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測國文

關於學測國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學測國文題目剛出來,我沒去了解選擇題,直接直奔非選主題(笑),老實說我覺得挺有趣的,而且我其實挺高興,尤其是第一大題,別具新意;結果這幾天看到許多風向罵爆國文,自己追蹤的很多教授老師也都罵爆題目讓我蠻意外的。

大概看了一下輿論風向,有人認為該考論說文,像是社論那樣考個時事題,練一下思考邏輯,不過可能會死一片考生;有人認為這樣的抒情敘事對於以後未來沒有幫助,大部分考生都考學測,但不是每個人都要當作家,需要像作家一樣借景抒情。

我很喜歡第一大題的理由是我認為第一大題的問題(一),在測試學生能否正確彙整文章中的重要訊息,重點在"差異";而問題二更有趣了,是在闡述論點,敘述法有點像是辯論,主要著重要觀察學生的思考過程。

110國寫-從大考中心下載

110國寫-從大考中心下載

作文題目"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應該是被砲轟的最慘的,但說實話,這題目的本質跟以往學測作文相似,找物體寄寓情感,但這次出題的"物體"使用的很現實,我就看有人反應他們寫抒情文曾經使用冰箱被老師批評(笑)。

關於"寄情"這件事情,讓我想起一部電影『無主之作』,裡面有個會用油膏跟毛氈創作的教授給了主角很多啟發,當主角在課堂上回答教授:「樂透的數字串本身沒有意義,因是中獎號碼而有意義。」(我記得大意是這樣)當時我的解讀是"作品因為對創作者本身具有含意而成為藝術",以前我也看過奕含的作家專訪,聽她提到"作家其實是不能選擇文章題材"這句話背後蘊含的深意震懾。

因有情才得以觸景傷情啊。這些題目本身對考生不具有生命意義,也就沒有傷懷悲秋,感悟什麼的必要。

但我還是傷心的,升學制度與文學掛勾,因此"不必成為作家"、"考這有什麼用"充斥在我們所身處的世界,或許是喜歡文學,我認為文學是無辜的。

我很喜歡的臉書粉專『德州媽媽沒有崩潰』曾寫她認為文學不會消失,十分觸動我的心,她也說:「寫作本身是一個成本很低的紓壓方式」、「興趣的用處就是能讓你開心一點的渡過今天」,受到一點啟發,因此隔絕幾年又開始梳理自己的思緒,記下給個思考的過程,或是生活的事物。

於情理上,我相信文學有心靈治癒的作用,古代多少人抑鬱不得志寫文章抒發,我也時常心情不好就寫寫文,梳理下自己;於溝通上,比起電話,我更喜歡寫信或是打字這樣的方式,偶爾說話,總是後悔,文章的好處就是產出時能閱覽數遍,謹慎地思索表達的方式是否精確。

就溝通而言,文字也是一種溝通能力,讀懂文章也好、寫文章也罷,只要有人存在,溝通的方式就得存在,在我心裡升學考試國文科的本質,就是測試溝通能力的展現。也許進步得很慢,也多有修正之處,但今年的題目讓我看到有革新變法的前兆(?),總體來說還是令人高興的。








avatar-img
湯圓tangyuan的沙龍
0會員
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湯圓tangyu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是我辭職第三個月的日子。 我正在洗衣服,思緒隨著滾筒洗衣機翻來覆去。 辭職之前,我大約過了兩年忙碌的日子,除了唸書之外,就是往來各地的打工場所,家教、電影院
就好像我認為自己一定是一種蒼白又冷鬱的藍色,因為我病的不輕,或許是病的不輕,我開始不在真實的世界裡讓別人觀看自己的文章,我認為無病的人是無法透過文字理解我的靈魂的。因此,社交太多是會失去自己的靈魂與才氣的。
今天是我辭職第三個月的日子。 我正在洗衣服,思緒隨著滾筒洗衣機翻來覆去。 辭職之前,我大約過了兩年忙碌的日子,除了唸書之外,就是往來各地的打工場所,家教、電影院
就好像我認為自己一定是一種蒼白又冷鬱的藍色,因為我病的不輕,或許是病的不輕,我開始不在真實的世界裡讓別人觀看自己的文章,我認為無病的人是無法透過文字理解我的靈魂的。因此,社交太多是會失去自己的靈魂與才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