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沒吃完的雞屁股虧欠了誰?從效益論帶你評估「何謂浪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訂閱 vocus Premium ,首月只要 1 元,即可讀遍《來去問哲學家》所有付費全文👉 點此1元暢讀

《來去問哲學家》這專欄每月回答一則讀者提問
歡迎丟問題給我 📮

raw-image

雞屁股買了又不想吃,能丟掉嗎?會不會很浪費?一時衝動買了衣服鞋子,但又只穿一次就不穿了,會不會很浪費?還有,那些塵封在 Steam 裡面從來都沒玩的遊戲呢?什麼是浪費?若浪費不OK,是哪裡不OK?

對於這些問題,我並沒有既定的答案,但下面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這類問題有哪些思考方向。

雞屁股沒吃完,對不起老闆嗎?

讓我們先從一個許多人都認同的想法開始:若我們談的是道德上的壞事,壞事不見得有加害者,但一定有受害者。天災是壞事,如果我們能夠避免,那就應該避免並降低損害,但我們很難說天災本身的加害者是誰。反過來說,一件事情如果找不到受害者,甚至無法想像有任何東西受害,那我們很難說明這件事情哪裡不好。

因此,如果你的浪費是壞事,這應該是因為你的浪費讓你「傷害了某個對象」,因此你對這個對象有所虧欠。所以我們可以問,例如說,沒吃完雞屁股就丟掉,是否讓你虧欠某個對象呢?

確實有可能。像是雖然你有付錢給小吃攤老闆,但或許他期待你恰當對待他的食物,也就是把它吃掉。站在消費者的立場,確實,東西買了就是你的。不過人可以藉由「不恰當對待產品」來傷害製造產品的人的尊嚴,這應該不難理解。當你買了一幅畫,拿來當玄關地墊,若畫家知道,一定會感受到你的「敬意」。

當然,小吃攤老闆可能很開明,說「每人口味不一樣,不習慣就不要勉強」。若老闆真心如此認為,那就算你沒吃完就丟掉,也不算虧欠他。在這裡,虧欠是因為不尊重,要怎樣才算是不尊重,則取決於互動脈絡......

vocus Premium 是訂閱制,目前有首月 1 元的優惠,加入就能看到本文全文暢讀本專區所有內容。如果你覺得付費支持寫文章的人很公平,可以先加入看看你是否喜歡目前站上的文章。► 歡迎追蹤我的專欄《來去問哲學家》,希望這些討論對你有幫助。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13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來去問哲學家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朱家安的沙龍
835會員
10內容數
你好,我是朱家安,哲學雞蛋糕腦闆、沃草烙哲學主編,致力於哲學和批判思考教育,代表作為《哲學哲學雞蛋糕》和《画哲學》。「來去問哲學家」是我的互動專欄,歡迎大家點上方地球或來此對我提問→ https://bit.ly/3oI46wL。 《來去問哲學家》這專欄每個月回答一則讀者提問,歡迎丟問題給我 📮
朱家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6/16
我們之所以知道其他個體有意識,其實也並不是因為我們真的掌握了他們的「內在本質」。我從來沒有從我的小狗的角度去感知過這個世界,我也從未以我的伴侶的主觀角度去感知這個世界,因為這些都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然而我依然十分肯定我的小狗和我的伴侶有意識和感覺,而這是基於很合理的「實用考量」
Thumbnail
2022/06/16
我們之所以知道其他個體有意識,其實也並不是因為我們真的掌握了他們的「內在本質」。我從來沒有從我的小狗的角度去感知過這個世界,我也從未以我的伴侶的主觀角度去感知這個世界,因為這些都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然而我依然十分肯定我的小狗和我的伴侶有意識和感覺,而這是基於很合理的「實用考量」
Thumbnail
2022/05/05
在民主社會,人需要靠言論來伸張自己的權利,然而若你想阻礙別人這樣做,其實也不需要阻止他說話,只要讓他說的話沒有人在意就行了。例如,你可以把聲稱自己受到性騷擾的女性描述成「歇斯底里」,讓別人覺得他的意見大可忽略。這就是我們如何能用自己的言論自由去破壞別人的言論自由。
Thumbnail
2022/05/05
在民主社會,人需要靠言論來伸張自己的權利,然而若你想阻礙別人這樣做,其實也不需要阻止他說話,只要讓他說的話沒有人在意就行了。例如,你可以把聲稱自己受到性騷擾的女性描述成「歇斯底里」,讓別人覺得他的意見大可忽略。這就是我們如何能用自己的言論自由去破壞別人的言論自由。
Thumbnail
2021/10/18
在一些故事裡,角色發現自己只是「故事裡的角色」,而不是真實存在的人,例如《蘇菲的世界》裡的蘇菲。這種設計是一種後設手法,打破第四面牆來創造讀者意想不到的走向。 讀者知道自己在讀虛構故事,虛構世界裡出什麼事都不奇怪,甚至可以發生邏輯上矛盾的事情,但要是虛構故事的角色忽然發現「自己」是虛構故事的角色?
Thumbnail
2021/10/18
在一些故事裡,角色發現自己只是「故事裡的角色」,而不是真實存在的人,例如《蘇菲的世界》裡的蘇菲。這種設計是一種後設手法,打破第四面牆來創造讀者意想不到的走向。 讀者知道自己在讀虛構故事,虛構世界裡出什麼事都不奇怪,甚至可以發生邏輯上矛盾的事情,但要是虛構故事的角色忽然發現「自己」是虛構故事的角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以下為三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下午一位同事手裡掂著一些食物回到公司。原來是她在外面與客戶吃飯沒有吃完的食物,很多都是沒有動過筷子的,她說丟了很浪費,然後拿回來分享給同事。眼看還有很多食物,於是下班時我提著袋子送給了門崗的警衛大哥,他也剛好要吃晚飯,這些食物終於沒有被浪費掉。  
Thumbnail
以下為三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下午一位同事手裡掂著一些食物回到公司。原來是她在外面與客戶吃飯沒有吃完的食物,很多都是沒有動過筷子的,她說丟了很浪費,然後拿回來分享給同事。眼看還有很多食物,於是下班時我提著袋子送給了門崗的警衛大哥,他也剛好要吃晚飯,這些食物終於沒有被浪費掉。  
Thumbnail
曾經你也有被不公平的對待嗎?像是吃了悶虧感覺又沒有討回公道?我想告訴你,不是每個公道都要討回來,每個人都吃過悶虧,相信我!你不是唯一的一個。 拿得起放得下,聽起來很像阿Q哲學,但並不是要大家什麼都要放下,也不是要大家逆來順受,只是有些瑣碎的事情,不應該佔據我們生活太久,該翻頁還是要翻頁,人生要吃的虧
Thumbnail
曾經你也有被不公平的對待嗎?像是吃了悶虧感覺又沒有討回公道?我想告訴你,不是每個公道都要討回來,每個人都吃過悶虧,相信我!你不是唯一的一個。 拿得起放得下,聽起來很像阿Q哲學,但並不是要大家什麼都要放下,也不是要大家逆來順受,只是有些瑣碎的事情,不應該佔據我們生活太久,該翻頁還是要翻頁,人生要吃的虧
Thumbnail
每個人對 「浪費」 這件事感到厭惡害怕 尤其華人的教育常說: 「浪費會下地獄喔~」 所以為了要做到 「不浪費」 反而消耗了更多金錢與時間 做出荒謬的決定 不知不覺造成更大成本損失 . 舉例來說: 花了兩張VIP廳電影票的錢 跟女友一起去看電影(魔比斯) 影片開始20分鐘 驚覺是爛片一部 請問你是否乾
Thumbnail
每個人對 「浪費」 這件事感到厭惡害怕 尤其華人的教育常說: 「浪費會下地獄喔~」 所以為了要做到 「不浪費」 反而消耗了更多金錢與時間 做出荒謬的決定 不知不覺造成更大成本損失 . 舉例來說: 花了兩張VIP廳電影票的錢 跟女友一起去看電影(魔比斯) 影片開始20分鐘 驚覺是爛片一部 請問你是否乾
Thumbnail
每個人對於好有不同定義,但我今天這篇就先以「錢」為主軸來寫吧,你了解後也可以自由延伸到自己其他定義的好生活上。 越活越不好的人,最大的特性就是「捨不得」。 捨不得自己的錢多給,所以變成什麼錢都要省。 捨不得自己的知識被別人拿去用,所以變成什麼人都不教。 捨不得自己多花時間在工作上,於是專業領
Thumbnail
每個人對於好有不同定義,但我今天這篇就先以「錢」為主軸來寫吧,你了解後也可以自由延伸到自己其他定義的好生活上。 越活越不好的人,最大的特性就是「捨不得」。 捨不得自己的錢多給,所以變成什麼錢都要省。 捨不得自己的知識被別人拿去用,所以變成什麼人都不教。 捨不得自己多花時間在工作上,於是專業領
Thumbnail
本書一共分享了是非對錯、思考問題、個體進化、 理解他人以及社會協作五個方面的底層邏輯, 帶讀者看清世界的底牌。 「底層邏輯」來源於不同中的相同, 變化背後的不變。 「底層邏輯」不限於商業世界, 無論世界如何變化, 掌握了底層邏輯, 探尋萬變中的不變, 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質。
Thumbnail
本書一共分享了是非對錯、思考問題、個體進化、 理解他人以及社會協作五個方面的底層邏輯, 帶讀者看清世界的底牌。 「底層邏輯」來源於不同中的相同, 變化背後的不變。 「底層邏輯」不限於商業世界, 無論世界如何變化, 掌握了底層邏輯, 探尋萬變中的不變, 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質。
Thumbnail
讀詩也是用感受的 不管什麼作品都是先從感受出發 「不是為了越寫越好」—廖瞇 讀廖瞇的作品會感受到「本真」 就是我想什麼,我就說什麼 不論什麼形式的創作品都該如此 「創作」就是一些你無法說清楚的東西, 那些「你」個人感覺到的、聽到看到讀到任何有感觸的一個「表達」。 這是最珍貴的東西。 〈垃圾世界〉
Thumbnail
讀詩也是用感受的 不管什麼作品都是先從感受出發 「不是為了越寫越好」—廖瞇 讀廖瞇的作品會感受到「本真」 就是我想什麼,我就說什麼 不論什麼形式的創作品都該如此 「創作」就是一些你無法說清楚的東西, 那些「你」個人感覺到的、聽到看到讀到任何有感觸的一個「表達」。 這是最珍貴的東西。 〈垃圾世界〉
Thumbnail
雞屁股買了又不想吃,能丟掉嗎?會不會很浪費?還有,那些塵封在 Steam 裡面從來都沒玩的遊戲呢?什麼是浪費?若浪費不OK,是哪裡不OK? 讓我們先從一個許多人都認同的想法開始:若我們談的是道德上的壞事,壞事不見得有加害者,但一定有受害者。 沒吃完雞屁股就丟掉,受害的對象是誰呢?
Thumbnail
雞屁股買了又不想吃,能丟掉嗎?會不會很浪費?還有,那些塵封在 Steam 裡面從來都沒玩的遊戲呢?什麼是浪費?若浪費不OK,是哪裡不OK? 讓我們先從一個許多人都認同的想法開始:若我們談的是道德上的壞事,壞事不見得有加害者,但一定有受害者。 沒吃完雞屁股就丟掉,受害的對象是誰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