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脫臼的大小事

肩膀脫臼的大小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七十出頭歲的陳女士,一日在家中轉身時疏忽而跌倒,跌倒時右手猛然撐地,被家人扶起後發現右肩膀疼痛且動彈不得,被送到附近醫院急診,經過X光及檢查後診斷為右肩關節脫臼,在初步止痛鎮靜後,在醫院進行脫臼復位,給予吊手帶保護後離院。

在傷後幾個禮拜後的回診,陳女士提到右肩膀上舉時有比過去無力,且右肩在夜間常有脹痛感,在經過核磁共振及局部診療後,陳女士被診斷為肩關節唇併旋轉肌腱撕裂傷,由於肩部損傷在沒有修補的情況下,復健及藥物治療下進步有限,在骨科醫師的建議下,陳女士接受肩關節鏡手術修補關節唇與旋轉肌,術後三天開始進行被動關節活動,在術後一個月後開始主動式復健訓練,在經過幾個月努力後,陳女士的右肩膀終於恢復到接近左肩的狀況。

箭頭處指的是受傷的肩關節唇,星號標示是肩盂軟骨處

箭頭處指的是受傷的肩關節唇,星號標示是肩盂軟骨處


肩關節鏡手術修補完成圖,箭頭處指的是修補後的肩關節唇,上有錨釘縫線,星號標示是肩盂軟骨處

肩關節鏡手術修補完成圖,箭頭處指的是修補後的肩關節唇,上有錨釘縫線,星號標示是肩盂軟骨處

肩膀脫臼常發生在各種年齡層,不論是年輕人的運動傷害或是老年人的意外跌倒,如果手撐地時肩膀姿勢不佳,肩膀發生劇痛後動彈不得,極有可能是發生肩膀脫臼。年輕族群的肩脫臼會比較擔心反覆脫臼的後遺症,這是因為肩膀脫臼初期留下的結構性變化,加上後續不當的使用習慣所造成的。

而老年族群的肩脫臼,即使沒有不當的使用習慣,有時也會有脫臼後肩關節失能的狀況,脫臼引發的關節唇傷害、旋轉肌腱受傷甚至是骨折,會讓當事者持續感到肩膀不適甚至無力等症狀,脫臼引發的結構性損壞,如果不加以修補,在保守治療下功能改善有限,因此脫臼後如有持續疼痛、無力等症狀,應至骨科門診進行肩關節結構性評估,以免造成後續肩關節失能的問題。

avatar-img
李元甫醫師的沙龍
6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元甫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50歲的T先生平時工作繁忙平日少有運動習慣,數年前突然有右下肢麻痛,經過藥物及復健治療後,症狀仍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求診後接受脊椎神經減壓手術,該次手術過後,經過幾週的適當休息及復健,T先生回到工作崗位,此後數年T先生雖然偶爾有腰痠背痛但下肢的症狀沒有再發生過。
四十多歲的W先生平時從事勞動工作,在COVID-19疫情中仍不斷貢獻自己的勞動力,讓台灣的基礎建設持續運轉,平日的工作總會帶來些許的身體痠痛,但經過休息後多半能緩解。不料最近一個月左上臂、前臂至手掌持續出現麻痛症狀,症狀不分日夜困擾著W先生,甚至嚴重影響夜間睡眠。他求診過地方診所也接受過推拿治療,症
剛上大學的Y姓少年,因喜歡跳街舞而加入熱舞社,兩個月前在某次騎車通勤的途中,不幸自摔造成右膝受傷,因為受傷機制不甚嚴重,少年尚可不借助拐杖自行移動。但3-4個禮拜過後,少年發現膝蓋在彎曲後伸直的不適感持續存在,因這種狀況導致他無法正常運動,更不用說參與熱舞社的活動。這期間他拜訪了一些診所,得到了肌腱
50歲的T先生平時工作繁忙平日少有運動習慣,數年前突然有右下肢麻痛,經過藥物及復健治療後,症狀仍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求診後接受脊椎神經減壓手術,該次手術過後,經過幾週的適當休息及復健,T先生回到工作崗位,此後數年T先生雖然偶爾有腰痠背痛但下肢的症狀沒有再發生過。
四十多歲的W先生平時從事勞動工作,在COVID-19疫情中仍不斷貢獻自己的勞動力,讓台灣的基礎建設持續運轉,平日的工作總會帶來些許的身體痠痛,但經過休息後多半能緩解。不料最近一個月左上臂、前臂至手掌持續出現麻痛症狀,症狀不分日夜困擾著W先生,甚至嚴重影響夜間睡眠。他求診過地方診所也接受過推拿治療,症
剛上大學的Y姓少年,因喜歡跳街舞而加入熱舞社,兩個月前在某次騎車通勤的途中,不幸自摔造成右膝受傷,因為受傷機制不甚嚴重,少年尚可不借助拐杖自行移動。但3-4個禮拜過後,少年發現膝蓋在彎曲後伸直的不適感持續存在,因這種狀況導致他無法正常運動,更不用說參與熱舞社的活動。這期間他拜訪了一些診所,得到了肌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