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2021不負責任預測:未來商城的三種新樣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雙11才剛結束,零售業著們紛紛持續準備著接下來的12月,以及更重要的2021的明年計畫。後疫情的時代來臨,很多事情的發展可能都會變化,雖然不知道會怎麼改變,事先做點什麼準備的動作,總是讓自己比較安心。
這個疫情加速了很多事情的改變,實體零售業者因為受到的驚嚇,在絕境中為了生存,**很多以前的各種不可能,通通在今年都變成可能**。改變正在零售業的各處發生,包含線上購物商城。
MOMO、蝦皮在今年雙11業績大爆發,反而更勝於去年。積累已久的B2C線上商城的能量,疫情更在這些能量上添加柴火。商城長久以來累積的能量像是:(1)集客能力、(2)倉儲物流的作業效率、(3)供應商關係等,分別使得購物商城享有的優勢是:(1)累積的流量、(2)6小時到貨(24小時到貨)、(3)種商品種類與優勢進貨成本等。
而以上這些能量的優勢,可能分別在接下來的一年,都會面對到**來自不同次元的挑戰者**
Drew Beamer on Unsplash

## 流量怪物:來自社群平台的挑戰者

傳統的購物商城,因為商品種類多、折扣活動多,消費者會喜歡到商城來挖寶,逐漸累積出強大的集客能力;而商城流量越大,也就是消費者人流越多,自然形成強勁的業績成長。
但說起流量,在網路的世界裡,流量的王者說到底還是Google、Youtube、Facebook、Instagram、Line等這些社群服務,這些我們每一天都黏在裡面的服務,每一天甚至每一刻我們都會使用它,但我們不會每一天去購物商城。這些服務之所以會變成流量怪物,是因為他們吸走了你的時間
而以往這些流量怪物的變現方式,主要還是廣告。
但隨著Google推出Google Pay、Facebook推出 Facebook Pay、Line推出Line Pay,到最後這些流量平台,在他們自己的平台上推出購物商城,也是合理的。也就是說,消費者可以 Facebook上直接看商品、直接結帳,而不是像廣告一樣,還要再連結導到其他的購物網站去了。
而且,這一些社群平台的流量,不只單純具有流量大的優勢,這些流量還是**全球性**的、這些流量是天生具有**社群擴散性**的。對比起原購物商城的流量,本身都是只帶有購物目的性的流量,社群的流量本身的多元價值,一則更容易接觸到**跨境的消費者**,而且更容易形成**社群的自我擴散**的效果。
購物商城累積出來的集客能力,可能面對到的挑戰是社群平台更強大的全球性的集客能力,甚至是一種購物商城很難做到的高黏著的流量。

## 物流的變形獸:共享經濟的挑戰者

購物商城的送貨效率戰爭,一路從24小時打到6小時。在台灣的我們很幸福,常常缺一條衛生紙,早上下訂,下午就送到了。這樣的送貨速度,從驚喜、到習慣,也一再加深了消費者對線上購物的信任感。但,還可以再快嗎?例如,30分鐘內送到?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80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零售的科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600會員
102內容數
Hello,大家好,我是 91APP 產品長 李昆謀( Happy Lee ), 因為這十年來,一直在幫零售業做數位轉型,會在這邊分享 OMO、新零售、大數據、電子商務 等等相關的內容,也算是把這些年來的經驗,自己做個整理。歡迎大家追蹤我的專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到底零售品牌,為什麼要做自己的App?跟購物官網有什麼不同?從我們這幾年的數據來看,提供品牌購物App給消費者,對品牌可以帶來非常多的好處,最終也對品牌業績成長,帶來強勁的助力。
每一年的雙11,身為客戶的系統商夥伴,都是我們年度重要的關卡。我們都會用一年準備一場雙11,但實際雙11一來,都會有一些意外或是驚喜,2020年的雙11,有很多有趣的現象,值得記錄下來。
線上的搶購系統設計,都是借鏡實體世界的搶購對策,是身為消費者的你我,時常在身邊都會發現的方法。買賣本來就不只是買賣,他是消費者與品牌締結關係的一個過程。如何在大型促購活動時,讓消費者買的開心、買得愉快,品牌會不止賺到消費者的錢,也才會賺到消費者的心。
零售業近年來一直在談OMO,他跟核融合一樣,是一種「理論上可行,但實際上還在努力,如果實現以後威力強大的東西」。OMO的融合的發生是困難的,可以從零售業的四大本質開始,分別開展的四大軸線的融合的情境,來思考並盤整要推進的事項,來達到最終的OMO的目標。
商品、銷售、會員、數據:是零售業的四大本質,不管時代如何改變,技術如何發展,從傳統的買賣、零售又到了新零售,做生意的本質是不變的。本質是根本的。
開一家店賣東西,在現在這個時代,到底可以有多複雜? 生為消費者,我們都知道怎麼買東西,但你知道在這些店的背後,為了要讓生意做得順利,帳算得對、庫存不要亂掉,零售業者需要多少的資訊系統,讓這一切運作變得有效率嗎?
到底零售品牌,為什麼要做自己的App?跟購物官網有什麼不同?從我們這幾年的數據來看,提供品牌購物App給消費者,對品牌可以帶來非常多的好處,最終也對品牌業績成長,帶來強勁的助力。
每一年的雙11,身為客戶的系統商夥伴,都是我們年度重要的關卡。我們都會用一年準備一場雙11,但實際雙11一來,都會有一些意外或是驚喜,2020年的雙11,有很多有趣的現象,值得記錄下來。
線上的搶購系統設計,都是借鏡實體世界的搶購對策,是身為消費者的你我,時常在身邊都會發現的方法。買賣本來就不只是買賣,他是消費者與品牌締結關係的一個過程。如何在大型促購活動時,讓消費者買的開心、買得愉快,品牌會不止賺到消費者的錢,也才會賺到消費者的心。
零售業近年來一直在談OMO,他跟核融合一樣,是一種「理論上可行,但實際上還在努力,如果實現以後威力強大的東西」。OMO的融合的發生是困難的,可以從零售業的四大本質開始,分別開展的四大軸線的融合的情境,來思考並盤整要推進的事項,來達到最終的OMO的目標。
商品、銷售、會員、數據:是零售業的四大本質,不管時代如何改變,技術如何發展,從傳統的買賣、零售又到了新零售,做生意的本質是不變的。本質是根本的。
開一家店賣東西,在現在這個時代,到底可以有多複雜? 生為消費者,我們都知道怎麼買東西,但你知道在這些店的背後,為了要讓生意做得順利,帳算得對、庫存不要亂掉,零售業者需要多少的資訊系統,讓這一切運作變得有效率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Lemon線上購物平臺的兩種主要收入來源:手續費與銷售庫存。透過分析A國拉麵公司的案例,闡述如何透過提前購買庫存及提供24小時配送來提升銷售額。儘管2021年至2022年的銷售額成長567%,實際銷售量卻未變動,這提示了銷售額與銷售量的關係並非一定成正比。
Thumbnail
今(2024)年才剛過了一半,老牌電商平台如PChome、以及新興的電商服務平台如foodpanda,和千萬流量的新論壇Dcard,傳出的虧損、出售和關閉電商平台的消息已經一一被證實。 因此可以感受到台灣電商市場正經歷快速變遷和激烈競爭,本文就以上述三間公司的失敗經驗,同時了解未來的電商發展趨勢
Thumbnail
通路創新和創意結合,帶來了許多令人驚喜的商業案例。從Amazon Go的無人商店到UBEREAT機器人送餐,不同品牌都在用新科技改變生活方式。本文分享了幾個成功的通路創新案例,絕對能啟發你的Idea!
Thumbnail
隨著全球數字化轉型的加速,網路商店成為現代商業的重要一環。根據Statista的報告,2020年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達到4.28萬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將增至6.38萬億美元 。這一驚人的增長顯示出網路商店在現代經濟中的關鍵地位。經營網路商店不僅為企業提供了龐大的市場機會,也改變了傳統零售業的格局。
Thumbnail
近年來,外送平台在台灣蓬勃發展,Uber Eats和foodpanda兩大龍頭更是佔據了大半市占率。這項消息一出,立刻引發熱議。不少人擔心,這會不會造成外送市場獨占,導致價格上漲、服務品質下降?其實,在經濟學中,獨占和寡占都是常見的市場型態。當一個市場只有一家或少數幾家企業時,這些企業就能夠控制一切
Thumbnail
全聯是臺灣超市通路的龍頭,近年來超市與超商的界線越來越模糊,全聯以突變的寄售方式創造了2000億營收,這種模式全世界獨有,廠商對於全聯又愛又恨。另外,全聯併購大潤發後對市場影響深遠,消費者是否真的得利?通路市場趨勢如何演變?
Thumbnail
怎樣才能利用新技術,提升這個時代的零售效率? 用數據賦能,提升「場」的效率,用坪效革命,提升「人」的效率, 用短路經濟,提升「貨」的效率。   2015年3月8日阿里巴巴推出38掃碼生活節,用戶只要打開手機淘寶,掃描想要購買商品的條碼,就可以查詢到該商品當天在淘寶的價格。阿里巴巴官方承諾淘寶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網上商店已經成為現代消費者的首選。網上商店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可以全天候運作,具有成本效益,提供個性化體驗,方便比較和評論,以及利用數據分析和追蹤來優化業務。
Thumbnail
前幾年好幾家電商在網路上大打行銷戰,戰火延燒到銷售的最後環節,也就是送貨的物流上面。送貨要快,考驗的是撿貨、商品庫存的調度能力、還有補貼口袋的深度。物流最後一哩路的行銷大戰,各電商打得火熱,消費者無疑是最大的贏家。而在咖啡的世界裡,魔鬼藏在細節中,這最後一哩路,大街小巷的咖啡店扮演著吃重的角色。
Thumbnail
疫情期間,實體零售店受到將近三年的影響,能夠撐過疫情的業者已感受到消費復甦的活力,消費者恢復親自上街購物,實體零售店正在捲土重來。另一方面,電商網站也必須思考如何結合現有實體店面的經營,保持後疫情時代銷售力道。根據疫情後實際觀察心得,與您分享以下幾點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Lemon線上購物平臺的兩種主要收入來源:手續費與銷售庫存。透過分析A國拉麵公司的案例,闡述如何透過提前購買庫存及提供24小時配送來提升銷售額。儘管2021年至2022年的銷售額成長567%,實際銷售量卻未變動,這提示了銷售額與銷售量的關係並非一定成正比。
Thumbnail
今(2024)年才剛過了一半,老牌電商平台如PChome、以及新興的電商服務平台如foodpanda,和千萬流量的新論壇Dcard,傳出的虧損、出售和關閉電商平台的消息已經一一被證實。 因此可以感受到台灣電商市場正經歷快速變遷和激烈競爭,本文就以上述三間公司的失敗經驗,同時了解未來的電商發展趨勢
Thumbnail
通路創新和創意結合,帶來了許多令人驚喜的商業案例。從Amazon Go的無人商店到UBEREAT機器人送餐,不同品牌都在用新科技改變生活方式。本文分享了幾個成功的通路創新案例,絕對能啟發你的Idea!
Thumbnail
隨著全球數字化轉型的加速,網路商店成為現代商業的重要一環。根據Statista的報告,2020年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達到4.28萬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將增至6.38萬億美元 。這一驚人的增長顯示出網路商店在現代經濟中的關鍵地位。經營網路商店不僅為企業提供了龐大的市場機會,也改變了傳統零售業的格局。
Thumbnail
近年來,外送平台在台灣蓬勃發展,Uber Eats和foodpanda兩大龍頭更是佔據了大半市占率。這項消息一出,立刻引發熱議。不少人擔心,這會不會造成外送市場獨占,導致價格上漲、服務品質下降?其實,在經濟學中,獨占和寡占都是常見的市場型態。當一個市場只有一家或少數幾家企業時,這些企業就能夠控制一切
Thumbnail
全聯是臺灣超市通路的龍頭,近年來超市與超商的界線越來越模糊,全聯以突變的寄售方式創造了2000億營收,這種模式全世界獨有,廠商對於全聯又愛又恨。另外,全聯併購大潤發後對市場影響深遠,消費者是否真的得利?通路市場趨勢如何演變?
Thumbnail
怎樣才能利用新技術,提升這個時代的零售效率? 用數據賦能,提升「場」的效率,用坪效革命,提升「人」的效率, 用短路經濟,提升「貨」的效率。   2015年3月8日阿里巴巴推出38掃碼生活節,用戶只要打開手機淘寶,掃描想要購買商品的條碼,就可以查詢到該商品當天在淘寶的價格。阿里巴巴官方承諾淘寶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網上商店已經成為現代消費者的首選。網上商店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可以全天候運作,具有成本效益,提供個性化體驗,方便比較和評論,以及利用數據分析和追蹤來優化業務。
Thumbnail
前幾年好幾家電商在網路上大打行銷戰,戰火延燒到銷售的最後環節,也就是送貨的物流上面。送貨要快,考驗的是撿貨、商品庫存的調度能力、還有補貼口袋的深度。物流最後一哩路的行銷大戰,各電商打得火熱,消費者無疑是最大的贏家。而在咖啡的世界裡,魔鬼藏在細節中,這最後一哩路,大街小巷的咖啡店扮演著吃重的角色。
Thumbnail
疫情期間,實體零售店受到將近三年的影響,能夠撐過疫情的業者已感受到消費復甦的活力,消費者恢復親自上街購物,實體零售店正在捲土重來。另一方面,電商網站也必須思考如何結合現有實體店面的經營,保持後疫情時代銷售力道。根據疫情後實際觀察心得,與您分享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