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竹子是草還是樹?讀訓詁釋草釋木二篇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認識植物的名字可以幹嘛?

《論語. 陽貨篇》子曰:「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孔子說:詩經很棒,有一大堆超強的功能,但如果學生真的很廢,什麼大道理都讀不懂,至少可以認識一點大自然動植物的名字。
等等、識草木之名能做什麼呢?
我認為第一步是認識,而後類聚群分。辨別各樣事物的特徵、習性、型態,進而推演出其經濟價值,或者管理、運用之法。
不只《詩經》,讀《爾雅》同樣能認識其名。〈釋草〉、〈釋木〉兩篇,除了如百科全書,得以分別諸草木,與認識方俗殊語,其實也是一份側面描寫的史料,讓可以窺探那個時代社會的生活。從果腹維生,到生活起居,或藥用養生,花草樹木與人們密不可分。

從吃瓜看古代禮節與生活

〈釋木〉:「瓜曰華之,桃曰膽之,棗李曰疐之,樝梨曰鑽之。」
用剖半、擦拭、去除根蒂、鑽孔去核等不同的手法,教人如何吃瓜果。延伸到《禮記》,則有更細緻的規定:
「為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絺。為國君者華之,巾以綌。為大夫累之,士疐之,庶人齕之。」
依照對象不同,「禮」自有其不同的對應,就好比因為欲食用的水果不同,得用不同的方法吃──或許這兩者沒有絕對的關係。但《爾雅》作為最早的字書,在漢代便以入十三經之列,是讀經、教育的典例。
如此讀來,倒也能作為一循序漸進的教育方法:先談小事自處的禮,再談大事應對進退的禮。就好像先學加減乘除,再到四則運算一樣。
就算〈釋木〉談瓜果此段與《禮記》真的毫無關係,也作為認識當代人民生活細節的參考。

到現代居然也通用的分類法

在方言差異、品種多樣的情況下,〈釋草〉、〈釋木〉收錄上百種植物之名,促進我們對這些草木的認知。如〈釋木〉內紀錄:「灌木,叢木。」和「小枝上繚為喬。無枝為檄。木族生為灌。」。
大小、高矮,直觀且迅速地分出灌木與喬木。這種說法甚至一路延用至今。
又「樅,松葉柏身。檜,柏葉松身」,以描述外型,分辨松、柏、檜之異,確認其正確的名稱。〈釋草〉內寫荷花:「荷,芙渠,其莖茄,其葉蕸,其本蔤,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詳細又完整地區分荷不的部位,紀錄其名稱,寫下它的形態與用途。

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或許那個時代,並不如現代分類「界門綱目科屬種」般細緻,但也絕對不能小瞧先民對生活周遭的觀察能力──例如篇名。我們一般對「木」的認識,在於其堅硬、向上生長、開枝散葉;對於「草」的想像,則是柔弱擺盪,隨風飄搖,無壯實的莖。
〈釋草〉、〈釋木〉對比草本、木本植物,儼然是至今依然適用的分類形式。

竹子……巨大的草?

其中,竹子的分類尤其有趣。竹子莖節堅硬,節節高升,年年生長。如此類木的特徵,《爾雅》中卻將其歸類在「草」?
論竹子初出土之貌:「筍,竹萌。」
討論別名:「簜,竹。」
還有詳細描述竹子特徵的:「莽,數節。桃枝,四寸有節。粼,堅中。簢,筡中。仲無笐。䈚,箭萌。篠,箭。」
《爾雅》清楚記錄竹子的各樣種類、別名,以及其逐年節節生長中空外直的主要特色,還有不同類別在竹葉、表皮、外貌上的差別。由此可看出《爾雅》一書,不僅僅是字典,也是細心觀察所著的百科全書──然而這些與竹子相關的字句,都出自〈釋草〉。
雖然〈釋草〉與〈釋木〉的草、木,並不一定便是等同於現今的草本與木本植物分類,但大抵是類似的。先人可能不知道形成層、木質層這些名詞,或它們代表的意義,但是能用肉眼去觀察年輪,與植物莖生長的各式樣態。或許便在這樣的仔細探索下,誕生了草、木的分類。《爾雅》甚至將竹子分在草本植物──那它是嗎?
依現代的分類來看:竹子是禾本科植物的通稱,屬於禾本目禾本科。
在植物結構上,莖體沒有年輪,並非木本植物。但其表皮有木本化的現象。雖然大致上屬於草本植物,但也有「非草非木」之說。在此,《爾雅》對竹子的分類可謂相當精確。
又《說文解字》云:「竹,冬生艸也。象形。下垂者,箁箬也。」
或許是因為其綠色的外貌?又或者是因為它中空沒有年輪?在中華文化中,明明材質如此似木的竹子,就被歸類在草類植物之中了。可以說是最高的草?

因為是草,所以格外難得的品格

或許一些關於竹子的稱讚也是因此而生吧?白居易《養竹記》藉由竹子的特性寫君子,其中有言:「竹本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
比竹子堅固、高大、筆直的樹多得是,為何歲寒三友竹子對中華文化卻有這麼深的象徵意義?有沒有可能因為自《爾雅》、《說文》開始,竹子便不被視為樹木一類,而是理應脆弱易折的「草」?
如此一來,它的固、直才如此令人讚嘆。

感謝您的閱讀,若是喜歡我的分享,請幫我往下滑,免費註冊LIKECOIN會員,然後點個拍手鍵!不花一毛錢,只要拍拍手,創作者就能收到基金會的報酬! 有多喜歡這篇,就幫我點幾下拍手吧!(1下是已讀~5下是很喜歡)
137會員
365內容數
坑坑相連到天邊,厭世型斷更作者。一個愛說垃圾話,寫文特別慢,CP跟愛好非常雜,工作幹爆多的傢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窟的第N個狡兔 的其他內容
心存善,行乎義。人人保持天性,行事為人上遵守正道──這是理想的太平盛世。不過人心陷溺,受耳目之欲或不良的環境,良心隱而不顯,人開始為惡。 然而於此同時,也有人堅守本心、不隨波逐流。他們心向善,但是天不從人願,世間往往多有苦練。面對無所避免的患難逼迫時,人又該如何追求正道呢?
謹慎選擇之後,耐心等待,不爭先恐後、不急功近利,謹言慎行,默默跟隨主人腳步,堅持到底,雖無法成就個人的大事業,但能找到自我歸宿。 欸、不覺得這段基本上套用到現代股民散戶也很適合嗎?
雖然環境變化巨大,書寫從工具到意旨都不大相同了。 但《文心雕龍》探討的寫作本質,其情況至今也無差別。我們或許沒有一下午悠閒坐在書桌前撰稿的餘裕,但總在向生活卑躬屈膝地乞求「靜」──所以一個兩個都開始熬夜動筆了。
白色恐怖的故事不都是這樣嗎? 從平靜無爭的生活開始寫起,再敘國民黨陰險的爪牙、黑暗的逼供,然後是渾渾噩噩又身心受創的,再也回不去的日常生活。或許結尾是退隱山林的修養,也或許是他依然在前線奮鬥,號召讀者心裡都存有的憤憤不平──我大概是個冷血的讀者,表面上給予同情,但私底下卻對白色恐怖的故事感到麻木了。
為何需要服三年如此之長的喪期? 為何父親在世時,只能為去世的母親服喪一年? 為何對待父母、叔父的禮儀不同呢?
舉一個中華文化脈絡的人比較可以理解的例子: 為什麼會手腳冰冷呢? 基於現代醫學解釋,我們會說血液循環不好。 中醫或家中長輩則可能說:「『氣』不流通。」
心存善,行乎義。人人保持天性,行事為人上遵守正道──這是理想的太平盛世。不過人心陷溺,受耳目之欲或不良的環境,良心隱而不顯,人開始為惡。 然而於此同時,也有人堅守本心、不隨波逐流。他們心向善,但是天不從人願,世間往往多有苦練。面對無所避免的患難逼迫時,人又該如何追求正道呢?
謹慎選擇之後,耐心等待,不爭先恐後、不急功近利,謹言慎行,默默跟隨主人腳步,堅持到底,雖無法成就個人的大事業,但能找到自我歸宿。 欸、不覺得這段基本上套用到現代股民散戶也很適合嗎?
雖然環境變化巨大,書寫從工具到意旨都不大相同了。 但《文心雕龍》探討的寫作本質,其情況至今也無差別。我們或許沒有一下午悠閒坐在書桌前撰稿的餘裕,但總在向生活卑躬屈膝地乞求「靜」──所以一個兩個都開始熬夜動筆了。
白色恐怖的故事不都是這樣嗎? 從平靜無爭的生活開始寫起,再敘國民黨陰險的爪牙、黑暗的逼供,然後是渾渾噩噩又身心受創的,再也回不去的日常生活。或許結尾是退隱山林的修養,也或許是他依然在前線奮鬥,號召讀者心裡都存有的憤憤不平──我大概是個冷血的讀者,表面上給予同情,但私底下卻對白色恐怖的故事感到麻木了。
為何需要服三年如此之長的喪期? 為何父親在世時,只能為去世的母親服喪一年? 為何對待父母、叔父的禮儀不同呢?
舉一個中華文化脈絡的人比較可以理解的例子: 為什麼會手腳冰冷呢? 基於現代醫學解釋,我們會說血液循環不好。 中醫或家中長輩則可能說:「『氣』不流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我認為大多數人在看著鈴木一朗,或Conor McGregor等人不斷刷新人生成就時,腦海中多少會浮現「因為他們有這方面的才能,所以我們這種普通人辦不到」的想法。但這種感覺就好像間接否定了自己也會有某方面的能力,並實現人生成就的可能性。每當我聽到有人說類似的話時,我都很想反問他們...
Thumbnail
會想讀這本書,很自然的跟自己在這邊寫讀書心得有關。本書的作者楊斯棓醫師,是台灣有名的KOL,並曾獲邀寫過上百本書的推薦序。做為一個心得寫作初心者,很希望可以從這本書中,學習如何更好的去向讀者推薦一本書。
Thumbnail
我是一個「森林系」媽媽,是孩子還在襁褓中我就會背著去走山的那種媽。  這是一本兩位女孩向臺灣山與海的致敬之作,簡直完全映照出我對大自然的情感。
Thumbnail
「我閱讀的書很多,但讀過就忘,該怎麼辦呢?」 這個問題也困擾了我很長一段時間,也白讀了好幾年的書。直到讀了萬維鋼教授的〈用強力研讀書〉,才令我茅塞頓開。在他提供的閱讀方法的基礎上,我再引用「視覺思考工作術」的技巧來作筆記,相輔相成。 現在,我讀過的書都被我榨乾了,精髓盡在筆記中,送人、回收都不心疼!
Thumbnail
不要轻易就蒙上自己一只眼,仅凭另一只,可是连3D电影都看不全,更何况这个3D的世界。
Thumbnail
  劇情簡介: 「多明尼卡」(珍妮佛勞倫斯主演)是俄國某頂尖芭蕾舞團的首席女舞者,在一次演出中她被首席男舞者一腳踩斷小腿骨而導致舞者生涯報銷。走投無路的小卡在叔叔的安排下進入特務學校接受訓練,展開另一
Thumbnail
<p>這是一個由「太空船地球號協會」所發起的世界性的繪畫活動,他們試著去詢問世界各地的孩子: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並請孩子畫在圖畫紙上。透過孩子們的眼睛,我們可以看到世界的多樣性。</p>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我認為大多數人在看著鈴木一朗,或Conor McGregor等人不斷刷新人生成就時,腦海中多少會浮現「因為他們有這方面的才能,所以我們這種普通人辦不到」的想法。但這種感覺就好像間接否定了自己也會有某方面的能力,並實現人生成就的可能性。每當我聽到有人說類似的話時,我都很想反問他們...
Thumbnail
會想讀這本書,很自然的跟自己在這邊寫讀書心得有關。本書的作者楊斯棓醫師,是台灣有名的KOL,並曾獲邀寫過上百本書的推薦序。做為一個心得寫作初心者,很希望可以從這本書中,學習如何更好的去向讀者推薦一本書。
Thumbnail
我是一個「森林系」媽媽,是孩子還在襁褓中我就會背著去走山的那種媽。  這是一本兩位女孩向臺灣山與海的致敬之作,簡直完全映照出我對大自然的情感。
Thumbnail
「我閱讀的書很多,但讀過就忘,該怎麼辦呢?」 這個問題也困擾了我很長一段時間,也白讀了好幾年的書。直到讀了萬維鋼教授的〈用強力研讀書〉,才令我茅塞頓開。在他提供的閱讀方法的基礎上,我再引用「視覺思考工作術」的技巧來作筆記,相輔相成。 現在,我讀過的書都被我榨乾了,精髓盡在筆記中,送人、回收都不心疼!
Thumbnail
不要轻易就蒙上自己一只眼,仅凭另一只,可是连3D电影都看不全,更何况这个3D的世界。
Thumbnail
  劇情簡介: 「多明尼卡」(珍妮佛勞倫斯主演)是俄國某頂尖芭蕾舞團的首席女舞者,在一次演出中她被首席男舞者一腳踩斷小腿骨而導致舞者生涯報銷。走投無路的小卡在叔叔的安排下進入特務學校接受訓練,展開另一
Thumbnail
<p>這是一個由「太空船地球號協會」所發起的世界性的繪畫活動,他們試著去詢問世界各地的孩子: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並請孩子畫在圖畫紙上。透過孩子們的眼睛,我們可以看到世界的多樣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