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拒絕的力量|學習表達自己的需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我們的文化,說「不」是一件沒有禮貌的事情,我們鮮少去練習拒絕別人,也造就人與人的界線總是模糊,我們容易與他人的情感共生。
我們總是把拒絕卡在心頭,我們習慣委屈自己,讓別人忽視自己的需求,久了就怨恨他人,造成世間上無數的悲劇,這些原因都在於我們對於拒絕的認知,以及過於激烈的表達方式。

從小時候我們就被教育成為一個「好人」,而拒絕別人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為我們都害怕被別人討厭,我們期待成為別人喜歡的人,不論對方是同學、老師、上司、家人,我們一直被制約「受別人喜歡的人」,所以,我們就算討厭、感受不好,我們總是用很隱諱的方式來表達,以為對方會知難而退。
或是用其他不太健康的方式來表達拒絕,像是用臉書發文隱射別人的不禮貌、用消極敷衍來應付他人的要求,常常都是因為我們缺乏表達拒絕的其他方式以及練習。

一、學習拒絕

(1) 直視權威-拒絕被定義


或許是家庭父親權威的教育方式,我的自我認同來的很晚,在面對權威的父親總是很難直視父親的眼光,那銳利帶著威嚴目光,讓我總覺得自己好像做錯事情了,難以真正的心靈自由。
直到那一夜,在莫拉克颱風侵襲台東的那個大災難,我希望我能夠去救災,好幫助自己的朋友,但卻被他拒絕了,他認為我沒有那個能力去救災:「如果我去的話,我的電機專業,至少還能夠修理電器,你呢?植物醫學系去那邊幹嘛?種田喔?」
過去總是不敢直視他的眼睛,這次我帶著憤怒直視他對我的偏見:「你怎麼知道?我去那裡什麼什麼事情都做不到?你怎麼知道那邊的需求?你怎麼知道我去那邊能幹嘛?」,我第一次用憤怒凝視著他,平靜、理智且憤怒,拒絕了他在我身上插上的偏見。
我打從心底,想要離開這個家,這個連做好事情都會被拒絕的家。

同樣的眼神,也直視過我的前指導教授,在那瞬間,想必我在他們眼中,不再是那個只有158公分的懦弱男子,而是一個不顧後果,只為捍衛自己的尊嚴、且大膽平視他們的男人,他們脆弱的權威在我面前只顯得毫無價值,因為威權是無法得到我的尊敬的,不論你們怎麼貶低我,都無法證明你們是對的。
一生都這麼努力的我,那天終於豁出去表達自己拒絕被看不起的心情,沒有情緒化的憤怒,平鋪直敘的話語帶著最大的殺傷力。
在回憶這些故事,我才明白這些事情,對我有很深的意義。

(2) 直視過去的依賴-拒絕不再屬於自己的戀愛

在分手後的兩個禮拜後,前任利用簡訊傳訊息給我,希望我不要封鎖她,她想要跟我說些事情,對於她過去的不告而別用文字分手,且沒有告知的無縫接軌的行為,封鎖其實是我對以前的告別,以免我影響那時每天的研究生活的情緒。
看著她熟悉的文字從Messenger跳出,累積一年的習慣,真的不是說戒就戒,熟悉和喜悅感還是不由自主得升起,但我嘆了一口氣,明白一切早就不一樣了。
「信任破產的分手後還是當陌生人就好了」

看著熟悉且一大串的口吻,她說著對不起,對不起對我太多抱怨,錯並不是只有我,看著她的告解文,我只是嘆了好大一口氣。
問了她近況後,看著她幸福的文字後,一方面傻眼且敬佩她調適之快速,也感覺到她似乎沒有一點愧疚感。
「原來我還是不夠認識她啊」

深呼吸,過去一年都很感謝她每天得陪伴,但我的意識明確的告訴我:「就算痛苦,也不要回到過去」。
留下了:「祝你幸福,未來沒事,就不要聯絡我了」,按下一個藍色的讚,結束這段感情。
儘管潛意識的依賴,我也明白我該正視自己的需求,我不再是對方的情感自助餐了。

二、拒絕的轉換思維

拒絕是需要不斷的練習,最初身心和慣性行為往往會脫節,除了不習慣拒絕之外,整個文化和教育也鮮少給我們拒絕的思考,我們通常都是接收的那一方。

因為我們平日對於拒絕給人的感覺是帶著否定的,別人的拒絕仿佛就是討厭自己,所以我們討厭被拒絕,也希望別人能夠不拒絕我。
但這樣想大多都是一相情願。
拒絕不見的是否定、不見得帶著全然的負面,拒絕其實是種界線、拒絕是表達自己的需求。
我們如果學不會拒絕,往往犧牲的就是自己的需求,很勉強的答應對方,也是傷害別人的期待,對彼此都是傷害。

「不要成為一個濫好人,那並不是真的善良。」
我們不需要一定要讓被犧牲成為常態、不需要讓怨氣累積成憤怒,才能爆發狠狠的拒絕。
但對於長期學不會拒絕的人,我由衷建議,在自己的需求下,適時的表達拒絕,不要成為一個別人予取予求,讓自己的情緒無從發洩,對自己也是個硬傷,因為在需求無法被滿足下,潛意識會幫你找到出口,那就不是意識上可以控制的。
把拒絕視為表達需求的行為即可,同樣的,我們也需要學習接納自己被拒絕的失落感,明白對方也只是在表達自己的需求。
不需要過度解釋,將他人的拒絕連結到自我價值上,她(他)的拒絕與你的價值無關。
昆陽 2021.4.24 PEACE 學會愛自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世界很大、我們的內心也很深,我們常常在往外尋找有價值的事物,但卻忘記往內尋, 認識自己一直是我們的責任,但往往我們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人。 我是昆陽,我希望用我的觀點為你帶來點新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永昌醫師看到病人現況老人失能的問題越來越大,本身有健身且擁有運動科學知識的他,開發了枯木逢春訓練法來治療許多失能的老年人,不論是糖尿病、骨質疏鬆症、車禍癱瘓等問題,都經過安全的治療下得到顯著的進步。 我們對於長照,除了醫療消極的治療,針對人口老化失能的問題應該用重訓來預防問題。
焦慮的小我就像在幽谷自由落體墜落,而我努力抱持著意識往下攀爬,用自己的力量讓小我慢慢地墜落,緩緩地不要那麼失控,不讓小我走向自我毀滅,讓小我自爆自棄,事後陪伴著小我好好療傷。我渴望地正是我恐懼的,每一次吸引都誘發我的嚮往,但同時爆發我的恐懼。我多希望自己是個遲鈍的人,不那麼共感、不那麼高敏。
面對恐懼,我期許的是包容的態度,不論是自己,還是整個社會氛圍,可以容許我們在恐懼時哭泣,可以容許我們自暴自棄後,告訴我們一切仍有希望的,可以容許我們成績考差了沒關係,有學習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還是會有人愛你,可以告訴魯蛇們,你才不是人生的輸家,你永遠都還有機會,只要你不放棄自己。
真正的正能量,應該是可以接納負面能量吧? 負面情緒的「負」不是糟糕的負,而是數學的負。
我們常常會妄自的用過去自身的經驗或對他的認識來判斷他的情緒和想法,常常聽著聽著就在對方說話之前,插了個你的理解,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帶著成見去傾聽。 「你又犯錯了」、「你應該很難過吧」、「早跟你說過了吧」 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也否定了對方的獨特經驗,忘記了人是一直變動的生物,這是非常傷害對方的。
為什麼人為什麼那麼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呢?因為我們容易焦距失去的事物? 這種不斷焦距失去的感覺,我們稱之為「匱乏感」,這種匱乏感讓我們扭曲了事實,我們會為了讓自己好過一些,會去彌補自己的匱乏感或是找到一個大魔王去責怪。 匱乏感源自於人類生存的三個天性:一、預期感、二、悲觀天性、三、愛講故事。
林永昌醫師看到病人現況老人失能的問題越來越大,本身有健身且擁有運動科學知識的他,開發了枯木逢春訓練法來治療許多失能的老年人,不論是糖尿病、骨質疏鬆症、車禍癱瘓等問題,都經過安全的治療下得到顯著的進步。 我們對於長照,除了醫療消極的治療,針對人口老化失能的問題應該用重訓來預防問題。
焦慮的小我就像在幽谷自由落體墜落,而我努力抱持著意識往下攀爬,用自己的力量讓小我慢慢地墜落,緩緩地不要那麼失控,不讓小我走向自我毀滅,讓小我自爆自棄,事後陪伴著小我好好療傷。我渴望地正是我恐懼的,每一次吸引都誘發我的嚮往,但同時爆發我的恐懼。我多希望自己是個遲鈍的人,不那麼共感、不那麼高敏。
面對恐懼,我期許的是包容的態度,不論是自己,還是整個社會氛圍,可以容許我們在恐懼時哭泣,可以容許我們自暴自棄後,告訴我們一切仍有希望的,可以容許我們成績考差了沒關係,有學習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還是會有人愛你,可以告訴魯蛇們,你才不是人生的輸家,你永遠都還有機會,只要你不放棄自己。
真正的正能量,應該是可以接納負面能量吧? 負面情緒的「負」不是糟糕的負,而是數學的負。
我們常常會妄自的用過去自身的經驗或對他的認識來判斷他的情緒和想法,常常聽著聽著就在對方說話之前,插了個你的理解,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帶著成見去傾聽。 「你又犯錯了」、「你應該很難過吧」、「早跟你說過了吧」 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也否定了對方的獨特經驗,忘記了人是一直變動的生物,這是非常傷害對方的。
為什麼人為什麼那麼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呢?因為我們容易焦距失去的事物? 這種不斷焦距失去的感覺,我們稱之為「匱乏感」,這種匱乏感讓我們扭曲了事實,我們會為了讓自己好過一些,會去彌補自己的匱乏感或是找到一個大魔王去責怪。 匱乏感源自於人類生存的三個天性:一、預期感、二、悲觀天性、三、愛講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學習身心靈的過程中,逐漸明白了拒絕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的價值。從與母親的關係中,體會到其實自己有權利做出選擇,並學會如何看見真正想要的事情。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拒絕別人,不代表看扁對方, 被拒絕,也不代表被輕視, 我們可以拒絕別人,別人當然也可以拒絕我們, 不要把被拒絕,當做是對自身的貶抑, 是對客觀事情做出的回應,而非針對個人。
Thumbnail
如果當你發現别人越来越不把你當一回事,那是因為你太好說話。什麼事情,一找你就答應;什么東西,一要你就給。要知道:有的人習慣了得到,便忘記了感恩。做人除了說YES之外,還要經常說一下NO。親和力雖然很重要,但人的價值卻是靠拒絕而来的。有原則的拒絕,比無原則的幫忙,你會更有價值。交人交心,澆樹澆根!真誠
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最佳的辦法,就是知道自己必須在什麼時候說「不」!向任何一個人,包括自己。
Thumbnail
學習說不可以適時保護自己的能量,不是絕情的拒絕,而是用婉轉禮貌的方式拒絕,這更能為自己劃清自己的底線。學會說不,是一種善待自己的方式之一,對於他人的請求來者不拒,覺得請你幫忙一定會幫,一種理所當然的感覺,學會說不,找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吧~
有沒有人在覺得被拒絕之後,就憋著一口氣,然後生悶氣, 明明知道很沒有道理,但就是覺得很不爽、很受傷,然後這樣的心情,就影響著跟伴侶的互動。
Thumbnail
嗨大家!我們今天要來談談一個有點尷尬但很重要的話題——如何在面對性關係邀約時拒絕。當有人對你提出這樣的邀約時,但妳並不喜歡他 ,你可能會感到困惑,不知道該怎麼應對。但別擔心,我們有一些建議可以幫助你在這種情況下保持自尊、自信並明確表達你的立場。   首先,最重要的是直接表達你的想法。誠實地告訴對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學習身心靈的過程中,逐漸明白了拒絕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的價值。從與母親的關係中,體會到其實自己有權利做出選擇,並學會如何看見真正想要的事情。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拒絕別人,不代表看扁對方, 被拒絕,也不代表被輕視, 我們可以拒絕別人,別人當然也可以拒絕我們, 不要把被拒絕,當做是對自身的貶抑, 是對客觀事情做出的回應,而非針對個人。
Thumbnail
如果當你發現别人越来越不把你當一回事,那是因為你太好說話。什麼事情,一找你就答應;什么東西,一要你就給。要知道:有的人習慣了得到,便忘記了感恩。做人除了說YES之外,還要經常說一下NO。親和力雖然很重要,但人的價值卻是靠拒絕而来的。有原則的拒絕,比無原則的幫忙,你會更有價值。交人交心,澆樹澆根!真誠
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最佳的辦法,就是知道自己必須在什麼時候說「不」!向任何一個人,包括自己。
Thumbnail
學習說不可以適時保護自己的能量,不是絕情的拒絕,而是用婉轉禮貌的方式拒絕,這更能為自己劃清自己的底線。學會說不,是一種善待自己的方式之一,對於他人的請求來者不拒,覺得請你幫忙一定會幫,一種理所當然的感覺,學會說不,找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吧~
有沒有人在覺得被拒絕之後,就憋著一口氣,然後生悶氣, 明明知道很沒有道理,但就是覺得很不爽、很受傷,然後這樣的心情,就影響著跟伴侶的互動。
Thumbnail
嗨大家!我們今天要來談談一個有點尷尬但很重要的話題——如何在面對性關係邀約時拒絕。當有人對你提出這樣的邀約時,但妳並不喜歡他 ,你可能會感到困惑,不知道該怎麼應對。但別擔心,我們有一些建議可以幫助你在這種情況下保持自尊、自信並明確表達你的立場。   首先,最重要的是直接表達你的想法。誠實地告訴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