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寶是9月X日生日。現行學年的劃分,只要是9/1(含)以後出生的,都會被劃入新的學年。對於這點有一點不太能接受,明明也沒有跟人家太大的差別,只因為晚幾天出生就必須要被排入下一個學年。
網路上查了一些方式,最基本的就是通過率3%的未足齡兒童申請提早入學鑑定評量。當然也會有一些分享,有的人是想看看自己小孩到底有多聰明,有的人也是小孩9-11月出生而想讓小孩試著跟著念小一。大部分的人並不是為了要證明自己的孩子有多優秀,而是覺得:既然小孩沒有比較差,年齡也差不多,為什麼不能念小一?
然而,測驗的內容先不說從未公布過考古題,也無從準備起,據說是以智力測驗為主要評鑑方式。只是,我認為這並不是一個很洽當的方式。智力測驗的起源原本是用來評鑑有問題的孩子,現在卻成為熱門的鑑別人的方式。可是,人的區分哪有這麼容易?多少會受到環境背景的影響。而且小孩子不認識字,理解力、專注力、體力都不見得可以應付長時間的測驗,從未感受過考試的環境,要在父母不在的情況下正確回答所有的題目,我覺得連小一生未必都能全部做到,以這樣的方式去要求未足齡兒童要有超齡的表現。政府這樣的要求實在與許多父母當初報名的起心動念大相逕庭。原本只是希望有一個機會和差不多年紀的孩子一起受教育,沒有要求當第一,只是跟上腳步。政府卻說,如果想要加入我們,必須證明你可以是平均以上的資質。搞得家裡也常常出現意見不合的情況:一方覺得我只是希望看看他能不能有機會早點念小一,另一方則覺得孩子讓他緩慢的/按照自己的進度成長總比看他跟不上群體覺得挫折要好。原本很單純的事,只因為政府採用高規格的鑑定方式而產生各種矛盾。
我覺得我的孩子不是特別優秀,穩定性、專注力可能不太夠,但是有好奇心。雖然注音符號沒認識幾個,但是看他回答姊姊小一的數學也經常答對。這樣的孩子也許今年進了小一不一定跟得上大家的腳步,但應該也不至於適應不良或是吊車尾。
剛好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寫自己的孩子相當優秀也不急著要跳級,畢竟現在知識系統總有幾分考試優先的氣味,我們的確該想想到底教育的本質是希望孩子知道關於世界的知識,還是成績的好壞?即便如此,難免還是有些許錯覺,覺得她有被日期線劃分而耽誤的時光,沒有足夠的環境(小學)給她,她當然就只能做幼稚園的事。
親愛的孩子,我都跟你說,沒有考過也沒有關係。畢竟那是相當有難度的事。而我也確實有感受到你在做一些準備:願意練習數學、認識時鐘、用語言表達解決問題…正是因為那些準備,也讓我覺得希望幫你更有成就感一點。只是,考試的當下終究還是要靠自己。也許結果會有一點挫折,但那絕對不是因為你不夠優秀,只是因為我們身處在奇怪的框架之中而已。哪怕要你理解這一切可能還要很長的時間,我還是希望記錄下這一刻的想法。讓你知道我們並不是打算逼迫你,打擊你,只是僅僅想要一個合理的對待而已。不論有沒有通過鑑定,你還是能依照自己的腳步去成長,我也依然會依我的能力去協助你。別煩憂,開心就好。
為父絮語XXVIII寫在提早入學試驗之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Francis Kao's talkinsofa
39會員
143內容數
這是一個小小的心願,接觸茶業10年以上,總覺得該對業界有所回饋。面對人生的無常,更應該以文字保留思想。
希望透過這種出版形式,一來將自己所學加以整理,二來將茶葉相關的基本知識更加普及,讓茶文化有機會更源遠流長。
頭像為我的父親,現已退休,感謝他多年的教導,以此為念。
2024/04/07
親愛的孩子,因為某些考量,所以這幾年只有帶你去掃墓,而沒有帶弟弟妹妹們去,恐怕讓你有被抓苦力的感覺。我只是覺得你也到了該思考一下,關於人的一生,生與死這兩件大事:從哪裡來,要去何處,這兩個問題。關於慎終追遠,也許只是燒金紙、壓墓紙的儀式(咦!今年沒有人剝蛋?)
2024/04/07
親愛的孩子,因為某些考量,所以這幾年只有帶你去掃墓,而沒有帶弟弟妹妹們去,恐怕讓你有被抓苦力的感覺。我只是覺得你也到了該思考一下,關於人的一生,生與死這兩件大事:從哪裡來,要去何處,這兩個問題。關於慎終追遠,也許只是燒金紙、壓墓紙的儀式(咦!今年沒有人剝蛋?)
2023/12/10
日前有幸聽到劉必榮教授的短講,他以工作為例,幾乎所有的溝通都可以轉換為談判的一種,是一種交換的概念,各種不同的工作岡位、上下職等,都在談判中交換自已需要的條件,達到共好的成果。確實發人深省。
零用錢的話題在我們家中一直是個難解的題目,小孩總是會抱怨過年的紅包被沒收。儘管我們解釋這些大部
2023/12/10
日前有幸聽到劉必榮教授的短講,他以工作為例,幾乎所有的溝通都可以轉換為談判的一種,是一種交換的概念,各種不同的工作岡位、上下職等,都在談判中交換自已需要的條件,達到共好的成果。確實發人深省。
零用錢的話題在我們家中一直是個難解的題目,小孩總是會抱怨過年的紅包被沒收。儘管我們解釋這些大部
2023/09/10
我一直覺得十歲是個坎。一來,人生十年是一個大壽,人生有幾個十年?二來,前面一個十年總是在屁滾尿流之中渡過,邁向第二個十年,在成年之前,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準備面對險惡的社會。更何況,社會化的過程代表著他們對於外在條件的追求與被評斷,再也不能像個孩子一樣被視為無性別角色差異的天真存在。
2023/09/10
我一直覺得十歲是個坎。一來,人生十年是一個大壽,人生有幾個十年?二來,前面一個十年總是在屁滾尿流之中渡過,邁向第二個十年,在成年之前,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準備面對險惡的社會。更何況,社會化的過程代表著他們對於外在條件的追求與被評斷,再也不能像個孩子一樣被視為無性別角色差異的天真存在。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往往希望孩子能夠在起跑點上贏得優勢,並提前學習一些知識和技能。然而,這樣卻可能扼殺孩子的學習熱情。根據皮亞傑認知理論,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發展階段,並在這個趨勢中逐漸成熟。選擇適合孩子認知發展的學習,可以激發出孩子最大的潛能,並營造出更多的學習熱情與成就感。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往往希望孩子能夠在起跑點上贏得優勢,並提前學習一些知識和技能。然而,這樣卻可能扼殺孩子的學習熱情。根據皮亞傑認知理論,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發展階段,並在這個趨勢中逐漸成熟。選擇適合孩子認知發展的學習,可以激發出孩子最大的潛能,並營造出更多的學習熱情與成就感。

不過,對於沒有從小練起,或是程度有點跟不上的孩子來說,上一篇文章提到的方法需要調整。中高年級跟不上,怎麼補救?
首先,不要執著追趕前段的人,會在前段的學生,扣掉很聰明的同學,多是長時間累積的結果。家長自己要先站穩這個心態,不然自己很急,情緒會感染給小孩,破壞原本正向累積的成果。

不過,對於沒有從小練起,或是程度有點跟不上的孩子來說,上一篇文章提到的方法需要調整。中高年級跟不上,怎麼補救?
首先,不要執著追趕前段的人,會在前段的學生,扣掉很聰明的同學,多是長時間累積的結果。家長自己要先站穩這個心態,不然自己很急,情緒會感染給小孩,破壞原本正向累積的成果。

進入小學的變化會很大,倒不是說課程變難,問題多半出在以下兩點。
第一,規律性課程,有學生會不適應,很難坐住。若常常被處罰,會開始討厭學校。
第二,安親班規劃,多數家長都是放學讓安親班帶回。學生脫離幼稚園後,某些安親班沒有娛樂時間跟點心時間,孩子就很不適應。

進入小學的變化會很大,倒不是說課程變難,問題多半出在以下兩點。
第一,規律性課程,有學生會不適應,很難坐住。若常常被處罰,會開始討厭學校。
第二,安親班規劃,多數家長都是放學讓安親班帶回。學生脫離幼稚園後,某些安親班沒有娛樂時間跟點心時間,孩子就很不適應。

在幼兒期的教育這邊,筆者的心法就只有一個:「習慣成日常」。所有的努力,都是要建立孩子心中,對於學習的認知,來自於「累積」。越聰明的孩子,越可能因為自身的智慧反噬,在小時候依靠天分輾壓,忽略累積的重要,剩下的就是在哪階段撞壁。越早其實越好,等到大學才遇到學習挫折,自我放棄的機率就越高。

在幼兒期的教育這邊,筆者的心法就只有一個:「習慣成日常」。所有的努力,都是要建立孩子心中,對於學習的認知,來自於「累積」。越聰明的孩子,越可能因為自身的智慧反噬,在小時候依靠天分輾壓,忽略累積的重要,剩下的就是在哪階段撞壁。越早其實越好,等到大學才遇到學習挫折,自我放棄的機率就越高。
學齡前教育是幾歲?
為何1哭2鬧3摔物品?
什麼是學齡前教育?
懂得「放手」讓孩子去探索
不受控的哭鬧是為什麼呢?
現今教育提倡「愛的教育」:不可打罵孩子,用愛來感化孩子。
「打」分為 3 個部分層面
學齡前教育是幾歲?
為何1哭2鬧3摔物品?
什麼是學齡前教育?
懂得「放手」讓孩子去探索
不受控的哭鬧是為什麼呢?
現今教育提倡「愛的教育」:不可打罵孩子,用愛來感化孩子。
「打」分為 3 個部分層面

大約在10月初,幼兒園發回一張紙,「新北市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主要由幼兒園的老師評估後,將紙本帶回家給家長簽名後,再交給鄰近衛生所歸檔。
查了網路總共有3種方式可以篩選,因為我家的小孩已經就讀幼兒園,所以是屬於第3種篩檢,如果你有小孩就讀幼兒園,大約開學一個多月就會拿到這張紙。
★發展里程表

大約在10月初,幼兒園發回一張紙,「新北市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主要由幼兒園的老師評估後,將紙本帶回家給家長簽名後,再交給鄰近衛生所歸檔。
查了網路總共有3種方式可以篩選,因為我家的小孩已經就讀幼兒園,所以是屬於第3種篩檢,如果你有小孩就讀幼兒園,大約開學一個多月就會拿到這張紙。
★發展里程表

今年九月,帥帥終於上小學了!
帥帥從第一天上學的興奮,到後來天天要拿筆寫功課,有過抗拒、有過排斥。
甚至連考試狀況,都讓帥爸嚇到...

今年九月,帥帥終於上小學了!
帥帥從第一天上學的興奮,到後來天天要拿筆寫功課,有過抗拒、有過排斥。
甚至連考試狀況,都讓帥爸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