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療癒的二三事—接納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同理先從自己開始,懂得同理自己,才懂得如何同理他人。別人的傾聽就是同理開始,不是別人同理的太少,有時候是我們自己要得太多。

幾年前我自己因為孩子的發展狀況,當然也因為當時工作環境的一些因素,選擇轉換工作環境。當時我自己很仔細地把離職需要完成的手續都詳讀,也一一安排,但當時的雇主怎樣都不肯進行正式程序,甚至也打算不給我離職證明。那時,我相當不開心,因為我嘗試了任何方法希望能與上層好好談談並協商,但都被遠拒門外。我也很氣憤,我心想,怎麼會這麼沒有「同理心」,連知道我狀況的主管也是兩手一攤無可奈何,幫也不幫一把。最後,我是帶著「憤怒」離開當時的工作的。只是沒想到那時的憤怒卻慢慢地演變成日後的心理狀況——憤怒多過於開心、食不知味、每天相個時鐘一樣地轉,連自己平時最喜歡做的事情也變成最討厭的事。

當人在局中,真的很容易看不清。那時我壓根沒想到我自己的心態是最大的問題。首先,活在氣憤中,因為老覺得怎麼會有人如此不體諒人。然後,帶著遺憾與失落過著日子,因為覺得那樣的經歷似乎變成了一種「人生不良紀錄」,也意識到,這樣的念頭完全是「不切實際的完美主義」作祟。還有,帶著失望過活,因為終究放不下「為什麼有人會不了解」的念頭。

接觸靈性和療癒後,我開始理解到一個道理:沒有人應該理解與同理我們,如果連我們自己都不同理並接納自己,即便別人能理解並同理我們,我們也絲毫感受不到。別人願意理解並同理是種恩典,因為凡事都是我們自己的人生課題,與他人無關;就算他們願意傾聽,甚至給予相當的幫助,最終要把課題完成的終究只能是我們自己,不是嗎?我們的課題並不會因為他人理不理解,同不同理而消失。換個角度來看,當我們覺得他人不同理我們時,首先可能要留意的是「我們是否接納了自己真正的樣子並同理那個樣子,包含那個我們自己都覺得『不堪』的自己」呢?我們只要沒有接納並同理自己,就很容對他人的任何一點幫助視為是「火上加油」,甚至感到「厭惡」,即使不說出來,也會在心中暗暗吶喊著「你們根本就不懂!」然後,我們繼續著那個迴圈,一直繞,直到我們「作繭自縛」。

或許有人會問,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學習這樣的課題?每個人的課題都不一樣,拿「接納自己和同理自己」這個課題來說,我自己的感覺和經驗是,我們會面臨到「不喜歡自己甚至討厭自己」或者「他人都不接納我甚至排擠我」的課題,藉由學習這樣的課題,我們最終懂得如何「接納自己」和「愛自己」。我們真正地接納那不完美的自己,才能慢慢地看到內在的神性,也才會慢慢懂得他人的傾聽就是無比的幫助與恩典,最終我們達到「眼中盡是愛」的境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光之田園—依棡 (Icon)的沙龍
10會員
31內容數
透過「愚者的旅程」學習赫密士們從塔羅大秘儀中所汲取的知識和啟發。
2023/08/02
前一陣子因為一連串的事件,媒體、電視節目上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人設崩壞」。我其實不是很懂什麼是「人設」,照我自己的直覺解讀,我的想法是,「我的『人設』崩壞為什麼是由他人來說?」
2023/08/02
前一陣子因為一連串的事件,媒體、電視節目上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人設崩壞」。我其實不是很懂什麼是「人設」,照我自己的直覺解讀,我的想法是,「我的『人設』崩壞為什麼是由他人來說?」
2023/07/22
照著母親皇后的指示,愚者順著溪流往上游的方向再度走去,越走愚者越發感到緊張,映入眼簾的景象讓他感到詫異,和先前皇后身處的那豐盛、生氣勃勃的田園大相徑庭。 田園被荒蕪高聳的山脊取代,鮮明又亟具生命力的光景轉而變成貧瘠又帶著冷酷的景象......
Thumbnail
2023/07/22
照著母親皇后的指示,愚者順著溪流往上游的方向再度走去,越走愚者越發感到緊張,映入眼簾的景象讓他感到詫異,和先前皇后身處的那豐盛、生氣勃勃的田園大相徑庭。 田園被荒蕪高聳的山脊取代,鮮明又亟具生命力的光景轉而變成貧瘠又帶著冷酷的景象......
Thumbnail
2023/07/18
我的奇門終身盤除了顯示我可以去住家的東南方向土地公請示外,也指示我可以往西北方去找觀音菩薩。
Thumbnail
2023/07/18
我的奇門終身盤除了顯示我可以去住家的東南方向土地公請示外,也指示我可以往西北方去找觀音菩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外界發生的事會引起我們的情緒波動,以前,我也覺得一定是對方做了不適當的行為,才讓我感到不舒服,把感受往外攻擊。然而,現在我明白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思維裡,其實這些情緒、感受與內在的我有關,跟外界的關係並不大。
Thumbnail
外界發生的事會引起我們的情緒波動,以前,我也覺得一定是對方做了不適當的行為,才讓我感到不舒服,把感受往外攻擊。然而,現在我明白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思維裡,其實這些情緒、感受與內在的我有關,跟外界的關係並不大。
Thumbnail
面對焦慮時的掙扎與自我期許的矛盾,文章建議,首先應接受自己目前無法接納的事實,並鼓勵讀者在合適的時機慢慢釋放情緒壓力,以找到更健康的應對方法。這不僅能改善個人的情緒狀態,還有助於更好地與他人相處。文章提供了一種溫和的方式,引導人們理解自我接納的過程。
Thumbnail
面對焦慮時的掙扎與自我期許的矛盾,文章建議,首先應接受自己目前無法接納的事實,並鼓勵讀者在合適的時機慢慢釋放情緒壓力,以找到更健康的應對方法。這不僅能改善個人的情緒狀態,還有助於更好地與他人相處。文章提供了一種溫和的方式,引導人們理解自我接納的過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今天療癒主軸我從愛自己開始,到底什麼是愛自己?我探究了很久,每個人認為的愛自己都不一樣,但大方向跟原則我想是一樣的,就是「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靜下心來問自己,跟自己對話,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跟自己溝通。還有「不委屈」,不委屈其實不容易,生活在物質世界中,為了和諧所以妥協,為了妥協所以委屈,但有沒有雙贏
Thumbnail
今天療癒主軸我從愛自己開始,到底什麼是愛自己?我探究了很久,每個人認為的愛自己都不一樣,但大方向跟原則我想是一樣的,就是「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靜下心來問自己,跟自己對話,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跟自己溝通。還有「不委屈」,不委屈其實不容易,生活在物質世界中,為了和諧所以妥協,為了妥協所以委屈,但有沒有雙贏
Thumbnail
  建立健康的界線,才能真實的尊重每個人的個別差異,並透過練習接納自己去更深入的自我,透過認識自己去理解生命的差異以及和諧之道。
Thumbnail
  建立健康的界線,才能真實的尊重每個人的個別差異,並透過練習接納自己去更深入的自我,透過認識自己去理解生命的差異以及和諧之道。
Thumbnail
當我們陷入困境時,其實最需要的是給自己一點溫柔和理解。就像是待朋友一樣,我們也需要對自己採取同樣的態度。這就是所謂的「同理自己」。 想像一下,你一整天都在辛苦工作,但最後卻因為一個小小的錯誤感到沮喪和挫折。這時候,別忘了給自己一些愛和理解。同理自己就像是一個溫柔的提醒,讓你停下來,接受自己的情感,
Thumbnail
當我們陷入困境時,其實最需要的是給自己一點溫柔和理解。就像是待朋友一樣,我們也需要對自己採取同樣的態度。這就是所謂的「同理自己」。 想像一下,你一整天都在辛苦工作,但最後卻因為一個小小的錯誤感到沮喪和挫折。這時候,別忘了給自己一些愛和理解。同理自己就像是一個溫柔的提醒,讓你停下來,接受自己的情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