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禮的悲傷

溺魚-avatar-img
發佈於心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葬禮的悲傷
一如死亡
毫無道理
無法抗拒
任何原本習以為常的場景
都沾染死者
沾染死
的氣息
被壟罩的人無法逃離
感受不到清新空氣
因為在水裡
於是
我將自己的心結冰
避免心中的悲傷向空氣中的同類取暖
但最怕溫柔
它如點點火苗
飄落到我心上的冰
輕易溶出縫隙
讓哭泣中的悲傷
蔓延到眼角
誕生更多悲傷
掉落桌上
幻化成
一朵朵金色的蓮花
avatar-img
19會員
301內容數
立志向魔教復仇的年輕劍客 動盪整個武林的大秘密 正邪與虛實之間 誰才真正清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溺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從沒想過 一如往常地騎車 卻成了人生最後的一段路 他也沒想過 煮著火鍋等著你 把湯都煮乾了也等不到你......
我是一支傘 當妳不需要我的時候 代表雨季已過 妳已經幸福了
親自體驗車禍 原來是這種感覺......
即便知道有光就有影 即便知道夜盡終將天明 但......
暴風折枝 無尾熊掉進湍急河流......
魚屍浮於海 未閉合的雙眼 述說著終究沒有靠岸的遺憾......
你從沒想過 一如往常地騎車 卻成了人生最後的一段路 他也沒想過 煮著火鍋等著你 把湯都煮乾了也等不到你......
我是一支傘 當妳不需要我的時候 代表雨季已過 妳已經幸福了
親自體驗車禍 原來是這種感覺......
即便知道有光就有影 即便知道夜盡終將天明 但......
暴風折枝 無尾熊掉進湍急河流......
魚屍浮於海 未閉合的雙眼 述說著終究沒有靠岸的遺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巴黎越是甜美誘人,現實越是苦澀貧瘠──或許離開家鄉對她來說,從不在於目的地為何,而是攸關逃離本身,逃離她那一望便是終點的人生,逃離她卸下不了的人情包袱。不過因為家人,因為時代,因為性別,她始終跨不出這片困住她的土地──想離開的心願翩然輕巧,留下她的理由卻有千鈞沉重。
殯儀館過境葬禮:現代人簡化喪禮的智慧選擇 殯儀館過境葬禮,簡約莊嚴,讓您更輕鬆面對告別 隨著時代變遷,現代人對喪禮的觀念也日漸轉變。傳統的繁複守夜儀式,逐漸被更簡約、更人性化的殯儀方式所取代。其中,「過境葬禮」便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一種選擇。 金多福殯儀公司 什麼是過境葬禮? 過境葬禮,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傳統殯葬禮儀服務的數位化轉型,著重於生前契約的數位化和AI數位分身的運用。生前契約能減輕家屬負擔和提供個性化服務,而數位分身則利用3D掃描和AI技術,創造出與故者互動的全新告別體驗。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的殯葬禮儀服務將更加個性化和尊重每位逝者的獨特需求,讓人們以更親密的方式紀念已故之人。
Thumbnail
當親人離開我們時,他冰冷的身體安靜地躺在那裡。最後一眼凝視著他,過去數十年的相處與愛護在腦海中一瞬間閃過。當棺木蓋上,知道再也見不到他時,心中的悲傷無法控制地洶湧而出。 當棺木被推進火化爐,看到親人化為一片慘白的骨頭時,內心被無法言喻的悲痛充滿。那個小小的骨灰格子,成為了親人最後的家。但我願他能回
艾米莉亞·羅斯福從未想過她的生活會如此突然地改變。父親的離世就像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摧毀了她所有的安全感。她獨自站在影嶼的墓地裡,四周籠罩著一種壓抑的寂靜。樹葉在微風中沙沙作響,仿佛低聲訴說著那些未解的秘密。 阿爾伯特·羅斯福——她的父親,一個神秘而冷峻的男人,他的身影總是籠罩在工作和秘密之中。
Thumbnail
為你埋了一個花塚 悄悄地 當作今生留下的記號 灑滿我的淚珠和憂傷 你葬的是杜鵑花 我葬的是自己的心 為你埋了一個花塚 悄悄地 在細雨霏霏 我在縹緲的夢境 找尋你說過的承諾 當時光只能日日夜夜交集 驀然回首 你在記憶角落 我只能以淚水擁抱你
有沒有那種瞬間 明明一切都很平靜 但突然間好像天崩地裂一般 無法克制的悲傷 從出生到現在 了解了人性 了解了悲歡離合 也經歷過幾次死別 (生離在我人生中暫時未能經歷,但我希望我此生不用經歷) 慢慢的學會了盡量平靜的看待一切 人生嘛 本來就是生老病死 不斷相遇又不斷告別 不斷這樣告訴自己 但最近
前言 成長期間火葬觀念剛開始萌芽,有人著文批評,認為屍體遭火燒是多麼痛楚、多麼難受,那是痛不欲生的酷刑,怎會有人如此忍心對待親人?他們把屍體當做還存活著的身體,把生者遭火吻時的痛楚轉駕到屍體身上,說什麼"痛不欲生”,已經死了的人還怎麼”欲生”?很明顯的,他們沒把屍體當屍體,認為屍體還保有在世時的感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何需太過執著,應多學習寬心,方能在短暫的生命裡活的自在。
  的確,每個人都會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習到一些「文明的」與「理性的」思維與行為模式,有些我們會有意識地去做,另一些則潛移默化中影響。但在這個過程中,並非有一些自然與本能被刪除、取代或塞進漆黑的意識地牢中,我們的、從出生開始逐步累積的能力與模式都是不斷地整併新資訊、不斷地調整與擴張。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巴黎越是甜美誘人,現實越是苦澀貧瘠──或許離開家鄉對她來說,從不在於目的地為何,而是攸關逃離本身,逃離她那一望便是終點的人生,逃離她卸下不了的人情包袱。不過因為家人,因為時代,因為性別,她始終跨不出這片困住她的土地──想離開的心願翩然輕巧,留下她的理由卻有千鈞沉重。
殯儀館過境葬禮:現代人簡化喪禮的智慧選擇 殯儀館過境葬禮,簡約莊嚴,讓您更輕鬆面對告別 隨著時代變遷,現代人對喪禮的觀念也日漸轉變。傳統的繁複守夜儀式,逐漸被更簡約、更人性化的殯儀方式所取代。其中,「過境葬禮」便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一種選擇。 金多福殯儀公司 什麼是過境葬禮? 過境葬禮,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傳統殯葬禮儀服務的數位化轉型,著重於生前契約的數位化和AI數位分身的運用。生前契約能減輕家屬負擔和提供個性化服務,而數位分身則利用3D掃描和AI技術,創造出與故者互動的全新告別體驗。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的殯葬禮儀服務將更加個性化和尊重每位逝者的獨特需求,讓人們以更親密的方式紀念已故之人。
Thumbnail
當親人離開我們時,他冰冷的身體安靜地躺在那裡。最後一眼凝視著他,過去數十年的相處與愛護在腦海中一瞬間閃過。當棺木蓋上,知道再也見不到他時,心中的悲傷無法控制地洶湧而出。 當棺木被推進火化爐,看到親人化為一片慘白的骨頭時,內心被無法言喻的悲痛充滿。那個小小的骨灰格子,成為了親人最後的家。但我願他能回
艾米莉亞·羅斯福從未想過她的生活會如此突然地改變。父親的離世就像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摧毀了她所有的安全感。她獨自站在影嶼的墓地裡,四周籠罩著一種壓抑的寂靜。樹葉在微風中沙沙作響,仿佛低聲訴說著那些未解的秘密。 阿爾伯特·羅斯福——她的父親,一個神秘而冷峻的男人,他的身影總是籠罩在工作和秘密之中。
Thumbnail
為你埋了一個花塚 悄悄地 當作今生留下的記號 灑滿我的淚珠和憂傷 你葬的是杜鵑花 我葬的是自己的心 為你埋了一個花塚 悄悄地 在細雨霏霏 我在縹緲的夢境 找尋你說過的承諾 當時光只能日日夜夜交集 驀然回首 你在記憶角落 我只能以淚水擁抱你
有沒有那種瞬間 明明一切都很平靜 但突然間好像天崩地裂一般 無法克制的悲傷 從出生到現在 了解了人性 了解了悲歡離合 也經歷過幾次死別 (生離在我人生中暫時未能經歷,但我希望我此生不用經歷) 慢慢的學會了盡量平靜的看待一切 人生嘛 本來就是生老病死 不斷相遇又不斷告別 不斷這樣告訴自己 但最近
前言 成長期間火葬觀念剛開始萌芽,有人著文批評,認為屍體遭火燒是多麼痛楚、多麼難受,那是痛不欲生的酷刑,怎會有人如此忍心對待親人?他們把屍體當做還存活著的身體,把生者遭火吻時的痛楚轉駕到屍體身上,說什麼"痛不欲生”,已經死了的人還怎麼”欲生”?很明顯的,他們沒把屍體當屍體,認為屍體還保有在世時的感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何需太過執著,應多學習寬心,方能在短暫的生命裡活的自在。
  的確,每個人都會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習到一些「文明的」與「理性的」思維與行為模式,有些我們會有意識地去做,另一些則潛移默化中影響。但在這個過程中,並非有一些自然與本能被刪除、取代或塞進漆黑的意識地牢中,我們的、從出生開始逐步累積的能力與模式都是不斷地整併新資訊、不斷地調整與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