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65天持續寫作 - 天衣無縫的節奏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昨晚是在家練習爵士鼓的時間,我規定小妞一周需要練習兩次,練習時間不用非常久,大概約莫15-20分鐘左右就好,我陪著她一起練習,就這樣學兩個月了。我一直在等待小妞可以享受音樂的脈絡,跟著音感走的自然律動和手部反射動作的鼓棒敲打,就在昨晚,我的餘光瞥見了小妞散發出來的那個畫面,嘴角微微得意的笑,身體和手部節奏配合的天衣無縫,時間沒有維持很久,大約只有維持四個小節,但這美妙的感受,我希望她可以印在心中。

我一直很感謝小時候老爸和老媽答應我的要求,讓我學習電子琴,使我現在的生活可以很簡單的因為音樂而感到美好,這點真的是心存感激。我其實也滿想讓小妞體驗這種過程,從有興趣,初階練習,開始覺得無趣,不想再繼續學習,碰到困難,克服困難,敲打出一段比自己想像還要厲害的音樂,累積信心的這段過程。

小妞其實在上個月就一直處在無趣和不想再繼續學習的過程,常時不時就問我還要學習多久才可以不要再學習?

對於主張不強迫,依孩子興趣來學習的教養方式,這點也曾讓我思考過,該怎麼拿捏學習的時間比較好?在早期小妞約莫三歲多時,有上過朱宗慶打擊樂,上的非常歡愉,也上了約一年半的時間,但後來小妞說她不想再學了,覺得玩樂器的時間太少,沒辦法獲得成就感,我自己也發現一個老師對十個小朋友,真的沒有太多時間可以跟樂器接觸,於是就暫停沒學了。

直到小妞後來看電視,看到一位哥哥敲打著爵士鼓,她一直覺得好帥,也想試試看,就這麼剛好,家裡附近就有一位在教爵士鼓的老師,二話不說就先去參加體驗課了,課後小妞馬上跟我說她想繼續學,就這樣來到了第二個月。

我一直有感她已經進入獲得不到成就感,不想再繼續學習的階段,我一直知道,等妞敲打出一首歌時,她一定又會重新愛上這個她很有興趣的爵士鼓,我跟妞說,每一種新的學習體驗,最少必須要半年,才有辦法判斷到底喜歡或不喜歡。

好消息是,昨晚的小妞初嘗學習成果帶給她的回饋了,我還記得我看到那四個小節的音樂律動,我都好想尖叫抱緊小妞,但只深怕會打斷這美好的片刻,我壓抑自己的興奮,嘴角早就失守裂開大笑了,哈哈 !!

老師說可以聽youtube的音樂搭配一起打,我從youtube找出音樂,「蹦 ! 蹦! 蹦!蹦!」的小鼓和Hi-hat撞擊聲,早就讓我們迫不及待想試試看了,小妞跟著開始打前面八個小節,還免強跟著上速度,但是在進入後面八個小節的十六分音符後,就很難跟上了,但是沒關係,這種興奮感是會迫使人想練習的,我約小妞今天晚上再來試試看,孩子沒有拒絕我說不想再練,反倒跟我說「媽咪,我想再看一下這個哥哥是怎麼敲的,還有我也想聽看看其他首歌」

很好啊 !! 這樣的學習心態是我最期待與樂見的。今天再來試試看吧 !!
爵士鼓熱鬧的音響,讓我和廖胖也都有點躍躍欲試了呢?

然後睡前,我又編了另一個罐子的故事跟小妞說(第一個是勇氣罐),和後面更虛幻的故事,我邊講邊腦力激盪,突然發現跟孩子講自創故事,可以激發出我腦中的火花啊 !! 完全燒腦...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胖胖太太的沙龍
76會員
330內容數
每天都會發生許多想記錄下來的事,無論是任何一件小事,都足以日後回味,但往往因為惰性使然,常常有一搭沒一搭的紀錄,決定現在要給自己一個挑戰,好好的紀錄從此刻開始的一年。期待一年的成功挑戰。
胖胖太太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10
現在的小學生和我們以前真的不一樣,這樣的幼小銜接我覺得很棒,不是課業上的銜接,而是生活學習和能力上的養成。
Thumbnail
2021/12/10
現在的小學生和我們以前真的不一樣,這樣的幼小銜接我覺得很棒,不是課業上的銜接,而是生活學習和能力上的養成。
Thumbnail
2021/11/29
昨晚睡前小妞很興奮地說,「媽咪,我有一個計劃,你聽看看這個可以嗎?」 妞 : 就是啊! 我在想我們可以一起來錄個影片,然後我們家可以叫做「胖胖家族」。然後啊! 一開始我來說"大家好,我們是胖胖家族",接著媽咪妳再出來說你是胖胖媽媽,再換爸爸出來說我是胖胖爸爸,你跟爸爸的順序你們兩個人可以再自己討論一
Thumbnail
2021/11/29
昨晚睡前小妞很興奮地說,「媽咪,我有一個計劃,你聽看看這個可以嗎?」 妞 : 就是啊! 我在想我們可以一起來錄個影片,然後我們家可以叫做「胖胖家族」。然後啊! 一開始我來說"大家好,我們是胖胖家族",接著媽咪妳再出來說你是胖胖媽媽,再換爸爸出來說我是胖胖爸爸,你跟爸爸的順序你們兩個人可以再自己討論一
Thumbnail
2021/09/08
「媽咪,我現在沒有好朋友了,現在都沒有人跟我玩,每次下課我都覺得好孤單。」 想起前幾天小妞才說,她好喜歡下課可以跟好朋友玩,聊天的,怎麼一轉眼就成了這情況
Thumbnail
2021/09/08
「媽咪,我現在沒有好朋友了,現在都沒有人跟我玩,每次下課我都覺得好孤單。」 想起前幾天小妞才說,她好喜歡下課可以跟好朋友玩,聊天的,怎麼一轉眼就成了這情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難得遇上良師,突飛猛進的不止是技能更是學習態度。從前見到渾身無力感的孩子在拉扯着學習都覺得浪費,除了浪費師生時間更浪費學習能力。明明孩子們都被學業功課技能人等等壓得透不過氣,老師家長們還「一人一乜乜」地往其肩上堆石頭,不就是件做孽事嗎?好好珍惜保護小孩子們的自學/學習能力吧,別把人生原本會點滴流失的
Thumbnail
難得遇上良師,突飛猛進的不止是技能更是學習態度。從前見到渾身無力感的孩子在拉扯着學習都覺得浪費,除了浪費師生時間更浪費學習能力。明明孩子們都被學業功課技能人等等壓得透不過氣,老師家長們還「一人一乜乜」地往其肩上堆石頭,不就是件做孽事嗎?好好珍惜保護小孩子們的自學/學習能力吧,別把人生原本會點滴流失的
Thumbnail
停更1期 不討厭的事情被強迫久了也會變討厭 練箏對我來說不是被強迫的事情,在老師的眼裡會有老師的進度安排,但學生也會因為生活瑣事而被迫打亂節奏,如同此時的我這個時刻。但我依然沒有把古箏放掉,只是練著的不是老師的進度要求而是「我喜歡的聲音」。 樂曲之所以動聽就是靠著一個個的小聲音堆疊而起,縱使是很簡易
Thumbnail
停更1期 不討厭的事情被強迫久了也會變討厭 練箏對我來說不是被強迫的事情,在老師的眼裡會有老師的進度安排,但學生也會因為生活瑣事而被迫打亂節奏,如同此時的我這個時刻。但我依然沒有把古箏放掉,只是練著的不是老師的進度要求而是「我喜歡的聲音」。 樂曲之所以動聽就是靠著一個個的小聲音堆疊而起,縱使是很簡易
Thumbnail
2021年最後一次上課,也是跟這位老師第21堂、最後一堂上課。上課前想了想,從家裡翻出個小東西,課後跟老師致意一下。老師客氣的說我很認真,很開心教到會練琴的學生。我反問大學生不練琴嗎。(如果是音樂系主修的話應該要很認真練琴才對吧?)老師說很多都要唸,還很怕唸到淚眼汪汪的,真的哭出來給他看。
Thumbnail
2021年最後一次上課,也是跟這位老師第21堂、最後一堂上課。上課前想了想,從家裡翻出個小東西,課後跟老師致意一下。老師客氣的說我很認真,很開心教到會練琴的學生。我反問大學生不練琴嗎。(如果是音樂系主修的話應該要很認真練琴才對吧?)老師說很多都要唸,還很怕唸到淚眼汪汪的,真的哭出來給他看。
Thumbnail
大約到了小學五六年級,我都很喜歡吹豎笛,可能是老師是留學美國日本的,雖然也會有點兇,但妳只要把規定的作業好好練完,大部分可以安全過關,「而學習豎笛有一個好處是,妳只需要看一行譜🎼,高音譜記號」的旋律。 鋼琴則是一次要看兩行譜,因為右手一行高音譜記號,左手一行低音譜記號,兩行兩手還要同時拼接和
Thumbnail
大約到了小學五六年級,我都很喜歡吹豎笛,可能是老師是留學美國日本的,雖然也會有點兇,但妳只要把規定的作業好好練完,大部分可以安全過關,「而學習豎笛有一個好處是,妳只需要看一行譜🎼,高音譜記號」的旋律。 鋼琴則是一次要看兩行譜,因為右手一行高音譜記號,左手一行低音譜記號,兩行兩手還要同時拼接和
Thumbnail
會寫這個主題的原因是許多媽媽朋友們時常問我這個問題,大多是媽媽本身小時候沒有學過樂器,於是懷抱著讓孩子從小受音樂薰陶的夢想而來詢問,而我也從對談的過程中去了解媽媽們的想法及試圖讓媽媽們了解學習樂器的過程,這篇是對談的簡單概要。
Thumbnail
會寫這個主題的原因是許多媽媽朋友們時常問我這個問題,大多是媽媽本身小時候沒有學過樂器,於是懷抱著讓孩子從小受音樂薰陶的夢想而來詢問,而我也從對談的過程中去了解媽媽們的想法及試圖讓媽媽們了解學習樂器的過程,這篇是對談的簡單概要。
Thumbnail
「這個超能力就是讓自己開心罐,這是媽咪覺得最重要的罐子了。而且這個是我們兩個專屬的超能力喔,爸爸可能不一定有喔。」
Thumbnail
「這個超能力就是讓自己開心罐,這是媽咪覺得最重要的罐子了。而且這個是我們兩個專屬的超能力喔,爸爸可能不一定有喔。」
Thumbnail
神奇的是,回憶會勾勒出回憶,許多放置在記憶底層的潘朵拉盒,全都開啟了,任由我所有的回憶在腦中奔馳。
Thumbnail
神奇的是,回憶會勾勒出回憶,許多放置在記憶底層的潘朵拉盒,全都開啟了,任由我所有的回憶在腦中奔馳。
Thumbnail
昨晚是在家練習爵士鼓的時間,我規定小妞一周需要練習兩次,練習時間不用非常久,大概約莫15-20分鐘左右就好,我陪著她一起練習,就這樣學兩個月了。我一直在等待小妞可以享受音樂的脈絡,跟著音感走的自然律動和手部反射動作的鼓棒敲打,就在昨晚,我的餘光瞥見了小妞散發出來的那個畫面,嘴角微微得意的笑
Thumbnail
昨晚是在家練習爵士鼓的時間,我規定小妞一周需要練習兩次,練習時間不用非常久,大概約莫15-20分鐘左右就好,我陪著她一起練習,就這樣學兩個月了。我一直在等待小妞可以享受音樂的脈絡,跟著音感走的自然律動和手部反射動作的鼓棒敲打,就在昨晚,我的餘光瞥見了小妞散發出來的那個畫面,嘴角微微得意的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