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你很想問,但是精神科醫師不想回答的30個疑惑 Ch.11 ─ 診斷相同藥物卻不同?診斷不同藥物卻相同?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上一章開始進入「藥物治療」的討論,獲得讀者們的廣泛矚目,在此先感謝大家的閱讀與關注。本章將繼續深入探討與身心科藥物有關的幾個主題。

★為什麼不同醫院、不同醫師可以開的藥不一樣?

為什麼之前看診的醫師開某個藥給我吃,現在的醫師卻告訴我沒辦法開相同的藥物?

以下將幾個常見原因分為三大類別說明:


◎病患原因◎


除非是下週考試引發焦慮情緒、前幾天剛和另一半吵架所以失眠這類短期事件的治療,否則身心科有不小比例需要進行「中長期」療程,短自三個月、半年,長至數年、甚至終生服藥。

在治療過程中,隨著病情自然演進(改善或惡化都有可能)、外在環境變化(正面或負面影響)等因素,都可能造成症狀嚴重度改變,因而需要進行藥物調整。


◎醫師原因◎


即使接受相同的訓練方式,成為合格的精神科專科醫師,每位醫師的治療方針仍不可能完全相同。有人重視藥物取向治療,有人認為藥物應該盡可能減少、甚至避免;有人傾向將診斷時的篩孔放大,有人則是縮到最小(請參考第八章有關「診斷篩孔」的說明)。以上這些因素都會造成藥物選擇、調整時的差異。

◎院所原因◎


主要是來自「行政」因素,包括「健保核刪」與「合作藥廠變更」。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88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賴仕涵的思考王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347會員
1.1K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20多年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AI運用、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2023/03/15
上一章討論到精神科藥物的成癮性、副作用、減藥、停藥等主題,當時我誤以為已經是「藥物」部份的最後一章,其實還有兩個常見問題沒討論到,所以今天這一章才是最後一章。 ★健保會影響開藥嗎?自費藥會不會比較好?為什麼醫師要我吃自費藥物? 老子有錢,能不能花錢吃自費藥比較有效?我只是小康家庭,為什麼醫師要我吃自
Thumbnail
2023/03/15
上一章討論到精神科藥物的成癮性、副作用、減藥、停藥等主題,當時我誤以為已經是「藥物」部份的最後一章,其實還有兩個常見問題沒討論到,所以今天這一章才是最後一章。 ★健保會影響開藥嗎?自費藥會不會比較好?為什麼醫師要我吃自費藥物? 老子有錢,能不能花錢吃自費藥比較有效?我只是小康家庭,為什麼醫師要我吃自
Thumbnail
2023/02/15
本章是「藥物」部份最後一章,也是服用精神科藥物時最常見的幾個疑惑。 ★藥物副作用大、效果又不好,該請醫師換藥嗎? 吃完藥還沒感覺到效果,副作用就很明顯,反而更不舒服,乾脆不吃還比較好! 首先得澄清,「藥物仿單」上列出的副作用有非常多,而且其中有些看起來很恐怖,但其實重點應該擺在「發生率」。
Thumbnail
2023/02/15
本章是「藥物」部份最後一章,也是服用精神科藥物時最常見的幾個疑惑。 ★藥物副作用大、效果又不好,該請醫師換藥嗎? 吃完藥還沒感覺到效果,副作用就很明顯,反而更不舒服,乾脆不吃還比較好! 首先得澄清,「藥物仿單」上列出的副作用有非常多,而且其中有些看起來很恐怖,但其實重點應該擺在「發生率」。
Thumbnail
2022/12/14
接下來的章節將進入本書最重要的主題:治療。 先來談談治療為什麼重要。其實這和上一章談到的「自律神經檢查」有關,與坊間許多似是而非的醫學觀念也脫不了關係。 首先,會到身心科看診當然是因為有症狀、有疾病,而就診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治療這些困擾。
Thumbnail
2022/12/14
接下來的章節將進入本書最重要的主題:治療。 先來談談治療為什麼重要。其實這和上一章談到的「自律神經檢查」有關,與坊間許多似是而非的醫學觀念也脫不了關係。 首先,會到身心科看診當然是因為有症狀、有疾病,而就診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治療這些困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一、醫生視角:診所和醫院的差別在於? 二、病人視角:我要如何判斷這間診所/醫院、或這個醫師適合我?
Thumbnail
一、醫生視角:診所和醫院的差別在於? 二、病人視角:我要如何判斷這間診所/醫院、或這個醫師適合我?
Thumbnail
上一章開始進入「藥物治療」的討論,獲得讀者們的廣泛矚目,在此先感謝大家的閱讀與關注。本章將繼續深入探討與身心科藥物有關的幾個主題。 ★為什麼不同醫院、不同醫師可以開的藥不一樣? 為什麼之前看診的醫師開某個藥給我吃,現在的醫師卻告訴我沒辦法開相同的藥物? 以下將幾個常見原因分為三大類別說明:
Thumbnail
上一章開始進入「藥物治療」的討論,獲得讀者們的廣泛矚目,在此先感謝大家的閱讀與關注。本章將繼續深入探討與身心科藥物有關的幾個主題。 ★為什麼不同醫院、不同醫師可以開的藥不一樣? 為什麼之前看診的醫師開某個藥給我吃,現在的醫師卻告訴我沒辦法開相同的藥物? 以下將幾個常見原因分為三大類別說明:
Thumbnail
藥吃完了,到了該回診的時候了,男友陪著我去醫院等候叫號,我不安地輕微喘著氣。 進入診間,坐下來,等候醫生問診。 「這段時間狀況怎麼樣?」醫生問。
Thumbnail
藥吃完了,到了該回診的時候了,男友陪著我去醫院等候叫號,我不安地輕微喘著氣。 進入診間,坐下來,等候醫生問診。 「這段時間狀況怎麼樣?」醫生問。
Thumbnail
接下來的章節將進入本書最重要的主題:治療。 先來談談治療為什麼重要。其實這和上一章談到的「自律神經檢查」有關,與坊間許多似是而非的醫學觀念也脫不了關係。 首先,會到身心科看診當然是因為有症狀、有疾病,而就診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治療這些困擾。
Thumbnail
接下來的章節將進入本書最重要的主題:治療。 先來談談治療為什麼重要。其實這和上一章談到的「自律神經檢查」有關,與坊間許多似是而非的醫學觀念也脫不了關係。 首先,會到身心科看診當然是因為有症狀、有疾病,而就診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治療這些困擾。
Thumbnail
本章接續上一章內容,討論其他幾個與「診斷」相關的常見問題。 ★我的診斷為什麼很奇怪? 下載「健保行動快易通」App以後,我發現自己的診斷很奇怪。明明只告訴醫師我睡不著,為什麼診斷卻是憂鬱症? 除了上一章「為什麼不同醫師給我的診斷不同?」提過的原因以外,另一個常見理由是「健保考量」:
Thumbnail
本章接續上一章內容,討論其他幾個與「診斷」相關的常見問題。 ★我的診斷為什麼很奇怪? 下載「健保行動快易通」App以後,我發現自己的診斷很奇怪。明明只告訴醫師我睡不著,為什麼診斷卻是憂鬱症? 除了上一章「為什麼不同醫師給我的診斷不同?」提過的原因以外,另一個常見理由是「健保考量」:
Thumbnail
談完「看診過程」中一些基本狀況以後,本章將深入討論與「診斷」相關的幾個常見問題。 ★為什麼醫師不用檢查,光靠問問題就能下診斷? 「身心科醫師真的那麼厲害,問幾個問題就能知道我的診斷?這樣的診斷可以相信嗎?」
Thumbnail
談完「看診過程」中一些基本狀況以後,本章將深入討論與「診斷」相關的幾個常見問題。 ★為什麼醫師不用檢查,光靠問問題就能下診斷? 「身心科醫師真的那麼厲害,問幾個問題就能知道我的診斷?這樣的診斷可以相信嗎?」
Thumbnail
上一章討論了「如何選擇醫師」。我的結論是:沒有「最好」的醫師,只有「最適合你」的醫師。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正如同找到自己的靈魂伴侶很困難、極不可能第一次就遇到,想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身心科醫師也不是那麼容易。
Thumbnail
上一章討論了「如何選擇醫師」。我的結論是:沒有「最好」的醫師,只有「最適合你」的醫師。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正如同找到自己的靈魂伴侶很困難、極不可能第一次就遇到,想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身心科醫師也不是那麼容易。
Thumbnail
上一章討論了如何在大醫院與小診所之間選擇,以及如何在不同醫療院所間選擇。不過現今大部分醫療院所都不只有一位醫師,因此本章將進一步討論「如何選擇醫師」。
Thumbnail
上一章討論了如何在大醫院與小診所之間選擇,以及如何在不同醫療院所間選擇。不過現今大部分醫療院所都不只有一位醫師,因此本章將進一步討論「如何選擇醫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