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韌性設計是系統、組織和服務的關鍵。它通過減少對單一供應商或資源的依賴,提高適應性和可持續性。這一原則適用於各個領域,從SaaS系統到AI應用、組織結構、能源策略,甚至個人項目如電子報。高韌性設計的核心是多元化和靈活性,確保即使面臨挑戰也能持續運作。
作為一家 SaaS 供應商,有時候客戶抱怨服務掛掉了,結果原因是因為後面供應商的系統掛了,例如電商系統收不了單,結果是因為金流服務商的系統當機了。
當然可以把責任往後推,但客戶通常是不會買單的,客戶付錢給你,「你的供應商的問題是你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
一般性的系統設計原則,會想辦法降低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性,也就是找多個供應商作備援,中間墊一層 Mediator 作分流服務。
以金流為例,也就是說,多找幾個收單行,然後可以在任何一家收單行出問題的時候,隨時可以做切換。
話說在收單服務越來越普及的現在,任何一家收單行出問題的機率其實更是普及,因此可以任意地在收單行之間切換,變成是一種金流系統高韌性的關鍵。
之前一直很擔心做 AI 服務,會被綁在 OpenAI 上,長期幫 OpenAI 打工。自從 Claude 相當爭氣之後,突然時代就快轉到 LLM 是一種基礎服務,有種供應商可以選擇,可以不被單一家 LLM 供應商綁死。
像是很知名的瀏覽器插件「沈浸式翻譯」,就可以讓使用者選擇,用不同的 LLM 模型來做翻譯的核心,就是類似這樣的設計方式。
也就是說,透過高韌性設計的系統架構,用 Mediator 做中間層,把各式各樣的 LLM 模型都整合起來,任一個 LLM 服務有問題,例如 OpenAI 掛掉了,也可以很容易切換到 Claude,讓對外的 AI 應用服務,不會因此中斷,也成為現在 AI 應用服務可持續性的關鍵。
高韌性設計,其實不只是系統設計,組織的設計也是一樣。
有時候我們會遇到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很短的時間幫公司內打出獨一無二的成果。但結果也因為他的不可多得,如果他不在,成果就無法延續,團隊就無法運作,會成為公司可持續性營運的風險。
有時候我們創立公司,創業成功,主力營收起來了,變成公司主要的獲利來源。但同時,也是唯一的獲利來源。想辦法在主力營收在跑到天花板之前,創造第二成長動能、第三成長動能,也就是創造更多種持續成長的營收來源,公司才能永續經營。你不知道天花板什麼時候會碰到,也許就是明天。
像是 Amazon,從原本的主力電商營收,時至今日,還創造了像是 AWS 的營收、還有近年來的 RMN 的媒體營收,每一種都貢獻了整體 Amazon 業績的成長,也讓一家公司不依賴單一種營收來源,立下了永續經營的良好基礎。
前陣子颱風,結果看到一則新聞,說颱風當天風力發電發威,佔了總體發電量的 7%,而平常風力發電才 0.7%。
一個國家的電力,使用多元的發電方式,不特別依賴某一種發電方式,也是一種能源策略的高韌性設計。
一個區塊鏈可以永續運作,靠的也是所謂的「去中心化」的高韌性設計。
區塊鏈的運作靠的不是一個中心化的機房,而是靠許多「礦機」的參與。「礦機」就是供應區塊鏈運作的伺服器,只是由許多不同的組織、分散在不同的國家、甚至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跑一個伺服器,幫助區塊鏈做運作。
以以太坊為例,目前全球有1,000萬台的伺服器(Nodes)在跑 Ethereum,分佈在全世界各個國家。任何一個國家的機房被關閉,只要全球還有一台 Ethereum 的伺服器在跑,以太坊就可以持續運作。
例如之前中國的節點(Nodes)被全部關閉,也對區塊鏈整體運作沒有任何影響。
開始寫電子報,做部落格,一開始會堅持要好好寫零售業,並且堅持百分百原創。
這樣做了一年多,發現實在很難持續了。原本堅持全部原創就很辛苦,又加上只寫零售,常常會感覺自我設限。
為了要能夠持續產出,我也在思考,什麼是一個電子報的高韌性設計?什麼是我做這些事情最根本的動力?
我一直是一個很喜歡學新東西的人,而最好的學習,是教學跟分享。簡報是我最常做的方式,也是目前自己最熟悉的格式。為了要做好一場簡報,需要強迫自己把要談的內容,做到融會貫通的理解,才能夠交付一場有力量的演講。講完後,常常收穫最多的是自己。
而同樣的,光是閱讀無法真正學習,關鍵是寫作。把讀到的,在用自己的想法寫下來,才能對所讀到的知識,有自己的一份理解。
所以寫作與分享,對我來說,是一種學習的過程。
為了要讓電子報可以持續的做下去,我開始思考一個電子報的高韌性設計。不再堅持一種題材,而是橫跨所有我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也不再堅持原創,而是分享我的學習,尤其是我自己理解後的觀點。
也就是說,接下來的電子報,將會用一種全新的格式來發展。希望這種格式,可以讓自己持續做下去,也享受到其中關於「學習」的樂趣。
原文刊載:零售的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