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我家孩子不上學?!拒學學生家庭的親子溝通(欸心理師我問你01)

2020/12/18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欸心理師我問你」是一個新的系列,我預想主要會談「溝通」相關的議題,範圍可能從親子溝通、伴侶溝通、人際溝通等等,暫定有三篇文章,未來是否繼續,就看我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有趣的溝通問題可以跟大家分享。

  這個題目來自我自己的經驗,相信各個讀諮商系所的學生到執業的心理師們,應該時不時就會被身旁的親友發問:「欸,你是心理師嘛,那個......(下略一千字)」,各類「心理問題」層出不窮,從怎麼跟憂鬱症的朋友聊天,到家裡婆婆跟自己教養方式不同而產生衝突都有。這些問題當中,我發現很多數人都是在問,某個人讓我很困擾,我該怎麼跟對方溝通/相處的問題,所以我想用比較直白的方式跟大家談談「溝通」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拒學」是什麼?

  系列作第一篇,就從拒學學生家庭的親子溝通開始。

  近幾年來,可能有些人會在一些報章雜誌上看到「拒學」這個詞,望文生義就是學生拒絕去上學。代表學生對學校的情境感到不愉快,因此不願意到學校,想要脫離學校的心理跟行為的循環。

  這樣看起來,就像是學校中有些讓學生不愉快甚至是害怕的因子,所以才不去學校、發生拒學,那有些人就會想啊,我們應該要排除這些因子,無論是霸凌問題、學業壓力問題,還是師生互動問題等等,只要把這些問題因子都排除之後,學生就會願意回到學校上課了吧?

  可惜不是。
  拒學行為背後的原因往往是更複雜糾結的情緒狀態,上述的舉例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學生上學的意願,不過要是我們將視野放寬,會發現有一個至關重要,卻常被大家忽略的因素,就是「父母」對子女的影響

  例如以下這個例子,一個母親問:「欸心理師,我問你喔,我女兒今年升高二了,可是她開學第一週之後,就開始不想去上學,只說學校很無聊,每天都在家裡一直睡,都要睡到中午才起床,起床就是在看那個...什麼日本卡通,我也不是很知道。我先生又在上海工作,跟他講小孩的事情,他就只會叫我要管好小孩,啊我是要怎麼管?我現在已經每天早上五點半就開始叫我女兒起床,啊她就不起來啊,我到底要怎麼讓她去上學啦?」

  像這樣的狀況,大家會如何想像這個女學生拒學的原因呢?

*拒學問題是親子溝通問題,也是夫妻問題

  如果是我面對上述焦慮的母親,我可能靜靜地聽了她講了半個小時,從她一開始多害怕女兒在學校被人欺負,到每天早上逼女兒去上學就像一場角力,接著談到她丈夫外派三年來,每次跟丈夫說小孩的事情,她都只覺得丈夫把所有家庭的事情丟包給自己,自己像是寡婦帶孩子一樣,最後講到自己也擔心小兒子要國三了,功課也不是很好,等等等......

  在聽完一連串焦慮的話語,以及基本確認完她女兒並沒有在學校遭到霸凌,或是跟老師衝突的事情後,我心裡會有個好奇是:「孩子的行為表達出很強烈的失望與無力感,為什麼這個母親好像感受不到?什麼擋住了她感受自己的孩子?

  因此我會再回到這個母親的故事脈絡中,更細的聽她的故事,她講得滿滿都是身為人妻、人母的痛苦,她一方面想要把所有事情都做好,但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分身乏術。多年來只有她一個人照顧子女,讓她壓力甚大;加上丈夫一直秉持著:男人主要賺錢養家,放假才陪孩子玩的態度,也讓夫妻的關係時好時壞。當她的女兒在學校、人際、生涯上出現各種狀況、挑戰時,她沒有辦法成為自己女兒有利的支援,也沒辦法獲得丈夫的奧援。

  這時我就有個進一步的假設:「這個媽媽帶來的不只是親子溝通問題,也是夫妻問題。」 

  為什麼我會這樣假設,是來自於家庭治療中的系統觀點告訴我們,家庭中的個體都是整個家族系統下的一部分,而當其中一個個體出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將這個狀況,視為該個體在反應整個系統有狀況,不只是要幫助單一個體,更需要去關注整個家族系統的互動問題。

  而常見的拒學家庭的親子樣貌多半是這樣的:母親作為主要照顧者,對於子女的拒學狀況會最為焦慮,與子女之間會起直接的衝突,同時,她還會負擔著作為妻子、媳婦的壓力等,因而沒有辦法提供子女所需的心理照顧;而父親跟子女的關係則常是非常疏遠,像一個有空時才會出現的友善長輩,同樣,這個父親沒辦法在子女需要時,給予有力的支持與引導。

  從此反推回去的話,其實問題的核心是,夫妻之間一直以來都「沒有」就他們對於家庭的共同想像有共識,對家庭中夫妻各自的責任也「沒有」討論,從而形成了家庭中的部分失能,沿伸影響到兩人都沒有辦法執行好親職的角色,而這個失能在子女拒學開始後受到莫大的挑戰,使得親子、夫妻間呈現惡性循環。

  我們或許不能說夫妻關係失和,就會造成子女拒學的現象,但我們可以說夫妻關係的好壞,的確會影響平時親職功能上的發揮,也會影響在面對拒學現象時的父母效能。

*看到眼前的「孩子」,並站到子女的身邊引導她/他

  看到這邊也許有些人會覺得滿受挫的,夫妻之間的問題很多時候是根深蒂固的,多年來兩人始終處理不來的問題,縱使知道會影響子女,也很難一朝放下、釋然。難道,這樣的夫妻就沒辦法做到有效的親子溝通了嗎?以下有三個方向,是我建議父母遇到子女拒學時可以嘗試的。

  第一是「父母雙方的立場盡量一致」,當要和子女討論拒學問題時,父母需要事前有一定的共識,與子女溝通可由一人負責,但要避免兩人的態度截然不同,造成子女矛盾混亂,同時,父母有事前溝通討論的態度,也能讓子女感受到整個家庭是共同在面對困難的;

  第二是「暫時放下上學與否的想法」,許多家長在跟子女溝通的過程中,會一直卡在:「你幹嘛不去上學?」、「你趕快去上學!」、「你不上學會完蛋」之類的話語。久而久之,導致子女越來越退縮,根本不願意跟父母談。

  我認為父母當然可以懷抱著希望子女回到校園的目標,但是我們可以先多去關心「子女對學校的感覺為何?」、「在家跟在學校的心情差別是什麼?」、「每次跟爸爸媽媽談上學的事情時,你的感覺如何?」。

  暫時放下上學與否的想法,先關心子女感受的這個做法,不是要放棄,而是讓子女感覺到父母願意站到他身邊,給予陪伴、真實的關心,也能夠緩解子女對外界的抗拒退縮,建立子女的安全感;

  第三是「看到眼前的『孩子』」,我發現很多父母在這種時候會忘記眼前的子女仍然是「孩子」,只覺得子女在給自己找麻煩,極端的,甚至會變成雙方像是敵人一樣。

  我相信某些親子衝突的場景,可能會讓父母都感到威脅。可若是我們能在這種時刻,看到那個受傷、困惑的孩子,我想各位父母應該都可以更容易地了解到,你的子女現在需要你的呵護、引導。反之,你的喝斥或批評,只讓他們想閃躲跟逃跑。
  所以放下那些外在的執著吧,站到孩子身邊。當父母真的能做到走進孩子身邊時,親子關係縱然沒有一夕轉好,也能感受到彼此相處起來越來越溫暖吧。



※補充說明:系列文章中會提到的例子皆純屬虛構,不會引述我在諮商工作中遇到的案例。若真的有提到我身邊朋友的例子,我會特別標出來,並在取得朋友同意的前提下,讓我在文章中引用他們的故事,也會隱蔽能辨識當事人的資料。

※參考閱讀:盧慧芳(2020)。拒學行為背後的親子互動關係與潛在的台灣家庭文化動力。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消極心理師的人生改裝工程
消極心理師的人生改裝工程
諮商心理師/藝術學士/阿宅。持有消極的人生觀,相信希望/絕望循環才是人生常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