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你很想問,但是精神科醫師不想回答的30個疑惑 Ch.5 ─ 如何說服親友看診?

2022/07/13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真正有病的人不想看病,本來沒病的人被害慘反而先來看病」,這是身心科診間中常聽到的真實故事。有什麼辦法能讓真正需要治療的人願意就醫?
本文就以20多年來的身心精神科醫師經歷,歸納出「三不三要」六大原則供讀者參考。

三不:不指責、不命令、不勒索。
三要:要支持、要同理、要動腦。

「三不」整理了診間中常見親友們所採取的「NG行為」(錯誤策略)。輕則「食緊挵破碗」(臺語用詞,「欲速則不達」之意),重則甚至弄巧成拙、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三要」則是透過三階段技巧,循序漸進從「心理準備」到「實際執行」,以期達成目標。

☆不指責☆


若非當事人恐怕很難想像,親友明明已經生病了,怎麼還會想要指責他?可偏偏這卻是診間中最常見到的NG行為!
之所以很容易出現指責的原因有二,都來自於身心科疾病和一般內外科疾病的關鍵差異:不易確認、牽連甚廣。
  • 不易確認

身心科疾病最特別、最困難、也是爭議性最大的一點,就是「到底是不是裝病」。類似爭論在社會事件中時有所聞,面對親友「疑似」罹患身心科疾病時當然也不例外。日後在「診斷」相關章節會有詳細說明,在此僅先提出基本概念。
光是想要「確認」已經不容易了,整天看著對方一副緊張兮兮(焦慮)、要死不活(憂鬱)、裝神弄鬼(妄想幻覺)的樣子,偏偏又不願意就診,久而久之想不生氣、不指責也難。
殊不知,每一種身心科疾病幾乎都有「不願意就診」的原因,而且各不相同。後續段落會進一步說明。
  • 牽連甚廣
不論是焦慮、憂鬱、妄想、幻覺,都與「情緒」有密切關連性,而一個人的情緒最常牽連、影響的,當然就是身邊較親近的家人、摯友了。
也因此,我們很難如同面對親友罹患感冒、發燒、慢性病、癌症時,有辦法「切割」身體症狀與情緒反應,而是往往會出現糾葛、牽扯不清的狀況。
說得更清楚一些,就是你得同時面對及處理他們「與精神症狀有關」的情緒變化,以及「與原本個性、互動模式有關」的情緒變化。
光是分辨就已經夠困難了,處理起來更不用多說。箇中難度絕非倍數增加,而是「指數級」增加,因此抓狂、指責的可能性當然也提高許多。

☆不命令☆


面對(疑似)罹患精神疾病的親友時,人們很容易出現「上對下」的態度,尤其是牽涉到「就醫」這個議題時。而且,即使對方與自己是「平輩」、甚至面對「長輩」時也不例外。
原因是:相較於常見的內外科生理疾病,人們不自覺就會先入為主的認定「你已經心理出狀況、有問題了,當然沒辦法好好判斷是否該就醫、治療,所以聽我的就對了。」
如此一來,抱持「上對下」的「命令」態度也就不難理解了:我已經幫你找好醫院、醫師,也幫你掛好號,你到時候乖乖和我去對了。

☆不勒索☆


如果上述的指責、命令都沒效,最常用的下一招就是「情緒勒索」。
「我辛苦的幫你爬文、探聽,終於找到適合的醫師,還靠關係好不容易掛到號,你為什麼就不能理解我的辛苦?」「我是看你這麼不舒服、這麼痛苦,為了你好才這麼做,你為什麼就不能明白我的用心良苦?」「你再這樣下去,乾脆我陪你一起死好了!」
話說,類似的「哀兵政策」到底有沒有效?
這個問題三言兩語難以解釋清楚,日後還有很多機會討論,我先試著從這個角度回答:

如果哀兵政策奏效了,請不要太高興。因為這恐怕意味著他的「自責」、「內疚」也被加強了,就長期而言是福是禍還很難說。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賴仕涵的思考王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199會員
845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