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不會?或只是還沒準備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往往希望孩子能夠在起跑點上贏得優勢,並提前學習一些知識和技能。然而,這樣卻可能扼殺孩子的學習熱情。

raw-image

皮亞傑認知理論

根據皮亞傑認知理論,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發展階段,並在這個趨勢中逐漸成熟。

  • 孩子在7歲前為《前運算期》,孩子能夠思考,但〔缺乏邏輯思維〕
  • 7歲左右進入《具體運算期》,孩子能夠對〔具體事物進行邏輯思考〕
  • 直到《形式運算期》,孩子才能夠進行〔抽象思考〕,大約是11歲左右。

理解孩子的認知成長

我們在親友間也觀察到女孩開竅得較早,許多男孩到國中,功課突飛猛進,也就是俗稱的「大雞晚啼」。孩子學不會,只是慢了點,未必是能力不足。

就像是家長指導孩子課業,常覺得小孩的作業很簡單,「怎麼不會寫?」「講了三遍怎麼還是聽不懂?」但我們在同樣年紀也深受學習困擾,不是嗎?為什麼我們現在可以呢?因為家長早已越過《形式運算期》,所以理解力是足夠的。

每個孩子的認知成長速度不同,因此過早的學習或期待可能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當孩子的認知未達成熟時,家長強迫孩子學習可能讓孩子感到壓力,並產生學習挫折感和恐懼。這種情況下,孩子可能會失去學習的熱情,對學習產生排斥與反感。

『兒童何時可以學程式呢?』

身在程式教育現場,家長常問這個問題。

程式需要抽象思考的能力,11歲以後是最佳的年齡,像是我們耳熟能詳的C、Python等語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所開發的Scratch程式語言,提供《具象》的程式積木可以幫助年輕一點的孩子理解。然而,當程式複雜一些,許多孩子可能因為不理解,而產生排斥與挫折、影響進一步的學習。

因此,我們還是建議孩子準備好再開始學,小學四年級是較適當的年紀。

讓孩子擁有學習熱情

選擇適合孩子認知發展的學習,可以激發出孩子最大的潛能。當他們掌握了必要的認知能力,在可以勝任學習的狀態下,就能營造出更多的學習熱情與成就感。

千萬別讓孩子跌倒在起跑點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I教育沙龍
22會員
16內容數
AI教育沙龍是一個旨在幫助家長理解和應對AI時代教育挑戰的平台。隨著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教育領域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革。AI教育沙龍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學習的空間,共同探討在AI時代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解決問題能力和成長思維。
AI教育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27
本文探討coding作為21世紀最重要技能之一,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學習障礙。適合初學者的教學策略包括個人化學習與線下指導,透過「請你試試看」、「請你想一想」及「請你debug」三大咒語,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提升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最終,這些策略使每個孩子都能在程式設計的旅程中成為魔法師,展現創造力。
Thumbnail
2024/09/27
本文探討coding作為21世紀最重要技能之一,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學習障礙。適合初學者的教學策略包括個人化學習與線下指導,透過「請你試試看」、「請你想一想」及「請你debug」三大咒語,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提升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最終,這些策略使每個孩子都能在程式設計的旅程中成為魔法師,展現創造力。
Thumbnail
2024/07/14
在現今的快速變遷中,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傳統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適應未來的不確定性,並在新型態的工作環境中脫穎而出。這裡,Coding魔法學院設計了一個帆船模型來幫助家長和老師們理解如何引導孩子探索夢想、掌握知識,並最終實現自我。 這個模型使用了一艘帆船的意象,象徵著孩子們在學習和成長的
Thumbnail
2024/07/14
在現今的快速變遷中,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傳統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適應未來的不確定性,並在新型態的工作環境中脫穎而出。這裡,Coding魔法學院設計了一個帆船模型來幫助家長和老師們理解如何引導孩子探索夢想、掌握知識,並最終實現自我。 這個模型使用了一艘帆船的意象,象徵著孩子們在學習和成長的
Thumbnail
2024/03/02
這種教學方法是幫助學生在進行加法運算時,將數字拆解成更容易處理的部分,湊成10後再進行加法。 這對缺乏背景知識的小一學生是必要的。 「教育體制要儘可能地避免去測量學生的行為,像是一個公司開始做的時候,你就一直在測他營收。但那個時候公司真正要做的事情,是不斷地去驗證自己不同的假設。」
Thumbnail
2024/03/02
這種教學方法是幫助學生在進行加法運算時,將數字拆解成更容易處理的部分,湊成10後再進行加法。 這對缺乏背景知識的小一學生是必要的。 「教育體制要儘可能地避免去測量學生的行為,像是一個公司開始做的時候,你就一直在測他營收。但那個時候公司真正要做的事情,是不斷地去驗證自己不同的假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往往希望孩子能夠在起跑點上贏得優勢,並提前學習一些知識和技能。然而,這樣卻可能扼殺孩子的學習熱情。根據皮亞傑認知理論,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發展階段,並在這個趨勢中逐漸成熟。選擇適合孩子認知發展的學習,可以激發出孩子最大的潛能,並營造出更多的學習熱情與成就感。
Thumbnail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往往希望孩子能夠在起跑點上贏得優勢,並提前學習一些知識和技能。然而,這樣卻可能扼殺孩子的學習熱情。根據皮亞傑認知理論,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發展階段,並在這個趨勢中逐漸成熟。選擇適合孩子認知發展的學習,可以激發出孩子最大的潛能,並營造出更多的學習熱情與成就感。
Thumbnail
在幼兒期的教育這邊,筆者的心法就只有一個:「習慣成日常」。所有的努力,都是要建立孩子心中,對於學習的認知,來自於「累積」。越聰明的孩子,越可能因為自身的智慧反噬,在小時候依靠天分輾壓,忽略累積的重要,剩下的就是在哪階段撞壁。越早其實越好,等到大學才遇到學習挫折,自我放棄的機率就越高。
Thumbnail
在幼兒期的教育這邊,筆者的心法就只有一個:「習慣成日常」。所有的努力,都是要建立孩子心中,對於學習的認知,來自於「累積」。越聰明的孩子,越可能因為自身的智慧反噬,在小時候依靠天分輾壓,忽略累積的重要,剩下的就是在哪階段撞壁。越早其實越好,等到大學才遇到學習挫折,自我放棄的機率就越高。
Thumbnail
學齡前教育是幾歲? 為何1哭2鬧3摔物品? 什麼是學齡前教育? 懂得「放手」讓孩子去探索 不受控的哭鬧是為什麼呢? 現今教育提倡「愛的教育」:不可打罵孩子,用愛來感化孩子。 「打」分為 3 個部分層面
Thumbnail
學齡前教育是幾歲? 為何1哭2鬧3摔物品? 什麼是學齡前教育? 懂得「放手」讓孩子去探索 不受控的哭鬧是為什麼呢? 現今教育提倡「愛的教育」:不可打罵孩子,用愛來感化孩子。 「打」分為 3 個部分層面
Thumbnail
英文,目前可以說是比較多家長會在孩子小時候就開始啟蒙的一門語言。有些孩子還在媽媽的肚子裡時就開始聽英文歌,大一點時看英文卡通,為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 而有些家長則覺得不需要這麼早就讓孩子學英文,現在的學習壓力已經很大了。我知道很多幼稚園大班因為符合生長發展的關係,沒有讓孩子練習寫字。 怎麼做到的?
Thumbnail
英文,目前可以說是比較多家長會在孩子小時候就開始啟蒙的一門語言。有些孩子還在媽媽的肚子裡時就開始聽英文歌,大一點時看英文卡通,為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 而有些家長則覺得不需要這麼早就讓孩子學英文,現在的學習壓力已經很大了。我知道很多幼稚園大班因為符合生長發展的關係,沒有讓孩子練習寫字。 怎麼做到的?
Thumbnail
「用了這份教材,我3歲的兒子都會說英文了!」、「為了孩子上國際學校,我們全家移民」 、「我只用了四招,讓孩子五歲前說出流利英文」。 現在資訊科技的普及、教育的重視,父母有時會感到,雖然自己有了早期教育的意識,但是 卻不了解怎樣進行早期教育,本篇文章三大重點包含「售後服務」來告訴你,應該怎麼做
Thumbnail
「用了這份教材,我3歲的兒子都會說英文了!」、「為了孩子上國際學校,我們全家移民」 、「我只用了四招,讓孩子五歲前說出流利英文」。 現在資訊科技的普及、教育的重視,父母有時會感到,雖然自己有了早期教育的意識,但是 卻不了解怎樣進行早期教育,本篇文章三大重點包含「售後服務」來告訴你,應該怎麼做
Thumbnail
父母總是擔心在開放教育下的孩子太自由,所以國小不能銜接怎麼辦? 這些擔心,伴隨而來的就是擔憂害怕, 然後加諸在孩子身上的可能就不知道是什麼了。 讀書、寫字,是個長遠的計畫,好不好與優不優秀, 都取決於能不能好好運用在生活中,去解決問題。 有許多能力都是逐步進階上來的。 從不會
Thumbnail
父母總是擔心在開放教育下的孩子太自由,所以國小不能銜接怎麼辦? 這些擔心,伴隨而來的就是擔憂害怕, 然後加諸在孩子身上的可能就不知道是什麼了。 讀書、寫字,是個長遠的計畫,好不好與優不優秀, 都取決於能不能好好運用在生活中,去解決問題。 有許多能力都是逐步進階上來的。 從不會
Thumbnail
「愛的藝術:學會等待」 你相信小孩有能力自己創造學習環境嗎? 你相信小孩天生敏銳可以看出事情的端倪嗎? 你相信小孩有辦法解決問題嗎? 如果你相信的話,你願意等待嗎? 等待直到他願意說的時候。 不急著評價, 不急著給意見, 不急著教那認知裡所謂對的觀念, 給他時間思考、感受、體驗、找答案, ✿ ✿
Thumbnail
「愛的藝術:學會等待」 你相信小孩有能力自己創造學習環境嗎? 你相信小孩天生敏銳可以看出事情的端倪嗎? 你相信小孩有辦法解決問題嗎? 如果你相信的話,你願意等待嗎? 等待直到他願意說的時候。 不急著評價, 不急著給意見, 不急著教那認知裡所謂對的觀念, 給他時間思考、感受、體驗、找答案, ✿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