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如何協助拒學的孩子

2021/12/13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無論是拒學或中輟,行為只是一種表徵,代表孩子某些狀況他無法解決,需要進一步理解與協助。因此,不能把目標僅訂在「讓孩子一定要繼續就學」,否則雙方容易衝突、敵對或更挫敗。
拒學的理由既然是多重的,之後協助孩子當然也需要多重的介入。輔導人員大概都要「撩」下去,無可避免「就是很麻煩,耗時費力」,然如果我們願意這種「真實的陪伴」,至少給了孩子「以身作則」及「積極面對」的榜樣與勇氣,我相信,他的成長會萌芽的。
拒學的孩子
拒學或懼學現今混著使用,孩子對上學既然「懼」當然「拒」。「懼」來自強烈的不安情緒,表現在身心症狀如身體僵硬、呼吸不順、臉色蒼白、頭痛、胃痛等,檢查並無生理病因;另一種是分離焦慮(與父母分開)和適應不良的恐懼(在人際及考試上)。「拒」是行為表現,主要為反抗上學、發牢騷、哭訴或發脾氣等現象,孩子通常乖乖待在家裡,極少伴隨反社會行為。
拒學達一定天數,就會列為中輟,學校並啟動相關輔導,協助中輟生復學。
無論是拒學或中輟,行為只是一種表徵,代表孩子某些狀況他無法解決,需要進一步理解與協助,因此,不能把目標僅訂在「讓孩子一定要繼續就學」,否則雙方容易衝突、敵對或更挫敗,首先,我們先要理解「拒學」的理由是多重的。
拒學行為的生成因素
一、家庭因素
1.困難的生活條件
一個「家」的基本需求,至少要能吃、能穿、能住,如果基本條件都有困難,如居無定所、三餐不繼,當然就不用提上學的事。不過現在學校都有營養午餐,可提供他們吃食與打包,這狀況已經少見,然什麼事會比吃更重要呢,是孩子擔心父母而不願上學。
2.照顧者本身失功能
孩子應該要被照顧,然而照顧者本身若不穩定,親子之間就會反過來,如(1)照顧者生理狀態差。如:老人、殘疾、重病者,孩子只好提早成為「持家者」。(2)照顧者心理問題。如:酒癮、吸毒,他們自我麻痺,自顧不暇,而菸、酒、毒會殘害健康甚至死亡,孩子在做家事之外恐怕還得監護他們。(3)依附關係問題。照顧者過於黏附孩子,缺乏成熟人我界線,孩子反過來安撫大人情緒。
1與2同時是融合與漸進的,如照顧者無法工作,繼而出現生活問題,自我逃避與負面循環,「家庭」失功能,比較起來「上學」不是急迫的事,拒學很自然發生。
二、學校因素
不去學校是因為那裡讓人有挫敗感,主要因素有3:1.課業低成就。2.人際無友伴。3.個人心理空間被侵犯。其中以「個人空間被侵犯」最為嚴重,是多數拒學主因。莫名拒學會引起更多麻煩,而且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因此即使成績不好、孤僻沒朋友,孩子至少可在學校發呆,擁有「個人心理空間」,是他們最後的堡壘。可是「被侵犯」就不一樣了,私密空間被打擾、被侵入,自我保護的界線沒了,待在學校倍感威脅及巨大壓力,那麼誰每天會往地獄裡去呢?拒學剛好而已。
什麼是個人空間被侵犯呢?當「課業低成就」時一天到晚被罵、被打、被羞辱,遭父母師長責備、同學嘲笑;「人際無友伴」,在校刻意被排擠,正常分組或老師指派時被刻意嫌惡,被貼標籤;「被霸凌」,丟書本、藏鞋子、動手動腳、言語欺凌…孩子想安靜躲起來都不行。
長時間的挫折、嫌惡、被欺負,最終就是寧願拒學、中輟也比在學校好。我曾遇見某個小四孩子因此寧願跟父親去工地等下班,也不願留在學校。所有的狀況都會互相影響,如成績不好被貼標籤,被排擠後發現好欺負最後集體霸凌。
三、個人因素
在個人層次,很多會歸納是孩子內向、膽小、被動、消極與害怕等不討喜表現所致,不過這些性格面通常不會直接導致拒學,頂多只是孤僻。孩子性格議題與家庭關係動力有關,如高功能父母卻缺乏情感照顧(如鑰匙兒童)、父母對子女不切實際的高壓期望(孩子乾脆放棄),或反過來的極端,過於寵溺缺乏界線(如直昇機父母),都可能導致孩子缺乏成長動力,間接影響在校表現而對學校興趣缺缺。
「如何協助孩子」的思考
協助「拒學」絕不可只留在「個人層次」,要孩子拼命適應學校環境,若過於死板只是要他「復學」,那幾乎都會失敗。孩子是因學校壓力大且無法解決才要逃離,如果沒有友善的環境,要他回去的理由就不存在,若用「讀書才能找好工作」等傳統說法更是毫無說服力,對他來說「未來」太遙遠,而「現在的挫敗」才是真。
拒學是一種行為表徵,讓它指引我們去尋找每個學生的關鍵困難,順著他的退縮,和他站在同一陣線,引導他如何面對自己的生活。如孩子功課不好被取笑、被排擠而不願就學,在輔導時先建立關係與合作意願,將「上學與否」放到一旁,關注眼前這個人,傾聽他的困難與心情;策略上則要具體,如協助他從其他優勢面建立自信,陪他找到適切的讀書方法,最後才是面對「復學」這件事。對拒學的協助不能只是談話而已,學校也應對學生處境提出客觀的友善作為,讓學生看得到,才有機會讓他產生意願試著面對學校。協助孩子的最終目的則是,幫助他能掌握自己的生活。
實際作法
1.環境的友善調整
ISP會議(個別化輔導會議)、班級輔導、家長座談。當這樣動起來,就不會僅歸咎是學生個人的問題而已。
2.問題解決的具體策略
有具體策略供孩子參考,他才有路可循,而非模糊空泛的「你要加油」、「你要堅強」,方式如增加課後輔導、心理諮商、社會技巧演練、校內打工等等。而離開學校或教室太久的孩子,久了會產生習慣,可試用減敏感法逐步增加待在教室時間,並給予正向增強及肯定,如單數節待教室、偶數節待輔導室,只要他做到一節課,就給予肯定跟鼓勵。
3.校園內的依附關係
把依附關係想成安全堡壘,讓孩子在校也有心理上的連結,再次建立起「個人心理空間(自我保護)」,並以此基地去面對他的環境。依附關係的建立,需要輔導老師、導師、認輔老師或熟悉的大人固定頻率與學生互動,給予信任及期望,如下課來報到、中午一起吃飯、定期談話、送小卡片(語言文字表達適用女生)、肢體支持(搭肩等動作儀式適用男生)、送象徵物(如勇氣手鍊)。網路通訊也可以,設定好界線就行。
4.強調學生的個人責任
我們幫孩子調整環境只能是助力,在過程中仍須暗示及強調他自己的責任在哪裡,因為最終這是他的人生,要回去面對那個班、那群人、那些課本,以及他的生活。有時,環境的挑戰對較小的孩子是有困難的,真不行,「轉學」也可以是一個選項,讓孩子知道我們站在他那邊,與他同行。
當我們知道拒學的原因是多重的,要協助孩子當然也需要多重的介入,而與他同行的輔導人員自然也會是如師、如父母、如友的多重關係與身分,世界本來就是這樣,所以若把「拒學」僅歸因在個人層次,要孩子去面對,我真的覺得很困難,要真的有幫助,輔導人員大概都要「撩」下去,無可避免「就是很麻煩,耗時費力」,然如果我們願意這種「真實的陪伴」,至少給了孩子「以身作則」及「積極面對」的榜樣與勇氣,我相信,他的成長會萌芽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29會員
159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