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大眾推薦的心理勵志書,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想一窺究竟是什麼樣的內容深受大家的喜愛呢 ?
書中並不希望人們花太多時間於創傷這部分,在作者眼裡這只是個逃避現實的方式,人們在困境時應該早點振作起來。內心的建構花了數十幾年的時間,形成我們看待世界的角度,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如何短時間內修復呢 ?
透過年輕人與哲學家對話的形式傳達書中的想法,深入閱讀後了解作者面對困境的思維,給了我另一個新的想法。
分辨是害怕改變,還是真的沒有能力做到
不得不否認過去的創傷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在面對事情時有種被牽絆的感覺,使得事情不如預期發展。
過去的經驗拼湊出現在的我們,但人是有成長性的,成人的我們可以決定要成為怎樣的人,想過上怎樣的生活,下定決心不再任由創傷擺布,讓自己成為自己內在小孩的父母。
閱讀的過程中漸漸發現原來自己偶爾會拿著過去不好的經驗,放水一下自己,並非深受創傷的傷害,做不到某件事。
適合因害怕改變而幫自己找藉口的人閱讀,逐漸看清自己無法擁有勇氣改變的原因,進而給自己勇氣。
割捨別人的課題
被討厭的勇氣另一說法是,在尊重他人的情況下做自己的主人 ,保有自己的意識,不受他人掌控。
很多的不快樂來自於我們太想達到他人的期許,拿著他人的期許不斷告訴自己應該怎麼做,需要被認同的想法讓我們拖著疲累的身軀生活著,而源源不斷的要求並沒有因此停止,如此不斷地循環著,伴隨而來的不是成就感,而是更多的不自由。
唯有當我們了解課題的分離這個觀念,才能終止這樣的循環。
當我們無法做到某件事,而會引起某個人傷心、憤怒,需要做的是調節自己,往內深索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而不是透過他人去做什麼減輕自己的傷心、憤怒。同樣地,願不願意這麼做是他人的課題,我們不需去介入,也不需有任何的罪惡感。
被討厭的勇氣幫助我們了解很多人際的問題, 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讓我們在生活中學習如何過得輕鬆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