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找回「拒絕的勇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拒絕的勇氣,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而是確信我是誰,能夠勇敢建立合宜的界限

健康的人際關係,需要界限來保護彼此,有時候我們會不自覺的陷入情緒勒索的陷阱裡,可能成為勒索者,也可能成為被勒索者。
日本作家太宰治在小說《人間失格》裡寫下這樣一段話:「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拒絕」對許多人來說很困難,因為害怕關係會破裂,害怕自己不再被喜歡,於是不斷的勉強自己,用逃避、討好的方式,試圖讓自己在關係裡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但是「做自己」的渴望卻不斷在心裡呼喊著,於是沒有被滿足的渴望,漸漸成為一棵有毒的樹,種在內心深處,躲在沒有光的黑暗裡,一點一點的侵蝕著生命的熱情,還有對未來的盼望。

學習拒絕,從為自己負責開始

負責,指的不是承擔所有的責任,而是承擔自己的責任,相信選擇權在自己手上。人生永遠有選擇,而最終做出決定的都是自己,不管別人是否給出建議,是否逼迫自己,做決定的那個人都是自己,既是自己的選擇,就要承擔起選擇的後果,不論好壞,都不能怨天尤人,不能把環境,把他人當成藉口。當我們的心態改變了,設立界限自然也容易許多,有了界限,就有了拒絕的勇氣。

學習拒絕,把別人的責任還給他

是否曾遇過這樣的人?總是喜歡給別人建議,幫別人做決定,做一個爛好人的結果,就是自己活得好累,肩上揹負了太過沈重的擔子,最後把自己壓垮,甚至還成為別人口中的罪魁禍首。所以試著收手,閉上嘴吧,做個傾聽者,支持者,然後把別人該負的責任還給他,讓每個人都也有學習成長的機會。

學習拒絕,先要學會愛自己

無法拒絕別人的人,大多不愛自己,低落的自尊,想要藉由做很多事來得到別人的認同,進而証明自己存在的價值。但是人若不愛自己,又如何能期待別人可以看見自己的美好。唯有愛自己,接納自己,相信自己雖不完美,但仍值得被愛,才能建立起正確的自我認同,不懼怕拒絕可能帶來的結果,

拒絕的勇氣,是成長的果實

阿德勒認為,人只能夠透過失敗來學習。 藉由失敗的經驗,守護自己「想要改變」的決心。我們從小被教導要聽話,而不是要思考,所以在成長過程中,忍耐是被訓練最多的能力,無法表達真實的想法,成為許多人心中的痛。即使如此,我們仍然可以從現在開始練習,即使可能會失敗,拒絕不了,或者經歷關係的衝突,也要有勇氣繼續堅持改變現狀的決心,最後也一定可以建立起健康的界限,活出自由的人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6會員
78內容數
這是一個關於追尋自我的天地,人心中都有一個渴望,走向自己命定的天賦裡,充滿熱情而且堅定的追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溫柔時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是擁有能力才能幫助人,而是願意幫助人,就擁有需要的能力 一個從阿富汗回來的士兵,因為失去雙腳,也失去了對生命的盼望。然而,一個奇妙的夢境,改變了他的眼光;士兵找回自己存在的價值,也重新燃起對生命的熱情
不是擁有能力才能幫助人,而是願意幫助人,就擁有需要的能力 一個從阿富汗回來的士兵,因為失去雙腳,也失去了對生命的盼望。然而,一個奇妙的夢境,改變了他的眼光;士兵找回自己存在的價值,也重新燃起對生命的熱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近期閱讀"被討厭的勇氣",這本相見恨晚?或說是剛剛好在對的時間遇見的一本書 書中透過對話的方式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也點開了我對於人生任務的逃避 ....阿德勒斷言[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節錄自"被討厭的勇氣"p.75 .....阿德勒將這些過程中所產生的人際關係分為[工
(一)否定心理創傷 (二)煩惱全來自人際關係 (三)割捨別人的課題 (四)活在當下 (五)結論
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最佳的辦法,就是知道自己必須在什麼時候說「不」!向任何一個人,包括自己。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對於自我的理解和選擇的思考,強調了內在的渴望和價值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通過覺察自己的渴望,可以從被動變成主動,從受害者轉變為具有力量的人。同時提供了參加共學活動的資訊。
Thumbnail
學習說不可以適時保護自己的能量,不是絕情的拒絕,而是用婉轉禮貌的方式拒絕,這更能為自己劃清自己的底線。學會說不,是一種善待自己的方式之一,對於他人的請求來者不拒,覺得請你幫忙一定會幫,一種理所當然的感覺,學會說不,找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吧~
Thumbnail
前幾年有本很熱門的書叫《被討厭的勇氣》,書中強調了勇敢地做自己,並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然而,有些人卻將重點放在「做自己」上,甚至扭曲了這個概念... 這本書的讀者群有一部分是對他人感受較敏感的朋友(或說同理心過於氾濫),對於自己的一舉一動,甚至任何的起心動念,都會在意別人怎麼想、會不會對他人
前言 在這個繁忙而充實的現代生活中,學會說不是保護自己的一種重要方式。我們不可能做到應承所有事情,因此,學會拒絕一些事情並不是自私的表現,而是對自己時間和精力的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被討厭的勇氣整體來說他在說如何把決定權交在自己手上,他否定過去創傷經驗對現在自己的影響、自卑感是在為自己找藉口以及課題分離,如何不讓別人的行為影響自己的心態。 課題分離 這本書對我影響最深的是課題分離,書裡最一開始先探討怎樣是自由的人生,如何讓人生變得簡單,於是他給了一個前提是「人類大部分的煩惱
「在當今社會,人常常因為各種壓力或期望,而迫使自己做出違背內心的決定。」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為什麼我們不應該為了迎合他人而委屈自己,以及為自己學會說「不」的重要性。 為什麼我們需要學會說「不」?因為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當我們想要嘗試滿足每一個人的期望時,往往會因為違背自己的真實心意,而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近期閱讀"被討厭的勇氣",這本相見恨晚?或說是剛剛好在對的時間遇見的一本書 書中透過對話的方式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也點開了我對於人生任務的逃避 ....阿德勒斷言[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節錄自"被討厭的勇氣"p.75 .....阿德勒將這些過程中所產生的人際關係分為[工
(一)否定心理創傷 (二)煩惱全來自人際關係 (三)割捨別人的課題 (四)活在當下 (五)結論
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最佳的辦法,就是知道自己必須在什麼時候說「不」!向任何一個人,包括自己。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對於自我的理解和選擇的思考,強調了內在的渴望和價值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通過覺察自己的渴望,可以從被動變成主動,從受害者轉變為具有力量的人。同時提供了參加共學活動的資訊。
Thumbnail
學習說不可以適時保護自己的能量,不是絕情的拒絕,而是用婉轉禮貌的方式拒絕,這更能為自己劃清自己的底線。學會說不,是一種善待自己的方式之一,對於他人的請求來者不拒,覺得請你幫忙一定會幫,一種理所當然的感覺,學會說不,找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吧~
Thumbnail
前幾年有本很熱門的書叫《被討厭的勇氣》,書中強調了勇敢地做自己,並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然而,有些人卻將重點放在「做自己」上,甚至扭曲了這個概念... 這本書的讀者群有一部分是對他人感受較敏感的朋友(或說同理心過於氾濫),對於自己的一舉一動,甚至任何的起心動念,都會在意別人怎麼想、會不會對他人
前言 在這個繁忙而充實的現代生活中,學會說不是保護自己的一種重要方式。我們不可能做到應承所有事情,因此,學會拒絕一些事情並不是自私的表現,而是對自己時間和精力的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被討厭的勇氣整體來說他在說如何把決定權交在自己手上,他否定過去創傷經驗對現在自己的影響、自卑感是在為自己找藉口以及課題分離,如何不讓別人的行為影響自己的心態。 課題分離 這本書對我影響最深的是課題分離,書裡最一開始先探討怎樣是自由的人生,如何讓人生變得簡單,於是他給了一個前提是「人類大部分的煩惱
「在當今社會,人常常因為各種壓力或期望,而迫使自己做出違背內心的決定。」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為什麼我們不應該為了迎合他人而委屈自己,以及為自己學會說「不」的重要性。 為什麼我們需要學會說「不」?因為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當我們想要嘗試滿足每一個人的期望時,往往會因為違背自己的真實心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