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頸痠痛

肩頸痠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成因與臨床症狀:

1. 頸部拉傷及扭傷:長時間姿勢不良或車禍、跌倒等外傷,俗稱落枕

2. 肌膜疼痛症候群:肩頸部肌肉酸痛、僵硬、壓痛點,疼痛會傳導至其他地方,如:後腦、頭頂、膏肓等處。常與姿勢不良、長時間使用電腦或維持固定姿勢有關。

3. 頸部椎間盤病變:頸部或肩胛骨中間疼痛,時常伴隨手臂刺痛、痠麻感或肌肉無力的現象。

4. 頸部退化性關節炎:俗稱骨刺,常見的症狀為頭頸疼痛,若骨刺壓迫到神經時, 則會引起上肢或四肢麻木、疼痛、無力。

5. 感染、腫瘤:除了肩頸痠痛以外,有可能會伴隨發燒、體重減輕、半夜痛醒、局部骨頭劇烈疼痛或脊髓神經壓迫等現象。

疼痛特徵:

1. 造成生活和精神上極大的困擾

2. 時好時壞

3. 睡眠不佳、熬夜、精神壓力大、工作繁忙、感冒易惡化

預防保健:

1. 日常活動時要保持背部挺直、縮下巴、挺胸縮小腹等正確的姿勢,避免快速突兀的動作,以免傷害頸部的構造

2. 睡覺時可使用人體工學枕頭,使頸椎能獲得適當的支撐

3. 適度變換肩頸部姿勢:工作時最好每隔一小時休息幾分鐘。

4. 平時要注意運動,尤其是肩頸部肌肉的拉筋與放鬆訓練,以避免肌肉長期緊繃而影響血液循環。

5. 酸痛的部位要多休息,避免過度使用

6.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營養,並儘量消除心理上的壓力。

avatar-img
高資承醫師的沙龍
19會員
85內容數
中藥養生百百種,想要知道專業人員提供的養生方法嗎?? 追蹤這個專題,您將會獲得醫師與專業醫療人員提供的建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高資承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足底筋膜炎發生的原因是足底筋膜插入端點(即著骨點)附近長期退化導致病變,而非過度發炎所引起。因此,任何可能導致足底筋膜不正常拉力之因素,皆可能導致筋膜對附著端之骨骼及其相連之組織產生牽拉及傷害。如:扁平足、空凹足、足跟肌腱過短等。
造成中暑的原因多半可分成二種: a. 相對溫度升高或大氣中溫度過高,有乾而熱的風或高濕度無流動空氣等狀況引起。 b. 室外高溫的環境中突然走進室內低溫的環境
感染性腹瀉在中醫來說,屬於腸胃濕熱的證型,主要特色為腹痛、肛門灼熱感、排便顏色深且味道重。此時需要用一些清熱瀉火的藥物除去腸胃中的濕熱,如黃芩、黃連、葛根等。
在現代的社會中,胃腸脹氣算是門診常見到的問題,正常人的胃腸道內氣體有100-150毫升,主要分佈於胃和結腸內。大部份來自吞嚥的空氣、以及是食物殘渣經細菌分解得來。如果胃腸道的氣體超過身體能夠負荷的程度,就會產生腹脹、打嗝、泛酸,嚴重還會腹痛。
胃食道逆流是現代常見的文明病,由於胃酸長期不正常地向上反流進入食道甚至口腔所導致。常見的症狀包含食道黏膜受損、發炎等,引起火燒心、反胃、胸骨後疼痛、夜間咳嗽、牙齒受損等。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的疾病,也就是說免疫系統攻擊神經系統,導致神經系統病變。而免疫系統主要會攻擊神經的髓鞘,髓鞘就像是電線的塑膠皮一樣讓不同的電線不致短路,同時還可以加速我們神經訊號的傳導,當這些髓鞘被破壞後,我們神經訊號的傳導就會變慢甚至停止。
足底筋膜炎發生的原因是足底筋膜插入端點(即著骨點)附近長期退化導致病變,而非過度發炎所引起。因此,任何可能導致足底筋膜不正常拉力之因素,皆可能導致筋膜對附著端之骨骼及其相連之組織產生牽拉及傷害。如:扁平足、空凹足、足跟肌腱過短等。
造成中暑的原因多半可分成二種: a. 相對溫度升高或大氣中溫度過高,有乾而熱的風或高濕度無流動空氣等狀況引起。 b. 室外高溫的環境中突然走進室內低溫的環境
感染性腹瀉在中醫來說,屬於腸胃濕熱的證型,主要特色為腹痛、肛門灼熱感、排便顏色深且味道重。此時需要用一些清熱瀉火的藥物除去腸胃中的濕熱,如黃芩、黃連、葛根等。
在現代的社會中,胃腸脹氣算是門診常見到的問題,正常人的胃腸道內氣體有100-150毫升,主要分佈於胃和結腸內。大部份來自吞嚥的空氣、以及是食物殘渣經細菌分解得來。如果胃腸道的氣體超過身體能夠負荷的程度,就會產生腹脹、打嗝、泛酸,嚴重還會腹痛。
胃食道逆流是現代常見的文明病,由於胃酸長期不正常地向上反流進入食道甚至口腔所導致。常見的症狀包含食道黏膜受損、發炎等,引起火燒心、反胃、胸骨後疼痛、夜間咳嗽、牙齒受損等。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的疾病,也就是說免疫系統攻擊神經系統,導致神經系統病變。而免疫系統主要會攻擊神經的髓鞘,髓鞘就像是電線的塑膠皮一樣讓不同的電線不致短路,同時還可以加速我們神經訊號的傳導,當這些髓鞘被破壞後,我們神經訊號的傳導就會變慢甚至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