革命,讓整車組裝的產業更加去中心化;而這個轉變將會從商用載具開始:去年,Amazon宣布將會引進10萬輛以Rivian平台為基礎的送貨卡車;而以色列的「滑板車」製造商REE最近則與印度的Mahindra車廠簽訂協議,即將合作生產商用電動車款。

然而,西方市場基於一些原因,轉換到這種「上下分離」模式的速度會比較慢;原因之一,是現有傳統車輛業務的包袱。雖然福斯(VW)集團宣稱即將直接躍進到新的設計模式,但至今仍然保留著五六種底盤平台,來生產現有的各種車款。

除了傳統包袱之外,新模式的另一個障礙則是嚴格的安全法規。許多國家都規定,任何車輛都必須能夠承受時速65公里的直接撞擊,但這一點其實是可以再探討的;只在市區行駛的小貨車,跟在高速公路上疾馳的跑車,安全規範並不一定要相同。像是小貨車就不需要像跑車一樣,配備長型鋼樑、或是箱型潰縮防護結構。

目前的電動車雖然有許多顛覆傳統汽車的設計,但仍然受到現有安全法規的限制。舉例來說,即使Tesla Model S的車頭沒有引擎,但仍然必須保留撞擊防護所需的60到80公分潰縮區。

如果能依照車輛的動力類型、以及實際用途來訂定適用的安全規範,應該更有助於激發更具創意的設計。

線傳操控

要進一步運用電動車的模組化設計,需要一些關鍵性的創新來搭配,其中包括線傳操控(steer-by-wire)與線傳煞車(brake-by-wire;這兩者在業界統稱為「X-by-wire」)。

簡單的說,就是去除現有汽車上的方向盤轉向柱、以及使用油壓推動的煞車系統。

當傳統汽車要停下時,駕駛會踩下煞車踏板,推動一組油壓活塞,將力量傳送到位於各個車輪上的第二組油壓活塞,達到煞停的效果;在轉向時,方向盤的旋轉動作會透過齒輪/齒條的作用來擺動車輪。

在1950年代之後,動力輔助轉向功能逐漸普及;早期是油壓驅動,近年來則是電力驅動,以便操控便得越來越重的車子。

在電動車上,我們可以考慮去掉這些油壓和機械推動的組件,只需透過方向盤或煞車踏板上的電路,將訊號傳送到相關的電子驅動裝置上,來完成轉向或煞車的動作。

其實,早在1960年代的協和(Concorde)式客機上,就已經配備了X-by-wire線傳飛控系統,之後也沿用到知名的空中巴士(Airbus)系列客機上。雖然這樣的系統無論在重量、空間、以及簡化製造方面都有優勢,不過在汽車上還沒有普及。

因為種種原因,傳統車廠的革新速度還不會那麼快;這些原因包括漫長的研發時程、「不假手外人」(not invented here)症候群、已有的大規模生產線、不願意率先嘗試革命性新技術、以及遍布整個企業的保守風氣等等。

所以,雖然「滑板車」概念不難理解、也有發展潛力,但汽車業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接受。除非傳統車廠願意跟新創公司合作(例如韓國現代汽車最近宣布與Canoo公司合作),否則新的模組化概念和製造方式就只能靠新一代電動車廠商來打破窠臼了。

延伸閱讀:REE公司的「角落分散」概念

位於以色列特拉維夫(Tel-Aviv)的新創公司「REE」,長久以來一直在推動「滑板車」的概念。筆者與該公司執行長Daniel Barel進行了一場對談,討論這種前瞻性設計的未來。

Daniel Barel指出:

其實,汽車的概念已經存在很久了,許多基本組件甚至一百年前就已經存在;然而這麼久以來,包括煞車、轉向、懸吊的這些部分,都只有小幅度的進步。所以REE要做的事,就是重新歸零,從頭開始建造滿足人們行動需求的解決方案。

而REE平台的設計原則,就是「角落分散」(corners);每個輪子在本身所屬的角落,都連結著專屬的動力、轉向、煞車等基本組件,如以下圖解所示:

這樣的設計有許多好處:在去除原本位於全車「中央」部位的馬達、傳動系統、以及其他組件之後,在車輪之間就可以騰出不少空隙。Daniel Barel也表示,這樣的設計無論尺寸、動力、速度、以及抗撞能力都易於客製,所以格外適合根據特定用途來打造專屬車輛:

如今,OEM(代工生產)也有龐大的商機、甚至本身也可以是品牌。而現在「品牌」的定義也在改變;當你透過Uber服務叫車時,並不會在意來的車子是什麼品牌,而現在即使卡車也是如此,因為服務才是重點。

所以,市場上才會出現像REE這樣的新進廠商,提供包括底盤、車輛服務(car-as-a-service)、以及資料分析的全方位服務;而「滑板車」硬體平台與上車身彼此獨立的設計,除了適用各種用途的車輛之外,也可以避免任何變動大幅影響全車架構。

只要顧客有需求,我們可以將同一款底盤變成古色古香的倫敦計程車,也可以變成全地形越野車。

年營收達14億美元的三菱車輛租賃公司(Mitsubishi Auto Lease),不僅是REE的股東之一,也是REE未來的龐大應用市場;在採用REE標準底盤的電動車量產之後,將可以用於租賃給第三方的商用車隊、或是一般消費者。

Barel透露,目前已經有「數十萬輛車」的訂單。雖然目前已經有幾款底盤平台可以供應,但細部硬體多半仍然必須根據各家車隊顧客的需要,進行程度不一的客製修改。

此外,REE也計畫與大型代工廠商合作、並在後者附近設立「整合研發中心」。Barel表示,將會與美國、德國、日本、以及印度等地的公司合作;以該公司目前設定的方向、以及潛在市場來看,已經募到尚稱夠用的資金(1.6億美元)。

REE的競爭對手們雖然在技術方面較為保守,但募資成績卻更加理想。成立於2017年的Canoo已經募到3億美元,而規模更大的Rivian則募到了多達56億美元。

但毫無疑問的,REE的「角落分散」設計將會是未來電動車的趨勢:動力、煞車、轉向、懸吊、甚至防滑控制等功能,都由各個車輪獨立控制,以獲得最佳的行駛效能。至於市場何時能夠完全接受這樣的概念,就看REE接下來的研發成果了。

(編譯/傅瑞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吐納商業評論的沙龍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電動車:驅動未來的綠色革命 近年來,電動車正在掀起一場汽車產業的綠色革命。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技術的進步,電動車正迅速從小眾產品走向主流市場。讓我們深入探討電動車的現況、未來發展趨勢,以及它可能帶來的影響。 當前趨勢 電動車市場正呈現爆發式增長。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
Thumbnail
電動車:驅動未來的綠色革命 近年來,電動車正在掀起一場汽車產業的綠色革命。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技術的進步,電動車正迅速從小眾產品走向主流市場。讓我們深入探討電動車的現況、未來發展趨勢,以及它可能帶來的影響。 當前趨勢 電動車市場正呈現爆發式增長。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對於環保議題的重視與對氣候變遷的關注日益增加,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s, EVs)成為了未來交通工具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其中,EV動力傳動系統(EV Powertrains)中的電動機技術扮演著關鍵角色,對於EV的效能與性能有著重大影響。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對於環保議題的重視與對氣候變遷的關注日益增加,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s, EVs)成為了未來交通工具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其中,EV動力傳動系統(EV Powertrains)中的電動機技術扮演著關鍵角色,對於EV的效能與性能有著重大影響。
Thumbnail
環保趨勢下燃油交通工具是目前最大的空污源之一,各個國家積極地採用電動能源車來改善環境汙染,然而在電動輔助自行車的崛起使的消費者對環保意識的注意,因此我將介紹輕型電動機動車的設計流程。
Thumbnail
環保趨勢下燃油交通工具是目前最大的空污源之一,各個國家積極地採用電動能源車來改善環境汙染,然而在電動輔助自行車的崛起使的消費者對環保意識的注意,因此我將介紹輕型電動機動車的設計流程。
Thumbnail
錯過可惜,越南迎來了電動車發展的黃金時期!!? 新聞標題: 越南電動車市場發展的黃金機遇 原文連結: https://link.gov.vn/r2Za1WDO
Thumbnail
錯過可惜,越南迎來了電動車發展的黃金時期!!? 新聞標題: 越南電動車市場發展的黃金機遇 原文連結: https://link.gov.vn/r2Za1WDO
Thumbnail
歐盟批准 2035 年禁止銷售新的化石燃料汽車。 先不談此項政策是否可行或是其他相關的政治、經濟、就業問題。 我們就來聊聊此政策對於自行車業可能會帶來的衝擊吧。
Thumbnail
歐盟批准 2035 年禁止銷售新的化石燃料汽車。 先不談此項政策是否可行或是其他相關的政治、經濟、就業問題。 我們就來聊聊此政策對於自行車業可能會帶來的衝擊吧。
Thumbnail
您有發現汽車產業開始講求低汙染、電動化嗎?汽車產業為什麼也要達到淨零碳排?那是因為汽車產業的碳排放量佔全球溫室氣體總量的9%,因此全球達成了共識,在2050年前禁售燃油車並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但是汽車該如何達到淨零碳排呢?
Thumbnail
您有發現汽車產業開始講求低汙染、電動化嗎?汽車產業為什麼也要達到淨零碳排?那是因為汽車產業的碳排放量佔全球溫室氣體總量的9%,因此全球達成了共識,在2050年前禁售燃油車並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但是汽車該如何達到淨零碳排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跟大家聊的是: 電動車產業熱度狂飆-2021年蓬勃起飛 各國對於電動車的政策 特斯拉與其他車廠的市場競爭 - 2018~2021 電動車品牌市占率變化 結論 電動車產業熱度狂飆-2021年蓬勃起飛 先來跟大家聊聊電動車興起原因: 1. 環保政策的推進,加速傳統汽車業轉型 歐盟: 結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跟大家聊的是: 電動車產業熱度狂飆-2021年蓬勃起飛 各國對於電動車的政策 特斯拉與其他車廠的市場競爭 - 2018~2021 電動車品牌市占率變化 結論 電動車產業熱度狂飆-2021年蓬勃起飛 先來跟大家聊聊電動車興起原因: 1. 環保政策的推進,加速傳統汽車業轉型 歐盟: 結論
Thumbnail
傳統汽車產業是否能夠轉型為「服務業」? 全球對氣候變遷議題的關心不斷增加,日本製造業中最後的一道要塞—汽車製造業,它的命運,正不斷吸引人們的關注....
Thumbnail
傳統汽車產業是否能夠轉型為「服務業」? 全球對氣候變遷議題的關心不斷增加,日本製造業中最後的一道要塞—汽車製造業,它的命運,正不斷吸引人們的關注....
Thumbnail
新能源車不只是能減少排放的二氧化碳,在技術層面上,新能源車改造了整個汽車行業的產業鏈。原本汽油車的零部件有3萬多個,由鋼鐵、輪胎、機械、電子等上百個產業組成。現在無論是零部件供應,還是整車製造,或者是銷售維修,都在為了適應新能源車的到來,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Thumbnail
新能源車不只是能減少排放的二氧化碳,在技術層面上,新能源車改造了整個汽車行業的產業鏈。原本汽油車的零部件有3萬多個,由鋼鐵、輪胎、機械、電子等上百個產業組成。現在無論是零部件供應,還是整車製造,或者是銷售維修,都在為了適應新能源車的到來,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Thumbnail
電動車模組化設計最棒的一點,就是完全顛覆過去百年不變的汽車基本架構;這不僅會改變造車哲學,甚至車輛產業的型態和分布都可能跟現今不同。本文將透過對十年後車輛產業的幻想,說明今天的電動車發展趨勢將如何改變未來。
Thumbnail
電動車模組化設計最棒的一點,就是完全顛覆過去百年不變的汽車基本架構;這不僅會改變造車哲學,甚至車輛產業的型態和分布都可能跟現今不同。本文將透過對十年後車輛產業的幻想,說明今天的電動車發展趨勢將如何改變未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