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被說過「幼稚」嗎?那即是類似內在小孩的概念。
我們從未真正長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內在小孩,例如男性在長大後重拾對玩具/玩耍的熱情,像個大男孩。
「內在小孩的受傷」
『如果一次震驚或絕望強烈不已,它會永久地凍結我們對自己的看法,以及我們對這世界的期待。我們其餘部份成長,我們讓自己從經驗、從所見所聞或別人的經驗中學習;但是,真正受傷的那部份卻維持不變。…
每當你期望被了解或滿足時,你會立刻覺得受傷或成為生活的奴隸,你依然感覺到,就像九歲小孩的感覺,當他的需求被斷然拒絕,只好不去期待任何人願意或能夠回應他。』(Basch, 1980/1996)
受傷那部份也是「內在小孩」,是受傷的情緒,是噤聲的孩子,它如同孩子般的無助、失控、無理取鬧,除了像孩子外,找不到其他太具體的描述,因為我們把它關起來太久了。
受傷內在小孩的存在,通常與真正的焦慮議題有關,為了避免它,成長中我們會發展出一套防衛系統,好讓它不被感知,結果感受(情緒)系統被限制了,我們也就無法真正了解自己在想什麼、做什麼,可以看見的永遠只是我們所準備要看的世界。
受傷內在小孩的意義
封閉受傷部份,使得生活多數可以繼續,這是人的生存策略,然而遇見「重要事件與重要關係」時,內在小孩就會掙脫枷鎖從縫隙給予影響,再次遇見挫折時也會潛意識地用「退化」解決問題,讓自己成為無能者或壞小孩,好期待對方對我們施予解救。然而當一個人不懂自己要什麼時,另一個人無論如何也滿足不了我們的期待。如同溺水,還是要出聲求救,還是要伸手去抓,他必須接受這個事實,自己仍有潛在能力為自己做些改變。
大多時候,生活的滿意與快樂在於:我們能否成功地處理那些早期需要,並融入成人角色中自己和他人的期待。
內在小孩的幾個問題
1.小孩的意象
內在小孩只是一個意象,年紀通常在3-12歲之間,當然不是一定如此,不過13歲以上也不會被稱為小孩了,這與身心發展有關,年紀越大的能動性越高,較少無助。
(1)受傷內在小孩的象徵,是情緒能力的發展停滯,當需求被拒絕,甚至被傷害,這部份就會封閉/切除以求自我保護。封閉/切除不會僅封住受傷,而是整體情緒感受皆受影響,包括難以覺察負向的悲傷與憤怒,難以相信有人會給安全、信任、接納、親密、撫慰等等早期發展最需要的情緒經驗。
(2)小孩的情緒發洩:與壓抑相反,不可控制時,小孩對情緒的反應一向是全心投入那個瞬間與情緒,難以回頭。大人通常會逗他們笑,轉移注意,或者擁抱給予安全感幫他們跳脫這些狀態。當我們發現情緒出不來時,也請這樣對自己,不是嚴苛,而是諒解。
(3)與小孩相處的方式:小孩是沒有時間感的,「現在」要得到滿足,「未來」的觀念並不存在,「等待」並確定某人會歸來是要學習的;小孩欠缺對語言的理解,對他的關懷,話語不如擁抱、牽手,身體語言比較能被接受。當我們發現這些現象時,不必阻止或認為不應該,向可信任的人尋求安全感吧,滿足小孩的需要。
2.對話的可能
受傷的小孩比較敏感,易躲藏,我們如何與它對話呢?
(1)先承認它的存在。讓它知道現在雖然無法解決也沒關係,日後定會處理,放下解決問題的企圖,只要承認、接受,告知。
(2)可用禱告、書寫來自我對話。回想自己的童年往事,說一說,從第三者角度描述,一個孩子要面對當時處境,必定犧牲了什麼,可不可憐、委屈、孤單、無措,卻又要堅忍,你面對這樣的孩子,會不會同情與摸摸頭,安慰他什麼。
如果你真的很排斥,腦中一片空白,那也沒關係,也許還不到時候,也許你需要有人幫忙一把。可以考慮心理諮商/治療,諮商所協助的,就是在此重要部份協助我們達到目標。
3.成長後內在小孩還在嗎?
過去發生的事不會改變,但是經驗可以被重新詮釋賦以新意,內在小孩永遠會在,但它不再是無理取鬧或無助的孩子,它將變成另一個主體,是可以商量的,是一個夥伴,同時也給予你活力、能量、天真與好奇等動能,小孩不就是對世界充滿好奇嗎。
小孩的能量與好奇,成人的理性與方法;他是你,你也是他,然後就完整了。
參考資料
Basch, M.F. (1980/1996),《心理治療實戰錄》。呂紹文 劉慧卿譯。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