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代銷」如果發生糾紛,有什麼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我們都知道「契約」有許多種類,例如買賣契約、租賃契約、僱傭契約等。
請問有沒有「代銷契約」?

代銷只有房仲業嗎?會有什麼糾紛?

在網路上搜尋「代銷」,最容易看到的就是房仲業。
其實只要是「委託別人幫忙賣東西」都可以稱為代銷(寄銷、寄售)。

在代銷情境,首先會遇到的是報稅問題。

甲與乙簽訂代理銷售合約,合約書內容記載:
1.乙依照甲規定的價格接受顧客訂單,向甲訂貨。
2.甲配合乙指定的日期,將貨品送至乙營業人指定之地點,

乙必須負責收取貨款,如發生呆帳導致貨款無法收回,乙應負全責,
至於代銷佣金,於每月月底依合約所訂價格抽成;

這時候,甲應於貨物送出時開立統一發票給乙,再由乙開立統一發票給顧客。

如果甲未依規定開立註明委託代銷的統一發票給乙,卻直接跳開統一發票給乙的顧客,經國稅局查獲,依稅捐稽徵法第44條規定,按查明認定之銷售額處5%罰鍰(最高可處罰鍰100萬元)。

(資料來源:[北市國稅局] 委託、受託代銷應如何開立統一發票

簡單講,在代銷的情境最常遇到的問題是:客人拿到的發票是誰開的?

  1. 按理是你買商品的對象。
    例如你跟便利商店買「金車伯朗咖啡」,發票就應該是便利商店的名義。
  2. 然後金車再開「委託代銷」發票給便利商店。

(延伸閱讀:
淺談經銷代理合約

「網路代銷」或「代購」,發票是不是不一樣呢?

然而,如果你接觸過「網路代銷」或「代購」,會發現故事常常沒那麼單純。
例如你委託朋友去日本帶伴手禮掃貨,不可能要求朋友開發票給你吧?

  • 但如果你委託的朋友,是「職業網路賣家」呢?
  • 甚至你自己就是網路商家,委託代購的金額超過8萬元甚至20萬元呢?
  • 如果是,你應該早就有跟海關或國稅局打交道的經驗了(笑)
根據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個人若是以個人名義透過網路經營代購業務,購買貨物交付委託人時,視為貨物銷售,假設當月貨物銷售額達 8萬元以上者,應即向國稅局申請稅籍登記,並按期申報繳納營業稅。

網路代購業者如果平均每月銷售額未達20萬元者,由國稅局以查定課稅方式課徵營業稅;已達20萬元者,國稅局將核定使用統一發票,依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3條第3項第3款、統一發票使用辦法第17條第1項規定,網路代購業者將代購貨物送交委託人時,除應按佣金收入開立統一發票外,並應依代購貨物的實際價格開立 統一發票註明「代購」字樣,交付委託人。

(資料來源:代購代收及代銷商機蓬勃但是要開統一發票嗎

(延伸閱讀:
外送平台怎開發票?國稅局:UberEats、Foodpanda開立方式差很大!
熊貓、UberEats開發票方式大不同

代銷也可以賣技術嗎?

這裡講的代銷/代購,賣的是「商品」。
如果賣的是「勞務」(人力),例如委託你去主持尾牙晚會、或獵人頭幫忙媒合職缺,我們一般不會稱「代銷」,而是稱「經紀」或「仲介」。

但是「賣商品」與「賣人力」,性質其實有類似。
(例如蝦皮除了賣商品,也有在賣客製繪圖、線上占卜,甚至伴遊服務)
所以,無論賣的是商品或勞務,在法律上都稱為「居間」。

稱居間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為他方報告訂約之機會或為訂約之媒介,他方給付報酬之契約。

民法第565條

例如我上周寫的「通勤十分鐘」跟Soundon在吵什麼? 大意是:平台在幫裡面的創作者媒合廣告投放。在這個情境,平台在做的事情就是「居間」。

可以想像的,「居間」當然是一個契約。
雖然「居間人」不是買方也不是賣方、不是僱傭人也不是受僱人、不是新郎也不是新娘,但是他就是可以從中賺錢。

(延伸閱讀:因婚姻居間而約定報酬者,就其報酬無請求權。
如果有朋友對婚姻仲介的判決故事有興趣,歡迎ig私訊找我敲碗。)

這篇我用兩個簡單的判決故事,來分享「委託代銷的契約,會發生什麼糾紛」。

第一個故事(買賣不成,居間人的酬勞還在?)

判決日期:2020年12月21日,故事發生在台北(一審判決,不確定會不會上訴

  1. 游先生於2012年12月間,想購買新北板橋區的浮洲合宜住宅角間店面,委託房屋仲介白先生代洽購買。
  2. 白先生表示,游先生必須先給付新臺幣300萬元的公關費,才能取得締約並以優惠價格承購機會,游先生答應了。
  3. 成交後,游先生發現店面有瑕疵,對賣方要求解約。
    後來在法院調解成立,買賣雙方同意解約,已經返還價金。
  4. 請問游先生之前付給白先生的300萬元公關費,能不能拿回來?

一審法院判決:游先生敗訴,公關費拿不回來(不確定會不會上訴)

  • 契約解除時,當事人雙方有「回復原狀」義務,這是民法第259條的規定。
  • 然而,居間人於契約因其媒介而成立時,就可以請求報酬,就算契約因故解除,對於居間人所得報酬,並無影響。
    最高法院49年度台上字第1646號民事判決意旨
  • 在這件案子,公關費是於居間的報酬,而且居間人也已確實達成任務。
    它自然不屬於店面的買賣價金。
  • 所以,游先生雖然解除了買賣契約,仍然不可以向白先生請求返還公關費。
這故事告訴我們,
買賣不成仁義在,仲介費討不回來。

第二個故事(買賣成立,但是代銷續約時沒續簽)

判決日期:2020年11月30日,故事發生在屏東(一審判決,不確定會不會上訴

  1. 在2015、2016年,通運公司委託不動產公司銷售屏東縣的房地,雙方簽有委託 銷售契約書。到2016年7月31日契約到期。
  2. 契約到期後,不動產公司請求續約。
    按不動產公司的說法是:通運公司負責人劉先生不但答應了,指示不動產公司繼續銷售,還保證他口頭上講出就算,比簽約更有效力。
  3. 後來,房地賣掉了。
    但是通運公司劉先生說:「買方可能是看到我的廣告就在我的信箱留下紙條,紙條上只有電話,我回撥後才知道他要買,但議價了兩個月,最後才便宜賣給他。」
    所以房子是劉先生自己賣的,與不動產公司無關,所以不用給付仲介費。
  4. 不動產公司的說法是:按照「委託銷售契約書」,就算買賣雙方迴避不動產公司而私下成交,仍可以請求仲介報酬。
    通運公司劉先生的說法是:房地門口本來就放有銷售廣告,劉先生也曾委託其他人代銷。所以成交這件事與不動產公司沒關係。
  5. 在這個故事,買賣成立了,請問不動產公司能不能收到仲介費?

一審法院判決:不動產公司敗訴,仲介費拿不到(不確定會不會上訴)

  • 雙方在2015年至2016年,在簽訂「委託銷售契約書」。
  • 不動產公司一直有幫通運公司刊登售屋廣告,至2018年6月。
  • 買方在2017年3月跟通運公司聯繫。在2018年2月簽訂買賣契約,同年5月9日完成移轉登記。
  • 不動產公司與通運公司之間,本來都有書面契約。現在不動產公司說雙方是口頭續約,又拿不出其他依據,法院難以採信。
  • 就算不動產公司跟通運公司確實有續約,法院也看不出來不動產公司做了什麼「媒介居間行為」。
    賣方在磋商時,不動產公司雖然有帶看並介紹買賣雙方接洽,它頂多僅是報告訂約機會的「前階段準備行為」,並不是民法第565條所定「報告訂約機會」本身,更非「為訂約之媒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買賣不成仁義在;買賣作成,居間人還不一定有錢賺。

如果居間人當時沒有先約定清楚夫妻上了床媒人丟過牆,事後如果委任人賴帳,上了法院也不一定要得到報酬喔~

判決原文摘要:(不動產公司是原告,通運公司是被告)

小結:縱認兩造間確實存在有報告居間或媒介居間之契約關係,惟原告本件所為既均未符合民法第565 條所定之「 報告訂約之機會」或「為訂約之媒介」要件,則民法居間契約明定之法定核心義務並未經原告履行,原告自不得向被告請求給付居間報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大明的沙龍
359會員
125內容數
這裡的故事,淺顯、白話、正確。希望有趣。 就是大人看得懂,而且可以跟小孩分享的。
王大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21
👵🏻:以後你們從事教育工作,一定要教小孩正確的描述性器官,例如:陰莖、陰蒂。不可以只教小孩講「尿尿的地方」。 👩🏼‍🦰:為什麼啊?如果是幼兒園或智能不足的學生,這好像太苛求他們了? 👵🏻:唉~我告訴你們,老師曾經看過一個判決:有一個小孩遭性侵了…
Thumbnail
2023/11/21
👵🏻:以後你們從事教育工作,一定要教小孩正確的描述性器官,例如:陰莖、陰蒂。不可以只教小孩講「尿尿的地方」。 👩🏼‍🦰:為什麼啊?如果是幼兒園或智能不足的學生,這好像太苛求他們了? 👵🏻:唉~我告訴你們,老師曾經看過一個判決:有一個小孩遭性侵了…
Thumbnail
2023/05/09
這是一個令人辛酸的故事。受訪的父親說得沒錯,小孩是不可能賠一個的;但是換成肇事者的立場,她難道不是將自己的孩兒視為最珍貴的一塊肉嗎?如果不是真心道歉,又哪可能說出這種話呢? 但是在這個故事,可能有一件事被忽略了:就算女童父母點頭,「收養」對方小孩仍不是容易的事。
Thumbnail
2023/05/09
這是一個令人辛酸的故事。受訪的父親說得沒錯,小孩是不可能賠一個的;但是換成肇事者的立場,她難道不是將自己的孩兒視為最珍貴的一塊肉嗎?如果不是真心道歉,又哪可能說出這種話呢? 但是在這個故事,可能有一件事被忽略了:就算女童父母點頭,「收養」對方小孩仍不是容易的事。
Thumbnail
2022/10/02
你有聽過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嗎? 別的女人我不敢說,表姑媽我今年剛過三十,還真的如狼似虎… 的喜歡吃美國牛肉,和德國大肉腸。
Thumbnail
2022/10/02
你有聽過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嗎? 別的女人我不敢說,表姑媽我今年剛過三十,還真的如狼似虎… 的喜歡吃美國牛肉,和德國大肉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身為日本代購常客,接續上一篇《代購潮又起!經營代購一定要懂的智慧財產權》,這次再來談談消費者常有的疑問:代購店家公告「除非商品有重大瑕疵,否則只是有色差、線頭或尺寸不合的商品,不得退貨」,可以嗎? 首先,代購作為網購的一種態樣,當然屬於消費者保護法定義下的「通訊交易」,而有適用「七日鑑賞期」的空間。
Thumbnail
身為日本代購常客,接續上一篇《代購潮又起!經營代購一定要懂的智慧財產權》,這次再來談談消費者常有的疑問:代購店家公告「除非商品有重大瑕疵,否則只是有色差、線頭或尺寸不合的商品,不得退貨」,可以嗎? 首先,代購作為網購的一種態樣,當然屬於消費者保護法定義下的「通訊交易」,而有適用「七日鑑賞期」的空間。
Thumbnail
根據雜誌報導,由於消費者逐漸對太多業配文感到疲乏,加上企業找網紅團購合作可以將利益綁在一起,所以越來越多企業找網紅合作團購而不是業配。由於業配報酬通常是一件固定數額。而團購報酬則是比例制,計酬期間則比較長久,報酬是隨銷售額成長而增加。這時候有個問題,如果團購出問題,網紅要負的法律責任是不是比較高?
Thumbnail
根據雜誌報導,由於消費者逐漸對太多業配文感到疲乏,加上企業找網紅團購合作可以將利益綁在一起,所以越來越多企業找網紅合作團購而不是業配。由於業配報酬通常是一件固定數額。而團購報酬則是比例制,計酬期間則比較長久,報酬是隨銷售額成長而增加。這時候有個問題,如果團購出問題,網紅要負的法律責任是不是比較高?
Thumbnail
/圖片來源:freepik.com/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大家好,我們今天要來向大家討論,關於「代購、團購好貼心:使用別人臉書上架產品圖片?恐違反著作權法。」的法律問題,代購、團購成為新型網路商機,有為了賺取代購利潤的差價費,也有為了眾人福利著想,而大量團購藉以降低購買成本。然而
Thumbnail
/圖片來源:freepik.com/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大家好,我們今天要來向大家討論,關於「代購、團購好貼心:使用別人臉書上架產品圖片?恐違反著作權法。」的法律問題,代購、團購成為新型網路商機,有為了賺取代購利潤的差價費,也有為了眾人福利著想,而大量團購藉以降低購買成本。然而
Thumbnail
近半年有幸和幾家事業與品牌洽談貼文合作,因此看過各家廠商提出的網紅合作契約。自己是一個身兼圖文創作者(朋友很常說我是網紅)的律師,對於這些合作契約就會留心審閱。審閱常發現幾個問題,分享如文。
Thumbnail
近半年有幸和幾家事業與品牌洽談貼文合作,因此看過各家廠商提出的網紅合作契約。自己是一個身兼圖文創作者(朋友很常說我是網紅)的律師,對於這些合作契約就會留心審閱。審閱常發現幾個問題,分享如文。
Thumbnail
以前教過的學生(畢業很多年了)曾來信,說他在網路上做網拍(代購)的生意,賣的東西是確確實實的正版品,絕對不是假貨或盜版品。但是,他卻被台灣代理商提起刑事告訴說違反著作權法。代理商之所以提告,是因為他沒有經過代理商同意就在賣場上直接使用代理商的圖片來賣東西,這樣違反著作權法規定。
Thumbnail
以前教過的學生(畢業很多年了)曾來信,說他在網路上做網拍(代購)的生意,賣的東西是確確實實的正版品,絕對不是假貨或盜版品。但是,他卻被台灣代理商提起刑事告訴說違反著作權法。代理商之所以提告,是因為他沒有經過代理商同意就在賣場上直接使用代理商的圖片來賣東西,這樣違反著作權法規定。
Thumbnail
身為B2B業務,應該有遇過這樣的狀況,收到客戶訂單,高興沒幾分鐘後發現,慘了,價格算錯了。 這種時候該怎麼辦? 基本上也就兩個處理方向 摸摸鼻子認帳。 不認帳,跟代理商說報錯了,並提供正確的報價。 但實務處理上根據以下兩種狀況要考慮
Thumbnail
身為B2B業務,應該有遇過這樣的狀況,收到客戶訂單,高興沒幾分鐘後發現,慘了,價格算錯了。 這種時候該怎麼辦? 基本上也就兩個處理方向 摸摸鼻子認帳。 不認帳,跟代理商說報錯了,並提供正確的報價。 但實務處理上根據以下兩種狀況要考慮
Thumbnail
這星期同事務所的合署律師接了一件直銷諮詢案件,是一位年輕人被朋友拉進某直銷,大概花了六位數買商品後,經過快一個月了,發現產品不好賣,獎金好像也沒想像中多,想要安然無恙退出,故先來諮詢律師怎麼處理。
Thumbnail
這星期同事務所的合署律師接了一件直銷諮詢案件,是一位年輕人被朋友拉進某直銷,大概花了六位數買商品後,經過快一個月了,發現產品不好賣,獎金好像也沒想像中多,想要安然無恙退出,故先來諮詢律師怎麼處理。
Thumbnail
網路商品標錯價必須出貨嗎? 在2010我剛考上司法官的時候,戴爾電腦標錯價的新聞正鬧的沸沸揚揚,我有位學長是當時下標的消費者之一 ,他宣稱考律師的目的,就是要透過法律途徑讓戴爾交出電腦。 當時的新聞節錄如下: 2009年6月戴爾電腦網路購物液晶螢幕標錯價案,多名網友上網搶標訂購逾十四萬台,戴爾拒絕出
Thumbnail
網路商品標錯價必須出貨嗎? 在2010我剛考上司法官的時候,戴爾電腦標錯價的新聞正鬧的沸沸揚揚,我有位學長是當時下標的消費者之一 ,他宣稱考律師的目的,就是要透過法律途徑讓戴爾交出電腦。 當時的新聞節錄如下: 2009年6月戴爾電腦網路購物液晶螢幕標錯價案,多名網友上網搶標訂購逾十四萬台,戴爾拒絕出
Thumbnail
這故事告訴我們, 買賣不成仁義在,仲介費討不回來。
Thumbnail
這故事告訴我們, 買賣不成仁義在,仲介費討不回來。
Thumbnail
消費者退貨時,就是要求解除契約。 業者原則上應該回復原狀:只要消費者是付錢買商品,退貨時業者就應該收商品退錢,而不是補購物金。
Thumbnail
消費者退貨時,就是要求解除契約。 業者原則上應該回復原狀:只要消費者是付錢買商品,退貨時業者就應該收商品退錢,而不是補購物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