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後靜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在進行工序之後(無論對麵團進行何種操作),製作者和麵團都呈現疲累狀態,所以請務必留下靜置時間。…藉由這樣的過程,可以將加諸於麵團的壓力減至最小,進而烘烤出體積大且膨鬆鼓脹的麵包。」《麵包科學 - 實作版》

一直以來我習慣以直接操作法製作麵包,通常是前一天晚上打好麵糰整好形之後,直接放進保麗龍箱裡放過夜發酵,隔天一早再放進烤箱裡烘焙,這樣子我早餐有了著落。一次發酵、二次發酵什麼的,對我來講幾乎不存在,因為大多數的時候,麵包是我自己吃了,口感如何、賣相如何並不是那麼的重要。

前陣子,因為要請客的緣故,我依然前夜打好麵糰,裝進塑膠袋裡放冰箱冷藏室,隔天一早才拿出來整形,並且放進保麗龍箱裡發酵。等到傍晚要宴客時才進烤箱烘烤。這一次麵包的膨脹程度非常的漂亮,氣孔分佈的情況,大概是我有史以來最滿意的一次。

看起來一次發酵、鬆弛(中間靜置)、整形、二次發酵…這些工序還真有它存在的必要,像我這種魯莽型的烤麵包方法,還能夠小有成就,我猜大概是朋友們不嫌棄吧。


從前年開始,我開始要求實習生在接受督導之後的當天晚上,12點之前要把他接受督導的心得寄給我。說是心得,其實也是範圍很廣的心得,200字以內和自己有關內容,可以是一首歌,可以是塗鴉,當然也可以是文字或一首詩。

有些實習生很有天份,當我這樣子要求,會把自己接受督導過程中或者是之後的任何感想,回到自己身上,慢慢的寫出來。就算字數不多,還是能夠看見他們反思的痕跡。

相反的,也有些很聰明、認知非常發達的實習生,鉅細靡遺的把接案過程和當事人之間發生的事情紀錄下來,洋洋灑灑的寫了兩三頁,幾乎是篇逐字稿,唯獨在回到自己身上的任何感受或聯想,卻是擠也擠不出來,被我打槍也是依舊,呈現相當大的反差。

大多數的實習生的心得,介於這兩者中間,有時讓我激賞,有時讓我皺眉。

那天和實習生討論時,發現他已經有很大的進步,除了能夠看到當事人的談話重點,並且能開始留意到不同的當事人都會有相同的模式 -- 在談話過了一半、將近結束時,一些情緒才會慢慢出現,然而又因為時間即將結束,也只能草草收尾,面對現實。

只不過,面對這樣子情緒表達很少、認知能力非常強的實習生,容易遇到像這樣子的當事人,講得頭頭是道,可是要和深層的情緒連結時就是這麼的困難,我總要花上特別多的力氣才能夠讓他和自己的感覺多一點連結。偏偏督導的功能又不是以諮商為主,除非實習生情緒出現時,才會進行之。

我也只能苦笑。

當我送走那實習生時,那是我常出現的表情,他也好多次向我反映了。

就在前幾天,和實習生討論完還隔了不到6小時,在時間截止前,他已經把心得寫完寄給我:

「那個話很少的孩子
當天晚上和他談完我吐了
我不懂晚餐吃不多怎麼會吐
今天你說好累
我突然想到那天我也好累」

BINGO!!

看來,這位實習生已經越來越進入狀況,原本頭腦清晰認知發達、卻不容易與自己感受聯結的他,不但能留意到他與眾多當事人之間所發生的行為模式,也開始留意到我和他之間的互動,並且回到自己身上。

麵團需要靜置鬆弛才會發展得好,和實習生的關係也差不多是如此,或者說,不同的關係,也都在操作後需要放鬆留點距離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enson Wu的沙龍
15會員
249內容數
Benson W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雖然我是跟著教練進行暖身及各種項目,但入眼的瑜珈墊,卻是一直讓我感到煩躁;身體練習的當下,心靈沒和身體在一起,而是跑到不相關的物品上,沒有真正在練習。
Thumbnail
2025/04/26
雖然我是跟著教練進行暖身及各種項目,但入眼的瑜珈墊,卻是一直讓我感到煩躁;身體練習的當下,心靈沒和身體在一起,而是跑到不相關的物品上,沒有真正在練習。
Thumbnail
2025/04/19
「一隻大型水鳥在河邊,想要找地方落腳?」榮格喃喃著澳福的話,艾瑪則是身體趨向澳福:「沃夫,可以請你多說一點嗎?我很關心這個《易經》裡的說法~」
Thumbnail
2025/04/19
「一隻大型水鳥在河邊,想要找地方落腳?」榮格喃喃著澳福的話,艾瑪則是身體趨向澳福:「沃夫,可以請你多說一點嗎?我很關心這個《易經》裡的說法~」
Thumbnail
2025/04/12
有些督生提到他們的研究所同學認為和孩子工作很難,這也不意外。因為有些社會化高、習慣相信表相語言的成年人,認為孩童的表達力不佳,不知如何靠近。這往往反映某些成年人欺騙自己的傾向,或者說,不曉得自己在欺騙自己,又或者是過於僵化的習慣,無法自發的流動。
Thumbnail
2025/04/12
有些督生提到他們的研究所同學認為和孩子工作很難,這也不意外。因為有些社會化高、習慣相信表相語言的成年人,認為孩童的表達力不佳,不知如何靠近。這往往反映某些成年人欺騙自己的傾向,或者說,不曉得自己在欺騙自己,又或者是過於僵化的習慣,無法自發的流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的確,麵包閃亮登場的幕後辛苦就是清理烘焙用具了!所以下一次有機會吃到別人為你親手做的麵包時,你會有不一樣的感覺。禮很輕,情意卻很重唷!
Thumbnail
的確,麵包閃亮登場的幕後辛苦就是清理烘焙用具了!所以下一次有機會吃到別人為你親手做的麵包時,你會有不一樣的感覺。禮很輕,情意卻很重唷!
Thumbnail
因為我大學時是讀餐飲科的,所以學校規定大四生都要出去外面實習 那時我就向學校申請到一間規模還不錯的麵包店,而且是距離家裡搭公車能到的距離,我就開始了大四在麵包店實習的小日子 在那裏實習一開始也是一直在出錯,不是麵包被我包的奇形怪狀,就是材料比例不對室溫發酵不起來,就是各種挨罵。
Thumbnail
因為我大學時是讀餐飲科的,所以學校規定大四生都要出去外面實習 那時我就向學校申請到一間規模還不錯的麵包店,而且是距離家裡搭公車能到的距離,我就開始了大四在麵包店實習的小日子 在那裏實習一開始也是一直在出錯,不是麵包被我包的奇形怪狀,就是材料比例不對室溫發酵不起來,就是各種挨罵。
Thumbnail
想也知道,電鍋「烤」出來的麵包,不但厚工,而且搞出來的結果和烤箱出爐的大大不同。(見:電鍋烤肉桂捲) 儘管電鍋火力比不上烤箱,相同配方的麵團,炊烤出來的口感卻和烘烤的結果大相逕庭,如果,我是說如果,有人擔心烘烤的麵包容易上火而選擇蒸烤的包子饅頭,採用電鍋炮製麵包或許也是解方。
Thumbnail
想也知道,電鍋「烤」出來的麵包,不但厚工,而且搞出來的結果和烤箱出爐的大大不同。(見:電鍋烤肉桂捲) 儘管電鍋火力比不上烤箱,相同配方的麵團,炊烤出來的口感卻和烘烤的結果大相逕庭,如果,我是說如果,有人擔心烘烤的麵包容易上火而選擇蒸烤的包子饅頭,採用電鍋炮製麵包或許也是解方。
Thumbnail
今天一早 8:30 驅車前往手工麵包同學家,和他一同討論報告,雙方各自都很忙,卻又能在時間狹縫中合作,真的很難得,也很開心。 報告討論穿插著閒話家常,講起童年、聊起某些創傷。差距二十光陰的日子,沒有世代隔閡,反倒從彼此身上擷取一些親屬關係的解方,我之於父母、他之於孩子。相互傾吐、相互給點意見。說著說
Thumbnail
今天一早 8:30 驅車前往手工麵包同學家,和他一同討論報告,雙方各自都很忙,卻又能在時間狹縫中合作,真的很難得,也很開心。 報告討論穿插著閒話家常,講起童年、聊起某些創傷。差距二十光陰的日子,沒有世代隔閡,反倒從彼此身上擷取一些親屬關係的解方,我之於父母、他之於孩子。相互傾吐、相互給點意見。說著說
Thumbnail
「你們身為麵包師的任務,就是充分引出小麥的風味。」《麵包大師的學徒》 隨著六月的到來,為期一年的實習督導也接近尾聲,迎來最後一個月,換算成實際督導次數,也只剩三次。說是實際督導還真是勉勉強強,受疫情三級警戒影響,非必要的移動、活動都暫停,儘管接受督導是實習的必要成分,見面討論卻非必要,實際督導也因
Thumbnail
「你們身為麵包師的任務,就是充分引出小麥的風味。」《麵包大師的學徒》 隨著六月的到來,為期一年的實習督導也接近尾聲,迎來最後一個月,換算成實際督導次數,也只剩三次。說是實際督導還真是勉勉強強,受疫情三級警戒影響,非必要的移動、活動都暫停,儘管接受督導是實習的必要成分,見面討論卻非必要,實際督導也因
Thumbnail
「我還沒想清楚耶~」坐在我對面的實習生這麼說。 在他回答之前,我的提問是,「你今天有想要討論什麼嗎?」聽了這回答,我接著問,「那你想的是什麼事情呢?」 「就是我還有什麼事情沒做,還有誰沒有聯絡,大概是這樣子吧。」 「這些事情和你的案子有什麼關係嗎?」 「呃…其實沒有耶…」 相較於其他多數的督生係全
Thumbnail
「我還沒想清楚耶~」坐在我對面的實習生這麼說。 在他回答之前,我的提問是,「你今天有想要討論什麼嗎?」聽了這回答,我接著問,「那你想的是什麼事情呢?」 「就是我還有什麼事情沒做,還有誰沒有聯絡,大概是這樣子吧。」 「這些事情和你的案子有什麼關係嗎?」 「呃…其實沒有耶…」 相較於其他多數的督生係全
Thumbnail
「在進行工序之後(無論對麵團進行何種操作),製作者和麵團都呈現疲累狀態,所以請務必留下靜置時間。…藉由這樣的過程,可以將加諸於麵團的壓力減至最小,進而烘烤出體積大且膨鬆鼓脹的麵包。」《麵包科學 - 實作版》 一直以來我習慣以直接操作法製作麵包,通常是前一天晚上打好麵糰整好形之後,直接放進保麗龍箱裡
Thumbnail
「在進行工序之後(無論對麵團進行何種操作),製作者和麵團都呈現疲累狀態,所以請務必留下靜置時間。…藉由這樣的過程,可以將加諸於麵團的壓力減至最小,進而烘烤出體積大且膨鬆鼓脹的麵包。」《麵包科學 - 實作版》 一直以來我習慣以直接操作法製作麵包,通常是前一天晚上打好麵糰整好形之後,直接放進保麗龍箱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