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家孩子不上學?!拒學學生家庭的親子溝通(欸心理師我問你0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欸心理師我問你」是一個新的系列,我預想主要會談「溝通」相關的議題,範圍可能從親子溝通、伴侶溝通、人際溝通等等,暫定有三篇文章,未來是否繼續,就看我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有趣的溝通問題可以跟大家分享。

  這個題目來自我自己的經驗,相信各個讀諮商系所的學生到執業的心理師們,應該時不時就會被身旁的親友發問:「欸,你是心理師嘛,那個......(下略一千字)」,各類「心理問題」層出不窮,從怎麼跟憂鬱症的朋友聊天,到家裡婆婆跟自己教養方式不同而產生衝突都有。這些問題當中,我發現很多數人都是在問,某個人讓我很困擾,我該怎麼跟對方溝通/相處的問題,所以我想用比較直白的方式跟大家談談「溝通」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拒學」是什麼?

  系列作第一篇,就從拒學學生家庭的親子溝通開始。

  近幾年來,可能有些人會在一些報章雜誌上看到「拒學」這個詞,望文生義就是學生拒絕去上學。代表學生對學校的情境感到不愉快,因此不願意到學校,想要脫離學校的心理跟行為的循環。

  這樣看起來,就像是學校中有些讓學生不愉快甚至是害怕的因子,所以才不去學校、發生拒學,那有些人就會想啊,我們應該要排除這些因子,無論是霸凌問題、學業壓力問題,還是師生互動問題等等,只要把這些問題因子都排除之後,學生就會願意回到學校上課了吧?

  可惜不是。
  拒學行為背後的原因往往是更複雜糾結的情緒狀態,上述的舉例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學生上學的意願,不過要是我們將視野放寬,會發現有一個至關重要,卻常被大家忽略的因素,就是「父母」對子女的影響

  例如以下這個例子,一個母親問:「欸心理師,我問你喔,我女兒今年升高二了,可是她開學第一週之後,就開始不想去上學,只說學校很無聊,每天都在家裡一直睡,都要睡到中午才起床,起床就是在看那個...什麼日本卡通,我也不是很知道。我先生又在上海工作,跟他講小孩的事情,他就只會叫我要管好小孩,啊我是要怎麼管?我現在已經每天早上五點半就開始叫我女兒起床,啊她就不起來啊,我到底要怎麼讓她去上學啦?」

  像這樣的狀況,大家會如何想像這個女學生拒學的原因呢?

*拒學問題是親子溝通問題,也是夫妻問題

  如果是我面對上述焦慮的母親,我可能靜靜地聽了她講了半個小時,從她一開始多害怕女兒在學校被人欺負,到每天早上逼女兒去上學就像一場角力,接著談到她丈夫外派三年來,每次跟丈夫說小孩的事情,她都只覺得丈夫把所有家庭的事情丟包給自己,自己像是寡婦帶孩子一樣,最後講到自己也擔心小兒子要國三了,功課也不是很好,等等等......

  在聽完一連串焦慮的話語,以及基本確認完她女兒並沒有在學校遭到霸凌,或是跟老師衝突的事情後,我心裡會有個好奇是:「孩子的行為表達出很強烈的失望與無力感,為什麼這個母親好像感受不到?什麼擋住了她感受自己的孩子?

  因此我會再回到這個母親的故事脈絡中,更細的聽她的故事,她講得滿滿都是身為人妻、人母的痛苦,她一方面想要把所有事情都做好,但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分身乏術。多年來只有她一個人照顧子女,讓她壓力甚大;加上丈夫一直秉持著:男人主要賺錢養家,放假才陪孩子玩的態度,也讓夫妻的關係時好時壞。當她的女兒在學校、人際、生涯上出現各種狀況、挑戰時,她沒有辦法成為自己女兒有利的支援,也沒辦法獲得丈夫的奧援。

  這時我就有個進一步的假設:「這個媽媽帶來的不只是親子溝通問題,也是夫妻問題。」 

  為什麼我會這樣假設,是來自於家庭治療中的系統觀點告訴我們,家庭中的個體都是整個家族系統下的一部分,而當其中一個個體出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將這個狀況,視為該個體在反應整個系統有狀況,不只是要幫助單一個體,更需要去關注整個家族系統的互動問題。

  而常見的拒學家庭的親子樣貌多半是這樣的:母親作為主要照顧者,對於子女的拒學狀況會最為焦慮,與子女之間會起直接的衝突,同時,她還會負擔著作為妻子、媳婦的壓力等,因而沒有辦法提供子女所需的心理照顧;而父親跟子女的關係則常是非常疏遠,像一個有空時才會出現的友善長輩,同樣,這個父親沒辦法在子女需要時,給予有力的支持與引導。

  從此反推回去的話,其實問題的核心是,夫妻之間一直以來都「沒有」就他們對於家庭的共同想像有共識,對家庭中夫妻各自的責任也「沒有」討論,從而形成了家庭中的部分失能,沿伸影響到兩人都沒有辦法執行好親職的角色,而這個失能在子女拒學開始後受到莫大的挑戰,使得親子、夫妻間呈現惡性循環。

  我們或許不能說夫妻關係失和,就會造成子女拒學的現象,但我們可以說夫妻關係的好壞,的確會影響平時親職功能上的發揮,也會影響在面對拒學現象時的父母效能。

*看到眼前的「孩子」,並站到子女的身邊引導她/他

  看到這邊也許有些人會覺得滿受挫的,夫妻之間的問題很多時候是根深蒂固的,多年來兩人始終處理不來的問題,縱使知道會影響子女,也很難一朝放下、釋然。難道,這樣的夫妻就沒辦法做到有效的親子溝通了嗎?以下有三個方向,是我建議父母遇到子女拒學時可以嘗試的。

  第一是「父母雙方的立場盡量一致」,當要和子女討論拒學問題時,父母需要事前有一定的共識,與子女溝通可由一人負責,但要避免兩人的態度截然不同,造成子女矛盾混亂,同時,父母有事前溝通討論的態度,也能讓子女感受到整個家庭是共同在面對困難的;

  第二是「暫時放下上學與否的想法」,許多家長在跟子女溝通的過程中,會一直卡在:「你幹嘛不去上學?」、「你趕快去上學!」、「你不上學會完蛋」之類的話語。久而久之,導致子女越來越退縮,根本不願意跟父母談。

  我認為父母當然可以懷抱著希望子女回到校園的目標,但是我們可以先多去關心「子女對學校的感覺為何?」、「在家跟在學校的心情差別是什麼?」、「每次跟爸爸媽媽談上學的事情時,你的感覺如何?」。

  暫時放下上學與否的想法,先關心子女感受的這個做法,不是要放棄,而是讓子女感覺到父母願意站到他身邊,給予陪伴、真實的關心,也能夠緩解子女對外界的抗拒退縮,建立子女的安全感;

  第三是「看到眼前的『孩子』」,我發現很多父母在這種時候會忘記眼前的子女仍然是「孩子」,只覺得子女在給自己找麻煩,極端的,甚至會變成雙方像是敵人一樣。

  我相信某些親子衝突的場景,可能會讓父母都感到威脅。可若是我們能在這種時刻,看到那個受傷、困惑的孩子,我想各位父母應該都可以更容易地了解到,你的子女現在需要你的呵護、引導。反之,你的喝斥或批評,只讓他們想閃躲跟逃跑。
  所以放下那些外在的執著吧,站到孩子身邊。當父母真的能做到走進孩子身邊時,親子關係縱然沒有一夕轉好,也能感受到彼此相處起來越來越溫暖吧。



※補充說明:系列文章中會提到的例子皆純屬虛構,不會引述我在諮商工作中遇到的案例。若真的有提到我身邊朋友的例子,我會特別標出來,並在取得朋友同意的前提下,讓我在文章中引用他們的故事,也會隱蔽能辨識當事人的資料。

※參考閱讀:盧慧芳(2020)。拒學行為背後的親子互動關係與潛在的台灣家庭文化動力。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覺察自己的重要性,用白話的比喻就是在做事前準備,像是打球、跑步之前會檢查自己服裝、鞋子有沒有穿對、鞋帶有沒有綁緊,也會伸展身體感覺一下自己狀態是否良好。同理而言,當我們今天遇到情感的衝突、內在的挫折時,也要像面對一場球賽一樣,把自己給整理好,才能知道自己面對困難時,自己有什麼資源可運用。
「孤味」,在2017年的短片版中,有段臺詞詮釋這個詞是代表著專心致意把一件事做到最好的意思,電影版中則沒有對這個詞有多的解釋,但片中一種孤獨而生、自己專心過著生活的氛圍,無需言語也表達得淋漓盡致。盡管,也是這個「不說」成為了劇中母女四人共同的心病與折磨。
以角色特質而言,我得誠實地說,我是不喜歡這類型角色的。因為這種角色會帶著你沉悶、苦澀、無奈終至無言,可也始終,沒人有真正的機會能接觸到深層的他,他像是一個沒有未來,只活在過去的人。
比較總是帶給我們許多的負面感受,但比較其實是我們的天性,我們看到其他人的第一眼就在比較了。因為人是一種具有社會互動的動物,比較可以幫助我們對遇到的人事物,有更正確的認知,同時決定出應該如何與之應對的作為,比較更是一種對生活選擇的利弊權衡。
一個學生墜樓/或將要跳樓的事件,第一時間就會聯繫校安中心,看需要報警或是由校安人員到場,諮商中心則要確認學生是否已經在關懷名單當中,接著,要協助聯繫學生的家人、導師,作必要的說明,也要安排後續的輔導計畫,包含目睹事件的學生之班級輔導。
「貓的孩子」在表現上絲毫沒有討好之意,意圖呈現生命的實相,但我認為它並沒有撕裂親子關係的意思,表現更多的是渴求被了解的疾呼,即使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也想要獲得所愛的人(在此處為母親)的同理。
覺察自己的重要性,用白話的比喻就是在做事前準備,像是打球、跑步之前會檢查自己服裝、鞋子有沒有穿對、鞋帶有沒有綁緊,也會伸展身體感覺一下自己狀態是否良好。同理而言,當我們今天遇到情感的衝突、內在的挫折時,也要像面對一場球賽一樣,把自己給整理好,才能知道自己面對困難時,自己有什麼資源可運用。
「孤味」,在2017年的短片版中,有段臺詞詮釋這個詞是代表著專心致意把一件事做到最好的意思,電影版中則沒有對這個詞有多的解釋,但片中一種孤獨而生、自己專心過著生活的氛圍,無需言語也表達得淋漓盡致。盡管,也是這個「不說」成為了劇中母女四人共同的心病與折磨。
以角色特質而言,我得誠實地說,我是不喜歡這類型角色的。因為這種角色會帶著你沉悶、苦澀、無奈終至無言,可也始終,沒人有真正的機會能接觸到深層的他,他像是一個沒有未來,只活在過去的人。
比較總是帶給我們許多的負面感受,但比較其實是我們的天性,我們看到其他人的第一眼就在比較了。因為人是一種具有社會互動的動物,比較可以幫助我們對遇到的人事物,有更正確的認知,同時決定出應該如何與之應對的作為,比較更是一種對生活選擇的利弊權衡。
一個學生墜樓/或將要跳樓的事件,第一時間就會聯繫校安中心,看需要報警或是由校安人員到場,諮商中心則要確認學生是否已經在關懷名單當中,接著,要協助聯繫學生的家人、導師,作必要的說明,也要安排後續的輔導計畫,包含目睹事件的學生之班級輔導。
「貓的孩子」在表現上絲毫沒有討好之意,意圖呈現生命的實相,但我認為它並沒有撕裂親子關係的意思,表現更多的是渴求被了解的疾呼,即使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也想要獲得所愛的人(在此處為母親)的同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在高度競爭的全球化社會,學好課題分離越來越重要。課題分離的概念源自Alfred Adler,在《被討厭的勇氣》出版後廣為人知。阿德勒指出:「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例如,做父母的總想替孩子的未來多想一點,卻忘了聽聽孩子的心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覺察與管理自己的情緒,並與孩子共同學習。作者分享了一個早晨的情緒事件,如何教訓孩子後,意識到孩子的想法和情緒。同時,作者也與 ChatGPT 討論與反思。最終意識到創造支持玩心的學習環境與體驗的重要性,並對此提出了一些想法。這篇文章探討了親子關係、學習環境和情緒管理的議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在高度競爭的全球化社會,學好課題分離越來越重要。課題分離的概念源自Alfred Adler,在《被討厭的勇氣》出版後廣為人知。阿德勒指出:「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例如,做父母的總想替孩子的未來多想一點,卻忘了聽聽孩子的心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覺察與管理自己的情緒,並與孩子共同學習。作者分享了一個早晨的情緒事件,如何教訓孩子後,意識到孩子的想法和情緒。同時,作者也與 ChatGPT 討論與反思。最終意識到創造支持玩心的學習環境與體驗的重要性,並對此提出了一些想法。這篇文章探討了親子關係、學習環境和情緒管理的議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