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閱讀釐清與客戶談話思路
當業務免不了與客戶進行交流,尤其是B2B業務,一個公司小則10人,大則上千上萬人,加上銷售案越大,所碰到的人也越多,幾乎每天在做的事,就是在跟客戶接觸,而這也是身為業務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因為從銷售案管理的角度來看,收集到的資訊越多,能安全下車的機率也越高。這裡說的下車有兩種意思,一為「贏單」,另一為「在未浪費任何資源的狀況下放棄銷售」。所以收集資訊極其重要,最好是把自己打造成一個資訊的Hub,讓客戶的所有資訊,都必須經過自己。
有了上述的基礎概念後,接下來需要了解的是,我們所接觸到的對象是誰。依照產業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對象,就像我身處的資訊產業,有些公司的業務面對的只有IT部門,有些公司因為賣應用軟體,除了面對IT部門之外,也需要接觸到業務、行銷、人資、財務或物流等其他部門。對我自己過去銷售應用軟體來說,我會很簡單的區分為使用者、執行者、受惠者。使用者就是真的在使用我的產品的人,可能是營業部門、行銷部門;執行者則是在協助公司導入軟體的人,通常是IT部門。受惠者較特別,也就是使用者用了我的軟體服務誰,那個被服務的人就是受惠者。受惠者多數時候是使用者本身,但某些狀況下,受惠者可能是除了使用者外的其他人,例如說公司導入的薪資系統,使用者是人資部門,但受惠者其實是全體受薪員工。另外,我也會把這些人在區分另一個「階層」的維度,例如營業一般人、營業中階主管、營業高階主管等等。
了解對象後,才能夠知道面對各種對象時交談的思路是什麼。我這邊想表達的,並不是講話的內容,而是講話的方向。講話的方向有一個最高原則,就是不斷地建立信任。建立信任的目的,就是讓自己更容易成為資訊流通的Hub。而如何能夠面對客戶時,能夠建立信任又可以收集到資訊?我認為是「運用同理心問出專業的問題」。同理心就是想像自己身處對方的角色,所面對的各種狀況,而專業的問題,其實就是各種關乎客戶對於此銷售案的期望的問題,無論是了解期望、釐清期望、控制期望以及滿足期望。談話的內容很多元,但我的框架較多限定在分析需求(請見
我該怎麼分析客戶需求?)以下舉個例子:
其實我說的談話,大概都是在問問題(請見
內向者的銷售思考 — 提問)以及回答回題,對一個內向型的銷售,不知道要講什麼,不如就讓客戶來講吧!當然除了運用同理心問出專業的問題來獲得客戶的信任外(沒錯,問對問題是可以獲得客戶信任的),也需要適時的回應客戶的問題,回應問題的時候,有一個很簡單的方式可以讓客戶覺得你很專業,就是用「結構化」的方式回答,最粗淺的技巧,就是把所有可能的答案想過一遍後,假設有三個最符合的答案,就堅定的跟客戶說:「有三種情況,分別是第一…,第二…,第三…」。同樣是條列式的說明,如果沒有先說「有三個情況…」,而是直接開始講「第一…、第二…、第三…」,更不好的是「可能有…情況,第二…情況,第三…情況」。也許你可以感受看看,這中間的差異。結構化的回答,除了確切地條列之外,最好也可以有客觀的且有邏輯性的描述,如此客戶在聽的時候,可以感受到你的專業,會覺得把事情交辦給你是放心的。最後再簡單做個總結:
釐清自身定位 -> 釐清談話對象角色 -> 以問題開啟對話 -> 利用結構化方式回應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