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10歲之前
我一直覺得十歲是個坎。一來,人生十年是一個大壽,人生有幾個十年?二來,前面一個十年總是在屁滾尿流之中渡過,邁向第二個十年,在成年之前,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準備面對險惡的社會。更何況,社會化的過程代表著他們對於外在條件的追求與被評斷,再也不能像個孩子一樣被視為無性別角色差異的天真存在。
這半年多的時間,大寶陸續反映在學校有遇到類似霸凌的情況,有些同學用不是很友善的態度對待她。跟老師討論之後,覺得可能因為在當幹部的時候沒有拿捏好適當的分寸,讓對方覺得不愉快,彼此之間有些嫌隙,進而在群體意識拉幫結派的過程中成了展現影響力的對象。當然老師也花了很大力氣去跟同學討論這些事,關於甚麼叫霸凌、要大家懂得尊重差異等等,後來也請她這學期不要擔任幹部,減少同儕之間的摩擦。當然陸續還是有一點狀況,但看來也不是一時三刻可以解決的。
作為家長,難免心急,畢竟日子一天天過,要面對這些壓力的不是自己,反而是自己年紀尚小的孩子,大人的進對應退尚且難如登天,更何況仍然懵懂的孩子們。只能安慰自己,關於群體人際關係,大概也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去遭遇然後學習的。我也嘗試跟老師溝通,對於那些懵懂的孩子講大道理恐怕有點困難,至少有兩點可以在這學期嘗試去處理:1. 如果我明明就是做對的事,遇到了反對的意見或排擠,該如何自處。 這件事或許不難在閱讀中找到答案,但凡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文人,十有八九是面對懷才不遇的狀況,他們如何在生命經驗中紓解心理的痛苦,可以作為引導。尤其去年才曾提到屈原的例子,老師問他們,如果屈原不自殺,可以怎麼做。昨天我想起來,再問一次大寶,他說:請求國王把國家讓他治理。我覺得這個答案很有意思,你知道管理國家有多困難嗎?國王又如何可能讓渡權力呢?不過這就是之後的事了。
2.關於尊重差異的部分,需要有更多具體案例讓孩子們可以舉一反三。人有貧富貴賤,有美醜病強,如何在承認外在條件差異的情況下,展開公平的競爭。這應該是性平教育的宗旨之一。我們總是鼓勵孩子表現自我,表達自己的喜好,卻往往忽略這些表達可能對於聽者是一種傷害。而品德教育的確是必須要理解行為可能對他人造成的傷害之後,才能更深刻地思考如何行動才是正確的、應該的。
這些當然不容易,即便對大人而言都有難度。但除了面對,似乎也沒有其他的辦法。與大寶有摩擦的都是異性,也往往被大人們解讀為喜歡所以在意,進而忽略感受。這些若放在薩提爾的理論來看,這些行為所隱藏的動機或情緒才是更值得想要處理問題的大人們去挖掘的,而不是片面地拿句喜歡所以在意、所以患得患失來帶過。
親愛的孩子。我其實對於你們的未來總是驚恐與擔憂,沒有足夠的信心給你們人生方向的建議。我的方法也未必適用在你們身上。又或者溝通的時間其實有限,像是廣告所說的:我們總是相聚的時間很長,相處的時間很短。對面生活中的課題,每位孩子有不同的個性,有的希望爸媽幫忙出頭,有的希望靠自己面對困難,我只是希望你知道,我們都在。人生中固然有很多情況必須要靠自己,但不論能力是否有限,我們都可以陪你一起思考、面對未來生活中的種種難關。因為我們是可以互相信賴依靠的家人。但願這一點點溫暖,能讓你有勇氣去面對那些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