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第09話|犯罪檢驗流程|客觀歸責理論(一)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壹、前言

接在因果關係後面介紹的是「客觀歸責理論」,我們在之前所介紹的「條件理論」及「相當因果關係說」中,所要解決及篩選的是各條件原因在事件發生中「造成結果的原因間有無科學上及經驗法則上的因果關係」,但這樣的篩濾過程並沒有辦法將「法益侵害結果」體現出來。之所以要將「法益侵害結果」體現出來,是因為刑法是保護各種法益(請見【|第06話|犯罪檢驗流程|結果(法益)】一文),當法益被侵害了,我們才需要出動刑法去制裁這樣的行為。換句話說,就是將事件的發展當作是行為人的傑作,而該結果是可以歸責在行為人身上的。


貳、客觀歸責理論的內涵

一、導言:

客觀歸責理論的內涵為「行為人只有在以行為對於行為客體製造或升高了一個法所不容許的風險,且該風險在後續的具體歷程中實現,而導致了刑法中所規定的構成要件結果發生。」為了要建立起可歸責於行為人的結論,該理論列出了三大步驟逐步地去檢驗。分別為(一)行為必須製造法所不容許的風險;(二)該法所不容許的風險必須被實現;(三)風險的實現必須在構成要件的效力範圍內等。


raw-image

二、判斷步驟

(一)步驟一:【行為必須製造法所不容許的風險】

 1.什麼是「法所不容許的風險」?

人生在世本來就會遇到或承擔各種大大小小的風險,但風險不一定都是大家在社會生活時可以容許的範圍,而法律即在規範及保護人的社會生活,當與事件結果的發生間具有因果關係的行為所製造或帶來的風險是社會生活所不容許時,則認為行為人所製造了一個法所不容許的風險。


 2.案例

《案例一》每年平溪都會舉辦放天燈祈福的活動,在某次的活動中,小明所放的天燈升空後不久,卻掉落在高速公路行駛的車輛擋風玻璃上,汽車駕駛因視線被遮住,撞上了路旁的護欄,頭也撞破流血。請問小明放天燈的行為構成犯罪嗎?

在我們考量行為所製造的風險是否為法所不容許的風險時,最主要的考量點是「利益與風險的衡量」(輔助的評量標準則是「既存的具體規則的違反」、「信賴原則」及「降低風險」),具體來說,就是去評量行為人的行為對於社會所帶來的是利益大於風險時,該風險就是被容許的。但若是風險大於利益時,則認為是法所不容許的風險。

套回案例中,參加天燈的活動事前是經過主辦單位的評估,造成傷亡的機率應該很低,而放天燈的行為是一種傳統活動,重在懷舊與祈福的心靈慰撫作用,帶給社會的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4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掘想法學教室-刑法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法律新幹線的沙龍
453會員
261內容數
民法是萬法之母,人從出生到死亡,每天一睜開眼睛,處處都用得到民法!學會正確的認識民法、使用民法,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做好事前規劃,培養法律風險預測的能力,那就跟著我們一起學習,我們將毫無保留的將所有相關知識都交給你!
2022/09/24
抽象危險犯與具體危險犯最大的差異在於危險性質的不同,抽象危險犯之危險,係行為屬性之危險,具體危險犯之危險,乃結果屬性之危險,故兩者形式上的區分基準,在於危險犯之構成要件若有「致生…危險」明文規定者,為具體危險犯,若無,則為抽象危險犯。 而抽象危險犯之過度前置處罰,恐造成無實質法益侵害之行為亦在處罰範
Thumbnail
2022/09/24
抽象危險犯與具體危險犯最大的差異在於危險性質的不同,抽象危險犯之危險,係行為屬性之危險,具體危險犯之危險,乃結果屬性之危險,故兩者形式上的區分基準,在於危險犯之構成要件若有「致生…危險」明文規定者,為具體危險犯,若無,則為抽象危險犯。 而抽象危險犯之過度前置處罰,恐造成無實質法益侵害之行為亦在處罰範
Thumbnail
2022/06/24
刑罰及沒收均屬刑事法律對於犯罪或不法行為之反應,在沒收之脈絡下,犯罪所得包括違法行為所得、其變得之(財)物(均含動產與不動產)、財產上(有形與無形或積極與消極)利益及其孳息,皆應澈底剝奪而予以宣告沒收,此與上揭自動繳交全部所得財物之減刑規定,彼此之規範目的及效果互殊,本即併行不悖。
Thumbnail
2022/06/24
刑罰及沒收均屬刑事法律對於犯罪或不法行為之反應,在沒收之脈絡下,犯罪所得包括違法行為所得、其變得之(財)物(均含動產與不動產)、財產上(有形與無形或積極與消極)利益及其孳息,皆應澈底剝奪而予以宣告沒收,此與上揭自動繳交全部所得財物之減刑規定,彼此之規範目的及效果互殊,本即併行不悖。
Thumbnail
2021/07/03
「沒收」制度是國家經由公權力的行使,而將原屬於他人的東西,歸為國家無償持有,踐行「任何人都不得保持犯罪所得」的理念。在2015年12月時在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法,並於2016年7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經快五年的時間。而在新的沒收制度已脫離沒收是從刑的概念,認為沒收是獨立於刑罰與保安處分以外的法律效果
Thumbnail
2021/07/03
「沒收」制度是國家經由公權力的行使,而將原屬於他人的東西,歸為國家無償持有,踐行「任何人都不得保持犯罪所得」的理念。在2015年12月時在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法,並於2016年7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經快五年的時間。而在新的沒收制度已脫離沒收是從刑的概念,認為沒收是獨立於刑罰與保安處分以外的法律效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動用私刑即合理的意念,這難道也在小確幸的範疇裡嗎,只因為最理想的幸福無法達成。
Thumbnail
動用私刑即合理的意念,這難道也在小確幸的範疇裡嗎,只因為最理想的幸福無法達成。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多年前為了能順利調回離家近的單位工作,曾請示佛菩薩是否有障礙的業力或是否需補福德資糧。經佛菩薩開示有障礙的業力:「前世,因路見不平用棍子打業主菩薩致傷重不幸往生,需誠心持誦《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各108遍化解因果業由。」 也曾每次在誦完《藥師經》後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多年前為了能順利調回離家近的單位工作,曾請示佛菩薩是否有障礙的業力或是否需補福德資糧。經佛菩薩開示有障礙的業力:「前世,因路見不平用棍子打業主菩薩致傷重不幸往生,需誠心持誦《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各108遍化解因果業由。」 也曾每次在誦完《藥師經》後
Thumbnail
致謝 微批Paratext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4156 但生命「是」不可衡量的嗎? 生命「應該是」可衡量的嗎?
Thumbnail
致謝 微批Paratext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4156 但生命「是」不可衡量的嗎? 生命「應該是」可衡量的嗎?
Thumbnail
怪罪型直覺是替某件壞事找出一個簡單清楚的元凶。我們滿心想找出禍首,一旦自認找出就只想揍那人一拳,不再設法在別處找解釋。為了扭轉怪罪型直覺偏誤,你要忍住尋找代罪羔羊。當壞事和好事發生,我們該把矛頭指向系統而非個人。
Thumbnail
怪罪型直覺是替某件壞事找出一個簡單清楚的元凶。我們滿心想找出禍首,一旦自認找出就只想揍那人一拳,不再設法在別處找解釋。為了扭轉怪罪型直覺偏誤,你要忍住尋找代罪羔羊。當壞事和好事發生,我們該把矛頭指向系統而非個人。
Thumbnail
在之前我們已經將犯罪檢驗流程介紹完畢了,但「過失犯」有別於故意犯,有其自己的特性。所以我們在基本的檢驗流程介紹完之後,再回過頭來將過失犯的部分說明一下。先前已提到,在犯罪的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有分為「故意」與「過失」二種,而在結果犯類型的犯罪中,如果犯罪結果並未發生、且行為人主觀上亦無故意,此種「
Thumbnail
在之前我們已經將犯罪檢驗流程介紹完畢了,但「過失犯」有別於故意犯,有其自己的特性。所以我們在基本的檢驗流程介紹完之後,再回過頭來將過失犯的部分說明一下。先前已提到,在犯罪的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有分為「故意」與「過失」二種,而在結果犯類型的犯罪中,如果犯罪結果並未發生、且行為人主觀上亦無故意,此種「
Thumbnail
跟客觀不法構成要件不同,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是探討「行為人內心認知與意欲」的問題,不過其實法院還是需要透過客觀證據加以認定犯罪之「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是否具備。
Thumbnail
跟客觀不法構成要件不同,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是探討「行為人內心認知與意欲」的問題,不過其實法院還是需要透過客觀證據加以認定犯罪之「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是否具備。
Thumbnail
犯罪結果的發生,必須是由行為人所製造出來的法所不容許風險所引起,而且結果與行為間具有「常態關聯」,此時才可以認為行為人所製造的風險已經實現,而可以將結果歸責於行為人(異常因果歷程說)。
Thumbnail
犯罪結果的發生,必須是由行為人所製造出來的法所不容許風險所引起,而且結果與行為間具有「常態關聯」,此時才可以認為行為人所製造的風險已經實現,而可以將結果歸責於行為人(異常因果歷程說)。
Thumbnail
接在因果關係後面介紹的是「客觀歸責理論」,我們在之前所介紹的「條件理論」及「相當因果關係說」中,所要解決及篩選的是各條件原因在事件發生中「造成結果的原因間有無科學上及經驗法則上的因果關係」,但這樣的篩濾過程並沒有辦法將「法益侵害結果」體現出來。之所以要將「法益侵害結果」體現出來,是因為刑法
Thumbnail
接在因果關係後面介紹的是「客觀歸責理論」,我們在之前所介紹的「條件理論」及「相當因果關係說」中,所要解決及篩選的是各條件原因在事件發生中「造成結果的原因間有無科學上及經驗法則上的因果關係」,但這樣的篩濾過程並沒有辦法將「法益侵害結果」體現出來。之所以要將「法益侵害結果」體現出來,是因為刑法
Thumbnail
有一天,小華、小明與小花一同去夜店開趴慶生,慶祝朋友阿虎的生日,小華與小明皆對於小花出眾的美貌而拜倒在其石榴裙下,雖然彼此都不知道彼此的心意,但巧合的是,兩人不約而同的在這個場合下心生歹念,動起了給小花下
Thumbnail
有一天,小華、小明與小花一同去夜店開趴慶生,慶祝朋友阿虎的生日,小華與小明皆對於小花出眾的美貌而拜倒在其石榴裙下,雖然彼此都不知道彼此的心意,但巧合的是,兩人不約而同的在這個場合下心生歹念,動起了給小花下
Thumbnail
(圖片來源:Pexel) 前言 2020年的臺灣似乎並不平靜,除了新型冠狀病毒造成人心惶惶,四月以來,一連串的司法判決不斷掀起討論。 4月15日,內湖隨機殺人事件(小燈泡案)王玉景以無期徒刑定讞;4月29日台中牙醫命案的賴亞生二審維持無期徒刑;4月30日,嘉義鐵路殺警案的鄭嫌判決無罪併強制就醫五年。
Thumbnail
(圖片來源:Pexel) 前言 2020年的臺灣似乎並不平靜,除了新型冠狀病毒造成人心惶惶,四月以來,一連串的司法判決不斷掀起討論。 4月15日,內湖隨機殺人事件(小燈泡案)王玉景以無期徒刑定讞;4月29日台中牙醫命案的賴亞生二審維持無期徒刑;4月30日,嘉義鐵路殺警案的鄭嫌判決無罪併強制就醫五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