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OMO x 服務戰 x 讓銷售回歸人與人的連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Omnichat OMO
Hi,大家好,我是林渙恩(Alvin)
今天我們延續上一篇文章的內容:
我們從 2019/2 到 2020/6,就不斷針對電商客戶推廣 Omnichat 的服務,經過這一年多的努力,目前已有超過 300 家電商品牌付費使用 Omnichat 的系統,而除了幫助電商提升整體轉換率以外,我們也關注到,一個從電商延伸出來的新主場,OMO。
OMO 一詞源自 Online Merge Offline 的縮寫,顧名思義就是線上融合線下,亦即虛實融合;不過我一直認為虛實融合這個名詞,並沒有辦法將 OMO 詮釋的很精準,因為它牽涉的範圍太多面向,很多企業把 OMO 一詞涵蓋在線上系統線下系統的整合中,並且普遍認為,OMO 就是要清楚消費者在網路與實體的銷售歷程,藉由 2-3 種(甚至更多)系統之間的串接,來描繪出更清晰的消費者畫像,進而給予更精準的行銷內容與訊息推薦。
說真的,通常我聽到系統整合這四個字時,通常都很驚恐,我驚恐的不是系統串接這個行為,為了因應現代消費者是來自多元的渠道、多元的通路、在網路上擁有多元的身份,系統串接是絕對需要的武器與過程;讓我驚恐的反而是,許多企業為了系統整合而做系統整合。
千萬不要覺得我在講幹話,如果企業不清楚自己在經營上遇到的痛點,一心認為系統整合之後所有問題都可以獲得解決的話,聽我一句話,把錢省下來吧,因為單就系統整合並不會讓你的成效獲得提升的,除非你自己清楚想改善的痛點,明白哪些數據對於企業來說是有價值的,然後逐一跟系統商討論、斡旋、妥協,再一步一步完善數據跟建立資料庫,這是一條非常非常漫長且成本極高的道路,也是大家常聽到的數位轉型之路。
而 Omnichat 在這一波 OMO 的轉型之路上,做了哪些事呢?
我們主要解決了企業在線上線下遇到的 3 個痛點:
  1. 線上業績與線下無法匹配
  2. 官方 LINE 帳號無法一對一,專櫃人員會和消費者交換個人 LINE
  3. 企業無法有效留存與運營 LINE 用戶
接下來我會簡單敘述,這 3 個痛點 Omnichat 將如何有效的幫你解決掉。

線上業績與線下無法匹配
這個問題其實已經困擾企業端很久了,我很常聽到企業的電商部門與實體部門因為活動內容的設計,而吵得不可開交,吵架的原因很簡單,通常線上做了優惠活動,肯定會影響到線下專櫃人員的業績,在營收總額難以突破的情況下,線上線下貢獻的營收占比自然會斤斤計較,人之常情。
而 Omnichat 運用自身全通路的優勢,讓實體店員可以出示專屬的 QRcode 給來店的消費者掃描,消費者掃瞄之後,除了會加入企業的官方 LINE 帳號之外,也和這位實體店員完成綁定,未來消費者在官方 LINE 帳號發問,只有和他綁定完成的專櫃人員會看到訊息,並且可以從 Omnichat 的 APP 來回覆該消費者,做到 LINE 一對一私訊,銜接完整的售前/售後服務。
更棒的是,企業可於 Omnichat 的系統內上傳產品目錄,當專櫃人員和消費者做一對一私訊時,可以直接選擇產品目錄的卡片發送給消費者,當消費者點選產品目錄的卡片連結,到官網完成購買時,該筆線上業績就會匹配給當初服務他的專櫃人員,進而解決線上線下業績匹配的痛點。
未來消費者造訪實體店面的機會,肯定會越來越少,線上化的趨勢無法抵擋,因此讓專櫃人員可以更有動力服務線上的消費者,讓消費者就算不來店裡,也能帶來營收,將會是企業在 OMO 之路一大重點。
官方 LINE 帳號無法一對一,專櫃人員會和消費者交換個人 LINE
這個痛點我們可以延續上方的說明,許多專櫃人員為了提供消費者更即時的服務,會和對方交換個人 LINE,這項行為對於企業的營收增長肯定會有幫助,因為消費者有被服務到,但這其中所隱藏的風險,我認為太大太大了。
風險1:專櫃人員離職,用戶名單也跟著消失
風險2:對話紀錄無法管理,容易發生消費糾紛
風險3:企業無法有效留存與運營 LINE 用戶
用戶名單是需要時間來累積的,其實專櫃人員很多都不希望和客戶換個人 LINE,因為私領域會被公事給影響到,但又不得不這麼做,因為官方 LINE 目前無法一對一,消費者加入之後只能不斷的被訊息推播給轟炸。而許多企業在這方面一直沒有找到一個很棒的工具來協助他們,因此 Omnichat 把這個責任給扛下來了,讓消費者就算加入官方 LINE,也一樣可以和綁定的專櫃人員一對一私訊,而企業不僅可以將用戶名單留存,更可以看到專櫃人員與消費者的對話紀錄,同時做好內部員工的風險控管,讓消費糾紛可以有效的減少。

上述這些功能,其實都不用做系統之間的整合,只要將 Omnichat Pixel 埋入到你的官網之後,就能夠開始執行,這是一個很即時、輕量的工具,僅需花費幾個工作天,就可以同時整合線上與線下的業績、人與人的溫度、消費者與企業的長尾效應。
Omnichat 將協助你,在這場 OMO 的服務戰之中,使銷售回歸人與人的連結。
如果你正在經歷數位轉型或是想更瞭解 OMO 可以怎麼做,歡迎跟我聊聊!
可以一起透過 Facebook 交流討論,也歡迎從 Linkedin 聯繫我。

感謝你們花時間讀這篇文章,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寫得不錯、有幫助到你,希望你能「留言」鼓勵我,或是 追蹤我的專題 →
我會更加油寫出更多內容的!我們下次見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最真實的BD(商業開發)分享,從個人業務拓展到開發團隊管理,從規劃、改善、進而完善的經驗過程,滿滿實戰性的做法與心得,希望能給同樣是在Sales & BD打拚的朋友一道實際的指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Omnichat 服務總覽圖 Hi,大家好,我是林渙恩(Alvin) 因為近期太常被詢問,我任職的公司,Omnichat 究竟是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同時我也認為 Omnichat 所帶來的價值確實很難一言以蔽之,因此我就想做一張 Omnichat 的服務總覽圖。
圖片來源:未來商務展 Hi 大家好,我是渙恩(Alvin) 【陌生開發】,一直都是 Sales & BD 在工作的環節中,最基礎,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項技能,如果沒有【陌生開發】,就不會有後續的 Demo、解決客戶疑慮、談判、成交等等的業務成交公式。
自私,可以讓團隊處在良性的競爭狀態中,因為自私,你會產生對勝利的渴望,你會有絕對不想輸的人,同時,也一定會有絕對要超越的對象,而當你率先爬上去的時候,不需要得意,因為你隨時有可能再摔下來;更不需要同情其他夥伴,因為他們絕對會想辦法爬上去。
做主管領的錢只比業務多一點而已,我幹嘛要當? 主管只會把老闆交辦的工作往下丟給部屬,真的很討厭! 公司主管每天都好晚下班,假日還要隨時待命,太痛苦了!  Hi,大家好,我是渙恩 上述的狀況,相信很多朋友都曾經看過,或者實際遭遇過,其實做了主管之後,你還會遭遇更多的狀況
「不要再用業務角度,而是要用管理者的角度來思考事情。」這句話聽起來,我知道很像是一句廢話;但這句廢話,是當時的老闆,每一次見到我,就會跟我說一次的忠言。在我一開始管理團隊的時候,所有書上說不要犯的管理錯誤,不誇張,我幾乎全都犯過了……
相信許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就是BD到底需不需要持續開發新客戶?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都大喇喇的放在許多招聘BD的職缺內容之中。大家可以稍微去查閱一下有關於BD需具備的技能,你就會發現有3項技能,是BD的工作日常……
Omnichat 服務總覽圖 Hi,大家好,我是林渙恩(Alvin) 因為近期太常被詢問,我任職的公司,Omnichat 究竟是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同時我也認為 Omnichat 所帶來的價值確實很難一言以蔽之,因此我就想做一張 Omnichat 的服務總覽圖。
圖片來源:未來商務展 Hi 大家好,我是渙恩(Alvin) 【陌生開發】,一直都是 Sales & BD 在工作的環節中,最基礎,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項技能,如果沒有【陌生開發】,就不會有後續的 Demo、解決客戶疑慮、談判、成交等等的業務成交公式。
自私,可以讓團隊處在良性的競爭狀態中,因為自私,你會產生對勝利的渴望,你會有絕對不想輸的人,同時,也一定會有絕對要超越的對象,而當你率先爬上去的時候,不需要得意,因為你隨時有可能再摔下來;更不需要同情其他夥伴,因為他們絕對會想辦法爬上去。
做主管領的錢只比業務多一點而已,我幹嘛要當? 主管只會把老闆交辦的工作往下丟給部屬,真的很討厭! 公司主管每天都好晚下班,假日還要隨時待命,太痛苦了!  Hi,大家好,我是渙恩 上述的狀況,相信很多朋友都曾經看過,或者實際遭遇過,其實做了主管之後,你還會遭遇更多的狀況
「不要再用業務角度,而是要用管理者的角度來思考事情。」這句話聽起來,我知道很像是一句廢話;但這句廢話,是當時的老闆,每一次見到我,就會跟我說一次的忠言。在我一開始管理團隊的時候,所有書上說不要犯的管理錯誤,不誇張,我幾乎全都犯過了……
相信許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就是BD到底需不需要持續開發新客戶?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都大喇喇的放在許多招聘BD的職缺內容之中。大家可以稍微去查閱一下有關於BD需具備的技能,你就會發現有3項技能,是BD的工作日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O2O(Online to Offline)的四大模式主要圍繞著線上與線下之間的業務鏈接,以下是其核心模式: 1️⃣ 平台模式 特點: 提供線上平臺,將線下商家資源整合到線上,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選擇、比價和交易服務。 通常涉及多個商家,類似於數字化的“商圈”。 應用場景: 美團、大眾點
Thumbnail
前陣子以產品經理身分到校園分享電商 OMO 的趨勢,包含 OMO 和 O2O 的差異,店員在 OMO 過程中扮演的角色,要導入 OMO 的關鍵是什麼?企業在零售現場遇到什麼問題?這篇會摘錄一些《2024 台灣 OMO趨勢洞察報告》的內容。
Thumbnail
《為何您知道卻做不到OMO呢?》您可知道真正的OMO是什麼嗎?OMO是近年來備受零售業所重視的新行銷模式,目的在推動顧客、門市、電商、品牌的多贏。在本課程中,將帶領大家一起探尋--推動「品牌OMO行銷」該做好的二十項工作,讓我們來趟不一樣的OMO之旅吧~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電商市場中,技術的進步不僅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也塑造了商家與客戶之間的互動模式。其中,ChatBot(即聊天機器人)作為人工智能技術的一種應用,正在逐漸成為電商業界的一大亮點,為消費者帶來了更智能、更便捷的購物體驗。
當今快速發展的數位時代,電子商務已經徹底改變了我們的購物方式和商業模式。從最初的O2O(Online to Offline)到現在的OMO(Online Merges Offline),電商的發展不僅快速且不斷的進展。   從O2O到OMO:電商的演進   過去,O2O模式主要強調線上和線下
Thumbnail
出國前剛好看到一些有關奧客的新聞 朋友也剛好傳了一個有關奥客的問卷調查給我 令我好好的思考了一下 首先,我認為所有的買賣不管是有形或無形的 都是一個交易過程,賣方販售這物品/體驗 買方認同這價值/價格,所以交易達成 但不知道甚麼時候開始 買賣的交易過程中添加了 "服務" 這一項目 服
Thumbnail
文、圖/台灣奧美 為消費者與品牌打造新世代互動體驗服務   全球企業對行銷技術的投資蓬勃發展,推動了品牌不斷深化與顧客的聯繫。然而,許多企業在建立獨特性和強化顧客關係的推展卻遭遇瓶頸,促使它們尋求更適切的解決方案,以建立更為持久的連結。   正是基於這一觀點,奧美近日宣佈了『Og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新零售概念的興起為電子商務帶來了新的契機與挑戰。OMO時代的到來,為電商虛實整合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同時也要求企業不斷創新和改進,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
Thumbnail
在經過疫情時代,消費者對於數位網路有著更進一步的了解,除了透過網路購物的需求增加之外,更著重於利用社交媒體與他人聯繫。廠商為了應對消費者所改變的網路習慣,提供更好的消費環境並增加業績,著手於精進數位操作。   《數位操作所面臨的困境》 廠商利用數位操作最終目的為增加官網流量並提高業績,常見手段
Thumbnail
講述了Omlet團隊是如何成立,又為何從最初的聊天軟體轉型為遊戲社群平臺,並成功推出Omlet Arcade。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O2O(Online to Offline)的四大模式主要圍繞著線上與線下之間的業務鏈接,以下是其核心模式: 1️⃣ 平台模式 特點: 提供線上平臺,將線下商家資源整合到線上,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選擇、比價和交易服務。 通常涉及多個商家,類似於數字化的“商圈”。 應用場景: 美團、大眾點
Thumbnail
前陣子以產品經理身分到校園分享電商 OMO 的趨勢,包含 OMO 和 O2O 的差異,店員在 OMO 過程中扮演的角色,要導入 OMO 的關鍵是什麼?企業在零售現場遇到什麼問題?這篇會摘錄一些《2024 台灣 OMO趨勢洞察報告》的內容。
Thumbnail
《為何您知道卻做不到OMO呢?》您可知道真正的OMO是什麼嗎?OMO是近年來備受零售業所重視的新行銷模式,目的在推動顧客、門市、電商、品牌的多贏。在本課程中,將帶領大家一起探尋--推動「品牌OMO行銷」該做好的二十項工作,讓我們來趟不一樣的OMO之旅吧~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電商市場中,技術的進步不僅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也塑造了商家與客戶之間的互動模式。其中,ChatBot(即聊天機器人)作為人工智能技術的一種應用,正在逐漸成為電商業界的一大亮點,為消費者帶來了更智能、更便捷的購物體驗。
當今快速發展的數位時代,電子商務已經徹底改變了我們的購物方式和商業模式。從最初的O2O(Online to Offline)到現在的OMO(Online Merges Offline),電商的發展不僅快速且不斷的進展。   從O2O到OMO:電商的演進   過去,O2O模式主要強調線上和線下
Thumbnail
出國前剛好看到一些有關奧客的新聞 朋友也剛好傳了一個有關奥客的問卷調查給我 令我好好的思考了一下 首先,我認為所有的買賣不管是有形或無形的 都是一個交易過程,賣方販售這物品/體驗 買方認同這價值/價格,所以交易達成 但不知道甚麼時候開始 買賣的交易過程中添加了 "服務" 這一項目 服
Thumbnail
文、圖/台灣奧美 為消費者與品牌打造新世代互動體驗服務   全球企業對行銷技術的投資蓬勃發展,推動了品牌不斷深化與顧客的聯繫。然而,許多企業在建立獨特性和強化顧客關係的推展卻遭遇瓶頸,促使它們尋求更適切的解決方案,以建立更為持久的連結。   正是基於這一觀點,奧美近日宣佈了『Og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新零售概念的興起為電子商務帶來了新的契機與挑戰。OMO時代的到來,為電商虛實整合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同時也要求企業不斷創新和改進,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
Thumbnail
在經過疫情時代,消費者對於數位網路有著更進一步的了解,除了透過網路購物的需求增加之外,更著重於利用社交媒體與他人聯繫。廠商為了應對消費者所改變的網路習慣,提供更好的消費環境並增加業績,著手於精進數位操作。   《數位操作所面臨的困境》 廠商利用數位操作最終目的為增加官網流量並提高業績,常見手段
Thumbnail
講述了Omlet團隊是如何成立,又為何從最初的聊天軟體轉型為遊戲社群平臺,並成功推出Omlet Arc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