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夏天終於快過了,當季節時序開始進入秋季,夏季的悶濕鬱熱逐漸轉成乾燥。人們到秋季之後,身體的汗液蒸發變快,容易出現鼻腔乾燥不適、流鼻血、喉嚨乾燥、乾咳、皮膚乾燥脫屑、容易搔癢等症狀,因此秋季養生就變得相當重要了。中醫認為當天氣轉為乾冷,容易造成因乾燥而產生不適症狀,更容易引發過敏性疾病。
中醫五行之中,肺臟屬性為金,對應於秋季。秋季燥氣當令,其氣清肅、乾燥,所以秋天如果不注意養生,秋燥最易傷肺。肺臟是嬌嫩、容易受外邪傷害的臟器,個性喜潤惡燥,我們在秋天常感覺容易口乾舌燥,喝再多水也無法舒緩症狀,皮膚乾燥脫屑,乳液再怎麼擦還是乾燥,就是肺受到燥邪的傷害。
「肺」除了原有功能以外,還包含體外防禦力、水分代謝、呼吸道等,如:皮膚、毛髮、鼻腔、氣管等都屬於中醫「肺」的範疇,所以秋天最適合的養生方式就是「養肺陰」。談到秋冬養陰,許多人也許不大瞭解,但要是談起冬病夏治,相信許多人都不陌生。事實上,秋冬養陰與冬病夏治是一對雙胞胎,只是冬病夏治早為人知,而秋冬養陰卻少人知悉。
冬季外寒肅殺,應注重陽氣固護,避免外寒傷人,不宜在冬季選擇甘寒潤澤藥物來滋補。所以秋天是滋潤養陰最適宜的季節,秋季若做好調理護養,等到入冬再著重護陽,就能減輕不適症狀發生。而秋令養肺陰中藥與食材很多,例如:西洋參、沙參、麥門冬、百合、石斛、玉竹、貝母等,時常被拿來滋養肺陰。食物可挑選:梨、銀耳、甘蔗、枇杷等,也能達成清肺潤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